第50章 這一場直播,再無人可超越
中科院來娛樂圈撈人!黑粉全蒙了 作者:老雪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彈幕和禮物還在瘋狂刷屏。
顧然則沉默了起來。
陸可卿察覺到他的狀態有些不對,問道:“怎麽啦?不舒服嗎?”
顧然沒有說話,打開杯蓋,喝起了水。
他在思考,
或者說是在權衡利弊,
盡管理性不斷告訴他,不講的話,一切都好,他安心的收禮物,觀眾們安心的看直播,甚至世峰還能順水推舟的繼續造神。
如果講出來的話,可能平台會因為各種原因予以限流,甚至封禁,還可能招惹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可他一直不是一個很理性的人。
“接下來,我要講一個故事,關於我們和我們祖輩的故事。”
“有前輩提醒我說,可能說出來會影響我的事業發展。”
“但如果不講出來,我會感覺愧對先輩。”
“這個故事或許有人聽了沒有什麽感受,或許有人聽了會受到一些鼓舞和影響,”
顧然深沉的說道:“隻要能夠影響到一個人,那我的冒險就值了。”
這一番話,讓熱鬧非凡的彈幕稍微冷靜了一些。
一些對二戰和德意誌誇誇其談的網友們,也安靜了不少。
三百餘萬人的直播間,所有觀眾,都在期待著顧然接下來要講的故事。
周怡然小心翼翼的看著顧然:“雖然不知道你要講什麽,但如果不講會讓你很難受的話,那就講吧,不管後續有什麽麻煩,我、誌民和老馬陪你一起承擔。”
顧然看了周怡然一眼,微笑著點了點頭:“又不是上戰場,不用這麽傷感。”
……
陸可卿看著顧然那宛如破釜沉舟的發言,眉頭微微皺起。
他不知道顧然要講什麽,但能夠感覺出來,接下來的內容恐怕可能會有些脫離掌控。
公司剛剛把所有資源傾注在他身上,如果出師未捷身先死了,那世峰娛樂的好不容易才升起的希望就又要破滅了。
但思考了半晌之後,
她還是沒有打擾顧然的直播。
她能感覺的出來,顧然不是一個莽撞無知的人。
她也不認為自己比顧然聰明,所以最終還是選擇相信。
……
顧然清了清嗓子。
彈幕上紛紛刷屏“保護”來給顧然貼護身符。
也或許是意識到接下來可能有什麽“vip”內容了,所一直蠢蠢欲動要送禮物的觀眾們,也不再矜持,
紛紛慷慨送出了嘉年華。
顧然隻是喝了一口水的時間,又有十多個嘉年華特效飄過。
三千塊錢的禮物,在其他直播間幾乎多少天才能見一個。
但在擁有三百萬在線觀眾的深夜聊咖,卻無比常見。
直播間裏不少主播都是羨慕的直哆嗦,
最氣人的是,他們要點便宜的禮物,都要磨破嘴皮子,嗓子說冒煙,
顧然倒好,他要禮物的方法就是喝水潤嗓,
唯一一個嗓子冒煙的,是不停感謝禮物的周怡然。
這誰受得了?
“感謝之所以純白的嘉年華~”
“感謝寒假作業挺多,萬裏送東風,天問呐的一個嘉年華~”
“感謝薄荷味噬菌體的一個嘉年華~”
“感謝止、狼頭烏鴉、柒月且容與的三個嘉年華~”
“感謝追隨教員的愛門頭子的一個嘉年華~”
顧然放下水杯,沉聲說道:“大家不需要對德意誌科學家們的創造力感到驚訝,因為我們的故事,比他們更加不可思議,更加值得驕傲。”
“一定要努力追上和趕超世界先進水平,這句標語大家應該都聽過,大家猜猜,這個標語是什麽時候提出來的。”
顧然提問過後。
彈幕熱烈的討論了起來。
這個標語很出名,所以不出意外的,絕大多數人都聽說過。
“是中科院的slogan啊。”
“追上和趕超世界先進水平,應該是八十年代提出來的吧?”
“科教興國嘛。”
“全麵現代化是什麽時候來著?”
“不對,應該是九十年代蘇聯解體之後提出來的吧?那時候說要韜光養晦努力追趕的。”
眾人議論紛紛。
但他在密密麻麻的彈幕上,幾乎看不到五十年代的字眼。
當然,也有例外,
有的人知道,但沒有發彈幕的習慣。
他們和顧然一樣,就這麽平靜的看著屏幕上這些年輕的網友們,盡情的說出自己的答案。
比如趙恆和趙航。
兩人把手機放在一旁,幾乎同時迴憶了起來。
1956年,
太久遠了,已經是將近七十年前了。
那時候他們都還是孩子,
兄弟兩個對幼時的記憶早已經記不太清了,
隻知道他們的父輩,大概就是在那個時間,受到國家的號召,從海外趕了迴來。
父親和伯伯在做科研工作的時候,他們兄弟兩個,就在中科院裏度過了一整個童年。
那個標語最初的版本,他們見過。
掛在一個廠房的土牆上,
現在搜到的照片,顯得那標語的布料很陳舊,
其實當年剛掛上去的時候,就是這麽舊。
那時候一位領導來中科院視察,說要給為華夏付出的科研人員們留一些鼓勵和期望,,
然後父親想著,既然是鼓勵和期望,就要醒目一些,讓中科院的每一位科研人員一進門就能看到。
寫在紙上肯定不行,一刮風下雨,就壞掉了。
寫在布上最好,
找布的任務,就是趙恆的父親負責的,
但找了半晌,整個中科院都找不出一塊幹淨的好布,最後還是到醫務室扯了兩塊布單,縫在了一起,這才算是完成了任務。
掛標語的那個廠房實際上是液體燃料實驗室,
看著土牆很破舊,實際上不僅牆是土牆,那實驗室的房頂還是草棚呢。
草棚的實驗室,
夏天熱的待不住人,冬天四麵漏風,
他們幼時貪玩,滿院子亂跑,哪兒都去過,就是從來不愛去那裏。
隻是他們總能看到一個個渾身濕透的叔叔伯伯從那火窯裏出來,然後等汗落了再走進去。
不懂事的時候,因為那實驗室熱烘烘的進不去人,再加上時常有煤油的氣味,他們還以為這些叔叔伯伯,都是煤礦工人,
等後來長大了一些,上了學,才知道,原來蹲在火窯外麵落汗的那些狼狽不堪的叔叔伯伯們,
都是頂級工程師和物理學家。
趙恆和趙航兩兄弟迴憶著往昔,心酸的苦笑著。
這些細節,現在的年輕人恐怕都不知道了。
但他們很慶幸,還有人會有意的去翻出來這段曆史。
【嘉年華設定改動通知:
原則上1塊禮物等於一個嘉年華。
比如:
連續三天用愛發電,相當於一個嘉年華。
一個點讚相當於一個嘉年華,
這樣感覺會更好一點,不然有的送催更符和靈感膠囊的兄弟們感覺吃虧了。】
顧然則沉默了起來。
陸可卿察覺到他的狀態有些不對,問道:“怎麽啦?不舒服嗎?”
顧然沒有說話,打開杯蓋,喝起了水。
他在思考,
或者說是在權衡利弊,
盡管理性不斷告訴他,不講的話,一切都好,他安心的收禮物,觀眾們安心的看直播,甚至世峰還能順水推舟的繼續造神。
如果講出來的話,可能平台會因為各種原因予以限流,甚至封禁,還可能招惹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可他一直不是一個很理性的人。
“接下來,我要講一個故事,關於我們和我們祖輩的故事。”
“有前輩提醒我說,可能說出來會影響我的事業發展。”
“但如果不講出來,我會感覺愧對先輩。”
“這個故事或許有人聽了沒有什麽感受,或許有人聽了會受到一些鼓舞和影響,”
顧然深沉的說道:“隻要能夠影響到一個人,那我的冒險就值了。”
這一番話,讓熱鬧非凡的彈幕稍微冷靜了一些。
一些對二戰和德意誌誇誇其談的網友們,也安靜了不少。
三百餘萬人的直播間,所有觀眾,都在期待著顧然接下來要講的故事。
周怡然小心翼翼的看著顧然:“雖然不知道你要講什麽,但如果不講會讓你很難受的話,那就講吧,不管後續有什麽麻煩,我、誌民和老馬陪你一起承擔。”
顧然看了周怡然一眼,微笑著點了點頭:“又不是上戰場,不用這麽傷感。”
……
陸可卿看著顧然那宛如破釜沉舟的發言,眉頭微微皺起。
他不知道顧然要講什麽,但能夠感覺出來,接下來的內容恐怕可能會有些脫離掌控。
公司剛剛把所有資源傾注在他身上,如果出師未捷身先死了,那世峰娛樂的好不容易才升起的希望就又要破滅了。
但思考了半晌之後,
她還是沒有打擾顧然的直播。
她能感覺的出來,顧然不是一個莽撞無知的人。
她也不認為自己比顧然聰明,所以最終還是選擇相信。
……
顧然清了清嗓子。
彈幕上紛紛刷屏“保護”來給顧然貼護身符。
也或許是意識到接下來可能有什麽“vip”內容了,所一直蠢蠢欲動要送禮物的觀眾們,也不再矜持,
紛紛慷慨送出了嘉年華。
顧然隻是喝了一口水的時間,又有十多個嘉年華特效飄過。
三千塊錢的禮物,在其他直播間幾乎多少天才能見一個。
但在擁有三百萬在線觀眾的深夜聊咖,卻無比常見。
直播間裏不少主播都是羨慕的直哆嗦,
最氣人的是,他們要點便宜的禮物,都要磨破嘴皮子,嗓子說冒煙,
顧然倒好,他要禮物的方法就是喝水潤嗓,
唯一一個嗓子冒煙的,是不停感謝禮物的周怡然。
這誰受得了?
“感謝之所以純白的嘉年華~”
“感謝寒假作業挺多,萬裏送東風,天問呐的一個嘉年華~”
“感謝薄荷味噬菌體的一個嘉年華~”
“感謝止、狼頭烏鴉、柒月且容與的三個嘉年華~”
“感謝追隨教員的愛門頭子的一個嘉年華~”
顧然放下水杯,沉聲說道:“大家不需要對德意誌科學家們的創造力感到驚訝,因為我們的故事,比他們更加不可思議,更加值得驕傲。”
“一定要努力追上和趕超世界先進水平,這句標語大家應該都聽過,大家猜猜,這個標語是什麽時候提出來的。”
顧然提問過後。
彈幕熱烈的討論了起來。
這個標語很出名,所以不出意外的,絕大多數人都聽說過。
“是中科院的slogan啊。”
“追上和趕超世界先進水平,應該是八十年代提出來的吧?”
“科教興國嘛。”
“全麵現代化是什麽時候來著?”
“不對,應該是九十年代蘇聯解體之後提出來的吧?那時候說要韜光養晦努力追趕的。”
眾人議論紛紛。
但他在密密麻麻的彈幕上,幾乎看不到五十年代的字眼。
當然,也有例外,
有的人知道,但沒有發彈幕的習慣。
他們和顧然一樣,就這麽平靜的看著屏幕上這些年輕的網友們,盡情的說出自己的答案。
比如趙恆和趙航。
兩人把手機放在一旁,幾乎同時迴憶了起來。
1956年,
太久遠了,已經是將近七十年前了。
那時候他們都還是孩子,
兄弟兩個對幼時的記憶早已經記不太清了,
隻知道他們的父輩,大概就是在那個時間,受到國家的號召,從海外趕了迴來。
父親和伯伯在做科研工作的時候,他們兄弟兩個,就在中科院裏度過了一整個童年。
那個標語最初的版本,他們見過。
掛在一個廠房的土牆上,
現在搜到的照片,顯得那標語的布料很陳舊,
其實當年剛掛上去的時候,就是這麽舊。
那時候一位領導來中科院視察,說要給為華夏付出的科研人員們留一些鼓勵和期望,,
然後父親想著,既然是鼓勵和期望,就要醒目一些,讓中科院的每一位科研人員一進門就能看到。
寫在紙上肯定不行,一刮風下雨,就壞掉了。
寫在布上最好,
找布的任務,就是趙恆的父親負責的,
但找了半晌,整個中科院都找不出一塊幹淨的好布,最後還是到醫務室扯了兩塊布單,縫在了一起,這才算是完成了任務。
掛標語的那個廠房實際上是液體燃料實驗室,
看著土牆很破舊,實際上不僅牆是土牆,那實驗室的房頂還是草棚呢。
草棚的實驗室,
夏天熱的待不住人,冬天四麵漏風,
他們幼時貪玩,滿院子亂跑,哪兒都去過,就是從來不愛去那裏。
隻是他們總能看到一個個渾身濕透的叔叔伯伯從那火窯裏出來,然後等汗落了再走進去。
不懂事的時候,因為那實驗室熱烘烘的進不去人,再加上時常有煤油的氣味,他們還以為這些叔叔伯伯,都是煤礦工人,
等後來長大了一些,上了學,才知道,原來蹲在火窯外麵落汗的那些狼狽不堪的叔叔伯伯們,
都是頂級工程師和物理學家。
趙恆和趙航兩兄弟迴憶著往昔,心酸的苦笑著。
這些細節,現在的年輕人恐怕都不知道了。
但他們很慶幸,還有人會有意的去翻出來這段曆史。
【嘉年華設定改動通知:
原則上1塊禮物等於一個嘉年華。
比如:
連續三天用愛發電,相當於一個嘉年華。
一個點讚相當於一個嘉年華,
這樣感覺會更好一點,不然有的送催更符和靈感膠囊的兄弟們感覺吃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