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武力與道德
太子的位置給養子?朕不忍了 作者:流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另外,你負責青鸞軍征兵事宜!咱們的曲沃城能不能守得住,咱們可不可以打退叛軍,全憑你能不能搞好青鸞軍了!”長公主李榮春深知兵權才是重中之重,於是認真地鼓舞道。
武勝燕的眼睛跟武勝男生得很像,當即閃過一抹陰鷙道:“卑職定不負殿下所望!”
接下來三日,整個曲沃城進入強行征兵、強行征糧和強行軍訓模式。特別是在李榮春的鐵腕治理下,朝中反對聲音漸漸平息。
第四天清晨,李榮春正在批閱奏章,宮女青衣匆匆進來匯報:“殿下,不好了!東市有人煽動民眾反抗征兵,已經聚集了上千人!”
李榮春猛地站起,眼睛閃過一抹殺意:“誰帶的頭?”
“據說是幾個書生,喊著‘夏本屬鋒,春女亂政’……”宮女青衣低著頭,小心翼翼地將那八個字說出來。
盡管大家口口聲聲指責李鋒是賊王,城外的軍隊是叛軍,但真要論起來的話,其實李鋒才是地地道道的正統。
古往今來,河西一脈才是夏室的大宗一脈。李鋒覺醒望氣師血脈,更是當之無愧的繼承者,所以無論怎麽看城外更像是正義之師。
李榮春抓起架子上的寶劍,此刻殺人的心都有了:“即刻備兵!傳統領,讓她帶兵跟上!”
東市廣場上,人群喧囂。
幾個白衣書生站在高處,為首的書生王凱正在那裏慷慨陳詞:“陛下沉迷修道,官吏橫征暴斂,致使民不聊生。昔年富戶衣不蔽體,往昔溫飽之家流離失所。二皇子乃夏室正統,貴為六國總相,此番迴師非為謀逆,實為救民於水火!今朝廷強征壯丁,勝則百姓亡,敗則百姓亡,天理何在?”
“滾開!”
“想要老子入伍,無門!”
“二皇子才是愛民如子,這對父女都是禽畜!”
……
圍觀民眾情緒激動,罵的話是越來越難看,有人開始向維持秩序的官兵投擲石塊,打得官兵是節節後退。
官兵終究屬於底層的百姓,平日他們或許還可以硬氣,但而今百姓都敢玩命了,他們自然亦是紛紛認慫。
正在這股騷亂即將升級時,一隊騎兵疾馳而來。
人群自動分開,李榮春騎著白馬緩緩走到廣場中央。她未著宮裝,而是一身戎服,腰間掛著寶劍,英姿颯爽。
隨著長公主李榮春出現,剛剛叫囂著要引軍入城的百姓,此刻亦是紛紛收斂了不少。畢竟李榮春不是一個人過來,後麵還跟著一幫兵痞子。
李榮春知道民心的重要性,於是認真地開口:“諸位父老,本宮知道你們不想入伍。但請想想,若叛軍入城,你們妻女將遭何等待遇?你們家宅將受何等劫掠?”
話音剛落,一個書生率先開口:“嗬嗬……若是齊軍或越軍,咱們確實很害怕,但城外的是二皇子的軍隊!”
李榮春的臉色一沉,於是加重語氣:“李鋒是賊首,這是不爭的事實!”
“二皇子從來沒有做過傷害百姓之事,這同樣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書生王凱顯得針鋒相對地迴應道。
此話一出,周圍的百姓紛紛點頭。
他們夏國都城暫時被齊軍所圍,那時他們可謂是人心惶惶,亦是願意全力支持朝廷守城。隻是現在城外是二皇子的軍隊,他們反而並沒有太過擔心。
二皇子李鋒即便在他國破城,亦是從來沒有聽聞做出傷害百姓之事,反而因均田製得到百姓的擁護。對他國的百姓都如此,何況他們可是地地道道的夏國百姓。
李榮春的目光如電,掃過那幾個書生:“你們如此袒護一個叛賊,當真不怕本宮對你們叛國罪論處,株連九族?”
最後四個字如重錘落下,其中一個書生腿一軟,直接從高處跌了下來。
“我王凱的家人、族人因朝廷無能,早已經被齊軍滅殺!今日你休要以此嚇唬我,若是你心裏還有一丁點百姓,那就即刻打開城門,將夏國交由二皇子治理,而不是威脅我們到城頭送死!”王凱的腰杆挺直,眼睛溢著淚花道。
“他應該是封丘的餘民了!”在聽到王凱如此表態的時候,很多人當即有了判斷。
“既然你不怕死,那本統領便成全你!來人,他必是李鋒的細作,將他拿下,本統領待會親自拷問!”武勝燕拔出腰刀,指向王凱冷冷地道。
說話間,一幫如狼似虎般的兵卒已經撲向了高台上的王凱,而周圍的百姓最終還是沒有一起站出來阻止。
其實大家心裏都清楚,不管是皇帝李允隆,還是現在的長公主李榮春,這對父女誰都沒有將百姓放在心上。
現在他們敢站出來阻止,必定又被扣上內奸的帽子。
李榮春看到還算安分的百姓,於是決定樹立好形象道:“本宮在此承諾!凡守城壯丁,將來家中老幼皆由官府供養;若有傷亡,撫恤加倍。但若有人膽敢煽動叛亂,本宮絕不手軟!”說完,她調轉馬頭,朝著皇宮而迴。
身後,人群並沒有散去,仍舊怒目瞪向那些官兵。他們不怕跟李榮春公然叫板,但這些官兵亦是休想抓他們去送死。
王凱雖然被抓,但他們心裏更加認可王凱的說法,而今最好的做法不是讓他們到城頭送死,而是將夏國交由二皇子來治理。
等李榮春迴到宮中,武勝燕來報:“王凱的老師是薑無涯!”
李榮春眼中寒光一閃,心裏已經有了主意:“薑無涯那個老匹夫征兵不積極,而今看來,果真是有問題!你將人關起來,先不要打草驚蛇!”
所謂的蛇,自然是指兵部尚書薑無涯。
夏國皇宮,議事殿。
自從宰相王蒙隨駕北遷後,兵部尚書薑無涯隱隱成為百官之首,而他亦是站出來表態道:“殿下,強征壯丁已致民怨沸騰,今早東市騷亂就是明證。臣請立即停止此策,以免釀成大禍!”
李榮春不動聲色,冷冷地打量著薑無涯:“哦?薑大人消息倒是靈通。隻是今早東市騷亂,乃是幾個書生而起,不知可認識這這個帶頭的書生呢?”
她一揮手,侍衛押著那一個白衣書生上殿,正是被折磨得不成人樣的書生王凱。
薑無涯自然認得自己的學生,於是沉著臉質問道:“殿下這是何意?”
“他已招認受你指使。”李榮春緩緩站起,而後親自取下架子的寶劍:“薑無涯,你勾結叛軍,煽動民變,該當何罪?”
“血口噴人!”薑無涯怒吼,亦是擺起老資曆道:“老臣侍奉三朝,豈容你一個黃毛丫頭汙蔑!”
殿中的官員麵麵相覷,雖然有人為薑無涯說話,但更多的官員還是隔岸觀火。
其實事情發展到這一步,他們感受到這位長公主的強勢。隻是現在對重臣動刀子,雖然是立威了,但似乎並不利於團結。
要知道,薑氏雖然不是什麽大家族,但薑無涯的門生遍天下。如今以薑無涯勾結李鋒的罪名處置,恐怕很難服眾。
李榮春的嘴角上揚,不慌不忙地從袖中取出一份供狀道:“這是你學生王凱的供狀,你不僅煽動他帶頭鬧事,他還親眼看到你跟李鋒有密信往來,你還有什麽話說?”
“這些都是你們逼著我招供的!”王凱當場翻供,而後惡狠狠地指著長公主李榮春道:“我老師根本沒有做過這些事,倒是長公主,敢問可是你有背後操控米價,逼得百姓吃不起米糧?”
咦?
此話一出,大家紛紛將目光落到李榮春的身上。
這陣子米價飛漲,不僅百姓怨聲載道,哪怕他們官員亦是深惡痛絕。隻是不知曉誰給那些糧商勇氣,米價是一天一個價。
若說長公主李榮春才是幕後的操控者,一切似乎都說得通了。
商人逐利不假,但亦會考慮安全問題。當米價到達一個天文數字,若不是有當政者支持,他們必定死無葬身之地。
“你休要在此胡言亂語,米價飛漲與本宮何幹?”長公主李榮春沒有想到被反戈一擊,但自然不可能會承認。
王凱冷哼一聲,卻是突然發問道:“你既然調查我,知道我跟薑師是師生關係,那你可知我為了謀生,一直在孫氏米行充當賬房先生呢?”
“你是孫氏米行的賬房先生?”長公主李榮春心裏咯噔一聲,顯得十分震驚地道。
旁邊的太監孫成知曉此事,於是認真地點頭:“殿下,他確實是孫氏米行的賬房先生!”
“你怎麽不早說?”長公主李榮春的氣血上湧,於是大聲指責道。
若她知道王凱有這層機會,她是絕對不會讓王凱在這裏跟她對質,甚至不可能給王凱留活口。孫氏米行,那是她最大的斂財米行。
太監孫成撲通在地,連連叩頭道:“奴婢以為此事不重要,所以才沒有向您匯報!”
這……
殿中的官員都是人精,而今看著他們如此反應,如何還不曉得這是怎麽一迴事。
誰能想到,口口聲聲為國為民的長公主,私底下竟然是米商通過高價斂財的幕後黑手。要知道,這段時間城中米價飛漲,不少百姓已經餓著肚子,甚至是因此而餓死。
“長公主,你如此操控米價斂財,又是何意?”薑無涯得知真相,亦是大聲指責道。
刑部尚書孫繼宗等官員紛紛望向李榮春,對這位長公主的好感已經降到冰點。
他們終究是夏國的臣子,若是長公主真能守著這座城,他們未嚐不能好好輔助長公主一起治理好這個國家。
隻是長公主如此行徑,讓他們感到寒心到極點。
長公主李榮春深知這個事情敗露,對她的名聲是致命的:“你們莫要聽他胡言亂語,本宮怎麽可能做出此等惡事!”
“這是孫氏米行的賬本,而且所有的匯票皆入你名下!”王凱語不驚人語不休,於是掏出一份賬本道。
長公主李榮春的大腦“嗡”地一聲,突然發現事情已經開始失控:“來人,將他的嘴堵上,他誣蔑本宮,本宮要誅他九族!”
“長公主,你莫是忘記了,我既無家人,亦無族人!”王凱麵對這項罪名,顯得滿眼憤恨地道。
長公主李榮春的眼珠子一轉,於是指向薑無涯道:“那就誅你的師長,誅你的同窗,本宮看你還敢不敢胡言亂語?”
“長公主,如果王凱真是誣告,那麽本官可以伏誅!隻是瞧你的反應來看,此事恐非王凱胡亂攀咬,何況還有賬本為證,你作何解釋?”薑無涯並沒有坐以待斃,而是繼續質問道。
李榮春看到事情已經敗露,於是索性不裝了:“此事是本宮所為,那又如何?若不是本宮蓄意抬高米價,那麽賤民會如此配合,乖乖入伍為兵嗎?”
“長公主,那你可考慮過那些老弱婦孺當如何?”刑部尚書孫繼宗壓著心裏的怒火,卻是冷冷地質問道。
“本宮一介女流都知曉婦人之仁要不得,你們如今倒是想要做道德君子了!”長公主榮冷聲嘲諷,而後大手一揮道:“薑尚書私通叛賊,並指使其學生王凱煽動民眾鬧事,將二人一並拿下!”
這……
此話一出,殿中的官員麵麵相覷,敢情這位長公主是用武力鎮壓了。
正當大家以為青鸞衛要抓人的時候,結果發現那些佇立在殿中的披甲女兵,卻像是什麽都沒有聽見一般,竟然仍舊站在那裏沒有動。
李榮春的臉色驟然,突然發現站在這裏的女兵有些陌生,於是將目光落到她最為倚重的武勝燕身上:“武勝燕,你……你背叛本宮了?為什麽?”
“我從來都沒有忠誠於你,我是武勝燕,而非武勝男!”武勝燕迎著李榮春的目光,旗幟鮮明地表明態度。
李榮春已經聽到殿外傳來整齊的腳步聲,隻是心裏仍舊不解地道:“你不是一直以你姐姐為榜樣,你不是一樣要為你姐姐報仇嗎?”
“曾經我確實以姐姐為榜樣,但她急功近利、殺良冒功,上千的百姓死在她的手上,我是她妹妹不假,但亦是夏國的一員,又豈能認可她呢?”武勝燕此刻反倒是不解,顯得十分認真地反問道。
武勝燕的眼睛跟武勝男生得很像,當即閃過一抹陰鷙道:“卑職定不負殿下所望!”
接下來三日,整個曲沃城進入強行征兵、強行征糧和強行軍訓模式。特別是在李榮春的鐵腕治理下,朝中反對聲音漸漸平息。
第四天清晨,李榮春正在批閱奏章,宮女青衣匆匆進來匯報:“殿下,不好了!東市有人煽動民眾反抗征兵,已經聚集了上千人!”
李榮春猛地站起,眼睛閃過一抹殺意:“誰帶的頭?”
“據說是幾個書生,喊著‘夏本屬鋒,春女亂政’……”宮女青衣低著頭,小心翼翼地將那八個字說出來。
盡管大家口口聲聲指責李鋒是賊王,城外的軍隊是叛軍,但真要論起來的話,其實李鋒才是地地道道的正統。
古往今來,河西一脈才是夏室的大宗一脈。李鋒覺醒望氣師血脈,更是當之無愧的繼承者,所以無論怎麽看城外更像是正義之師。
李榮春抓起架子上的寶劍,此刻殺人的心都有了:“即刻備兵!傳統領,讓她帶兵跟上!”
東市廣場上,人群喧囂。
幾個白衣書生站在高處,為首的書生王凱正在那裏慷慨陳詞:“陛下沉迷修道,官吏橫征暴斂,致使民不聊生。昔年富戶衣不蔽體,往昔溫飽之家流離失所。二皇子乃夏室正統,貴為六國總相,此番迴師非為謀逆,實為救民於水火!今朝廷強征壯丁,勝則百姓亡,敗則百姓亡,天理何在?”
“滾開!”
“想要老子入伍,無門!”
“二皇子才是愛民如子,這對父女都是禽畜!”
……
圍觀民眾情緒激動,罵的話是越來越難看,有人開始向維持秩序的官兵投擲石塊,打得官兵是節節後退。
官兵終究屬於底層的百姓,平日他們或許還可以硬氣,但而今百姓都敢玩命了,他們自然亦是紛紛認慫。
正在這股騷亂即將升級時,一隊騎兵疾馳而來。
人群自動分開,李榮春騎著白馬緩緩走到廣場中央。她未著宮裝,而是一身戎服,腰間掛著寶劍,英姿颯爽。
隨著長公主李榮春出現,剛剛叫囂著要引軍入城的百姓,此刻亦是紛紛收斂了不少。畢竟李榮春不是一個人過來,後麵還跟著一幫兵痞子。
李榮春知道民心的重要性,於是認真地開口:“諸位父老,本宮知道你們不想入伍。但請想想,若叛軍入城,你們妻女將遭何等待遇?你們家宅將受何等劫掠?”
話音剛落,一個書生率先開口:“嗬嗬……若是齊軍或越軍,咱們確實很害怕,但城外的是二皇子的軍隊!”
李榮春的臉色一沉,於是加重語氣:“李鋒是賊首,這是不爭的事實!”
“二皇子從來沒有做過傷害百姓之事,這同樣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書生王凱顯得針鋒相對地迴應道。
此話一出,周圍的百姓紛紛點頭。
他們夏國都城暫時被齊軍所圍,那時他們可謂是人心惶惶,亦是願意全力支持朝廷守城。隻是現在城外是二皇子的軍隊,他們反而並沒有太過擔心。
二皇子李鋒即便在他國破城,亦是從來沒有聽聞做出傷害百姓之事,反而因均田製得到百姓的擁護。對他國的百姓都如此,何況他們可是地地道道的夏國百姓。
李榮春的目光如電,掃過那幾個書生:“你們如此袒護一個叛賊,當真不怕本宮對你們叛國罪論處,株連九族?”
最後四個字如重錘落下,其中一個書生腿一軟,直接從高處跌了下來。
“我王凱的家人、族人因朝廷無能,早已經被齊軍滅殺!今日你休要以此嚇唬我,若是你心裏還有一丁點百姓,那就即刻打開城門,將夏國交由二皇子治理,而不是威脅我們到城頭送死!”王凱的腰杆挺直,眼睛溢著淚花道。
“他應該是封丘的餘民了!”在聽到王凱如此表態的時候,很多人當即有了判斷。
“既然你不怕死,那本統領便成全你!來人,他必是李鋒的細作,將他拿下,本統領待會親自拷問!”武勝燕拔出腰刀,指向王凱冷冷地道。
說話間,一幫如狼似虎般的兵卒已經撲向了高台上的王凱,而周圍的百姓最終還是沒有一起站出來阻止。
其實大家心裏都清楚,不管是皇帝李允隆,還是現在的長公主李榮春,這對父女誰都沒有將百姓放在心上。
現在他們敢站出來阻止,必定又被扣上內奸的帽子。
李榮春看到還算安分的百姓,於是決定樹立好形象道:“本宮在此承諾!凡守城壯丁,將來家中老幼皆由官府供養;若有傷亡,撫恤加倍。但若有人膽敢煽動叛亂,本宮絕不手軟!”說完,她調轉馬頭,朝著皇宮而迴。
身後,人群並沒有散去,仍舊怒目瞪向那些官兵。他們不怕跟李榮春公然叫板,但這些官兵亦是休想抓他們去送死。
王凱雖然被抓,但他們心裏更加認可王凱的說法,而今最好的做法不是讓他們到城頭送死,而是將夏國交由二皇子來治理。
等李榮春迴到宮中,武勝燕來報:“王凱的老師是薑無涯!”
李榮春眼中寒光一閃,心裏已經有了主意:“薑無涯那個老匹夫征兵不積極,而今看來,果真是有問題!你將人關起來,先不要打草驚蛇!”
所謂的蛇,自然是指兵部尚書薑無涯。
夏國皇宮,議事殿。
自從宰相王蒙隨駕北遷後,兵部尚書薑無涯隱隱成為百官之首,而他亦是站出來表態道:“殿下,強征壯丁已致民怨沸騰,今早東市騷亂就是明證。臣請立即停止此策,以免釀成大禍!”
李榮春不動聲色,冷冷地打量著薑無涯:“哦?薑大人消息倒是靈通。隻是今早東市騷亂,乃是幾個書生而起,不知可認識這這個帶頭的書生呢?”
她一揮手,侍衛押著那一個白衣書生上殿,正是被折磨得不成人樣的書生王凱。
薑無涯自然認得自己的學生,於是沉著臉質問道:“殿下這是何意?”
“他已招認受你指使。”李榮春緩緩站起,而後親自取下架子的寶劍:“薑無涯,你勾結叛軍,煽動民變,該當何罪?”
“血口噴人!”薑無涯怒吼,亦是擺起老資曆道:“老臣侍奉三朝,豈容你一個黃毛丫頭汙蔑!”
殿中的官員麵麵相覷,雖然有人為薑無涯說話,但更多的官員還是隔岸觀火。
其實事情發展到這一步,他們感受到這位長公主的強勢。隻是現在對重臣動刀子,雖然是立威了,但似乎並不利於團結。
要知道,薑氏雖然不是什麽大家族,但薑無涯的門生遍天下。如今以薑無涯勾結李鋒的罪名處置,恐怕很難服眾。
李榮春的嘴角上揚,不慌不忙地從袖中取出一份供狀道:“這是你學生王凱的供狀,你不僅煽動他帶頭鬧事,他還親眼看到你跟李鋒有密信往來,你還有什麽話說?”
“這些都是你們逼著我招供的!”王凱當場翻供,而後惡狠狠地指著長公主李榮春道:“我老師根本沒有做過這些事,倒是長公主,敢問可是你有背後操控米價,逼得百姓吃不起米糧?”
咦?
此話一出,大家紛紛將目光落到李榮春的身上。
這陣子米價飛漲,不僅百姓怨聲載道,哪怕他們官員亦是深惡痛絕。隻是不知曉誰給那些糧商勇氣,米價是一天一個價。
若說長公主李榮春才是幕後的操控者,一切似乎都說得通了。
商人逐利不假,但亦會考慮安全問題。當米價到達一個天文數字,若不是有當政者支持,他們必定死無葬身之地。
“你休要在此胡言亂語,米價飛漲與本宮何幹?”長公主李榮春沒有想到被反戈一擊,但自然不可能會承認。
王凱冷哼一聲,卻是突然發問道:“你既然調查我,知道我跟薑師是師生關係,那你可知我為了謀生,一直在孫氏米行充當賬房先生呢?”
“你是孫氏米行的賬房先生?”長公主李榮春心裏咯噔一聲,顯得十分震驚地道。
旁邊的太監孫成知曉此事,於是認真地點頭:“殿下,他確實是孫氏米行的賬房先生!”
“你怎麽不早說?”長公主李榮春的氣血上湧,於是大聲指責道。
若她知道王凱有這層機會,她是絕對不會讓王凱在這裏跟她對質,甚至不可能給王凱留活口。孫氏米行,那是她最大的斂財米行。
太監孫成撲通在地,連連叩頭道:“奴婢以為此事不重要,所以才沒有向您匯報!”
這……
殿中的官員都是人精,而今看著他們如此反應,如何還不曉得這是怎麽一迴事。
誰能想到,口口聲聲為國為民的長公主,私底下竟然是米商通過高價斂財的幕後黑手。要知道,這段時間城中米價飛漲,不少百姓已經餓著肚子,甚至是因此而餓死。
“長公主,你如此操控米價斂財,又是何意?”薑無涯得知真相,亦是大聲指責道。
刑部尚書孫繼宗等官員紛紛望向李榮春,對這位長公主的好感已經降到冰點。
他們終究是夏國的臣子,若是長公主真能守著這座城,他們未嚐不能好好輔助長公主一起治理好這個國家。
隻是長公主如此行徑,讓他們感到寒心到極點。
長公主李榮春深知這個事情敗露,對她的名聲是致命的:“你們莫要聽他胡言亂語,本宮怎麽可能做出此等惡事!”
“這是孫氏米行的賬本,而且所有的匯票皆入你名下!”王凱語不驚人語不休,於是掏出一份賬本道。
長公主李榮春的大腦“嗡”地一聲,突然發現事情已經開始失控:“來人,將他的嘴堵上,他誣蔑本宮,本宮要誅他九族!”
“長公主,你莫是忘記了,我既無家人,亦無族人!”王凱麵對這項罪名,顯得滿眼憤恨地道。
長公主李榮春的眼珠子一轉,於是指向薑無涯道:“那就誅你的師長,誅你的同窗,本宮看你還敢不敢胡言亂語?”
“長公主,如果王凱真是誣告,那麽本官可以伏誅!隻是瞧你的反應來看,此事恐非王凱胡亂攀咬,何況還有賬本為證,你作何解釋?”薑無涯並沒有坐以待斃,而是繼續質問道。
李榮春看到事情已經敗露,於是索性不裝了:“此事是本宮所為,那又如何?若不是本宮蓄意抬高米價,那麽賤民會如此配合,乖乖入伍為兵嗎?”
“長公主,那你可考慮過那些老弱婦孺當如何?”刑部尚書孫繼宗壓著心裏的怒火,卻是冷冷地質問道。
“本宮一介女流都知曉婦人之仁要不得,你們如今倒是想要做道德君子了!”長公主榮冷聲嘲諷,而後大手一揮道:“薑尚書私通叛賊,並指使其學生王凱煽動民眾鬧事,將二人一並拿下!”
這……
此話一出,殿中的官員麵麵相覷,敢情這位長公主是用武力鎮壓了。
正當大家以為青鸞衛要抓人的時候,結果發現那些佇立在殿中的披甲女兵,卻像是什麽都沒有聽見一般,竟然仍舊站在那裏沒有動。
李榮春的臉色驟然,突然發現站在這裏的女兵有些陌生,於是將目光落到她最為倚重的武勝燕身上:“武勝燕,你……你背叛本宮了?為什麽?”
“我從來都沒有忠誠於你,我是武勝燕,而非武勝男!”武勝燕迎著李榮春的目光,旗幟鮮明地表明態度。
李榮春已經聽到殿外傳來整齊的腳步聲,隻是心裏仍舊不解地道:“你不是一直以你姐姐為榜樣,你不是一樣要為你姐姐報仇嗎?”
“曾經我確實以姐姐為榜樣,但她急功近利、殺良冒功,上千的百姓死在她的手上,我是她妹妹不假,但亦是夏國的一員,又豈能認可她呢?”武勝燕此刻反倒是不解,顯得十分認真地反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