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班師迴朝途,風雲又將起
朱祁鈺在邊關打了大勝仗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不僅讓這邊關的軍民對他越發崇敬,就連那瓦剌,短時間內也不敢再有什麽大的動作,隻能龜縮在自己的領地舔舐傷口。
在邊關又停留了些時日,朱祁鈺一邊安排著後續的邊防鞏固事宜,一邊等待著京城的旨意。終於,朱瞻基的詔書到了,誇讚朱祁鈺戰功赫赫,令其即刻班師迴朝,要在京城好好嘉獎於他。
接到詔書的那一日,邊關的將士們既為朱祁鈺高興,又滿心不舍。
“殿下,您這一走,咱們還真舍不得啊,往後這日子,怕是沒了主心骨了。”一位老將拉著朱祁鈺的手,眼眶泛紅地說道。
朱祁鈺拍了拍他的肩膀,溫聲道:“老將軍,本王雖要迴朝,但這邊防之事,依舊牽掛在心。諸位都是大明的好兒郎,隻要繼續堅守,按咱們之前定下的法子行事,定能保這一方安寧。況且本王迴朝之後,也定會在朝堂上為邊防之事多多謀劃,不會讓大家的心血白費。”
將士們聽了,紛紛點頭,心中滿是感動。
準備妥當後,朱祁鈺便帶著一隊親兵踏上了迴京的路途。一路上,所經之地的百姓聽聞是打退瓦剌的小王爺朱祁鈺的隊伍,都紛紛湧到道路兩旁,想要一睹其風采。
“快看呐,那就是小王爺,真是年少英雄啊,若不是他,咱這日子哪能這般安穩。”一位老者對著身旁的孩童說道,眼中滿是敬佩。
朱祁鈺看著道路兩旁熱情的百姓,心中滿是感慨,同時也越發覺得自己身上的責任重大,一定要為這大明、為這些百姓做更多的事才行。
然而,就在隊伍行進到一處山林附近時,朱祁鈺敏銳地感覺到了一絲不對勁。這山林平日裏雖說也算幽靜,但此刻卻安靜得有些過頭了,連鳥叫聲都幾乎聽不到。
“停!”朱祁鈺一聲令下,隊伍立刻止住了腳步。
“殿下,怎麽了?”親兵隊長疑惑地問道。
“此處有些異常,大家小心戒備。”朱祁鈺神色嚴肅地說道,手已經握住了腰間的佩劍。
就在這時,突然從山林中射出了無數箭矢,朝著隊伍襲來。
“有埋伏,保護殿下!”親兵們大喊著,迅速舉起盾牌,將朱祁鈺圍在中間。
好在朱祁鈺他們反應夠快,這一波箭矢並未造成太大的傷亡。可緊接著,一群黑衣人從山林中衝了出來,個個手持利刃,朝著他們殺了過來。
“何方宵小,竟敢在此偷襲本王,真是好大的膽子!”朱祁鈺怒喝道,提劍便衝入了敵陣。
他身後的親兵們也不甘示弱,與那些黑衣人廝殺在一起。這些黑衣人武藝高強,明顯是經過專業訓練的死士,一時間,戰鬥陷入了膠著狀態。
朱祁鈺一邊應對著敵人的攻擊,一邊觀察著局勢,心中暗自思忖,這些人到底是誰派來的,是瓦剌的報複,還是朝中那些對自己心懷不滿之人的陰謀。
“大家莫慌,集中力量,先衝破他們的包圍!”朱祁鈺大聲喊道,手中的劍招越發淩厲,接連砍倒了好幾個黑衣人。
在朱祁鈺和親兵們的奮力拚殺下,終於漸漸占據了上風,黑衣人開始出現敗退的跡象。可就在這時,從另一邊的山林中又殺出了一批黑衣人,顯然是想趁著他們疲憊之時,再來個致命一擊。
“哼,想甕中捉鱉,沒那麽容易!”朱祁鈺咬了咬牙,帶著親兵們且戰且退,朝著一處開闊地轉移,避免被敵人兩麵夾擊。
戰鬥持續了許久,朱祁鈺他們身上都掛了彩,但好在最終還是擊退了那些黑衣人。不過經過這一番折騰,隊伍也損失了不少人手,物資也有些散落。
“殿下,您沒事吧?”親兵隊長焦急地查看朱祁鈺的傷勢。
“無妨,都是些皮外傷,隻是這些人來得蹊蹺,定要查清楚背後主謀。”朱祁鈺皺著眉頭說道。
他們稍作休整後,繼續趕路,一路上更加小心謹慎了。
而在京城之中,朱祁鈺班師迴朝的消息早就傳開了,朝堂上各方勢力的心思也都活躍了起來。
那些原本忌憚朱祁鈺的大臣們,想著這次無論如何都要打壓一下他的風頭,不能讓他在朝堂上再進一步,便暗中聯絡,準備在朱祁鈺迴京後給他使些絆子。
於謙等一心為國的忠臣,則是滿心歡喜地期待著朱祁鈺歸來,想著要和他一起商討如何借著這次勝利,為大明的邊防以及整個江山社稷謀取更多的福祉。
朱瞻基也在宮中為朱祁鈺的歸來做著準備,他吩咐內務府準備豐厚的獎賞,還打算在朝堂上親自誇讚朱祁鈺的功績,甚至想著要不要給朱祁鈺再安排一些更重要的事務,好讓他能更好地施展才華。
終於,朱祁鈺的隊伍遠遠地看到了京城的城門,那高大巍峨的城門在陽光下顯得格外壯觀。
“殿下,京城到了!”親兵們興奮地喊道。
朱祁鈺望著眼前熟悉又陌生的京城,心中五味雜陳,他知道,迴到這京城,等待自己的將是各種複雜的局麵,可他毫無懼色,拍馬向前,朝著京城的方向奔去。
進城之後,百姓們夾道歡迎,歡唿聲此起彼伏,朱祁鈺微笑著向百姓們揮手致意,隨後徑直朝著皇宮而去。
到了皇宮大殿之上,朱祁鈺恭敬地向朱瞻基行了大禮。
“兒臣參見父皇,幸不辱命,此次邊關之行,擊退瓦剌,守住了我大明疆土。”朱祁鈺朗聲說道。
朱瞻基看著眼前這個滿身風霜卻英氣逼人的兒子,心中滿是欣慰,“鈺兒,你此次立了大功,朕心甚慰,快快平身,朕已命人準備了諸多獎賞,稍後便會宣旨。”
“多謝父皇隆恩,不過兒臣還有一事啟奏,在迴京途中,兒臣遭遇了埋伏,想來是有人不欲兒臣平安歸來,還望父皇徹查此事。”朱祁鈺趁機說道。
朱瞻基一聽,臉色頓時一沉,“竟有此事?朕定會派人嚴查,敢對我大明的功臣下手,絕不能輕饒!”
朝堂上的大臣們聽聞此言,有的麵露驚訝之色,有的則是眼神閃爍,各懷心思。
於謙站出來說道:“陛下,殿下剛立下大功,便遭此等毒手,可見朝堂之下暗潮湧動,還望陛下早日揪出幕後黑手,以正朝綱啊。”
“於大人所言極是,朕定會還鈺兒一個公道。”朱瞻基點頭說道。
下了朝後,朱祁鈺並未立刻迴王府休息,而是去了於謙的府邸,與他商討起朝堂如今的局勢以及接下來的應對之策。
“殿下,此次您戰功卓著,雖得陛下嘉獎,但也招來了不少人的嫉妒與怨恨,往後行事,還需更加小心謹慎啊。”於謙一臉擔憂地說道。
“於大人放心,本王心中有數,隻是這背後之人一日不揪出,始終是個隱患,咱們還得想法子引蛇出洞才是。”朱祁鈺目光深邃,心中已然有了些盤算。
而在京城的暗處,那些企圖謀害朱祁鈺卻未得逞的人,也在緊張地商議著下一步的計劃,一場圍繞著朱祁鈺的明爭暗鬥,在這看似繁華的京城之中,正悄然拉開帷幕……
朱祁鈺在邊關打了大勝仗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不僅讓這邊關的軍民對他越發崇敬,就連那瓦剌,短時間內也不敢再有什麽大的動作,隻能龜縮在自己的領地舔舐傷口。
在邊關又停留了些時日,朱祁鈺一邊安排著後續的邊防鞏固事宜,一邊等待著京城的旨意。終於,朱瞻基的詔書到了,誇讚朱祁鈺戰功赫赫,令其即刻班師迴朝,要在京城好好嘉獎於他。
接到詔書的那一日,邊關的將士們既為朱祁鈺高興,又滿心不舍。
“殿下,您這一走,咱們還真舍不得啊,往後這日子,怕是沒了主心骨了。”一位老將拉著朱祁鈺的手,眼眶泛紅地說道。
朱祁鈺拍了拍他的肩膀,溫聲道:“老將軍,本王雖要迴朝,但這邊防之事,依舊牽掛在心。諸位都是大明的好兒郎,隻要繼續堅守,按咱們之前定下的法子行事,定能保這一方安寧。況且本王迴朝之後,也定會在朝堂上為邊防之事多多謀劃,不會讓大家的心血白費。”
將士們聽了,紛紛點頭,心中滿是感動。
準備妥當後,朱祁鈺便帶著一隊親兵踏上了迴京的路途。一路上,所經之地的百姓聽聞是打退瓦剌的小王爺朱祁鈺的隊伍,都紛紛湧到道路兩旁,想要一睹其風采。
“快看呐,那就是小王爺,真是年少英雄啊,若不是他,咱這日子哪能這般安穩。”一位老者對著身旁的孩童說道,眼中滿是敬佩。
朱祁鈺看著道路兩旁熱情的百姓,心中滿是感慨,同時也越發覺得自己身上的責任重大,一定要為這大明、為這些百姓做更多的事才行。
然而,就在隊伍行進到一處山林附近時,朱祁鈺敏銳地感覺到了一絲不對勁。這山林平日裏雖說也算幽靜,但此刻卻安靜得有些過頭了,連鳥叫聲都幾乎聽不到。
“停!”朱祁鈺一聲令下,隊伍立刻止住了腳步。
“殿下,怎麽了?”親兵隊長疑惑地問道。
“此處有些異常,大家小心戒備。”朱祁鈺神色嚴肅地說道,手已經握住了腰間的佩劍。
就在這時,突然從山林中射出了無數箭矢,朝著隊伍襲來。
“有埋伏,保護殿下!”親兵們大喊著,迅速舉起盾牌,將朱祁鈺圍在中間。
好在朱祁鈺他們反應夠快,這一波箭矢並未造成太大的傷亡。可緊接著,一群黑衣人從山林中衝了出來,個個手持利刃,朝著他們殺了過來。
“何方宵小,竟敢在此偷襲本王,真是好大的膽子!”朱祁鈺怒喝道,提劍便衝入了敵陣。
他身後的親兵們也不甘示弱,與那些黑衣人廝殺在一起。這些黑衣人武藝高強,明顯是經過專業訓練的死士,一時間,戰鬥陷入了膠著狀態。
朱祁鈺一邊應對著敵人的攻擊,一邊觀察著局勢,心中暗自思忖,這些人到底是誰派來的,是瓦剌的報複,還是朝中那些對自己心懷不滿之人的陰謀。
“大家莫慌,集中力量,先衝破他們的包圍!”朱祁鈺大聲喊道,手中的劍招越發淩厲,接連砍倒了好幾個黑衣人。
在朱祁鈺和親兵們的奮力拚殺下,終於漸漸占據了上風,黑衣人開始出現敗退的跡象。可就在這時,從另一邊的山林中又殺出了一批黑衣人,顯然是想趁著他們疲憊之時,再來個致命一擊。
“哼,想甕中捉鱉,沒那麽容易!”朱祁鈺咬了咬牙,帶著親兵們且戰且退,朝著一處開闊地轉移,避免被敵人兩麵夾擊。
戰鬥持續了許久,朱祁鈺他們身上都掛了彩,但好在最終還是擊退了那些黑衣人。不過經過這一番折騰,隊伍也損失了不少人手,物資也有些散落。
“殿下,您沒事吧?”親兵隊長焦急地查看朱祁鈺的傷勢。
“無妨,都是些皮外傷,隻是這些人來得蹊蹺,定要查清楚背後主謀。”朱祁鈺皺著眉頭說道。
他們稍作休整後,繼續趕路,一路上更加小心謹慎了。
而在京城之中,朱祁鈺班師迴朝的消息早就傳開了,朝堂上各方勢力的心思也都活躍了起來。
那些原本忌憚朱祁鈺的大臣們,想著這次無論如何都要打壓一下他的風頭,不能讓他在朝堂上再進一步,便暗中聯絡,準備在朱祁鈺迴京後給他使些絆子。
於謙等一心為國的忠臣,則是滿心歡喜地期待著朱祁鈺歸來,想著要和他一起商討如何借著這次勝利,為大明的邊防以及整個江山社稷謀取更多的福祉。
朱瞻基也在宮中為朱祁鈺的歸來做著準備,他吩咐內務府準備豐厚的獎賞,還打算在朝堂上親自誇讚朱祁鈺的功績,甚至想著要不要給朱祁鈺再安排一些更重要的事務,好讓他能更好地施展才華。
終於,朱祁鈺的隊伍遠遠地看到了京城的城門,那高大巍峨的城門在陽光下顯得格外壯觀。
“殿下,京城到了!”親兵們興奮地喊道。
朱祁鈺望著眼前熟悉又陌生的京城,心中五味雜陳,他知道,迴到這京城,等待自己的將是各種複雜的局麵,可他毫無懼色,拍馬向前,朝著京城的方向奔去。
進城之後,百姓們夾道歡迎,歡唿聲此起彼伏,朱祁鈺微笑著向百姓們揮手致意,隨後徑直朝著皇宮而去。
到了皇宮大殿之上,朱祁鈺恭敬地向朱瞻基行了大禮。
“兒臣參見父皇,幸不辱命,此次邊關之行,擊退瓦剌,守住了我大明疆土。”朱祁鈺朗聲說道。
朱瞻基看著眼前這個滿身風霜卻英氣逼人的兒子,心中滿是欣慰,“鈺兒,你此次立了大功,朕心甚慰,快快平身,朕已命人準備了諸多獎賞,稍後便會宣旨。”
“多謝父皇隆恩,不過兒臣還有一事啟奏,在迴京途中,兒臣遭遇了埋伏,想來是有人不欲兒臣平安歸來,還望父皇徹查此事。”朱祁鈺趁機說道。
朱瞻基一聽,臉色頓時一沉,“竟有此事?朕定會派人嚴查,敢對我大明的功臣下手,絕不能輕饒!”
朝堂上的大臣們聽聞此言,有的麵露驚訝之色,有的則是眼神閃爍,各懷心思。
於謙站出來說道:“陛下,殿下剛立下大功,便遭此等毒手,可見朝堂之下暗潮湧動,還望陛下早日揪出幕後黑手,以正朝綱啊。”
“於大人所言極是,朕定會還鈺兒一個公道。”朱瞻基點頭說道。
下了朝後,朱祁鈺並未立刻迴王府休息,而是去了於謙的府邸,與他商討起朝堂如今的局勢以及接下來的應對之策。
“殿下,此次您戰功卓著,雖得陛下嘉獎,但也招來了不少人的嫉妒與怨恨,往後行事,還需更加小心謹慎啊。”於謙一臉擔憂地說道。
“於大人放心,本王心中有數,隻是這背後之人一日不揪出,始終是個隱患,咱們還得想法子引蛇出洞才是。”朱祁鈺目光深邃,心中已然有了些盤算。
而在京城的暗處,那些企圖謀害朱祁鈺卻未得逞的人,也在緊張地商議著下一步的計劃,一場圍繞著朱祁鈺的明爭暗鬥,在這看似繁華的京城之中,正悄然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