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廢!
太子的位置給養子?朕不忍了 作者:流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說老夫一葉障目?”薑無涯頓時是惱羞成怒,於是再度鄭重地懇求道:“陛下,李賢乃是過繼子,今陛下的親子尚在,能力更是勝太子百倍!老臣懇求廢除太子,改立陛下嫡子一字並肩王為太子,並徹查李賢血脈!”
若是以前還好,但現在李賢很可能並非夏室血脈,反觀李鋒不僅沒有眼瞎,而且能力更是遠勝於李賢,故而李鋒才是夏國太子的第一人選。
“臣等附議!”刑部尚書孫繼宗等官員像是商量好一般,於是紛紛站出來支持道。
這……
禮部尚書秦康看到對手如此團結,頓時感到自己有種孤立無援的感覺。
若不是李賢對他有提拔之恩,他亦是會支持廢儲。畢竟李賢原本就是得位不正,而今又陷入血統的風波,無論如何都應該將太子的位置還給李鋒。
麵對眾人自信的目光,屏風後麵的皇帝李允隆淡淡地開口:“你們要朕廢除太子,無非是懷疑他不是我夏室血脈,可是如此?”
“這是其一!”薑無涯覺得這個理由已經十分充足,但還是想要進行補充。
隻是不等他將話說下去,皇帝李允隆冷哼一聲:“朕並非昏庸之君,儲君之位不必拘泥於夏室血統,而是賢者居之。”
啊?
此話一出,別說是薑無涯等擁嫡官員,哪怕擁護太子的戶部尚書秦康等人都是愣住了,紛紛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什麽問題。
哪怕他們小家,那亦是講究著血脈傳承。
若李賢不是夏室血脈,那麽他有什麽資格擔任夏國太子,充其量不過是一個竊取周室皇位的亂臣賊子。
“陛下!”宰相王蒙撲通跪下,額頭直接叩在地上:“祖製不可違啊!夏國兩百年傳承,皆是一脈相承,懇求陛下莫讓他人汙了夏室血脈!”
“王愛卿!”李允隆打斷他,語氣依然平和,卻讓老宰相瞬間噤聲:“朕的意思還不夠清楚嗎?朕對太子很滿意,若是誰敢再論廢儲,拖出午門斬首!”
此話一出,宰相王蒙的背脊劇烈顫抖著,卻一個字也不敢再說。
薑無涯等官員之所以站出來擁立李鋒為太子,主要是因為他們知道李賢很可能不是夏室血脈,但現在皇帝都不介意了,他們再敢逼迫皇帝定然沒有好果子吃。
特別他們的皇帝從來都不是信男信女,這些年因忤逆他而死的官員,可謂是數不勝數。
咳……
太子李賢的嘴角微揚,於是輕輕地咳嗽一聲。
秦康眼珠一轉,立刻高聲道:“陛下聖明!太子殿下仁德愛民,正是賢士典範。倒是那一字並肩王李鋒……”他故意頓了頓,於是拖長聲調道:“他如今擁兵自重,麵對夏都更是虎視眈眈,恐有不臣之心啊!”
此話一出,宰相王蒙等重臣麵麵相覷,但亦是不好進行反駁。
盡管他們慢慢認識到李鋒是驚世之才,但亦是沒有想到他成長如此迅猛。李鋒不僅是六國的實際掌舵者,新近更是擔憂六國總相,六國的兵馬都要受他的節製。
現在李鋒可謂是羽翼豐滿,誰都無法保證他會不會真的揮師而來,從而達到一統七國的帝王霸業。
姬無涯冷眼旁觀,注意到太子的嘴角上揚。
太子李賢故作驚訝,對著秦康詢問道:“秦大人,一字並肩王是父皇的親子,他……他又豈會謀反呢?”
“太子殿下,你將他視作兄弟,但他早已經對皇位虎視眈眈了!待到秋來九月八,這是大家所共知的反詩,所以咱們不是不防!”秦康突然提高音量,然後朝屏風施禮道:“陛下,據臣所知,李鋒已在封丘城囤積精銳,更有兩萬空無奴大軍日夜操練。臣以為一字並肩王已有反心,說不準九月初八便會起事!”
隨著最後兩個字落下,一股恐懼在殿中彌漫開來,殿中氣氛頓時緊繃如拉滿的弓弦。
武將隊列中,幾位與李鋒交惡的將領麵色大變。
文官們則低頭盯著自己的鞋尖,仿佛那上麵繡著救命的符咒。
結合著李鋒去年所留的詩句,若是李鋒真的舉兵殺來,他們似乎是真的無法抵擋。且不說李鋒坐擁六國兵力,而且還是天下公認的兵神,試問誰能跟他爭鋒?
皇帝李允隆將所有人的反應看在眼裏,於是略帶懶散地開口:“秦愛卿所言極是,咱們大夏確實要防著那個逆子!諸位愛卿,你以為該如何應對呢?”
逆子?
宰相王蒙等重臣都是人精,但聽到皇帝對李鋒用這個稱唿的時候,當即知曉皇帝對李鋒是滿滿的厭惡。
按說,天下父親都會疼愛自己的兒子,但他們的皇帝對自己的親生兒子真的很不好。早年前,以“二龍不相見”的占卜術語,竟然真的幾年不曾見親生兒子一麵,不管自己親生兒子的死活。
現在李鋒變得如此優秀,這位皇帝想的不是將夏國江山交給這麽一個優秀的兒子,竟然是想提防自己兒子謀反。
咳……
太子李賢臉上的笑意更濃,於是輕輕咳嗽一聲。
秦康瞥了一眼太子,而後立刻站出來道:“陛下,臣以為立即廢除李鋒一字並肩王封號,斷其名分;另派大將交涉,要求他歸還封丘城等河東領地。”
“臣附議!”
“微臣附議。”
“老臣……附議!”
……
雖然宰相王蒙等重臣沒有任何表態,但站在後麵的官員仿佛早就商量好一般,太理寺秦忠等邊緣官員紛紛站出來表示支持。
李允隆的目光掃過群臣,最後落在太子李賢身上:“太子,你以為呢?”
“兒臣以為一切以父皇修道為上,故當防患於未然!”太子李賢的嘴角上揚,亦是進行表態道。
“既然太子都這麽說了,那就這麽定了!”李允隆輕描淡寫地說,仿佛隻是在決定午膳用什麽菜式:“擬旨:廢除李鋒一字並肩王封號,命其即刻返京述職。封丘城乃我大夏舊地,命其將他國軍隊撤出,由本朝大將軍接管!”
若是以前還好,但現在李賢很可能並非夏室血脈,反觀李鋒不僅沒有眼瞎,而且能力更是遠勝於李賢,故而李鋒才是夏國太子的第一人選。
“臣等附議!”刑部尚書孫繼宗等官員像是商量好一般,於是紛紛站出來支持道。
這……
禮部尚書秦康看到對手如此團結,頓時感到自己有種孤立無援的感覺。
若不是李賢對他有提拔之恩,他亦是會支持廢儲。畢竟李賢原本就是得位不正,而今又陷入血統的風波,無論如何都應該將太子的位置還給李鋒。
麵對眾人自信的目光,屏風後麵的皇帝李允隆淡淡地開口:“你們要朕廢除太子,無非是懷疑他不是我夏室血脈,可是如此?”
“這是其一!”薑無涯覺得這個理由已經十分充足,但還是想要進行補充。
隻是不等他將話說下去,皇帝李允隆冷哼一聲:“朕並非昏庸之君,儲君之位不必拘泥於夏室血統,而是賢者居之。”
啊?
此話一出,別說是薑無涯等擁嫡官員,哪怕擁護太子的戶部尚書秦康等人都是愣住了,紛紛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什麽問題。
哪怕他們小家,那亦是講究著血脈傳承。
若李賢不是夏室血脈,那麽他有什麽資格擔任夏國太子,充其量不過是一個竊取周室皇位的亂臣賊子。
“陛下!”宰相王蒙撲通跪下,額頭直接叩在地上:“祖製不可違啊!夏國兩百年傳承,皆是一脈相承,懇求陛下莫讓他人汙了夏室血脈!”
“王愛卿!”李允隆打斷他,語氣依然平和,卻讓老宰相瞬間噤聲:“朕的意思還不夠清楚嗎?朕對太子很滿意,若是誰敢再論廢儲,拖出午門斬首!”
此話一出,宰相王蒙的背脊劇烈顫抖著,卻一個字也不敢再說。
薑無涯等官員之所以站出來擁立李鋒為太子,主要是因為他們知道李賢很可能不是夏室血脈,但現在皇帝都不介意了,他們再敢逼迫皇帝定然沒有好果子吃。
特別他們的皇帝從來都不是信男信女,這些年因忤逆他而死的官員,可謂是數不勝數。
咳……
太子李賢的嘴角微揚,於是輕輕地咳嗽一聲。
秦康眼珠一轉,立刻高聲道:“陛下聖明!太子殿下仁德愛民,正是賢士典範。倒是那一字並肩王李鋒……”他故意頓了頓,於是拖長聲調道:“他如今擁兵自重,麵對夏都更是虎視眈眈,恐有不臣之心啊!”
此話一出,宰相王蒙等重臣麵麵相覷,但亦是不好進行反駁。
盡管他們慢慢認識到李鋒是驚世之才,但亦是沒有想到他成長如此迅猛。李鋒不僅是六國的實際掌舵者,新近更是擔憂六國總相,六國的兵馬都要受他的節製。
現在李鋒可謂是羽翼豐滿,誰都無法保證他會不會真的揮師而來,從而達到一統七國的帝王霸業。
姬無涯冷眼旁觀,注意到太子的嘴角上揚。
太子李賢故作驚訝,對著秦康詢問道:“秦大人,一字並肩王是父皇的親子,他……他又豈會謀反呢?”
“太子殿下,你將他視作兄弟,但他早已經對皇位虎視眈眈了!待到秋來九月八,這是大家所共知的反詩,所以咱們不是不防!”秦康突然提高音量,然後朝屏風施禮道:“陛下,據臣所知,李鋒已在封丘城囤積精銳,更有兩萬空無奴大軍日夜操練。臣以為一字並肩王已有反心,說不準九月初八便會起事!”
隨著最後兩個字落下,一股恐懼在殿中彌漫開來,殿中氣氛頓時緊繃如拉滿的弓弦。
武將隊列中,幾位與李鋒交惡的將領麵色大變。
文官們則低頭盯著自己的鞋尖,仿佛那上麵繡著救命的符咒。
結合著李鋒去年所留的詩句,若是李鋒真的舉兵殺來,他們似乎是真的無法抵擋。且不說李鋒坐擁六國兵力,而且還是天下公認的兵神,試問誰能跟他爭鋒?
皇帝李允隆將所有人的反應看在眼裏,於是略帶懶散地開口:“秦愛卿所言極是,咱們大夏確實要防著那個逆子!諸位愛卿,你以為該如何應對呢?”
逆子?
宰相王蒙等重臣都是人精,但聽到皇帝對李鋒用這個稱唿的時候,當即知曉皇帝對李鋒是滿滿的厭惡。
按說,天下父親都會疼愛自己的兒子,但他們的皇帝對自己的親生兒子真的很不好。早年前,以“二龍不相見”的占卜術語,竟然真的幾年不曾見親生兒子一麵,不管自己親生兒子的死活。
現在李鋒變得如此優秀,這位皇帝想的不是將夏國江山交給這麽一個優秀的兒子,竟然是想提防自己兒子謀反。
咳……
太子李賢臉上的笑意更濃,於是輕輕咳嗽一聲。
秦康瞥了一眼太子,而後立刻站出來道:“陛下,臣以為立即廢除李鋒一字並肩王封號,斷其名分;另派大將交涉,要求他歸還封丘城等河東領地。”
“臣附議!”
“微臣附議。”
“老臣……附議!”
……
雖然宰相王蒙等重臣沒有任何表態,但站在後麵的官員仿佛早就商量好一般,太理寺秦忠等邊緣官員紛紛站出來表示支持。
李允隆的目光掃過群臣,最後落在太子李賢身上:“太子,你以為呢?”
“兒臣以為一切以父皇修道為上,故當防患於未然!”太子李賢的嘴角上揚,亦是進行表態道。
“既然太子都這麽說了,那就這麽定了!”李允隆輕描淡寫地說,仿佛隻是在決定午膳用什麽菜式:“擬旨:廢除李鋒一字並肩王封號,命其即刻返京述職。封丘城乃我大夏舊地,命其將他國軍隊撤出,由本朝大將軍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