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提議
長相思之為相柳扭轉乾坤 作者:小北極的混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西炎,朝雲殿,西炎王疲憊的靠在榻上,看著殿內跪著的一眾密密麻麻的朝中重臣。
兵部的一位大臣說道:“早在好幾個月前,南部的通州就已經被攻下,瑲玹殿下率領的幾十萬大軍死的死,投降的投降,後麵南部的所有關口全部被攻下,直到現在南部的城池都已經被攻破。”
另一位大臣說:“東部的武康前段時間也被洪江帶著幾十萬兵馬攻下,這南部和東部的所有戰鬥,我們西炎折損了幾十萬的兵馬,其餘活下來的人也全部都投了降。”
五王陰沉的說:“咱們西炎的關隘可不少,他們就算是攻下了南部城池又如何?而且東部方向的澤州關口一向被守得猶如鐵桶,這幾個月以來,皓翎的龍鑫將軍還不是拿離怨將軍沒有辦法,隻要澤州不破,我們西炎又有什麽好怕的?現在的重中之重是要派一支大軍快速前往南部。”
西炎王抬起頭來,犀利的掃了一眼五王,並沒有開口。
兵部的大臣說:“五王莫不是糊塗了?離怨老將軍現在生死不知,五王你未必還不知道?如今南部的城池已經被攻破,他們便能長驅直入進入西炎城內。”
西炎王揉了揉眉心說:“上一次的提議你們現在是否同意了?”
所有的大臣們臉上都帶著一絲驚色和遲疑之色,但是並沒有人開口,上一次陛下的提議實在是太過驚人,所以當時絕大部分的朝臣全都反對了。
五王沉聲說:“此事萬萬不可!此事關係重大,父王可要三思啊!”
大臣們臉上都帶著一絲猶豫之色,一會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但是也沒有一個人開口講話。
城防部的一位大臣繼續說:“我們西炎的地理位置是好,以至於當初才能夠順利的開國,但是也正因為如此,我們位居西北,現在東南部和東部都已經被大軍圍困,南部被攻破,再這樣打下去,最多也隻能落得一個兩敗俱傷的局麵,就算我們能夠死守住西炎,難不成我們一直要閉關鎖國?”
西炎王:“繼續說下去。”
城防部的大臣繼續說:“前段時間應龍將軍來信說是讓我們主張求和,既然王姬殿下沒有死,那麽一切就有了轉圜的餘地。”
西炎王問:“應龍將軍主張求和,那他是否有說過具體該如何求和,求和的方式有多種,是要賠款割地,還是要獻上人頭?”
城防部的大臣猶豫了一下小聲說:“應龍將軍說之前他收到王姬殿下的來信,信中的意思是讓咱們西炎的一眾老臣去往辰榮山,不過具體去辰榮山幹什麽微臣也不知道。”
五王冷哼一聲:“實在是荒唐!現在我們西炎被他們的大軍圍在國境之內,國境線上全部都是他們的兵馬,他卻要我們的大臣去往大荒中心的辰榮山,那豈不是羊入虎口?!真是聞所未聞。”
西炎王一臉若有所思,辰榮山對於前辰榮意義非凡,之前小夭把那塊兒地方要去作為她的封地,當時他就隱約的猜到小夭的用意。
城防部大臣看了一眼五王說:“殿下說了也不必西炎的所有朝臣都趕去,她要的是當初跟著陛下一起打天下的那些老臣,不管是兵部,城防部,稅部,戶部等等,隻要是當年跟著陛下有從龍之功的大臣都要前去,而且還要從中選出幾位身份貴重的代表帶頭,她特意點了幾個人,就是五王,七王,還有湖禾五氏的幾位老臣。”
五王噌的一下就站了起來:“實在是荒唐!她居然還讓那些跟著陛下打天下的老臣去辰榮山,還要我去帶隊,難不成是讓我們這些幾千歲的老人給她一個小小女子低頭認錯?”
西炎王掃了一眼五王:“毛毛躁躁的,別亂了分寸。”
兵部大臣說:“應龍將軍來信,前段時間瑲玹的大軍潰敗,瑲玹殿下也被王姬殿下軟禁了起來,王姬殿下給應龍將軍傳信說是瑲玹挑起的這場大戰,需要陛下一個說法,如果說不答應她提的提議,她就先拿瑲玹祭旗。”
五王諷刺的說:“區區一個瑲玹就想讓我們西炎的一眾開國大臣去向一個小小女子低頭,瑲玹能被活捉也是他自己無能。”他可巴不得瑲玹早點死才好,怎麽可能為了瑲玹去辰榮山,之前他得知瑲玹挑起了一場驚天大戰可是狂喜不已,天天都在心裏麵詛咒著瑲玹能夠死在戰場之上。
一位兵部老臣說:“瑲玹怎麽說也是我們西炎王孫,如果說被人在戰場之上生生的祭了旗,那我西炎的威嚴何在?微臣覺得應龍將軍的提議不錯,既然要示好,就要做的幹脆點,也能把瑲玹殿下救出來。”
五王大吼:“蠢貨!瑲玹是小夭的哥哥,難不成她還真能殺了瑲玹不成,她這麽說隻不過是裝腔作勢,想鉗製我們而已,你說的這麽有道理,到時候難不成你帶那些老臣去辰榮山?”
這位兵部的老臣臉上也帶了一絲怒氣:“五王說話之前還是先過過腦子,看看這是什麽地方,豈容你在這裏大放厥詞!”
五王剛想要開口怒吼,但察覺到首位之上那一道犀利的目光,便不甘的閉上了嘴。
城防部大臣笑說:“如果隻是低頭認錯就能夠化幹戈為玉帛,那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這總比割地賠款血流千裏要好的多,以前的辰榮王受萬民愛戴,一直居住在辰榮山,我西炎大臣在辰榮山低頭也不算丟臉,為了避免血流成河,五王帶著一眾老臣前去辰榮山,倒是最合適不過。”
五王陰惻惻說道:“我西炎泱泱大國,而且還有百萬虎狼之師,斷斷沒有給一個女子低頭的道理,而且她將地點選在辰榮山,這裏麵可大有深意,到底是給她低頭,還是給那辰榮王低頭,還是給其他的誰低頭?”
兵部的大臣說:“如今我們西炎已經折損了幾十萬的士兵,再這樣下去的話,隻會耗盡我們的兵力,如果隻是中原反叛,我西炎自然能夠鎮壓,但是皓翎也加入了進來,相當於整個大荒都在跟我們西炎作對,如今殿下安然無恙,而且之前還主動提出了條件,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兵部的所有大臣聽到之後都紛紛的開口附和著。
城防部的大臣說:“如今天下已經是大勢所歸,之前兩軍交戰是因為殿下……可是殿下安然無恙,那就沒有再開戰的道理,而且殿下乃是陛下的親孫女兒,都是自己人,一切都好商量。”
五王急切的說:“難不成還真要讓所有的大臣去向一個小小女子低頭?我西炎泱泱大國怎能做出此等事情?還不知道後人要如何指摘,我們西炎兵強馬壯,未必沒有一戰之力。”
西炎王掃了眼五王,再看了一眼其他人,笑了笑,淡淡的說:“向一個小小女子低頭,臉上是有點掛不住,但如果是向西炎的儲君低頭,那就理所當然了。”
五王震驚:“父王!您別是糊塗了!”
西炎王喝道:“我之前提議,但你們紛紛都反對,現在我們已經折損了幾十萬的士兵,五王你剛剛說我們兵強馬壯,這話說的是沒錯,但你是否願意領兵上戰場去打仗?”
五王一時語塞,低下了頭,不知該如何作答。
西炎王淡淡的笑:“她做的不錯,從她迴歸皓翎以來一連串的動作我都看在眼裏,她不但做到了,而且還得到了人心,皓翎和中原的百姓都尊敬她愛戴她,在她出事的那段時間,大荒所有的百姓都在祭奠她。”
五王大聲說:“父王!這可不是小事,事關我們西炎的國本啊,千萬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閃失,而且父王你現在身體康健,也沒有必要那麽急著立儲君。”
西炎王繼續說:“瑲玹就算沒有挑起這場大戰,但我知道,也會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挑起一場大戰,我一直都在觀望著,我看她到底能做到哪一步,如今她做的很好,連離怨都敗在她手下。”
大多數的大臣們都紛紛低下了頭,並沒有開口再反對。
湖禾五氏的老臣大聲說:“讓她當儲君!西炎的將士和百姓怕是不會同意,陛下怕是忘了,她這一段時間攻打西炎以來,折損了我們幾十萬的士兵,西炎的將士們現在怕是恨她入骨,而這些死去的士兵同樣有著很多的親人,他們是不會同意的。”
西炎王瞥了一眼這位老臣,便收迴了視線:“她殺伐果斷的性格倒是跟我很像,如今正是因為我們已經折損了幾十萬的兵馬,且南部城池已被攻破,也非要到這種地步,朝中的那些大臣們還有你們才會讚成,各位,我說的對嗎?”
兵部的一位大臣說道:“早在好幾個月前,南部的通州就已經被攻下,瑲玹殿下率領的幾十萬大軍死的死,投降的投降,後麵南部的所有關口全部被攻下,直到現在南部的城池都已經被攻破。”
另一位大臣說:“東部的武康前段時間也被洪江帶著幾十萬兵馬攻下,這南部和東部的所有戰鬥,我們西炎折損了幾十萬的兵馬,其餘活下來的人也全部都投了降。”
五王陰沉的說:“咱們西炎的關隘可不少,他們就算是攻下了南部城池又如何?而且東部方向的澤州關口一向被守得猶如鐵桶,這幾個月以來,皓翎的龍鑫將軍還不是拿離怨將軍沒有辦法,隻要澤州不破,我們西炎又有什麽好怕的?現在的重中之重是要派一支大軍快速前往南部。”
西炎王抬起頭來,犀利的掃了一眼五王,並沒有開口。
兵部的大臣說:“五王莫不是糊塗了?離怨老將軍現在生死不知,五王你未必還不知道?如今南部的城池已經被攻破,他們便能長驅直入進入西炎城內。”
西炎王揉了揉眉心說:“上一次的提議你們現在是否同意了?”
所有的大臣們臉上都帶著一絲驚色和遲疑之色,但是並沒有人開口,上一次陛下的提議實在是太過驚人,所以當時絕大部分的朝臣全都反對了。
五王沉聲說:“此事萬萬不可!此事關係重大,父王可要三思啊!”
大臣們臉上都帶著一絲猶豫之色,一會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但是也沒有一個人開口講話。
城防部的一位大臣繼續說:“我們西炎的地理位置是好,以至於當初才能夠順利的開國,但是也正因為如此,我們位居西北,現在東南部和東部都已經被大軍圍困,南部被攻破,再這樣打下去,最多也隻能落得一個兩敗俱傷的局麵,就算我們能夠死守住西炎,難不成我們一直要閉關鎖國?”
西炎王:“繼續說下去。”
城防部的大臣繼續說:“前段時間應龍將軍來信說是讓我們主張求和,既然王姬殿下沒有死,那麽一切就有了轉圜的餘地。”
西炎王問:“應龍將軍主張求和,那他是否有說過具體該如何求和,求和的方式有多種,是要賠款割地,還是要獻上人頭?”
城防部的大臣猶豫了一下小聲說:“應龍將軍說之前他收到王姬殿下的來信,信中的意思是讓咱們西炎的一眾老臣去往辰榮山,不過具體去辰榮山幹什麽微臣也不知道。”
五王冷哼一聲:“實在是荒唐!現在我們西炎被他們的大軍圍在國境之內,國境線上全部都是他們的兵馬,他卻要我們的大臣去往大荒中心的辰榮山,那豈不是羊入虎口?!真是聞所未聞。”
西炎王一臉若有所思,辰榮山對於前辰榮意義非凡,之前小夭把那塊兒地方要去作為她的封地,當時他就隱約的猜到小夭的用意。
城防部大臣看了一眼五王說:“殿下說了也不必西炎的所有朝臣都趕去,她要的是當初跟著陛下一起打天下的那些老臣,不管是兵部,城防部,稅部,戶部等等,隻要是當年跟著陛下有從龍之功的大臣都要前去,而且還要從中選出幾位身份貴重的代表帶頭,她特意點了幾個人,就是五王,七王,還有湖禾五氏的幾位老臣。”
五王噌的一下就站了起來:“實在是荒唐!她居然還讓那些跟著陛下打天下的老臣去辰榮山,還要我去帶隊,難不成是讓我們這些幾千歲的老人給她一個小小女子低頭認錯?”
西炎王掃了一眼五王:“毛毛躁躁的,別亂了分寸。”
兵部大臣說:“應龍將軍來信,前段時間瑲玹的大軍潰敗,瑲玹殿下也被王姬殿下軟禁了起來,王姬殿下給應龍將軍傳信說是瑲玹挑起的這場大戰,需要陛下一個說法,如果說不答應她提的提議,她就先拿瑲玹祭旗。”
五王諷刺的說:“區區一個瑲玹就想讓我們西炎的一眾開國大臣去向一個小小女子低頭,瑲玹能被活捉也是他自己無能。”他可巴不得瑲玹早點死才好,怎麽可能為了瑲玹去辰榮山,之前他得知瑲玹挑起了一場驚天大戰可是狂喜不已,天天都在心裏麵詛咒著瑲玹能夠死在戰場之上。
一位兵部老臣說:“瑲玹怎麽說也是我們西炎王孫,如果說被人在戰場之上生生的祭了旗,那我西炎的威嚴何在?微臣覺得應龍將軍的提議不錯,既然要示好,就要做的幹脆點,也能把瑲玹殿下救出來。”
五王大吼:“蠢貨!瑲玹是小夭的哥哥,難不成她還真能殺了瑲玹不成,她這麽說隻不過是裝腔作勢,想鉗製我們而已,你說的這麽有道理,到時候難不成你帶那些老臣去辰榮山?”
這位兵部的老臣臉上也帶了一絲怒氣:“五王說話之前還是先過過腦子,看看這是什麽地方,豈容你在這裏大放厥詞!”
五王剛想要開口怒吼,但察覺到首位之上那一道犀利的目光,便不甘的閉上了嘴。
城防部大臣笑說:“如果隻是低頭認錯就能夠化幹戈為玉帛,那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這總比割地賠款血流千裏要好的多,以前的辰榮王受萬民愛戴,一直居住在辰榮山,我西炎大臣在辰榮山低頭也不算丟臉,為了避免血流成河,五王帶著一眾老臣前去辰榮山,倒是最合適不過。”
五王陰惻惻說道:“我西炎泱泱大國,而且還有百萬虎狼之師,斷斷沒有給一個女子低頭的道理,而且她將地點選在辰榮山,這裏麵可大有深意,到底是給她低頭,還是給那辰榮王低頭,還是給其他的誰低頭?”
兵部的大臣說:“如今我們西炎已經折損了幾十萬的士兵,再這樣下去的話,隻會耗盡我們的兵力,如果隻是中原反叛,我西炎自然能夠鎮壓,但是皓翎也加入了進來,相當於整個大荒都在跟我們西炎作對,如今殿下安然無恙,而且之前還主動提出了條件,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兵部的所有大臣聽到之後都紛紛的開口附和著。
城防部的大臣說:“如今天下已經是大勢所歸,之前兩軍交戰是因為殿下……可是殿下安然無恙,那就沒有再開戰的道理,而且殿下乃是陛下的親孫女兒,都是自己人,一切都好商量。”
五王急切的說:“難不成還真要讓所有的大臣去向一個小小女子低頭?我西炎泱泱大國怎能做出此等事情?還不知道後人要如何指摘,我們西炎兵強馬壯,未必沒有一戰之力。”
西炎王掃了眼五王,再看了一眼其他人,笑了笑,淡淡的說:“向一個小小女子低頭,臉上是有點掛不住,但如果是向西炎的儲君低頭,那就理所當然了。”
五王震驚:“父王!您別是糊塗了!”
西炎王喝道:“我之前提議,但你們紛紛都反對,現在我們已經折損了幾十萬的士兵,五王你剛剛說我們兵強馬壯,這話說的是沒錯,但你是否願意領兵上戰場去打仗?”
五王一時語塞,低下了頭,不知該如何作答。
西炎王淡淡的笑:“她做的不錯,從她迴歸皓翎以來一連串的動作我都看在眼裏,她不但做到了,而且還得到了人心,皓翎和中原的百姓都尊敬她愛戴她,在她出事的那段時間,大荒所有的百姓都在祭奠她。”
五王大聲說:“父王!這可不是小事,事關我們西炎的國本啊,千萬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閃失,而且父王你現在身體康健,也沒有必要那麽急著立儲君。”
西炎王繼續說:“瑲玹就算沒有挑起這場大戰,但我知道,也會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挑起一場大戰,我一直都在觀望著,我看她到底能做到哪一步,如今她做的很好,連離怨都敗在她手下。”
大多數的大臣們都紛紛低下了頭,並沒有開口再反對。
湖禾五氏的老臣大聲說:“讓她當儲君!西炎的將士和百姓怕是不會同意,陛下怕是忘了,她這一段時間攻打西炎以來,折損了我們幾十萬的士兵,西炎的將士們現在怕是恨她入骨,而這些死去的士兵同樣有著很多的親人,他們是不會同意的。”
西炎王瞥了一眼這位老臣,便收迴了視線:“她殺伐果斷的性格倒是跟我很像,如今正是因為我們已經折損了幾十萬的兵馬,且南部城池已被攻破,也非要到這種地步,朝中的那些大臣們還有你們才會讚成,各位,我說的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