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閱卷
中科院來娛樂圈撈人!黑粉全蒙了 作者:老雪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佳林把申請表上交之後,就等待著核研所的迴執。
顧然和米非凡在一起審閱著陸陸續續發來的申請表。
“核研所主動選了二十位符合條件的人選發出了邀請,同時麵向整個科學院進行公開了申請標準。”
米非凡看著中科院核研所密密麻麻的申請報告,一時間壓力倍增。
院裏麵的熱情,顯然超出了他的預想。
不到一天的時間,郵箱已經積攢下來了上百封申請書。
其中絕大部分來自原子能、高能物理、量子物理和數學院。
“先從主動邀請的那二十個人開始?”米非凡問道:“我主動邀約的都是比較符合條件的,核物理相關領域,而且思維活躍,想法很多,很有創造力,而且普遍都年輕一些。”
顧然道:“沒事,也不是特別多,一個一個看吧。”
批改試卷的難度其實並沒有米非凡想的那麽高,
顧然主要也就掃一眼,然後嚐試從中找到一些關鍵句子。
就像是文科考試一樣,別看寫的密密麻麻,實際上得分與否,很簡單。
米非凡按照顧然的要求,依次打開了所有申請信件。
顧然坐在他身旁,不到十秒就能看完足有兩三千字的內容,然後手指輕輕點了點桌子,示意查看下一個。
上百封申請書,在短短幾分鍾時間,就已經有十幾份被顧然淘汰了。
而米非凡甚至有時候都還沒有來得及看發件人是誰。
“這樣能看出來嗎?”
當一個被米非凡主動邀約的一個科研人員,被顧然十五秒鍾淘汰之後,
他終於是有些忍不住了。
顧然撓了撓頭,淡定道:“沒事,這隻是第一次篩選,主要就是看看有沒有真正理解的,哪怕全淘汰了也正常,”
“第二次再根據能力進行篩選。”
米非凡隻得按照顧然的要求繼續向下翻看了起來。
而顧然有些疲憊的看著極為雷同的內容,
實際上主動發送申請的人,很多都已經看懂了推演的過程,
但這實際上並不關鍵。
因為那推演的過程就像是一個題幹,
你把題幹再複述一遍,而不去做題,實際上是沒有意義的。
直到近六十份申請文件被無情的擱置到一旁之後,
這才稍微有了一些驚喜。
大概二十秒過去了,
顧然還沒有敲打桌子。
米非凡看了看發件人,然後又看向顧然:“這個可以?”
顧然皺眉看著內容,這一個申請文件顯然比其他的要更進一步,
在解釋了補充函數之後,也對這個函數在等離子湍流的應用進行了一定的假設。
雖然說猜測有出入,但卻給了顧然另外一個角度的新思路。
“這個有點東西,”顧然喃喃道:“補充函數的作用是對等離子體湍流的一些幹擾情況進行統一,他這個更激進一點,是打算通過利用補充函數,來製造更大的湍流,來掩蓋微觀粒子層麵的擾動。”
“雖然說聽上去有點破罐子破摔的感覺,但實際上也是可行的,而且更簡單一些。”
米非凡看著申請人和郵件的內容,也滿是讚許地點了點頭。
“這是應用物理研究所的曹思睿,滬上交大畢業,現在是趙章順院士的博士生,趙章順院士的老師是葉老。”
“前兩年在趙章順院士的指導下進行的核物質相結構和量子色動力學相變臨界點的實驗研究,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
“現在算是滬上應用物理研究所的一個寶貝,被老趙死死地看著,生怕被拐到京城來。”
顧然道:“男的女的?”
“女的,巾幗不讓須眉。”
“這麽大膽的想法,不多見。”
顧然想的是,通過單位波理論,來把馬群微觀層麵的變化進行概括,然後從最根本的單位波層麵,去計算出整個馬群運動的損耗。
而她的想法完全是走了另一個極端,馬群可能會有個別不聽話的野馬亂跑是吧?
那就在馬群裏麵放個二踢腳,創造一個更大的動靜出來,這樣原來那些湍流造成的誤差也就可以被忽略了。
你要說這個是胡鬧的話,的確是胡鬧,
因為可控核聚變實現應用第一個門檻,即科學可行性的驗證標準是qe>1。
qe是什麽呢,簡單來說就是輸出能量和輸入能量的比值。
就是一頭牛,擠出的牛奶的熱量,要大於吃得草的熱量。
也就是輸出能量需要大於輸入能量。
而現在的托卡馬克裝置,大概能做到的極限大概qe=1.59。
也就是說,勉勉強強達到了這第一個門檻。
而如果像曹思睿說的那樣再放一個炮仗,那就相當於自斷一臂,
輸出能量分分鍾就小於輸出能量了。
所以,看上去很像是胡來。
但問題在於,如果隻是製作一個計算模型的話,
這樣自斷一臂的做法也不是不可以。
因為第一個門檻科學可行性門檻達成之後,遠遠不是結束。
還有第二個門檻,即工業可行性。
即哪怕輸出能量大於輸入能量,實際上從經濟價值上依舊是血虧。
而考慮到電網提供功率轉換為射頻加熱功率的低轉換率以及聚變功率轉換為熱功率再轉換成電功率大約30%的轉換率。
那麽就要求qe至少要大於50~100,才能真正實現商業應用。
這麽看來的話,
曹思睿提出的這個“破壞性建議”,在科學可行性上看來是一個非常誇張和胡鬧的想法,
但在工業可行性上,卻有了可取的地方。
“這個留著吧。”
顧然道:“下一個。”
事實證明,像曹思睿這樣有著獨特見解的,還是少數。
又往後麵翻看了許多份申請,也的確很少再出現讓他眼前一亮的內容了。
直到最後份,顧然已經打算迴頭重新在進行二次篩選的時候,一個郵件提醒突然響起。
米非凡看到是趙佳林發來的,趕忙點開加了個隊。
“這個趙佳林是原子能研究院的,也非常年輕,但已經是博導了,”他介紹完,剛迴頭看向申請文件,人就尬住了。
隻見在申請人上,赫然寫著一個高中和一個高三學生的名字。
不是,這麽嚴肅的事情,
擱這兒玩兒呢?
顧然和米非凡在一起審閱著陸陸續續發來的申請表。
“核研所主動選了二十位符合條件的人選發出了邀請,同時麵向整個科學院進行公開了申請標準。”
米非凡看著中科院核研所密密麻麻的申請報告,一時間壓力倍增。
院裏麵的熱情,顯然超出了他的預想。
不到一天的時間,郵箱已經積攢下來了上百封申請書。
其中絕大部分來自原子能、高能物理、量子物理和數學院。
“先從主動邀請的那二十個人開始?”米非凡問道:“我主動邀約的都是比較符合條件的,核物理相關領域,而且思維活躍,想法很多,很有創造力,而且普遍都年輕一些。”
顧然道:“沒事,也不是特別多,一個一個看吧。”
批改試卷的難度其實並沒有米非凡想的那麽高,
顧然主要也就掃一眼,然後嚐試從中找到一些關鍵句子。
就像是文科考試一樣,別看寫的密密麻麻,實際上得分與否,很簡單。
米非凡按照顧然的要求,依次打開了所有申請信件。
顧然坐在他身旁,不到十秒就能看完足有兩三千字的內容,然後手指輕輕點了點桌子,示意查看下一個。
上百封申請書,在短短幾分鍾時間,就已經有十幾份被顧然淘汰了。
而米非凡甚至有時候都還沒有來得及看發件人是誰。
“這樣能看出來嗎?”
當一個被米非凡主動邀約的一個科研人員,被顧然十五秒鍾淘汰之後,
他終於是有些忍不住了。
顧然撓了撓頭,淡定道:“沒事,這隻是第一次篩選,主要就是看看有沒有真正理解的,哪怕全淘汰了也正常,”
“第二次再根據能力進行篩選。”
米非凡隻得按照顧然的要求繼續向下翻看了起來。
而顧然有些疲憊的看著極為雷同的內容,
實際上主動發送申請的人,很多都已經看懂了推演的過程,
但這實際上並不關鍵。
因為那推演的過程就像是一個題幹,
你把題幹再複述一遍,而不去做題,實際上是沒有意義的。
直到近六十份申請文件被無情的擱置到一旁之後,
這才稍微有了一些驚喜。
大概二十秒過去了,
顧然還沒有敲打桌子。
米非凡看了看發件人,然後又看向顧然:“這個可以?”
顧然皺眉看著內容,這一個申請文件顯然比其他的要更進一步,
在解釋了補充函數之後,也對這個函數在等離子湍流的應用進行了一定的假設。
雖然說猜測有出入,但卻給了顧然另外一個角度的新思路。
“這個有點東西,”顧然喃喃道:“補充函數的作用是對等離子體湍流的一些幹擾情況進行統一,他這個更激進一點,是打算通過利用補充函數,來製造更大的湍流,來掩蓋微觀粒子層麵的擾動。”
“雖然說聽上去有點破罐子破摔的感覺,但實際上也是可行的,而且更簡單一些。”
米非凡看著申請人和郵件的內容,也滿是讚許地點了點頭。
“這是應用物理研究所的曹思睿,滬上交大畢業,現在是趙章順院士的博士生,趙章順院士的老師是葉老。”
“前兩年在趙章順院士的指導下進行的核物質相結構和量子色動力學相變臨界點的實驗研究,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
“現在算是滬上應用物理研究所的一個寶貝,被老趙死死地看著,生怕被拐到京城來。”
顧然道:“男的女的?”
“女的,巾幗不讓須眉。”
“這麽大膽的想法,不多見。”
顧然想的是,通過單位波理論,來把馬群微觀層麵的變化進行概括,然後從最根本的單位波層麵,去計算出整個馬群運動的損耗。
而她的想法完全是走了另一個極端,馬群可能會有個別不聽話的野馬亂跑是吧?
那就在馬群裏麵放個二踢腳,創造一個更大的動靜出來,這樣原來那些湍流造成的誤差也就可以被忽略了。
你要說這個是胡鬧的話,的確是胡鬧,
因為可控核聚變實現應用第一個門檻,即科學可行性的驗證標準是qe>1。
qe是什麽呢,簡單來說就是輸出能量和輸入能量的比值。
就是一頭牛,擠出的牛奶的熱量,要大於吃得草的熱量。
也就是輸出能量需要大於輸入能量。
而現在的托卡馬克裝置,大概能做到的極限大概qe=1.59。
也就是說,勉勉強強達到了這第一個門檻。
而如果像曹思睿說的那樣再放一個炮仗,那就相當於自斷一臂,
輸出能量分分鍾就小於輸出能量了。
所以,看上去很像是胡來。
但問題在於,如果隻是製作一個計算模型的話,
這樣自斷一臂的做法也不是不可以。
因為第一個門檻科學可行性門檻達成之後,遠遠不是結束。
還有第二個門檻,即工業可行性。
即哪怕輸出能量大於輸入能量,實際上從經濟價值上依舊是血虧。
而考慮到電網提供功率轉換為射頻加熱功率的低轉換率以及聚變功率轉換為熱功率再轉換成電功率大約30%的轉換率。
那麽就要求qe至少要大於50~100,才能真正實現商業應用。
這麽看來的話,
曹思睿提出的這個“破壞性建議”,在科學可行性上看來是一個非常誇張和胡鬧的想法,
但在工業可行性上,卻有了可取的地方。
“這個留著吧。”
顧然道:“下一個。”
事實證明,像曹思睿這樣有著獨特見解的,還是少數。
又往後麵翻看了許多份申請,也的確很少再出現讓他眼前一亮的內容了。
直到最後份,顧然已經打算迴頭重新在進行二次篩選的時候,一個郵件提醒突然響起。
米非凡看到是趙佳林發來的,趕忙點開加了個隊。
“這個趙佳林是原子能研究院的,也非常年輕,但已經是博導了,”他介紹完,剛迴頭看向申請文件,人就尬住了。
隻見在申請人上,赫然寫著一個高中和一個高三學生的名字。
不是,這麽嚴肅的事情,
擱這兒玩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