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幺蛾子
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 作者:皮卡丘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最終曹老板還是決定打徐州。
這事兒陳宮是反對的,他覺得這事兒太操了,報仇可以,沒必要跟徐州死磕。打掉琅琊國幾個徐州北邊的郡縣就行。
戲誌才則是通盤考慮之後覺得,反正早晚要打,現在打也不是不行,還能轉移內部矛盾。至於袁紹那邊,隻要他們三個人有一個留守兗州,配上曹仁或者夏侯惇中的任意一人,守住還是沒問題的。
至於夏侯淵?咋說呢,也是當世良將,一等一的帥才。
但是真的要比曹仁和夏侯惇差一些,就那麽一絲絲的差距,夏侯淵隻能是一等一的帥才,而曹仁和夏侯惇可稱頂尖。
看最後的諡號也能看出,。夏侯惇諡號是忠而夏侯淵諡號是湣。
嘿嘿。
這兩個人意見相左,但是程昱是支持複仇的。他程昱是什麽人?茅坑拉屎臉朝外的漢子,這種殺父之仇還不得立馬就報了。
二比一,曹操自己也想報仇,這事兒就這麽定下來了。
大方向定下來了,怎麽打,就很有講究了。
程昱意思是直接野豬突進,一路幹到下邳拉倒。陳宮表示還是求穩,先打一部分出口氣再說。戲誌才則綜合了兩個人的意見,建議曹操可以在戰略上以拿下徐州為目標,戰術上則靈活應對。
戲誌才很心累,雖然陳宮、程昱沒有不和,但是兩個人的思路和手段迥異,他隻能在中間和稀泥。事實上,他也明白,如果三個人各自分開,那都是一等一的謀士,合在一起嘛,那就得吵架了。
戲誌才無比懷念自己的好基友荀彧,如果有荀彧在的話,不管是什麽樣的人,都能被荀彧糅合到一起吧?
如是想著,戲誌才打算再加把勁,勸說荀彧來投曹操。
事實上,戲誌才一直在幹這件事,向曹操舉薦荀彧,勸說荀彧投奔曹操。
曹操倒是對荀彧這個王佐之才很感興趣,眼巴眼望的想要荀彧入夥;但是荀彧這邊猶豫了。
按照原本荀家的計劃,荀彧是應該投奔曹操的,但是呢眼下荀家被劉平忽悠瘸了,還沒反應過來,打算押寶劉備軍。作為荀家這一代的話事人,荀彧的選擇就要慎重了,所以一直沒有下嫁曹操。
對,荀彧投奔曹操,屬於“下嫁”。
以荀家如今的地位,除了投奔朝廷和劉氏宗親和袁家之外,剩下的都算是下嫁。
漢末四大頂尖門閥,不是說說而已。隻不過袁家要當出頭鳥,出來拉杆子了。剩下三家還是老一套,分散投資。
比方說此時此刻,劉平就遇到了一個分散投資上門自薦的人。
淮浦陳家,生魚片愛好者陳登的二弟,陳高。
作為漢末四大頂尖門閥之一,陳家的逼格也很高,但是跟淮浦陳氏沒太大的關係。老陳家在漢末牛皮,主要是潁川陳氏比較厲害。淮浦陳氏能拿得出手的就是陳登父子了。除了這兩個地方之外,此時汝南陳氏也很厲害。不過汝南陳氏留名後世的隻有一個旁係出身的陳到。
當然了,一筆寫不出兩個陳字,漢末陳家的金字招牌還是好用的。
劉平不明白的是,如今淮浦陳家作為徐州坐地戶,為毛會族中嫡係來長安求官啊,這不像是淮浦陳家的操作啊。
劉平看著陳高,陳高臉上帶著微笑,自有名士風範。
事實上,陳高的能力也不錯。劉平跟他聊了大概一個時辰,接近兩個小時,大概也摸清楚了陳高的底。一個內政長材,擅長農業、水利。
沒說的,他的核心施政團隊裏,還真就缺這樣的人才。不管淮浦陳家怎麽想的,這陳高他劉平要定了。
“德安,喏,給你。”李儒(李秀)像個鬼一樣冒了出來,遞給了劉平一本小冊子。
“這啥啊?”劉平下意識的接過來。
李儒笑了笑道:“幽州的事兒,方案出來了,你看看怎麽樣。”
“這麽快?”劉平是真的佩服李儒,這才幾天他還沒有什麽辦法的時候,李儒連方案都做出來了。
這要是放在後世,妥妥的業務能手啊。
“某來看看。”
劉平笑著翻開李儒給的小冊子,認真看了起來。
大概是謀士當慣了,李儒給了三個可行性方案,劉平都看完之後,第一反應是李儒真厲害;第二個反應是這人應該是劉備軍的道德窪地了。
不像他,正人君子。
“這個...選第二個吧。”劉平也沒什麽好猶豫的,比較了一番之後選了第二個。
李儒也不意外,點點頭道:“這件事某去做?”
“不用了。”劉平搖搖頭:“還是讓荀悅跟進吧。”
“可。”
兩人交流很簡短,說完了之後,李儒便轉身離開。
一旁一直保持沉默的糜竺忍不住問道:“先生,文優先生給了什麽方略?”
這事兒本來就是他配合荀悅在做,他問一下也是合情合理。
劉平看了一眼糜竺,想了想,便把李儒給的小冊子直接遞給了糜竺,然後道:“子仲你這個人啊,忠厚老實,這事優點但有時候也是缺點。你看看文優做的計劃,看完之後告訴某家,你的想法。”
糜竺有些懵,接過來之後帶著好奇看了起來。
隻不過剛看完第一句話,他就驚呆了。
“以利誘烏桓,攻打劉虞呂布二人。”
劉平笑了笑。
年輕人,沒見過世麵了吧?
劉平自己也沒想到李儒能給出這麽一個粗暴的辦法,不過他還沒有喪心病狂到這個地步,引外族入華夏。事實上,呂布在並州對抗外族的時候,劉備軍這邊還是支援了不少糧食甲胄的。這關於民族大義,劉平這點道德底線還是有的。
你看,這就是劉平覺得自己比李儒有道德的根本所在。
放糜竺一個人在那裏吃驚,劉平悠哉遊哉的出了班房。
“明公,別院出事了。”劉平的私人保鏢,王鐵棍冒了出來。
“走。”
別院,指的是何氏和劉辯所在的地方。
這兩個人劉平一直不知道該怎麽處理,主要是不知道該怎麽讓劉備能接受的處理。
這會兒聽到王鐵棍來說出事兒了,劉平覺得當初為了讓劉備寬心把這兩個人救迴來,真的是給自己找麻煩。
“什麽事兒?”
“公子不是娶了荀家女嗎?兩夫妻鬧矛盾,荀家女要休夫。”
劉平眉頭一挑:“該死。”
也不知道說的是荀家女,還是劉辯。
上次劉平去荀家,捎帶腳的也給劉辯帶了個媳婦兒迴來,荀家旁支的一個姑娘,模樣周正知書達理的。何氏反正是很滿意,劉平也滿意。
不知道為什麽就出了這樣的幺蛾子。
來到別院,裏麵靜悄悄的。
何氏在堂前偷偷抹眼淚,荀家女則在收拾東西,至於劉辯則一個人在喝悶酒。
但是,這院子裏還有一個人,讓劉平有些驚訝。
是一個女子,當時在荀家的時候還見過,一直在荀爽旁邊侍奉著,聽說是荀爽的小女兒,名叫荀采。
“這人誰放進來的。”劉平皺著眉頭,看向王鐵棍。
王鐵棍搖搖頭:“屬下不知道。”
“太守何必如此生氣呢?”荀采這個時候主動開口說道:“采不過是來這裏尋親罷了。又有何不可呢?”
劉平看著荀采,心裏琢磨著如果在這裏殺了荀采,會不會不太好?
這事兒陳宮是反對的,他覺得這事兒太操了,報仇可以,沒必要跟徐州死磕。打掉琅琊國幾個徐州北邊的郡縣就行。
戲誌才則是通盤考慮之後覺得,反正早晚要打,現在打也不是不行,還能轉移內部矛盾。至於袁紹那邊,隻要他們三個人有一個留守兗州,配上曹仁或者夏侯惇中的任意一人,守住還是沒問題的。
至於夏侯淵?咋說呢,也是當世良將,一等一的帥才。
但是真的要比曹仁和夏侯惇差一些,就那麽一絲絲的差距,夏侯淵隻能是一等一的帥才,而曹仁和夏侯惇可稱頂尖。
看最後的諡號也能看出,。夏侯惇諡號是忠而夏侯淵諡號是湣。
嘿嘿。
這兩個人意見相左,但是程昱是支持複仇的。他程昱是什麽人?茅坑拉屎臉朝外的漢子,這種殺父之仇還不得立馬就報了。
二比一,曹操自己也想報仇,這事兒就這麽定下來了。
大方向定下來了,怎麽打,就很有講究了。
程昱意思是直接野豬突進,一路幹到下邳拉倒。陳宮表示還是求穩,先打一部分出口氣再說。戲誌才則綜合了兩個人的意見,建議曹操可以在戰略上以拿下徐州為目標,戰術上則靈活應對。
戲誌才很心累,雖然陳宮、程昱沒有不和,但是兩個人的思路和手段迥異,他隻能在中間和稀泥。事實上,他也明白,如果三個人各自分開,那都是一等一的謀士,合在一起嘛,那就得吵架了。
戲誌才無比懷念自己的好基友荀彧,如果有荀彧在的話,不管是什麽樣的人,都能被荀彧糅合到一起吧?
如是想著,戲誌才打算再加把勁,勸說荀彧來投曹操。
事實上,戲誌才一直在幹這件事,向曹操舉薦荀彧,勸說荀彧投奔曹操。
曹操倒是對荀彧這個王佐之才很感興趣,眼巴眼望的想要荀彧入夥;但是荀彧這邊猶豫了。
按照原本荀家的計劃,荀彧是應該投奔曹操的,但是呢眼下荀家被劉平忽悠瘸了,還沒反應過來,打算押寶劉備軍。作為荀家這一代的話事人,荀彧的選擇就要慎重了,所以一直沒有下嫁曹操。
對,荀彧投奔曹操,屬於“下嫁”。
以荀家如今的地位,除了投奔朝廷和劉氏宗親和袁家之外,剩下的都算是下嫁。
漢末四大頂尖門閥,不是說說而已。隻不過袁家要當出頭鳥,出來拉杆子了。剩下三家還是老一套,分散投資。
比方說此時此刻,劉平就遇到了一個分散投資上門自薦的人。
淮浦陳家,生魚片愛好者陳登的二弟,陳高。
作為漢末四大頂尖門閥之一,陳家的逼格也很高,但是跟淮浦陳氏沒太大的關係。老陳家在漢末牛皮,主要是潁川陳氏比較厲害。淮浦陳氏能拿得出手的就是陳登父子了。除了這兩個地方之外,此時汝南陳氏也很厲害。不過汝南陳氏留名後世的隻有一個旁係出身的陳到。
當然了,一筆寫不出兩個陳字,漢末陳家的金字招牌還是好用的。
劉平不明白的是,如今淮浦陳家作為徐州坐地戶,為毛會族中嫡係來長安求官啊,這不像是淮浦陳家的操作啊。
劉平看著陳高,陳高臉上帶著微笑,自有名士風範。
事實上,陳高的能力也不錯。劉平跟他聊了大概一個時辰,接近兩個小時,大概也摸清楚了陳高的底。一個內政長材,擅長農業、水利。
沒說的,他的核心施政團隊裏,還真就缺這樣的人才。不管淮浦陳家怎麽想的,這陳高他劉平要定了。
“德安,喏,給你。”李儒(李秀)像個鬼一樣冒了出來,遞給了劉平一本小冊子。
“這啥啊?”劉平下意識的接過來。
李儒笑了笑道:“幽州的事兒,方案出來了,你看看怎麽樣。”
“這麽快?”劉平是真的佩服李儒,這才幾天他還沒有什麽辦法的時候,李儒連方案都做出來了。
這要是放在後世,妥妥的業務能手啊。
“某來看看。”
劉平笑著翻開李儒給的小冊子,認真看了起來。
大概是謀士當慣了,李儒給了三個可行性方案,劉平都看完之後,第一反應是李儒真厲害;第二個反應是這人應該是劉備軍的道德窪地了。
不像他,正人君子。
“這個...選第二個吧。”劉平也沒什麽好猶豫的,比較了一番之後選了第二個。
李儒也不意外,點點頭道:“這件事某去做?”
“不用了。”劉平搖搖頭:“還是讓荀悅跟進吧。”
“可。”
兩人交流很簡短,說完了之後,李儒便轉身離開。
一旁一直保持沉默的糜竺忍不住問道:“先生,文優先生給了什麽方略?”
這事兒本來就是他配合荀悅在做,他問一下也是合情合理。
劉平看了一眼糜竺,想了想,便把李儒給的小冊子直接遞給了糜竺,然後道:“子仲你這個人啊,忠厚老實,這事優點但有時候也是缺點。你看看文優做的計劃,看完之後告訴某家,你的想法。”
糜竺有些懵,接過來之後帶著好奇看了起來。
隻不過剛看完第一句話,他就驚呆了。
“以利誘烏桓,攻打劉虞呂布二人。”
劉平笑了笑。
年輕人,沒見過世麵了吧?
劉平自己也沒想到李儒能給出這麽一個粗暴的辦法,不過他還沒有喪心病狂到這個地步,引外族入華夏。事實上,呂布在並州對抗外族的時候,劉備軍這邊還是支援了不少糧食甲胄的。這關於民族大義,劉平這點道德底線還是有的。
你看,這就是劉平覺得自己比李儒有道德的根本所在。
放糜竺一個人在那裏吃驚,劉平悠哉遊哉的出了班房。
“明公,別院出事了。”劉平的私人保鏢,王鐵棍冒了出來。
“走。”
別院,指的是何氏和劉辯所在的地方。
這兩個人劉平一直不知道該怎麽處理,主要是不知道該怎麽讓劉備能接受的處理。
這會兒聽到王鐵棍來說出事兒了,劉平覺得當初為了讓劉備寬心把這兩個人救迴來,真的是給自己找麻煩。
“什麽事兒?”
“公子不是娶了荀家女嗎?兩夫妻鬧矛盾,荀家女要休夫。”
劉平眉頭一挑:“該死。”
也不知道說的是荀家女,還是劉辯。
上次劉平去荀家,捎帶腳的也給劉辯帶了個媳婦兒迴來,荀家旁支的一個姑娘,模樣周正知書達理的。何氏反正是很滿意,劉平也滿意。
不知道為什麽就出了這樣的幺蛾子。
來到別院,裏麵靜悄悄的。
何氏在堂前偷偷抹眼淚,荀家女則在收拾東西,至於劉辯則一個人在喝悶酒。
但是,這院子裏還有一個人,讓劉平有些驚訝。
是一個女子,當時在荀家的時候還見過,一直在荀爽旁邊侍奉著,聽說是荀爽的小女兒,名叫荀采。
“這人誰放進來的。”劉平皺著眉頭,看向王鐵棍。
王鐵棍搖搖頭:“屬下不知道。”
“太守何必如此生氣呢?”荀采這個時候主動開口說道:“采不過是來這裏尋親罷了。又有何不可呢?”
劉平看著荀采,心裏琢磨著如果在這裏殺了荀采,會不會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