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之間,五年過去。
十四阿哥最終被一位小庶妃誕育出來。
真可惜,沒能和胤禛當成同母兄弟。
烏雅嬪曾懷著那看似遙不可及卻又無比堅定的“東山再起”之念,然而命運似乎總愛與她開玩笑,她終究未能讓這一偉大宏願成為現實。
她那心中熾熱的渴望,如同被冰冷的海水澆滅,隻留下無盡的落寞與悔恨。
她哪裏知道,她的所作所為一舉一動全都在太子等人的眼皮之下。
她心有惡念,胤禛又設下圈套,烏雅嬪自己就會鑽進去,出不來。
因著她的緣故,那曾經輝煌一時的整個烏雅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之中,仿佛一座巍峨的大廈在瞬間遭遇了地震般的劇烈搖晃。
包衣世家本就處於社會的底層邊緣,如今更是猶如狂風暴雨中的一葉扁舟,岌岌可危。
那些平日裏看似安穩的日子,此刻仿佛都化作了虛幻的泡影,被無情地擊碎。
皇帝對烏雅氏展開了嚴查,每一個角落都被翻了個底朝天,仿佛要將隱藏的秘密全部挖掘出來。
不止烏雅氏,連同其他包衣家族,一同被卷進這場風暴之中。
抄家的行動如同一把鋒利的鐮刀,無情地收割著包衣世家的財富和尊嚴。
作為這場災難的導火索,烏雅氏在眾人眼中,已然變成了那如芒在背的眼中釘、肉中刺。
無論是昔日的盟友還是敵人,都對其避之不及,仿佛生怕沾染上一絲一毫的晦氣。
而烏雅嬪本人,直接被皇帝打入冷宮,連狹小戲台子改成的漱芳齋都沒得住。
康熙三十一年,太子胤礽發動政變,皇帝退位為太上皇。
可以說,胤禛等人這五年的奮鬥和準備都是有效果的。
皇帝有意放縱,他們的準備充分,後台強大。
整個政權更迭格外絲滑。
新帝即位,改年號為仁德,大赦天下。
諸位皇子榮升親王郡王,正大光明的在乾清宮和胤礽議政。
那眾位皇子阿哥們,有的母族曆經數代積累,底蘊深厚,在朝堂之上擁有著廣泛的人脈與影響力。
太上皇更是以其多年的帝王閱曆與威望,默默在背後給予著支持,他雖已退位,但那份威嚴仍如同一座巍峨的大山,壓在眾人心中,讓人心生敬畏。
索額圖大人,那可是康熙朝初期的權臣,他在朝堂之上長袖善舞,深諳官場之道,憑借著自己的智慧與謀略,為出身赫舍裏氏的新皇四處奔走,拉攏各方勢力。
明珠大人亦是不甘示弱,他同樣有著卓越的政治才能與手腕,在朝廷中也擁有著龐大的勢力集團。
兩人一內一外,相互配合,在朝堂上為新帝營造出有利的局麵。
內部的腥風血雨隻一月便徹底掃除。
在清除了內部的敵人後,九龍開始推行一係列改革措施,旨在強國富民。
新皇重視農業發展,減輕百姓賦稅,鼓勵商業貿易,國家日益繁榮昌盛。
同時,新皇也不忘繼續培養年輕的人才,為大清朝的未來奠定堅實基礎。
在眾人的努力下,大清朝迎來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這一世胤禛等人提前那麽多年準備,培養的人才不少,或是長袖善舞的文人誌士,或是能謀善戰的將領,總之大清如今並不缺乏人才。
因此除了大阿哥胤褆和八阿哥胤禩被留在大清,其餘的人目標都是海外。
大清不需要他們坐鎮。
他們可以盡情的開疆拓土、遊曆海外。
又是十年後。
乾清宮
“八弟,怎麽,你自己為自己坐鎮大清,還能有什麽不放心的嗎?”胤礽似笑非笑。
胤禩禮貌微笑:“皇兄想多了,哪能呢!”
胤礽這該死的小心眼,不就是多年前他吐槽了一句嘛,至於記上這麽多年嘛!
十三是他胤礽的好弟弟,他胤禩就不是啦?
這麽多年過去,他難道不是為了大清勞心勞力的?
連十三都出海了,他卻還要在這乾清宮批折子......
胤礽都不用想,胤禩絕對在心裏罵他小心眼。
這幾年眾兄弟在彼此麵前都懶得裝,一起共事這麽多年,誰不知道誰。
胤礽微笑著看了看外麵晴朗的湛藍的天空。
他深吸一口氣,心中無限感慨。
重生,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他們這些年都在平遺憾。
每個人心中的不完滿似乎都在這場重生裏得到了滿足。
他成功登基,坐上了上輩子失之交臂的皇位。
和太上皇也還算父慈子孝。
皇貴妃未曾病逝,如今被封為太上皇後,跟著雍親王和雍親王福晉出海。
逃離了深宮,太上皇後的精氣神更加旺盛。
索額圖和明珠也沒鬥的死去活來,叔公對胤礽很不錯,這輩子也能得一個善終,明珠亦然。
雍親王和其福晉感情很好,小表妹很健康。
不僅如此,她還很聰慧,才思敏捷,過目不忘,總能提出一些好點子。
這些年她也做了不少好事,為她的那位爺爺祈福。
胤礽曾私底下問過蘭娪,他們為什麽會重生?
胤禛拉著蘭娪的手,蘭娪拍拍他的手,示意胤禛不必擔憂。
“長生天怎麽會獨獨眷顧我和四哥,而忘記你們呢?二哥,你們也是盛世帝國的締造者!”蘭娪微笑道。
這是他們應得的。
太上皇這些日子也總想著往外跑,但是胤礽不同意。
太上皇雖然退位,但身子還很不錯。
胤礽看不得他閑著,給他找了一大堆事情做,不比當皇帝時清閑。
隆科多服用李四兒牌湯藥整整三個月才用完。
這些年已經消失在眾人的眼中。
無人知道,這些年他可謂是過得生不如死。
赫舍裏氏一有不順心或有空閑時,就會拿著繡花針來探望他,他身上幾乎都被刺了個遍。
用針不僅使他痛苦,還不容易留痕跡。
隆科多廢了雙腿和右手,啞了嗓子,連眼睛都在那場大火中被熏傷。
沒有人在意他!
這些年太子都沒有娶妻,究竟是為了什麽無人知道。
太上皇也不催。
後來,胤礽立了雍親王次子弘旭為太子。
大清似乎在冥冥之中又迴到了胤禛一脈。
完。
十四阿哥最終被一位小庶妃誕育出來。
真可惜,沒能和胤禛當成同母兄弟。
烏雅嬪曾懷著那看似遙不可及卻又無比堅定的“東山再起”之念,然而命運似乎總愛與她開玩笑,她終究未能讓這一偉大宏願成為現實。
她那心中熾熱的渴望,如同被冰冷的海水澆滅,隻留下無盡的落寞與悔恨。
她哪裏知道,她的所作所為一舉一動全都在太子等人的眼皮之下。
她心有惡念,胤禛又設下圈套,烏雅嬪自己就會鑽進去,出不來。
因著她的緣故,那曾經輝煌一時的整個烏雅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之中,仿佛一座巍峨的大廈在瞬間遭遇了地震般的劇烈搖晃。
包衣世家本就處於社會的底層邊緣,如今更是猶如狂風暴雨中的一葉扁舟,岌岌可危。
那些平日裏看似安穩的日子,此刻仿佛都化作了虛幻的泡影,被無情地擊碎。
皇帝對烏雅氏展開了嚴查,每一個角落都被翻了個底朝天,仿佛要將隱藏的秘密全部挖掘出來。
不止烏雅氏,連同其他包衣家族,一同被卷進這場風暴之中。
抄家的行動如同一把鋒利的鐮刀,無情地收割著包衣世家的財富和尊嚴。
作為這場災難的導火索,烏雅氏在眾人眼中,已然變成了那如芒在背的眼中釘、肉中刺。
無論是昔日的盟友還是敵人,都對其避之不及,仿佛生怕沾染上一絲一毫的晦氣。
而烏雅嬪本人,直接被皇帝打入冷宮,連狹小戲台子改成的漱芳齋都沒得住。
康熙三十一年,太子胤礽發動政變,皇帝退位為太上皇。
可以說,胤禛等人這五年的奮鬥和準備都是有效果的。
皇帝有意放縱,他們的準備充分,後台強大。
整個政權更迭格外絲滑。
新帝即位,改年號為仁德,大赦天下。
諸位皇子榮升親王郡王,正大光明的在乾清宮和胤礽議政。
那眾位皇子阿哥們,有的母族曆經數代積累,底蘊深厚,在朝堂之上擁有著廣泛的人脈與影響力。
太上皇更是以其多年的帝王閱曆與威望,默默在背後給予著支持,他雖已退位,但那份威嚴仍如同一座巍峨的大山,壓在眾人心中,讓人心生敬畏。
索額圖大人,那可是康熙朝初期的權臣,他在朝堂之上長袖善舞,深諳官場之道,憑借著自己的智慧與謀略,為出身赫舍裏氏的新皇四處奔走,拉攏各方勢力。
明珠大人亦是不甘示弱,他同樣有著卓越的政治才能與手腕,在朝廷中也擁有著龐大的勢力集團。
兩人一內一外,相互配合,在朝堂上為新帝營造出有利的局麵。
內部的腥風血雨隻一月便徹底掃除。
在清除了內部的敵人後,九龍開始推行一係列改革措施,旨在強國富民。
新皇重視農業發展,減輕百姓賦稅,鼓勵商業貿易,國家日益繁榮昌盛。
同時,新皇也不忘繼續培養年輕的人才,為大清朝的未來奠定堅實基礎。
在眾人的努力下,大清朝迎來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這一世胤禛等人提前那麽多年準備,培養的人才不少,或是長袖善舞的文人誌士,或是能謀善戰的將領,總之大清如今並不缺乏人才。
因此除了大阿哥胤褆和八阿哥胤禩被留在大清,其餘的人目標都是海外。
大清不需要他們坐鎮。
他們可以盡情的開疆拓土、遊曆海外。
又是十年後。
乾清宮
“八弟,怎麽,你自己為自己坐鎮大清,還能有什麽不放心的嗎?”胤礽似笑非笑。
胤禩禮貌微笑:“皇兄想多了,哪能呢!”
胤礽這該死的小心眼,不就是多年前他吐槽了一句嘛,至於記上這麽多年嘛!
十三是他胤礽的好弟弟,他胤禩就不是啦?
這麽多年過去,他難道不是為了大清勞心勞力的?
連十三都出海了,他卻還要在這乾清宮批折子......
胤礽都不用想,胤禩絕對在心裏罵他小心眼。
這幾年眾兄弟在彼此麵前都懶得裝,一起共事這麽多年,誰不知道誰。
胤礽微笑著看了看外麵晴朗的湛藍的天空。
他深吸一口氣,心中無限感慨。
重生,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他們這些年都在平遺憾。
每個人心中的不完滿似乎都在這場重生裏得到了滿足。
他成功登基,坐上了上輩子失之交臂的皇位。
和太上皇也還算父慈子孝。
皇貴妃未曾病逝,如今被封為太上皇後,跟著雍親王和雍親王福晉出海。
逃離了深宮,太上皇後的精氣神更加旺盛。
索額圖和明珠也沒鬥的死去活來,叔公對胤礽很不錯,這輩子也能得一個善終,明珠亦然。
雍親王和其福晉感情很好,小表妹很健康。
不僅如此,她還很聰慧,才思敏捷,過目不忘,總能提出一些好點子。
這些年她也做了不少好事,為她的那位爺爺祈福。
胤礽曾私底下問過蘭娪,他們為什麽會重生?
胤禛拉著蘭娪的手,蘭娪拍拍他的手,示意胤禛不必擔憂。
“長生天怎麽會獨獨眷顧我和四哥,而忘記你們呢?二哥,你們也是盛世帝國的締造者!”蘭娪微笑道。
這是他們應得的。
太上皇這些日子也總想著往外跑,但是胤礽不同意。
太上皇雖然退位,但身子還很不錯。
胤礽看不得他閑著,給他找了一大堆事情做,不比當皇帝時清閑。
隆科多服用李四兒牌湯藥整整三個月才用完。
這些年已經消失在眾人的眼中。
無人知道,這些年他可謂是過得生不如死。
赫舍裏氏一有不順心或有空閑時,就會拿著繡花針來探望他,他身上幾乎都被刺了個遍。
用針不僅使他痛苦,還不容易留痕跡。
隆科多廢了雙腿和右手,啞了嗓子,連眼睛都在那場大火中被熏傷。
沒有人在意他!
這些年太子都沒有娶妻,究竟是為了什麽無人知道。
太上皇也不催。
後來,胤礽立了雍親王次子弘旭為太子。
大清似乎在冥冥之中又迴到了胤禛一脈。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