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有點誇張了
中科院來娛樂圈撈人!黑粉全蒙了 作者:老雪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然高亢的聲音,通過衣領上的收音器傳播到了數千萬觀眾的耳朵裏。
所有人頓時間群情激奮。
【逐日工程2.0!】
【也是要征服太陽了嗎?】
【不會和醜國撞創意了吧?】
【撞衫不可怕,誰醜誰尷尬。】
【醜國的鏡雲計劃也是要在太陽附近搞動靜,逐日工程也是圍繞太陽展開,那接下來就看誰是吹牛逼,誰先部署成功了。】
【按照牢醜的作風,我估計還是咱們實幹一點。】
【感覺人類又進入了一個新的科技大爆發時代啊!】
【還得是冷戰才能給人類文明按下快進鍵了!】
直播間裏無數人熱烈討論著。
而華夏國家航天局的一眾工程師,
以及中科院航空航天相關領域的一些院士們,
臉上都流露出了一抹濃重的茫然。
“有這迴事麽?”
“沒……也沒提前通知啊。”
的確,
就在過去不久,國家航天領域剛剛發布首個國家空間科學規劃《國家空間科學中長期發展規劃(2024—2050年)》。
定下了極端宇宙、時空漣漪、日地全景、宜居行星、太空格物五大主題。
並且設置了近期、中期、長期等幾個重要的時間節點。
不過就拿目前的任務來說,現在太空發展方向,主要還是聚焦在月球上。
至於逐日工程,
這個項目已經從太空探索項目,轉交到了能源項目,
換句話說,這個工程項目,目前已經不再作為中科院航天院的主抓項目。
至於逐日工程2.0,他們在規劃中更是壓根提都沒提過。
“顧然這是在畫大餅啊。”
“還是現攤現烤……”
“太空發展總要一步一步來的,”
“從對日全景觀測到環日探索,再到臨日工程,這總要有個過程。”
“這要是餅畫的太大了,雖然在嘴上把麵子給找迴來了,後麵可是要被反噬的。”
“顧然這是直播,畢竟是個娛樂節目,不是正式的新聞發布會,應該沒什麽事。”
“直播?在咱們中科院和科工部的再三造勢下,咱們知道是直播,看直播的小娃娃們他們可不知道!”
“他們是會當真的。”
“而且各個部門賦予顧然的身份,也是給他不斷地背書,讓他的發言更有置信度。”
“不行,得趕緊和丁一和胡安院長說一下,讓他們攔著點,可不敢讓顧然自由發揮了!”
航天院的幾位院士商量了一下,便趕忙去和丁一聯係了。
華夏的航天工程發展到現在,一路上風風雨雨經曆的太多了。
他們倒不是過於保守,
而是整個中科院再沒有一個部門能比他們更懂挫折,
曾經的無數次磨難和跌落低穀,
那長達十多年的陰霾,
教會了他們一個寶貴的經驗,
那就是要腳踏實地,一定不能好高騖遠。
自從衝破陰霾,見到柳暗花明,
直到現在,整個航天院都有了一個自己的獨特品質——
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
從載人飛船,到探月、天問、祝融……
航天院從不關注對手的進度,也不會因為競爭而亂了自己的陣腳。
哪怕快了一步,或者慢了一步,都不會影響他們的心態。
因為對於他們而言,按照自己的規劃,一步一步達到自己的既定目標,便是勝利。
所以,當此時的眾人看到顧然有意開始對航天院的規劃進行篡改的時候,
讓他們都慌了。
和丁一的電話剛剛接通,
院士們還沒有來得及說些什麽,
但時間上已經來不及了。
直播間裏的顧然,已經開始有條不紊的講述起了逐日工程2.0的具體細節。
雖然這是一個之前壓根沒有經過任何討論和規劃的即興表演,
但顧然憑借著過硬的實力和認知,還是說的有鼻子有眼。
把這些航天院的院士們,徹底整麻了。
深夜聊咖的直播間中,
顧然一手捧著茶杯,一遍麵不改色的看著鏡頭:“逐日工程2.0和醜國鏡雲計劃最大的不同點在於,鏡雲計劃的目的是為了攫取太陽源源不斷的能源,規避他們在可控核聚變技術上的短板。”
“這個做法也無可指摘,畢竟能源始終是限製人類文明的最大屏障。”
“但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在於,這麽勞民傷財的工程,卻隻是為了在太陽附近放上一個凸透鏡,就怎麽說呢,有一種高射炮打蚊子的感覺,”
“環日軌道飛行器,應該算是最尖端航天技術的體現,但卻隻是放一個鏡子上去,這實在是有點得不償失。”
“所以,在我們突破了可控核聚變的情況下,逐日工程2.0,將會是一次真正的太空技術革命。”
顧然道:“有人可能會疑惑,在我們通過可控核聚變解決了能源問題的情況下,逐日工程的目的是什麽?”
“這也是我們的逐日工程和鏡雲計劃的最大不同,”
“鏡雲計劃為了能源,說到底還是為了滿足人類在地球上的生產生存需要,”
“而我們則是為了讓人類真正的走出地球。”
“整個逐日工程圍繞著水星基地展開。”
“第一階段,我們會通過發射一係列巡日能源衛星,解決進行基地建設的能源問題。”
“第二階段,我們會向水星發射攜帶基建設備的著陸衛星,登陸水星,展開水星基建工程。”
“第三階段,通過水星基地為跳板,展開太陽係探索、科考等相關工程。”
三步走戰略闡述完之後,
直播間裏安靜了很長時間。
緊接著就是一股詭異的問號。
鏡雲計劃,對無數觀眾而言,已經突破了現實的邊界,到達了科幻的邊緣。
而顧然現在說的逐日工程2.0,在他們看來,基本上就和現實一點也不沾邊了。
【啥意思?是要搞太空工廠?】
【水星基地承接太空飛船的生產產能?】
【有點誇張了。】
【這完全是科幻啊,老天鵝。】
【有點假了。】
而航天院的院士們,握著電話,沉默道:“院長,您應該在看顧然的直播吧?”
丁一一時間也有點無言以對:“嗯……我在看。”
所有人頓時間群情激奮。
【逐日工程2.0!】
【也是要征服太陽了嗎?】
【不會和醜國撞創意了吧?】
【撞衫不可怕,誰醜誰尷尬。】
【醜國的鏡雲計劃也是要在太陽附近搞動靜,逐日工程也是圍繞太陽展開,那接下來就看誰是吹牛逼,誰先部署成功了。】
【按照牢醜的作風,我估計還是咱們實幹一點。】
【感覺人類又進入了一個新的科技大爆發時代啊!】
【還得是冷戰才能給人類文明按下快進鍵了!】
直播間裏無數人熱烈討論著。
而華夏國家航天局的一眾工程師,
以及中科院航空航天相關領域的一些院士們,
臉上都流露出了一抹濃重的茫然。
“有這迴事麽?”
“沒……也沒提前通知啊。”
的確,
就在過去不久,國家航天領域剛剛發布首個國家空間科學規劃《國家空間科學中長期發展規劃(2024—2050年)》。
定下了極端宇宙、時空漣漪、日地全景、宜居行星、太空格物五大主題。
並且設置了近期、中期、長期等幾個重要的時間節點。
不過就拿目前的任務來說,現在太空發展方向,主要還是聚焦在月球上。
至於逐日工程,
這個項目已經從太空探索項目,轉交到了能源項目,
換句話說,這個工程項目,目前已經不再作為中科院航天院的主抓項目。
至於逐日工程2.0,他們在規劃中更是壓根提都沒提過。
“顧然這是在畫大餅啊。”
“還是現攤現烤……”
“太空發展總要一步一步來的,”
“從對日全景觀測到環日探索,再到臨日工程,這總要有個過程。”
“這要是餅畫的太大了,雖然在嘴上把麵子給找迴來了,後麵可是要被反噬的。”
“顧然這是直播,畢竟是個娛樂節目,不是正式的新聞發布會,應該沒什麽事。”
“直播?在咱們中科院和科工部的再三造勢下,咱們知道是直播,看直播的小娃娃們他們可不知道!”
“他們是會當真的。”
“而且各個部門賦予顧然的身份,也是給他不斷地背書,讓他的發言更有置信度。”
“不行,得趕緊和丁一和胡安院長說一下,讓他們攔著點,可不敢讓顧然自由發揮了!”
航天院的幾位院士商量了一下,便趕忙去和丁一聯係了。
華夏的航天工程發展到現在,一路上風風雨雨經曆的太多了。
他們倒不是過於保守,
而是整個中科院再沒有一個部門能比他們更懂挫折,
曾經的無數次磨難和跌落低穀,
那長達十多年的陰霾,
教會了他們一個寶貴的經驗,
那就是要腳踏實地,一定不能好高騖遠。
自從衝破陰霾,見到柳暗花明,
直到現在,整個航天院都有了一個自己的獨特品質——
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
從載人飛船,到探月、天問、祝融……
航天院從不關注對手的進度,也不會因為競爭而亂了自己的陣腳。
哪怕快了一步,或者慢了一步,都不會影響他們的心態。
因為對於他們而言,按照自己的規劃,一步一步達到自己的既定目標,便是勝利。
所以,當此時的眾人看到顧然有意開始對航天院的規劃進行篡改的時候,
讓他們都慌了。
和丁一的電話剛剛接通,
院士們還沒有來得及說些什麽,
但時間上已經來不及了。
直播間裏的顧然,已經開始有條不紊的講述起了逐日工程2.0的具體細節。
雖然這是一個之前壓根沒有經過任何討論和規劃的即興表演,
但顧然憑借著過硬的實力和認知,還是說的有鼻子有眼。
把這些航天院的院士們,徹底整麻了。
深夜聊咖的直播間中,
顧然一手捧著茶杯,一遍麵不改色的看著鏡頭:“逐日工程2.0和醜國鏡雲計劃最大的不同點在於,鏡雲計劃的目的是為了攫取太陽源源不斷的能源,規避他們在可控核聚變技術上的短板。”
“這個做法也無可指摘,畢竟能源始終是限製人類文明的最大屏障。”
“但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在於,這麽勞民傷財的工程,卻隻是為了在太陽附近放上一個凸透鏡,就怎麽說呢,有一種高射炮打蚊子的感覺,”
“環日軌道飛行器,應該算是最尖端航天技術的體現,但卻隻是放一個鏡子上去,這實在是有點得不償失。”
“所以,在我們突破了可控核聚變的情況下,逐日工程2.0,將會是一次真正的太空技術革命。”
顧然道:“有人可能會疑惑,在我們通過可控核聚變解決了能源問題的情況下,逐日工程的目的是什麽?”
“這也是我們的逐日工程和鏡雲計劃的最大不同,”
“鏡雲計劃為了能源,說到底還是為了滿足人類在地球上的生產生存需要,”
“而我們則是為了讓人類真正的走出地球。”
“整個逐日工程圍繞著水星基地展開。”
“第一階段,我們會通過發射一係列巡日能源衛星,解決進行基地建設的能源問題。”
“第二階段,我們會向水星發射攜帶基建設備的著陸衛星,登陸水星,展開水星基建工程。”
“第三階段,通過水星基地為跳板,展開太陽係探索、科考等相關工程。”
三步走戰略闡述完之後,
直播間裏安靜了很長時間。
緊接著就是一股詭異的問號。
鏡雲計劃,對無數觀眾而言,已經突破了現實的邊界,到達了科幻的邊緣。
而顧然現在說的逐日工程2.0,在他們看來,基本上就和現實一點也不沾邊了。
【啥意思?是要搞太空工廠?】
【水星基地承接太空飛船的生產產能?】
【有點誇張了。】
【這完全是科幻啊,老天鵝。】
【有點假了。】
而航天院的院士們,握著電話,沉默道:“院長,您應該在看顧然的直播吧?”
丁一一時間也有點無言以對:“嗯……我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