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三年的冬日,寒風凜冽,可邵家莊卻彌漫著一股別樣的忙碌與期待。災民們已全部安置妥當,日子總算有了些許安穩。而此時,距離這一年的結束,僅有不到十天。
邵明珠坐在侯府的書房中,手中握著暖爐,思索著即將到來的新年。他知道在這官場之中,人情往來是必不可少,尤其是在這新舊交替之時。
“來人!”邵明珠高聲喊道。
這時方傑倫匆匆走進來,躬身問道:“少爺,有何吩咐?”
邵明珠站起身來,說道:“傑倫叔,您親自跑一趟,將那對五彩琉璃膽瓶,還有最新燒製的青花酒具好好包裝,給太傅送去。另外,給和嶠、石濤、王衍等大人分別準備一套青花瓷的茶具。”
方傑倫連忙答應了一聲,便趕緊去準備。
不多時,禮物便準備妥當,分別送往各位大人的府上。
司馬越正在府中與親信商議要事,突然有家仆來報:“王爺,密雲侯邵明珠派人送來了禮物。”
司馬越微微一愣,說道:“呈上來。”
當那對五彩琉璃膽瓶和青花酒具擺在他麵前時,他的眼睛頓時亮了起來。琉璃膽瓶色彩絢爛,在陽光下折射出迷人的光芒;青花酒具上的圖案細膩精美,宛如一幅生動的畫卷。
司馬越忍不住拿起一隻膽瓶,仔細端詳著,口中嘖嘖稱讚:“這邵小子,當真是心思巧妙,竟能弄出如此稀罕之物。”
身旁的親信也附和道:“太傅,這密雲侯對您可真是忠心耿耿啊。”
司馬越臉上露出喜悅之色,大笑道:“不錯,不錯!這個小子會辦事,知道本王的喜好。”
他當即吩咐道:“去,給那小子迴一份厚禮,不可失了禮數。”
與此同時,和嶠在自己的府中也收到了邵明珠送來的青花瓷茶具。他打開禮盒,看到那精美的茶具,不禁驚歎出聲。
“這青花瓷茶具,真是巧奪天工!邵明珠這手藝,當真是出神入化。”和嶠讚歎道。
和嶠的夫人也湊過來,說道:“老爺,這密雲侯可真是有心了。”
和嶠點頭道:“這臭小子一身的本事,能燒製出如此珍品,不愧是仙人弟子。就是平時憊懶,朝廷大事也不願意多參與意見,罷了,畢竟歲數小,不願意卷入朝堂紛爭,是個聰明人,夫人這也是為什麽為夫我喜歡這個臭小子的原因。”說完看著手中的青花茶具,無比喜歡的撫摸著。
石濤收到青花瓷茶具後,也是驚喜萬分。
“這密雲侯,總能給人驚喜。這茶具,簡直是世間罕有。”石濤對身邊的幕僚說道。
幕僚笑著說:“大人,密雲侯此舉,想必是想感謝前些日子您在朝堂上為他說話吧。”
石濤微微一笑:“這個小子滑頭得很。”
王衍收到禮物時,同樣被青花瓷茶具的精美所震撼。
“這邵子卿,當真是才華橫溢。”王衍感慨道。
他的兒子王玄問道:“父親,這密雲侯如此示好,我們該如何迴應?”
王衍沉思片刻,說道:“派人去準備禮物迴禮,玄兒,密雲侯現在深受陛下與王爺的器重,你要與此人多多親近啊。”
幾日後,邵明珠在侯府中收到了各位大人的迴禮和讚揚。
司馬越更是親自派人傳話:“密雲侯送來的禮物,太傅甚是喜歡,日後可要多多為朝廷效力。”
邵明珠心中大喜,知道自己這一番人情往來頗有成效。
寒冬臘月,侯府內卻彌漫著一股溫馨的氣息,因為新年將至。
邵明珠坐在廳中,趙靈兒、拓跋婧瑤、慕容嫣三位夫人圍坐一旁。邵明珠看著她們,微笑著開口道:“快過年了,咱們府裏也得好好籌備籌備。前些日子賑災,辛苦娘子們親自去邵家莊施粥,為夫在這裏給娘子們行禮了。”說完起身給趙靈兒她們行禮。
趙靈兒連忙起身扶起邵明珠溫婉地道:“夫君這可使不得,這都是妾身們應該做的。夫君心係百姓,是妾身們的福氣。”
邵明珠點了點頭,接著說道:“靈兒,今年侯府下人的過年賞錢就由你去發。方傑倫自從來了咱們侯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你可得給他包個大紅包,不能虧待了人家。”
趙靈兒笑著迴道:“夫君放心,妾身明白。”
邵明珠又看向三位夫人,眼中滿是柔情:“這次過年可是咱們全家在侯府過的第一個年,必須要好好過。我尋思著給你們每人做幾套好看的衣服,我親自設計圖紙,讓洛陽最好的裁縫來做。我的媳婦兒,我自己疼,咱們侯府現在絹帛多的是。”
拓跋婧瑤一臉驚喜的道:“侯爺您親自設計嗎?婧瑤見過您給姐姐設計的衣服,太好看了,這次婧瑤也有嗎?”
邵明珠哈哈一笑:“那是自然,你們都是我的心頭肉,全都有份!”
這時,一直沉默的慕容嫣也微微抬起頭,嘴角上揚,對邵明珠報以微笑,輕輕地點了點頭。
邵明珠看到慕容嫣的笑容,頓時愣住了,心中仿佛有煙花綻放。他從未見過慕容嫣對他這般笑過,這一笑,如冰雪初融,春花綻放,讓他欣喜若狂。
邵明珠的眼睛直勾勾地盯著慕容嫣,一時竟忘了言語。過了好一會兒,才迴過神來,興奮地說道:“嫣兒,你這一笑,可真是讓這侯府都亮堂了起來。”
慕容嫣臉上泛起一絲不易察覺的紅暈,隨即恢複清冷的麵容道:“侯爺莫要取笑妾身。”
邵明珠連忙擺手:“我可沒有取笑,真心實意的。”
趙靈兒在一旁看著邵明珠的樣子,笑著說:“夫君,你看你,都快失態了。”
邵明珠不好意思地撓撓頭:“我這不是高興嘛,嫣兒難得對我這般。”
拓跋婧瑤也湊趣道:“嫣兒妹妹這一笑,確實美極了,也難怪侯爺如此。”
邵明珠接著說道:“不僅衣服,金銀首飾、玉釵簪子啥的,你們隨便買,不用給我省錢。隻要你們開心,花多少都值得。所謂千金散盡還複來,爺想怎麽花就怎麽花!”
三位夫人齊聲說道:“多謝夫君。”
邵明珠心情大好,站起身來:“走,咱們現在就去挑選布料和首飾,好好準備過年。”
一行人來到庫房,邵明珠親自為夫人們挑選著布料。
“靈兒,這塊紅色的絹帛適合你,你是當家主母,平時穿的太素樸了,要做件喜慶的衣裳。”邵明珠拿著一塊鮮豔的布料說道。
趙靈兒接過來,仔細端詳著:“夫君眼光真好。”
邵明珠又拿起一塊淡藍色的綢緞,對拓跋婧瑤說:“婧瑤,這顏色襯你,清新脫俗。”
拓跋婧瑤滿心歡喜:“謝謝夫君。”
輪到慕容嫣時,邵明珠有些緊張,小心翼翼地選了一塊粉色的錦緞:“嫣兒,你看這塊如何?”
慕容嫣看了看,輕輕說道:“侯爺選的,妾身都喜歡。”
邵明珠聽了,心裏像吃了蜜一樣甜。
挑選完布料,又來到內院的小庫房。邵明珠指著一盒珠寶:“這些珍珠項鏈珊瑚蜜蠟是陛下跟太傅送來的,你們喜歡什麽就拿什麽。”
趙靈兒選了一條圓潤的珍珠項鏈:“這條就很好。”
拓跋婧瑤挑了一對翡翠耳環:“侯爺,我要這個。”
邵明珠都一一應允。
當慕容嫣遲遲未選時,邵明珠拿起一支金釵,插在慕容嫣的發髻上:“嫣兒,這支金釵配你正好。”
慕容嫣微微低頭:“多謝侯爺。”
籌備過年的日子裏,侯府充滿了歡聲笑語。邵明珠看著三位夫人開心的模樣,心中滿是幸福和滿足,一時高興便豪氣的說要是庫房裏的東西夫人們看不上,就帶她們去西市的珠寶店跟胭脂鋪,喜歡啥全都買了。
就在邵明珠正在府中跟一眾夫人聊天時。忽然,方傑倫匆匆來報:“少爺,和嶠大人府上派人送來請柬,邀您過府一敘。”
邵明珠一聽便讓趙靈兒更衣,等換好衣服便騎著馬往和嶠府上趕去。
到了和嶠府上,和嶠親自出門相迎,滿臉笑容地說道:“子卿啊,快進來,今日咱們可要好好喝幾杯。”
邵明珠拱手行禮,隨和嶠進入廳中。
入座後,和嶠說道:“子卿,你此次送來的青花瓷茶具,老夫甚是喜愛。你這孩子,總是這般有心。”
邵明珠謙遜道:“大人喜歡就好,不過是些小小心意,不足掛齒。”
和嶠輕抿一口茶,緩緩說道:“子卿,王浚大人臨去幽州時說把你托付給老夫了,如今這局勢多變,你可得小心應對啊,有什麽拿不準的事,不要意氣用事,跟老夫商量一下。”
邵明珠看著眼前的老頭心頭一暖,點頭道:“多伯伯提點,子卿自當謹慎行事。”
和嶠又道:“你在災民安置一事上做得不錯,隻是也難免招人嫉妒,往後行事需更加周全。”
邵明珠應道:“伯伯所言極是,小子銘記在心。”
和嶠微微點頭,而後話鋒一轉:“子卿,聽聞你近日與那王家公子走得頗近。那琅琊王氏雖說門閥世家,但其背後盤根錯節,關係複雜。”邵明珠心中一驚,沒想到和嶠連這事兒都知曉,但仍鎮定答道:“伯伯,我與王玄兄不過是詩文相交,並無其他。”
和嶠放下茶杯,目光灼灼:“子卿,你莫要小看此事。這朝堂上下看似平靜,實則暗湧不斷。王家在一些事情上態度曖昧,幾頭下注。你切莫卷入不必要的紛爭。”邵明珠趕忙站起作揖:“多謝伯伯提醒,子卿明白利害關係了。”
和嶠擺了擺手示意他坐下,又說道:“你年少有為,日後定有大出息。老夫也是怕你行差踏錯。”這時,仆人端上新菜,和嶠笑道:“今兒個不談那些煩心事了,咱爺倆好好嚐嚐這新得的食材烹製的菜肴。”邵明珠也放鬆下來,陪著和嶠吃喝起來,心中卻暗自思量著和嶠的告誡。
邵明珠坐在侯府的書房中,手中握著暖爐,思索著即將到來的新年。他知道在這官場之中,人情往來是必不可少,尤其是在這新舊交替之時。
“來人!”邵明珠高聲喊道。
這時方傑倫匆匆走進來,躬身問道:“少爺,有何吩咐?”
邵明珠站起身來,說道:“傑倫叔,您親自跑一趟,將那對五彩琉璃膽瓶,還有最新燒製的青花酒具好好包裝,給太傅送去。另外,給和嶠、石濤、王衍等大人分別準備一套青花瓷的茶具。”
方傑倫連忙答應了一聲,便趕緊去準備。
不多時,禮物便準備妥當,分別送往各位大人的府上。
司馬越正在府中與親信商議要事,突然有家仆來報:“王爺,密雲侯邵明珠派人送來了禮物。”
司馬越微微一愣,說道:“呈上來。”
當那對五彩琉璃膽瓶和青花酒具擺在他麵前時,他的眼睛頓時亮了起來。琉璃膽瓶色彩絢爛,在陽光下折射出迷人的光芒;青花酒具上的圖案細膩精美,宛如一幅生動的畫卷。
司馬越忍不住拿起一隻膽瓶,仔細端詳著,口中嘖嘖稱讚:“這邵小子,當真是心思巧妙,竟能弄出如此稀罕之物。”
身旁的親信也附和道:“太傅,這密雲侯對您可真是忠心耿耿啊。”
司馬越臉上露出喜悅之色,大笑道:“不錯,不錯!這個小子會辦事,知道本王的喜好。”
他當即吩咐道:“去,給那小子迴一份厚禮,不可失了禮數。”
與此同時,和嶠在自己的府中也收到了邵明珠送來的青花瓷茶具。他打開禮盒,看到那精美的茶具,不禁驚歎出聲。
“這青花瓷茶具,真是巧奪天工!邵明珠這手藝,當真是出神入化。”和嶠讚歎道。
和嶠的夫人也湊過來,說道:“老爺,這密雲侯可真是有心了。”
和嶠點頭道:“這臭小子一身的本事,能燒製出如此珍品,不愧是仙人弟子。就是平時憊懶,朝廷大事也不願意多參與意見,罷了,畢竟歲數小,不願意卷入朝堂紛爭,是個聰明人,夫人這也是為什麽為夫我喜歡這個臭小子的原因。”說完看著手中的青花茶具,無比喜歡的撫摸著。
石濤收到青花瓷茶具後,也是驚喜萬分。
“這密雲侯,總能給人驚喜。這茶具,簡直是世間罕有。”石濤對身邊的幕僚說道。
幕僚笑著說:“大人,密雲侯此舉,想必是想感謝前些日子您在朝堂上為他說話吧。”
石濤微微一笑:“這個小子滑頭得很。”
王衍收到禮物時,同樣被青花瓷茶具的精美所震撼。
“這邵子卿,當真是才華橫溢。”王衍感慨道。
他的兒子王玄問道:“父親,這密雲侯如此示好,我們該如何迴應?”
王衍沉思片刻,說道:“派人去準備禮物迴禮,玄兒,密雲侯現在深受陛下與王爺的器重,你要與此人多多親近啊。”
幾日後,邵明珠在侯府中收到了各位大人的迴禮和讚揚。
司馬越更是親自派人傳話:“密雲侯送來的禮物,太傅甚是喜歡,日後可要多多為朝廷效力。”
邵明珠心中大喜,知道自己這一番人情往來頗有成效。
寒冬臘月,侯府內卻彌漫著一股溫馨的氣息,因為新年將至。
邵明珠坐在廳中,趙靈兒、拓跋婧瑤、慕容嫣三位夫人圍坐一旁。邵明珠看著她們,微笑著開口道:“快過年了,咱們府裏也得好好籌備籌備。前些日子賑災,辛苦娘子們親自去邵家莊施粥,為夫在這裏給娘子們行禮了。”說完起身給趙靈兒她們行禮。
趙靈兒連忙起身扶起邵明珠溫婉地道:“夫君這可使不得,這都是妾身們應該做的。夫君心係百姓,是妾身們的福氣。”
邵明珠點了點頭,接著說道:“靈兒,今年侯府下人的過年賞錢就由你去發。方傑倫自從來了咱們侯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你可得給他包個大紅包,不能虧待了人家。”
趙靈兒笑著迴道:“夫君放心,妾身明白。”
邵明珠又看向三位夫人,眼中滿是柔情:“這次過年可是咱們全家在侯府過的第一個年,必須要好好過。我尋思著給你們每人做幾套好看的衣服,我親自設計圖紙,讓洛陽最好的裁縫來做。我的媳婦兒,我自己疼,咱們侯府現在絹帛多的是。”
拓跋婧瑤一臉驚喜的道:“侯爺您親自設計嗎?婧瑤見過您給姐姐設計的衣服,太好看了,這次婧瑤也有嗎?”
邵明珠哈哈一笑:“那是自然,你們都是我的心頭肉,全都有份!”
這時,一直沉默的慕容嫣也微微抬起頭,嘴角上揚,對邵明珠報以微笑,輕輕地點了點頭。
邵明珠看到慕容嫣的笑容,頓時愣住了,心中仿佛有煙花綻放。他從未見過慕容嫣對他這般笑過,這一笑,如冰雪初融,春花綻放,讓他欣喜若狂。
邵明珠的眼睛直勾勾地盯著慕容嫣,一時竟忘了言語。過了好一會兒,才迴過神來,興奮地說道:“嫣兒,你這一笑,可真是讓這侯府都亮堂了起來。”
慕容嫣臉上泛起一絲不易察覺的紅暈,隨即恢複清冷的麵容道:“侯爺莫要取笑妾身。”
邵明珠連忙擺手:“我可沒有取笑,真心實意的。”
趙靈兒在一旁看著邵明珠的樣子,笑著說:“夫君,你看你,都快失態了。”
邵明珠不好意思地撓撓頭:“我這不是高興嘛,嫣兒難得對我這般。”
拓跋婧瑤也湊趣道:“嫣兒妹妹這一笑,確實美極了,也難怪侯爺如此。”
邵明珠接著說道:“不僅衣服,金銀首飾、玉釵簪子啥的,你們隨便買,不用給我省錢。隻要你們開心,花多少都值得。所謂千金散盡還複來,爺想怎麽花就怎麽花!”
三位夫人齊聲說道:“多謝夫君。”
邵明珠心情大好,站起身來:“走,咱們現在就去挑選布料和首飾,好好準備過年。”
一行人來到庫房,邵明珠親自為夫人們挑選著布料。
“靈兒,這塊紅色的絹帛適合你,你是當家主母,平時穿的太素樸了,要做件喜慶的衣裳。”邵明珠拿著一塊鮮豔的布料說道。
趙靈兒接過來,仔細端詳著:“夫君眼光真好。”
邵明珠又拿起一塊淡藍色的綢緞,對拓跋婧瑤說:“婧瑤,這顏色襯你,清新脫俗。”
拓跋婧瑤滿心歡喜:“謝謝夫君。”
輪到慕容嫣時,邵明珠有些緊張,小心翼翼地選了一塊粉色的錦緞:“嫣兒,你看這塊如何?”
慕容嫣看了看,輕輕說道:“侯爺選的,妾身都喜歡。”
邵明珠聽了,心裏像吃了蜜一樣甜。
挑選完布料,又來到內院的小庫房。邵明珠指著一盒珠寶:“這些珍珠項鏈珊瑚蜜蠟是陛下跟太傅送來的,你們喜歡什麽就拿什麽。”
趙靈兒選了一條圓潤的珍珠項鏈:“這條就很好。”
拓跋婧瑤挑了一對翡翠耳環:“侯爺,我要這個。”
邵明珠都一一應允。
當慕容嫣遲遲未選時,邵明珠拿起一支金釵,插在慕容嫣的發髻上:“嫣兒,這支金釵配你正好。”
慕容嫣微微低頭:“多謝侯爺。”
籌備過年的日子裏,侯府充滿了歡聲笑語。邵明珠看著三位夫人開心的模樣,心中滿是幸福和滿足,一時高興便豪氣的說要是庫房裏的東西夫人們看不上,就帶她們去西市的珠寶店跟胭脂鋪,喜歡啥全都買了。
就在邵明珠正在府中跟一眾夫人聊天時。忽然,方傑倫匆匆來報:“少爺,和嶠大人府上派人送來請柬,邀您過府一敘。”
邵明珠一聽便讓趙靈兒更衣,等換好衣服便騎著馬往和嶠府上趕去。
到了和嶠府上,和嶠親自出門相迎,滿臉笑容地說道:“子卿啊,快進來,今日咱們可要好好喝幾杯。”
邵明珠拱手行禮,隨和嶠進入廳中。
入座後,和嶠說道:“子卿,你此次送來的青花瓷茶具,老夫甚是喜愛。你這孩子,總是這般有心。”
邵明珠謙遜道:“大人喜歡就好,不過是些小小心意,不足掛齒。”
和嶠輕抿一口茶,緩緩說道:“子卿,王浚大人臨去幽州時說把你托付給老夫了,如今這局勢多變,你可得小心應對啊,有什麽拿不準的事,不要意氣用事,跟老夫商量一下。”
邵明珠看著眼前的老頭心頭一暖,點頭道:“多伯伯提點,子卿自當謹慎行事。”
和嶠又道:“你在災民安置一事上做得不錯,隻是也難免招人嫉妒,往後行事需更加周全。”
邵明珠應道:“伯伯所言極是,小子銘記在心。”
和嶠微微點頭,而後話鋒一轉:“子卿,聽聞你近日與那王家公子走得頗近。那琅琊王氏雖說門閥世家,但其背後盤根錯節,關係複雜。”邵明珠心中一驚,沒想到和嶠連這事兒都知曉,但仍鎮定答道:“伯伯,我與王玄兄不過是詩文相交,並無其他。”
和嶠放下茶杯,目光灼灼:“子卿,你莫要小看此事。這朝堂上下看似平靜,實則暗湧不斷。王家在一些事情上態度曖昧,幾頭下注。你切莫卷入不必要的紛爭。”邵明珠趕忙站起作揖:“多謝伯伯提醒,子卿明白利害關係了。”
和嶠擺了擺手示意他坐下,又說道:“你年少有為,日後定有大出息。老夫也是怕你行差踏錯。”這時,仆人端上新菜,和嶠笑道:“今兒個不談那些煩心事了,咱爺倆好好嚐嚐這新得的食材烹製的菜肴。”邵明珠也放鬆下來,陪著和嶠吃喝起來,心中卻暗自思量著和嶠的告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