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欺世盜名?
太子的位置給養子?朕不忍了 作者:流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曲沃城的清晨,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潮濕的黴味。
身材豐滿的王寡婦推開吱呀作響的木窗,一縷久違的陽光灑在她的臉上。她眯起眼睛,看著街巷上漸漸多起來的人群,耳邊傳來此起彼伏的驚唿聲。
“齊軍退了!”
“齊軍退了!”
“聽聞中午就會開城門!”
……
街道的百姓宛如過年般,此刻正是奔走相告。
王寡婦扶著窗框的手微微發抖,眼睛不由地濕潤了。
這一個多月以來,這是她聽到最好的消息。此刻的曲沃城,似乎被一下子衝走了所有的陰鷙,在陽光下泛著濕潤的光澤。
“娘親!”小兒子跌跌撞撞地跑進來,一張小臉通紅地興奮道:“外麵的人都在說,此次是太子殿下讓齊軍退兵的!”
“太子?”
王寡婦聽到這個消息,心猛地揪了一下。
她可沒有忘記太子跟周國和談,差點將整個河西地區拱手讓人。早前跟齊國談判,因他們出爾反爾,結果封丘城被屠。
此次齊軍突然退去自然是好事,但人家為何平白無故離開,這位太子恐怕又簽訂了不知多少喪權辱國的條約吧?
“太子英明!”
“此次多虧太子了!”
“我早說太子是咱們大夏的希望!”
……
街道上已經擠滿了人,所有人都朝著城樓方向湧去。
王寡婦被裹挾在人群中,聞到了久違的煙火氣。街邊的麵攤重新支起了爐灶,蒸騰的熱氣中飄著麵香,讓她想起圍城前的日子。
城樓上,太子李賢一襲明黃色錦袍,在陽光下格外耀眼。
他雖然其貌不揚,但眉宇間帶著幾分書卷氣,此刻正含笑望著城下的百姓。
王寡婦注意到,他的手指在袖中微微顫動,像是在壓抑著某種情緒。
“諸位父老,請靜一靜!”太子李賢的聲音透過清晨的空氣傳來,正滿臉得意地接著道:“孤不負眾望,終與齊國達成和議。”
好!
人群聞言,當即爆發出歡唿聲。
王寡婦注意到周圍拍掌的人都是地痞流氓,隱隱覺得事情不簡單。
若不是自己爹娘在戰爭打響前,便已經逃迴鄉下,她的爹娘恐怕就已經死在齊軍的刀下了。現在齊國軍隊是撤迴齊國,還是僅僅迴到封丘城,這是她最為關心的問題。
正當她想知曉太子答應齊國什麽條件,結果太子已經停止了話題,反而振臂高唿:“從今日起,曲沃再無戰事!”
“殿下仁德!”有人高喊。
“殿下千歲!”百姓的情緒被激發,於是紛紛高唿而起。
王寡婦始終沒有聽到他是如何讓齊國退兵的,心裏反而生起一股不安。要知道,她雖然是寡婦,但自己娘家正是處在封丘城一帶。
李賢似乎很享受這些膜拜,於是再度開口道:“孤在此宣布!今日午時,城門大開,大家可以隨意進入!”
“真是太棒了!”
“我就說城門要恢複了嘛!”
“太子聖明,咱們終於可以好好過日子了!”
……
麵對即將重啟城門的消息,很多百姓像是被打了雞血一般,於是歡唿聲一浪高過一浪。
王寡婦看著李賢要離開,於是鼓足勇氣道:“太子殿下,不知封丘城是否能還迴來,草民的父母可否前來曲沃城?”
此話一出,很多百姓同樣想到自己的親人,特別不知百姓的親人正是在東邊,此刻亦是想要知曉答案。
李賢的心裏一沉,但還是如沐春風般:“大家稍安毋躁,孤一定會給你們帶迴更多的好消息!齊國不僅是退兵,而且他們同樣跟咱們夏國結盟,咱們接下來會以友邦的方式相處!”
友邦?
此話一出,不少百姓當即呆愣當場。
王寡婦站在麵攤前,手中的銅錢掉在地上,發出清脆的響聲。隻是此刻仍舊難以置信般,聲音發抖地道:“朝廷……和齊國結盟?”
正是這時,負責守城的陳統領咳嗽一聲,於是朗聲道:“今後夏國跟齊國永結同好,大家不必再擔心齊國來犯!”
麵對如此的“好消息”,一個攤主朝著地上吐了一口濃痰,頓時狠狠地道:“封丘城被屠殺的幾萬人,難道就這麽算了?”
他們雖然為都城解圍而高興,但並不代表他們會忘記那段仇恨,特別很多百姓的親人正是死在那場屠城之中。
王寡婦感覺一陣眩暈,扶住了前麵的石柱,敢情自己將事情想得 太過樂觀了。
“賣國賊!”憤怒的吼聲從人群後麵傳來。
王寡婦看見一個滿臉麻子的漢子,此刻竟然不管不顧地吼道:“封丘城的血還沒幹呢!我妹妹就死在封丘,她才十六歲!”
噗!
隻是話音剛落,一個將領已經拔刀上前,顯得十分果決地捅了對方一刀。
滿臉麻子的漢子低頭看著沾滿鮮血的手,於是露出一抹慘笑:“待到秋來九月八……河西王,我即便是死,亦是等在此!”
說著,他整個身體後仰倒地,隻是眼睛瞪得大大的,似乎遵守著他的承諾,靈魂並不打算離開這座城。
周圍的百姓原本十分憤恨,現在看到麻子被捅殺,心知禍從口出的道理。隻是他們每個人的眼睛都多了一抹期待,那個曾經大鬧都城的河西王必將歸來。
至於他們所受的恥辱,封丘城那幾萬被齊軍燒殺搶掠,這一筆賬壓根無法指望朝廷,而是需要那一位王者歸來。
“殿下英明!”
“此次全賴殿下巧舌如簧!”
“咱們大夏有殿下,何愁不興乎?”
……
在看到李賢乘坐馬車離開的時候,周圍的地痞流氓繼續帶著節奏,借著李賢確確實實解了圍城之困為他揚名。
雖然這裏麵有著令人不齒的妥協,甚至恐怕還存在其他不公的條約,但很多百姓壓根不知情。在李賢的輿論攻勢後,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紛紛認為李賢是賢主,甚至有人主動為李賢揚名。
不過夏國跟田極聯盟,而田極在商門的牽線下跟武種結盟,這三股勢力已經站到一起,而最危險無疑是李鋒了。
身材豐滿的王寡婦推開吱呀作響的木窗,一縷久違的陽光灑在她的臉上。她眯起眼睛,看著街巷上漸漸多起來的人群,耳邊傳來此起彼伏的驚唿聲。
“齊軍退了!”
“齊軍退了!”
“聽聞中午就會開城門!”
……
街道的百姓宛如過年般,此刻正是奔走相告。
王寡婦扶著窗框的手微微發抖,眼睛不由地濕潤了。
這一個多月以來,這是她聽到最好的消息。此刻的曲沃城,似乎被一下子衝走了所有的陰鷙,在陽光下泛著濕潤的光澤。
“娘親!”小兒子跌跌撞撞地跑進來,一張小臉通紅地興奮道:“外麵的人都在說,此次是太子殿下讓齊軍退兵的!”
“太子?”
王寡婦聽到這個消息,心猛地揪了一下。
她可沒有忘記太子跟周國和談,差點將整個河西地區拱手讓人。早前跟齊國談判,因他們出爾反爾,結果封丘城被屠。
此次齊軍突然退去自然是好事,但人家為何平白無故離開,這位太子恐怕又簽訂了不知多少喪權辱國的條約吧?
“太子英明!”
“此次多虧太子了!”
“我早說太子是咱們大夏的希望!”
……
街道上已經擠滿了人,所有人都朝著城樓方向湧去。
王寡婦被裹挾在人群中,聞到了久違的煙火氣。街邊的麵攤重新支起了爐灶,蒸騰的熱氣中飄著麵香,讓她想起圍城前的日子。
城樓上,太子李賢一襲明黃色錦袍,在陽光下格外耀眼。
他雖然其貌不揚,但眉宇間帶著幾分書卷氣,此刻正含笑望著城下的百姓。
王寡婦注意到,他的手指在袖中微微顫動,像是在壓抑著某種情緒。
“諸位父老,請靜一靜!”太子李賢的聲音透過清晨的空氣傳來,正滿臉得意地接著道:“孤不負眾望,終與齊國達成和議。”
好!
人群聞言,當即爆發出歡唿聲。
王寡婦注意到周圍拍掌的人都是地痞流氓,隱隱覺得事情不簡單。
若不是自己爹娘在戰爭打響前,便已經逃迴鄉下,她的爹娘恐怕就已經死在齊軍的刀下了。現在齊國軍隊是撤迴齊國,還是僅僅迴到封丘城,這是她最為關心的問題。
正當她想知曉太子答應齊國什麽條件,結果太子已經停止了話題,反而振臂高唿:“從今日起,曲沃再無戰事!”
“殿下仁德!”有人高喊。
“殿下千歲!”百姓的情緒被激發,於是紛紛高唿而起。
王寡婦始終沒有聽到他是如何讓齊國退兵的,心裏反而生起一股不安。要知道,她雖然是寡婦,但自己娘家正是處在封丘城一帶。
李賢似乎很享受這些膜拜,於是再度開口道:“孤在此宣布!今日午時,城門大開,大家可以隨意進入!”
“真是太棒了!”
“我就說城門要恢複了嘛!”
“太子聖明,咱們終於可以好好過日子了!”
……
麵對即將重啟城門的消息,很多百姓像是被打了雞血一般,於是歡唿聲一浪高過一浪。
王寡婦看著李賢要離開,於是鼓足勇氣道:“太子殿下,不知封丘城是否能還迴來,草民的父母可否前來曲沃城?”
此話一出,很多百姓同樣想到自己的親人,特別不知百姓的親人正是在東邊,此刻亦是想要知曉答案。
李賢的心裏一沉,但還是如沐春風般:“大家稍安毋躁,孤一定會給你們帶迴更多的好消息!齊國不僅是退兵,而且他們同樣跟咱們夏國結盟,咱們接下來會以友邦的方式相處!”
友邦?
此話一出,不少百姓當即呆愣當場。
王寡婦站在麵攤前,手中的銅錢掉在地上,發出清脆的響聲。隻是此刻仍舊難以置信般,聲音發抖地道:“朝廷……和齊國結盟?”
正是這時,負責守城的陳統領咳嗽一聲,於是朗聲道:“今後夏國跟齊國永結同好,大家不必再擔心齊國來犯!”
麵對如此的“好消息”,一個攤主朝著地上吐了一口濃痰,頓時狠狠地道:“封丘城被屠殺的幾萬人,難道就這麽算了?”
他們雖然為都城解圍而高興,但並不代表他們會忘記那段仇恨,特別很多百姓的親人正是死在那場屠城之中。
王寡婦感覺一陣眩暈,扶住了前麵的石柱,敢情自己將事情想得 太過樂觀了。
“賣國賊!”憤怒的吼聲從人群後麵傳來。
王寡婦看見一個滿臉麻子的漢子,此刻竟然不管不顧地吼道:“封丘城的血還沒幹呢!我妹妹就死在封丘,她才十六歲!”
噗!
隻是話音剛落,一個將領已經拔刀上前,顯得十分果決地捅了對方一刀。
滿臉麻子的漢子低頭看著沾滿鮮血的手,於是露出一抹慘笑:“待到秋來九月八……河西王,我即便是死,亦是等在此!”
說著,他整個身體後仰倒地,隻是眼睛瞪得大大的,似乎遵守著他的承諾,靈魂並不打算離開這座城。
周圍的百姓原本十分憤恨,現在看到麻子被捅殺,心知禍從口出的道理。隻是他們每個人的眼睛都多了一抹期待,那個曾經大鬧都城的河西王必將歸來。
至於他們所受的恥辱,封丘城那幾萬被齊軍燒殺搶掠,這一筆賬壓根無法指望朝廷,而是需要那一位王者歸來。
“殿下英明!”
“此次全賴殿下巧舌如簧!”
“咱們大夏有殿下,何愁不興乎?”
……
在看到李賢乘坐馬車離開的時候,周圍的地痞流氓繼續帶著節奏,借著李賢確確實實解了圍城之困為他揚名。
雖然這裏麵有著令人不齒的妥協,甚至恐怕還存在其他不公的條約,但很多百姓壓根不知情。在李賢的輿論攻勢後,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紛紛認為李賢是賢主,甚至有人主動為李賢揚名。
不過夏國跟田極聯盟,而田極在商門的牽線下跟武種結盟,這三股勢力已經站到一起,而最危險無疑是李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