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樹膠
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 作者:皮卡丘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時間倒迴到去年年中。
去年年中的時候,工部派去烏戈郡的官員,在東南亞發現有一種樹,在其枝幹、樹葉受損之後,會流出一種白色的膠狀物。作為工部的官員,出於本能的,將這種白色膠狀物采集了一些,保存了下來。
倒也不是覺得這東西有什麽用,純粹就是宋瑜和田行兩個人的要求,遇到什麽沒見過的東西就搞一些送迴來,大家可以做研究用嘛。而且之前劉平在看蒸汽機原型機的時候,給他倆說過材料的問題,他倆對這方麵更上心了。
材料學劉平雖然不懂,但也知道,很多新式材料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材料上進行再處理,比方說元素配比,高溫處理啥的。他把他能知道的都告訴了兩人。
兩人平日裏也會做一些研究。
這些白色膠狀物被送迴來成都之後,就被田行看上了。因為保存的緣故,當時那些膠狀物已經凝固了,但是還有一些彈性。
“當時吧,某就想著加熱看看。”田行尷尬的笑了笑:“但是當時有些沒注意,不小心把硫磺給混了一些進去.....”
“最後出來的東西,某還以為沒用呢,就放到了一旁。誰知道等降溫之後,這東西變得....很多有彈性而且拉扯,擠壓都不會被破壞。”
“某又做了很多次嚐試和研究,最後才能確保每一次都煉製出來。”
“不過吧....一開始某也不知道這有什麽用,就去問了宋瑜。”
宋瑜這個時候接過話來,說道:“那時候軍中正在推廣馬球,某就想著這東西可以做成馬球,這種彈性正合適。”
劉平聽完了之後,不知道該說什麽好。日後東南亞是全球知名的橡膠產區這沒有問題,但那是在十九世紀以後,橡膠樹的原產地在美洲大陸呢,眼下東南亞可沒有橡膠樹。
這些人到底是怎麽搞的?難不成南美洲的橡膠樹種子漂洋過海來到了東南亞,生根發芽了?
這太離譜了吧!
其實劉平不知道的是,東南亞還真有可以產出天然橡膠的植物。一種跟橡膠樹在外觀上很像,但是橡膠產量和質量不如橡膠樹的植物。
學名是印度橡膠樹。
工部的官員在南海諸國發現的,就是這種印度橡膠樹。
同時,田行也是人品大爆發,當了一輩子的手耿工,第一次失誤,就莫名其妙的點亮了橡膠硫化技術這一個科技術.....
“不管了,先帶某去看看你們是怎麽生產橡膠的。”劉平擺了擺手,不再思考自己想不明白的問題。
“喏!”
兩人連忙帶著劉平,往工部衙門後麵走去。田行在衙門內有一個專門的院子,用來搞研究的,橡膠馬球的製作也是在他的獨立小院裏完成的。
“都督府那邊預定了上百個,目前還在趕工呢。”田行一邊走一邊介紹著:“其實這東西製作起來不算太困難,就是比較耗時間。”
作為一個科研人員,田行通過劉平的表現,已經猜到了自己搞出來的這個馬球,應該是有其他更重要的作用。
但肯定不是馬球本身,劉平在意的應該是製作馬球的材料。田行把這種材料稱之為樹膠。
進了院子,劉平就看到了兩個官員正在製作馬球。
“那是?”
劉平指著一個大概一米多高,半米直徑的木桶問道。那木桶再一個轉盤上麵,旁邊有人正在搖動一個把手,隨著把手的搖動,木桶在快速旋轉著。
“方便攪拌樹膠和硫磺的。”田行解釋道:“這東西您以前也見過,還記得某之前那個手搖扇子嗎?用那個改裝的,這樣比較省力。”
“某也是萬萬沒想到,那東西竟然在二百多章之後還能出現,還真的有作用了。”劉平感慨了一句。
木桶裏攪拌好的橡膠,會導入一個球形模具中,等冷卻好了之後,再放置幾天就算做成了一個馬球了。
劉平更在意的是球形模具。
這玩意比橡膠馬球給他的震撼還大,他實在不能理解,在如今這個工業條件下,是怎麽生產出來這麽標準的球形模具的。
“這些模具怎麽搞出來的,它們....太球了。”劉平一時間找不到合適的形容詞。
“哦,某用手和銼刀,車了一個鐵質的出來。剩下的都是用這個鐵質的搞出來的。”田行無所謂的說道。
“你手搓出來的?”劉平驚呆了:“大國工匠啊你。”
大概弄明白之後,劉平也不在意這些了,而是問起了橡膠的產量:“你們這個樹膠,產量如何?”
“產量?”田行搖搖頭:“沒有特意采集過,就是都督府要馬球,才讓人從烏戈郡送了幾百斤過來。”
一旁的宋瑜接過話說道:“年產應該能在上千斤吧,這東西很有用?”
“太有用了。”劉平說道。
“你們之前那個蒸汽機原型機,最大的問題就是氣密性不足,如果有橡膠的話,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劉平快速說道:“不光如此,還能用作履帶,做成雨衣、膠鞋等等。”
“最關鍵的是,可以做成輪胎啊。咱們可以搞自行車,三輪車。”
田行和宋瑜兩個人聽不太懂。
劉平繼續說道:“不重要。這個東西做好保密工作,接下來這段時間,你們每天去丞相班房一個時辰,某跟你們一起研究這個東西怎麽用。”
“喏!”
“那這馬球還做嗎?”田行又問了一句。
“不做了,之前發出去的也都收迴來。”劉平直接說道:“接下來咱們一步一步來,先把輪胎給做出來。”
兩人雖然不知道輪胎是什麽,但是聽著應該跟車輪差不多。
“輪胎、車鏈.....”劉平小聲嘀咕著:“一項一項解決吧。”
“還有蒸汽機的原型機,有了橡膠之後可以保證一定的功率了,說不定可以先手搓一個火車頭出來,隻是不知道拉力有多少....”
看著喃喃自語的劉平,田行和宋瑜兩個人知道,他們肯定要迎來一次技術大爆發了。
對這件事,兩個人都是非常的興奮。
翌日,劉平找到了劉備,把橡膠的事情告訴了劉備,並且強調了這種材料的重要性。
劉備雖然不太理解,但對劉平的判斷還是非常認可的,決定大力支持樹膠樹的種植和樹膠的采集工作。
這項工作直接給到了工部,由丞相班房牽頭,工部負責具體實施。同時讓烏戈郡的諸葛瑾協作。
“你說的那個自行車,真的這麽好用嗎?”處理完正事,劉備有些好奇的問道。
劉平想了想道:“於民生來說很好用,軍事方麵.....這個不好說,就自行車的運載能力來說,跟戰馬差不多....這個還要具體研究,某也不不太清楚。”
主要還是不清楚現在的橡膠質量,以及生產出來的自行車是個什麽情況。受限於如今的材料和技術水平,誰知道做出來的自行車是個什麽樣子。
如果太過笨重,那麽短時間內肯定是沒啥意義的。但技術這種東西,就是一代一代積累,一代一代更新的。
現在有這個可能,劉平肯定還是要搞得。
不光自行車,還有三輪車,馬車也可以換裝輪胎。最重要的還是蒸汽機,如果真的能把蒸汽機給搓出來,哪怕功率很低,哪怕壽命有限,劉平都得搞。
就算現在不能實際使用,但隻要有了,就解決了從零到一的問題,剩下的從一到一百,到一千,時間都給出答案的。
......
三月,烏戈郡。
諸葛瑾拿著一張圖遞給李驍。
李驍拿過來看了看之後,有些奇怪地問道:“這樹怎麽了?不是挺常見的嗎?”
“成都派人送來的。”諸葛瑾迴道:“春耕結束之後,咱們的人去找這種樹,最好能夠成規模的種植起來。”
“種樹做什麽?不當吃不當喝的。而且這樹不是多得是嗎?”李驍完全不理解。
諸葛瑾擺擺手:“某也不清楚,不過這是丞相要求的,肯定是有原因的。”
“丞相親自要求的?那這東西肯定很重要。”李驍認真起來:“某知道了,這件事交給某就行了。”
諸葛瑾笑了笑:“你倒是越來越熟練了。”
“嗐,除了之前反擊扶南國,某在這烏戈郡幹的不都是種地的活嗎?”
“那叫軍屯。”諸葛瑾強調了一下。
“某知道的,某知道的。”李驍嘿嘿一樂:“對了,咱們打下來的扶南國的土地怎麽處理?還給他們嗎?”
“具體還不知道呢。”諸葛瑾搖搖頭:“估計還在商量細節,但是大概率是要還迴去的。給了吾等,吾等也很難有效統治,畢竟扶南國還在呢。咱們又不可能大規模將漢人遷移過來。”
“聽說這扶南國王室是從大海西邊來的,你說他們會不會去求援?他們的老國王不是那邊什麽國家的將軍嗎?”
“他們若是真敢如此,那咱們就可以直接打掉整個扶南國。”諸葛瑾自信地說道。
李驍聽了比了一個大拇指:“那某還是挺期待的。”
“行了,那樹的是你上心一些,丞相親自關照的肯定是一等一的大事。”諸葛瑾強調道。
“放心吧!”
去年年中的時候,工部派去烏戈郡的官員,在東南亞發現有一種樹,在其枝幹、樹葉受損之後,會流出一種白色的膠狀物。作為工部的官員,出於本能的,將這種白色膠狀物采集了一些,保存了下來。
倒也不是覺得這東西有什麽用,純粹就是宋瑜和田行兩個人的要求,遇到什麽沒見過的東西就搞一些送迴來,大家可以做研究用嘛。而且之前劉平在看蒸汽機原型機的時候,給他倆說過材料的問題,他倆對這方麵更上心了。
材料學劉平雖然不懂,但也知道,很多新式材料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材料上進行再處理,比方說元素配比,高溫處理啥的。他把他能知道的都告訴了兩人。
兩人平日裏也會做一些研究。
這些白色膠狀物被送迴來成都之後,就被田行看上了。因為保存的緣故,當時那些膠狀物已經凝固了,但是還有一些彈性。
“當時吧,某就想著加熱看看。”田行尷尬的笑了笑:“但是當時有些沒注意,不小心把硫磺給混了一些進去.....”
“最後出來的東西,某還以為沒用呢,就放到了一旁。誰知道等降溫之後,這東西變得....很多有彈性而且拉扯,擠壓都不會被破壞。”
“某又做了很多次嚐試和研究,最後才能確保每一次都煉製出來。”
“不過吧....一開始某也不知道這有什麽用,就去問了宋瑜。”
宋瑜這個時候接過話來,說道:“那時候軍中正在推廣馬球,某就想著這東西可以做成馬球,這種彈性正合適。”
劉平聽完了之後,不知道該說什麽好。日後東南亞是全球知名的橡膠產區這沒有問題,但那是在十九世紀以後,橡膠樹的原產地在美洲大陸呢,眼下東南亞可沒有橡膠樹。
這些人到底是怎麽搞的?難不成南美洲的橡膠樹種子漂洋過海來到了東南亞,生根發芽了?
這太離譜了吧!
其實劉平不知道的是,東南亞還真有可以產出天然橡膠的植物。一種跟橡膠樹在外觀上很像,但是橡膠產量和質量不如橡膠樹的植物。
學名是印度橡膠樹。
工部的官員在南海諸國發現的,就是這種印度橡膠樹。
同時,田行也是人品大爆發,當了一輩子的手耿工,第一次失誤,就莫名其妙的點亮了橡膠硫化技術這一個科技術.....
“不管了,先帶某去看看你們是怎麽生產橡膠的。”劉平擺了擺手,不再思考自己想不明白的問題。
“喏!”
兩人連忙帶著劉平,往工部衙門後麵走去。田行在衙門內有一個專門的院子,用來搞研究的,橡膠馬球的製作也是在他的獨立小院裏完成的。
“都督府那邊預定了上百個,目前還在趕工呢。”田行一邊走一邊介紹著:“其實這東西製作起來不算太困難,就是比較耗時間。”
作為一個科研人員,田行通過劉平的表現,已經猜到了自己搞出來的這個馬球,應該是有其他更重要的作用。
但肯定不是馬球本身,劉平在意的應該是製作馬球的材料。田行把這種材料稱之為樹膠。
進了院子,劉平就看到了兩個官員正在製作馬球。
“那是?”
劉平指著一個大概一米多高,半米直徑的木桶問道。那木桶再一個轉盤上麵,旁邊有人正在搖動一個把手,隨著把手的搖動,木桶在快速旋轉著。
“方便攪拌樹膠和硫磺的。”田行解釋道:“這東西您以前也見過,還記得某之前那個手搖扇子嗎?用那個改裝的,這樣比較省力。”
“某也是萬萬沒想到,那東西竟然在二百多章之後還能出現,還真的有作用了。”劉平感慨了一句。
木桶裏攪拌好的橡膠,會導入一個球形模具中,等冷卻好了之後,再放置幾天就算做成了一個馬球了。
劉平更在意的是球形模具。
這玩意比橡膠馬球給他的震撼還大,他實在不能理解,在如今這個工業條件下,是怎麽生產出來這麽標準的球形模具的。
“這些模具怎麽搞出來的,它們....太球了。”劉平一時間找不到合適的形容詞。
“哦,某用手和銼刀,車了一個鐵質的出來。剩下的都是用這個鐵質的搞出來的。”田行無所謂的說道。
“你手搓出來的?”劉平驚呆了:“大國工匠啊你。”
大概弄明白之後,劉平也不在意這些了,而是問起了橡膠的產量:“你們這個樹膠,產量如何?”
“產量?”田行搖搖頭:“沒有特意采集過,就是都督府要馬球,才讓人從烏戈郡送了幾百斤過來。”
一旁的宋瑜接過話說道:“年產應該能在上千斤吧,這東西很有用?”
“太有用了。”劉平說道。
“你們之前那個蒸汽機原型機,最大的問題就是氣密性不足,如果有橡膠的話,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劉平快速說道:“不光如此,還能用作履帶,做成雨衣、膠鞋等等。”
“最關鍵的是,可以做成輪胎啊。咱們可以搞自行車,三輪車。”
田行和宋瑜兩個人聽不太懂。
劉平繼續說道:“不重要。這個東西做好保密工作,接下來這段時間,你們每天去丞相班房一個時辰,某跟你們一起研究這個東西怎麽用。”
“喏!”
“那這馬球還做嗎?”田行又問了一句。
“不做了,之前發出去的也都收迴來。”劉平直接說道:“接下來咱們一步一步來,先把輪胎給做出來。”
兩人雖然不知道輪胎是什麽,但是聽著應該跟車輪差不多。
“輪胎、車鏈.....”劉平小聲嘀咕著:“一項一項解決吧。”
“還有蒸汽機的原型機,有了橡膠之後可以保證一定的功率了,說不定可以先手搓一個火車頭出來,隻是不知道拉力有多少....”
看著喃喃自語的劉平,田行和宋瑜兩個人知道,他們肯定要迎來一次技術大爆發了。
對這件事,兩個人都是非常的興奮。
翌日,劉平找到了劉備,把橡膠的事情告訴了劉備,並且強調了這種材料的重要性。
劉備雖然不太理解,但對劉平的判斷還是非常認可的,決定大力支持樹膠樹的種植和樹膠的采集工作。
這項工作直接給到了工部,由丞相班房牽頭,工部負責具體實施。同時讓烏戈郡的諸葛瑾協作。
“你說的那個自行車,真的這麽好用嗎?”處理完正事,劉備有些好奇的問道。
劉平想了想道:“於民生來說很好用,軍事方麵.....這個不好說,就自行車的運載能力來說,跟戰馬差不多....這個還要具體研究,某也不不太清楚。”
主要還是不清楚現在的橡膠質量,以及生產出來的自行車是個什麽情況。受限於如今的材料和技術水平,誰知道做出來的自行車是個什麽樣子。
如果太過笨重,那麽短時間內肯定是沒啥意義的。但技術這種東西,就是一代一代積累,一代一代更新的。
現在有這個可能,劉平肯定還是要搞得。
不光自行車,還有三輪車,馬車也可以換裝輪胎。最重要的還是蒸汽機,如果真的能把蒸汽機給搓出來,哪怕功率很低,哪怕壽命有限,劉平都得搞。
就算現在不能實際使用,但隻要有了,就解決了從零到一的問題,剩下的從一到一百,到一千,時間都給出答案的。
......
三月,烏戈郡。
諸葛瑾拿著一張圖遞給李驍。
李驍拿過來看了看之後,有些奇怪地問道:“這樹怎麽了?不是挺常見的嗎?”
“成都派人送來的。”諸葛瑾迴道:“春耕結束之後,咱們的人去找這種樹,最好能夠成規模的種植起來。”
“種樹做什麽?不當吃不當喝的。而且這樹不是多得是嗎?”李驍完全不理解。
諸葛瑾擺擺手:“某也不清楚,不過這是丞相要求的,肯定是有原因的。”
“丞相親自要求的?那這東西肯定很重要。”李驍認真起來:“某知道了,這件事交給某就行了。”
諸葛瑾笑了笑:“你倒是越來越熟練了。”
“嗐,除了之前反擊扶南國,某在這烏戈郡幹的不都是種地的活嗎?”
“那叫軍屯。”諸葛瑾強調了一下。
“某知道的,某知道的。”李驍嘿嘿一樂:“對了,咱們打下來的扶南國的土地怎麽處理?還給他們嗎?”
“具體還不知道呢。”諸葛瑾搖搖頭:“估計還在商量細節,但是大概率是要還迴去的。給了吾等,吾等也很難有效統治,畢竟扶南國還在呢。咱們又不可能大規模將漢人遷移過來。”
“聽說這扶南國王室是從大海西邊來的,你說他們會不會去求援?他們的老國王不是那邊什麽國家的將軍嗎?”
“他們若是真敢如此,那咱們就可以直接打掉整個扶南國。”諸葛瑾自信地說道。
李驍聽了比了一個大拇指:“那某還是挺期待的。”
“行了,那樹的是你上心一些,丞相親自關照的肯定是一等一的大事。”諸葛瑾強調道。
“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