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劉備和劉平的交流
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 作者:皮卡丘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十月底,劉備率領大軍凱旋。在一番熱鬧非凡的迎接儀式過後,劉備傳召劉平前來相見。
“德安,那新建南州的方案,某已然細細看過了。” 劉備臉上帶著和煦的笑容,對著劉平緩緩說道,“南州剛剛歸降,德然前往鎮守,會不會力不從心啊?”
劉平聽聞,心裏明白劉備這是心疼劉德然前去吃苦受累,當即笑著迴應道:“大王何出此言?這些年下來,德然也成長了許多。去南州鎮守,應當沒有太大問題。況且,不是還給他配備了傅燮一同前往嗎?”
“傅南容自然是有大才之人,這點某毫不懷疑……” 劉備微微沉吟了片刻,又接著說道,“傅南容能文能武,能力卓絕,某反倒擔心到時候他會架空了德然。”
劉平聞言,微微一愣,隨即展顏笑道:“德然也並非平庸之輩。再者說,傅南容的為人和性格,您還不了解嗎?而且,南州不是還有子龍在嗎?您若信不過他們二人,難道還信不過子龍?”
“這倒也是。” 劉備輕輕點了點頭,隨後感慨萬千地說道,“想當初,你我兄弟三人,從涿郡發跡,一路艱難前行,曆經無數困苦,才有了今日的局麵。德然雖胸懷大誌,然而在能力方麵,確實稍有欠缺,某實在放心不下。”
“德然手下也有不少得力的心腹之人。若是讓他去涼州、荊州,他肯定難以勝任。但僅僅是治理南州的話,依我看,並無大礙。” 說到此處,劉平語氣一轉,神色認真地對劉備說道,“大兄,德然與我們都已年近不惑,您又能護佑他到幾時呢?”
其實,劉備原本並非如此謹小慎微。隻是之前劉德然在劍閣兵敗,自那之後,劉備便小心翼翼地將劉德然保護起來,安排他去做一些不容易出錯的工作。
劉平心裏也明白劉備這般做法的緣由,劉備不過是想讓劉德然平平安安地一路晉升,給自家兄弟一個安穩的歸宿罷了。
劉備聽了劉平的話,沉默了許久,才緩緩開口道:“德安,德然與你不同。你有能力,有手段,某對你十分放心。可德然…… 他的心性還是不夠成熟,差了些火候。”
劉平正欲開口說些什麽,劉備擺了擺手,繼續說道:“今日你我兄弟二人私下交談,某便把話說明白些。”
“大兄,您但說無妨。” 劉平滿心好奇,想聽一聽劉備到底是怎麽想的。
“如今天下局勢,你我都心知肚明。日後,某或許能登上那至高之位,當然,也有可能你我兄弟兵敗,功虧一簣。” 劉備說到這裏,臉上露出一絲笑意,接著說道,“若是真有那一天,某登上了那位置,你與德然,皆可封王。”
這般封王的承諾,就被劉備這般平淡自然地說了出來。
劉平倒是沒有表現出太大的反應,隻是靜靜地等著劉備繼續往下說。
“不過,封王需要功績作為支撐。以你的能力,某覺得這根本不是問題。但德然那邊的情況,你也是清楚的。某本想著把德然留在身邊,待日後大戰爆發,讓他跟隨在某身旁,到時候分潤些功勞給他,也好堵住眾人之口。”
“若是送他去南州,那至少三五年內,恐怕難以將他調迴。但某料想,三五年之內,必定會有大戰爆發,到那時,德然可就趕不上這建功立業的機會了。”
不得不說,劉備的戰略眼光極其精準。
無論是從劉備集團自身的狀況,還是天下的形勢來分析,最多也就還有三五年的和平光景了。
就劉備集團自身而言,將士們請戰的情緒已然高漲得難以壓製。這些年來,總共打了三次大戰。一次是入蜀之戰,一次是平定南蠻,最後一次便是剿滅扶南國。荊南那一戰,規模較小,算不上大仗。在涼州方向,從長安到上庸一線,屯駐的兵力超過十萬。一方麵是防備洛陽,另一方麵則是防範曹操。張飛在長安駐守得都快煩悶至極了,不然之前也不會被人算計,誤殺了馬家的嫡係。荊州那邊情況稍好,關羽還在專心練兵。
然而,這天下並非隻有劉備一家勢力。曹操在完全吞並二袁的地盤後,向外擴張是必然之事,這是板上釘釘、顯而易見的,任誰都能猜到。
不過,最先挑起戰事的,大概率不會是曹操,而是孫堅。目前整個天下,除去傅燮不說,孫堅所處的戰略空間最為狹窄。
頂多兩三年,孫堅必定會向西發起進攻。要麽從徐州入手,攻打曹操,進而奪取整個徐州;要麽從揚州出發,進攻荊州,拿下整個長江天塹。孫堅勢力的戰爭潛力和發展潛力都極為有限,他根本拖不起。
劉平明白了劉備的想法後,開口說道:“南州那邊的局勢,非得德然前去不可。起初,某也不想讓德然去,可實在是沒有更好的人選了。”
劉備心裏也清楚,劉平既然呈上來這個方案,那必定是經過深思熟慮、優中選優的結果。他雖說可以搞一言堂,強行把劉德然撤下來,換其他人上去,比如直接提拔傅燮為南州州牧。
但以劉備的政治智慧,自然不會做出這般舉動。倒不是說不能搞一言堂,而是為了這件事,實在沒必要如此行事。
他長歎一口氣,說道:“德安啊,你說咱們真能走到那一步嗎?”
劉平對劉備這偶爾流露出來的感性性子,多少有些無奈。劉備平日裏喜怒不形於色,可每當與他單獨相處時,總是會展現出這種感性甚至略顯心理脆弱的一麵。
其實,這也不能完全怪劉備。在如今這條時間線上的劉備,一路走來太過順遂了。沒有經曆過諸多挫折磨難,他原本曆史上那百折不撓的堅毅性子,也就沒有被徹底磨礪出來。
“一定可以的!” 劉平不得不再次堅定劉備的信心,“大兄,如今咱們的實力,您是最清楚不過的。且不說如今朝廷暗弱,外有曹操、孫堅等強敵。就算他們上下一心,合力來攻,也絕非咱們的對手!”
劉備倒也知道這個道理,他擺了擺手,又將話題扯迴了劉德然身上:“德然去南州,南州的發展計劃你要親自把關。”
“放心便是。”劉平笑了笑道:“某已經想好了,丞相班房會專門設立一個南州辦事處,南州的大小事務專職專人處理。”
“同時在財政和人力上,也會跟吏部和戶部溝通好。讓他們為南州的發展提供足夠的支持。”
“還有工部。”劉備補充了一句,道:“這一路上,某已經看了,那地方基礎建設幾乎為零,大麵積的沼澤、原始叢林,幾乎都處於未開發的狀態。”
劉平點點頭,道:“放心吧。”
見劉平這麽說,劉備沒再說什麽,而是跟他聊起了家常。言談之間提到了劉封和劉禪兩個人。
從漢王府出來的時候,劉平有些心事重重地。剛才跟劉備閑聊的時候,他能感覺得出來,劉備想把劉封從武都給接過來。
話裏話外的意思,就是讓劉平想個辦法,在不影響穩定的情況,能不能把劉封接迴成都。
但劉平知道這根本不可能。因為第一個不願意的就是他劉平自己。當初虞家基本上就是劉平給送走的,現在糜家也跟劉平是同一個政治利益集團。
不管從哪方麵來看,劉封都不能來成都。哪怕隻是迴來當個閑散公子都不行。
但劉備的情緒又不能不考慮。
此時已經是晚上,劉平打算先迴家,等明天的時候先找糜竺商量一下。糜竺這段時間有政績、有軍功,接下來肯定是要往上升一升的。
這也是劉平有意為之,就是為了加強劉禪的實力。如今劉備有了把劉封接迴來的想法,那肯定是要跟糜竺商量一下的。
走到家門口,劉平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坐在門口抹眼淚的豹奴。
“怎麽了?”劉平快走兩步,來到了自己兒子跟前。
豹奴抬頭看了一眼劉平,連忙將眼淚抹幹淨,努力克製自己。他不想讓自己父親看到自己流眼淚。
劉平有些心疼的上前,將豹奴抱在懷裏,輕聲問道:“怎麽了豹奴?哭什麽?”
“阿明的爹爹死了。”豹奴說完這一句,直接哭了出來。
“阿明是誰?他爹爹怎麽會死?”劉平有些不明所以。將豹奴抱起來,走進了家門。
剛進門,蟲娘就迎了上來。
“這是怎麽了?”蟲娘開口問道。
劉平搖搖頭:“這不正在問呢嗎?”
小豆子這個時候走過來說道:“阿明的爹爹在扶南國戰死了,豹奴覺得很難過。”
劉平聞言一怔。
他將豹奴放下來,輕聲問道:“是這樣的嗎?”
豹奴抹著眼淚,點頭,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道:“嗚....阿明的.....爹爹死了....嗚嗚嗚....”
小豆子又補充了一句:“他跟阿明關係可好了。阿明的爹爹之前還給豹奴送過一把木劍呢。”
劉平歎了一口氣,摸了摸豹奴的腦袋,道:“爹爹明天帶你去阿明家裏看看好不好?”
他不知道怎麽安慰豹奴,扶南國的戰事再順利,也不可能是零傷亡。其實光是行軍途中,就死了數百人。
整個扶南國的戰爭,死了多少人呢?一千二百三十七人。隻死一千多人就拿下扶南國,這種傷亡對劉平來說可以算是零傷亡。
但是落到每一個家庭頭上,那就是天塌了.....
“德安,那新建南州的方案,某已然細細看過了。” 劉備臉上帶著和煦的笑容,對著劉平緩緩說道,“南州剛剛歸降,德然前往鎮守,會不會力不從心啊?”
劉平聽聞,心裏明白劉備這是心疼劉德然前去吃苦受累,當即笑著迴應道:“大王何出此言?這些年下來,德然也成長了許多。去南州鎮守,應當沒有太大問題。況且,不是還給他配備了傅燮一同前往嗎?”
“傅南容自然是有大才之人,這點某毫不懷疑……” 劉備微微沉吟了片刻,又接著說道,“傅南容能文能武,能力卓絕,某反倒擔心到時候他會架空了德然。”
劉平聞言,微微一愣,隨即展顏笑道:“德然也並非平庸之輩。再者說,傅南容的為人和性格,您還不了解嗎?而且,南州不是還有子龍在嗎?您若信不過他們二人,難道還信不過子龍?”
“這倒也是。” 劉備輕輕點了點頭,隨後感慨萬千地說道,“想當初,你我兄弟三人,從涿郡發跡,一路艱難前行,曆經無數困苦,才有了今日的局麵。德然雖胸懷大誌,然而在能力方麵,確實稍有欠缺,某實在放心不下。”
“德然手下也有不少得力的心腹之人。若是讓他去涼州、荊州,他肯定難以勝任。但僅僅是治理南州的話,依我看,並無大礙。” 說到此處,劉平語氣一轉,神色認真地對劉備說道,“大兄,德然與我們都已年近不惑,您又能護佑他到幾時呢?”
其實,劉備原本並非如此謹小慎微。隻是之前劉德然在劍閣兵敗,自那之後,劉備便小心翼翼地將劉德然保護起來,安排他去做一些不容易出錯的工作。
劉平心裏也明白劉備這般做法的緣由,劉備不過是想讓劉德然平平安安地一路晉升,給自家兄弟一個安穩的歸宿罷了。
劉備聽了劉平的話,沉默了許久,才緩緩開口道:“德安,德然與你不同。你有能力,有手段,某對你十分放心。可德然…… 他的心性還是不夠成熟,差了些火候。”
劉平正欲開口說些什麽,劉備擺了擺手,繼續說道:“今日你我兄弟二人私下交談,某便把話說明白些。”
“大兄,您但說無妨。” 劉平滿心好奇,想聽一聽劉備到底是怎麽想的。
“如今天下局勢,你我都心知肚明。日後,某或許能登上那至高之位,當然,也有可能你我兄弟兵敗,功虧一簣。” 劉備說到這裏,臉上露出一絲笑意,接著說道,“若是真有那一天,某登上了那位置,你與德然,皆可封王。”
這般封王的承諾,就被劉備這般平淡自然地說了出來。
劉平倒是沒有表現出太大的反應,隻是靜靜地等著劉備繼續往下說。
“不過,封王需要功績作為支撐。以你的能力,某覺得這根本不是問題。但德然那邊的情況,你也是清楚的。某本想著把德然留在身邊,待日後大戰爆發,讓他跟隨在某身旁,到時候分潤些功勞給他,也好堵住眾人之口。”
“若是送他去南州,那至少三五年內,恐怕難以將他調迴。但某料想,三五年之內,必定會有大戰爆發,到那時,德然可就趕不上這建功立業的機會了。”
不得不說,劉備的戰略眼光極其精準。
無論是從劉備集團自身的狀況,還是天下的形勢來分析,最多也就還有三五年的和平光景了。
就劉備集團自身而言,將士們請戰的情緒已然高漲得難以壓製。這些年來,總共打了三次大戰。一次是入蜀之戰,一次是平定南蠻,最後一次便是剿滅扶南國。荊南那一戰,規模較小,算不上大仗。在涼州方向,從長安到上庸一線,屯駐的兵力超過十萬。一方麵是防備洛陽,另一方麵則是防範曹操。張飛在長安駐守得都快煩悶至極了,不然之前也不會被人算計,誤殺了馬家的嫡係。荊州那邊情況稍好,關羽還在專心練兵。
然而,這天下並非隻有劉備一家勢力。曹操在完全吞並二袁的地盤後,向外擴張是必然之事,這是板上釘釘、顯而易見的,任誰都能猜到。
不過,最先挑起戰事的,大概率不會是曹操,而是孫堅。目前整個天下,除去傅燮不說,孫堅所處的戰略空間最為狹窄。
頂多兩三年,孫堅必定會向西發起進攻。要麽從徐州入手,攻打曹操,進而奪取整個徐州;要麽從揚州出發,進攻荊州,拿下整個長江天塹。孫堅勢力的戰爭潛力和發展潛力都極為有限,他根本拖不起。
劉平明白了劉備的想法後,開口說道:“南州那邊的局勢,非得德然前去不可。起初,某也不想讓德然去,可實在是沒有更好的人選了。”
劉備心裏也清楚,劉平既然呈上來這個方案,那必定是經過深思熟慮、優中選優的結果。他雖說可以搞一言堂,強行把劉德然撤下來,換其他人上去,比如直接提拔傅燮為南州州牧。
但以劉備的政治智慧,自然不會做出這般舉動。倒不是說不能搞一言堂,而是為了這件事,實在沒必要如此行事。
他長歎一口氣,說道:“德安啊,你說咱們真能走到那一步嗎?”
劉平對劉備這偶爾流露出來的感性性子,多少有些無奈。劉備平日裏喜怒不形於色,可每當與他單獨相處時,總是會展現出這種感性甚至略顯心理脆弱的一麵。
其實,這也不能完全怪劉備。在如今這條時間線上的劉備,一路走來太過順遂了。沒有經曆過諸多挫折磨難,他原本曆史上那百折不撓的堅毅性子,也就沒有被徹底磨礪出來。
“一定可以的!” 劉平不得不再次堅定劉備的信心,“大兄,如今咱們的實力,您是最清楚不過的。且不說如今朝廷暗弱,外有曹操、孫堅等強敵。就算他們上下一心,合力來攻,也絕非咱們的對手!”
劉備倒也知道這個道理,他擺了擺手,又將話題扯迴了劉德然身上:“德然去南州,南州的發展計劃你要親自把關。”
“放心便是。”劉平笑了笑道:“某已經想好了,丞相班房會專門設立一個南州辦事處,南州的大小事務專職專人處理。”
“同時在財政和人力上,也會跟吏部和戶部溝通好。讓他們為南州的發展提供足夠的支持。”
“還有工部。”劉備補充了一句,道:“這一路上,某已經看了,那地方基礎建設幾乎為零,大麵積的沼澤、原始叢林,幾乎都處於未開發的狀態。”
劉平點點頭,道:“放心吧。”
見劉平這麽說,劉備沒再說什麽,而是跟他聊起了家常。言談之間提到了劉封和劉禪兩個人。
從漢王府出來的時候,劉平有些心事重重地。剛才跟劉備閑聊的時候,他能感覺得出來,劉備想把劉封從武都給接過來。
話裏話外的意思,就是讓劉平想個辦法,在不影響穩定的情況,能不能把劉封接迴成都。
但劉平知道這根本不可能。因為第一個不願意的就是他劉平自己。當初虞家基本上就是劉平給送走的,現在糜家也跟劉平是同一個政治利益集團。
不管從哪方麵來看,劉封都不能來成都。哪怕隻是迴來當個閑散公子都不行。
但劉備的情緒又不能不考慮。
此時已經是晚上,劉平打算先迴家,等明天的時候先找糜竺商量一下。糜竺這段時間有政績、有軍功,接下來肯定是要往上升一升的。
這也是劉平有意為之,就是為了加強劉禪的實力。如今劉備有了把劉封接迴來的想法,那肯定是要跟糜竺商量一下的。
走到家門口,劉平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坐在門口抹眼淚的豹奴。
“怎麽了?”劉平快走兩步,來到了自己兒子跟前。
豹奴抬頭看了一眼劉平,連忙將眼淚抹幹淨,努力克製自己。他不想讓自己父親看到自己流眼淚。
劉平有些心疼的上前,將豹奴抱在懷裏,輕聲問道:“怎麽了豹奴?哭什麽?”
“阿明的爹爹死了。”豹奴說完這一句,直接哭了出來。
“阿明是誰?他爹爹怎麽會死?”劉平有些不明所以。將豹奴抱起來,走進了家門。
剛進門,蟲娘就迎了上來。
“這是怎麽了?”蟲娘開口問道。
劉平搖搖頭:“這不正在問呢嗎?”
小豆子這個時候走過來說道:“阿明的爹爹在扶南國戰死了,豹奴覺得很難過。”
劉平聞言一怔。
他將豹奴放下來,輕聲問道:“是這樣的嗎?”
豹奴抹著眼淚,點頭,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道:“嗚....阿明的.....爹爹死了....嗚嗚嗚....”
小豆子又補充了一句:“他跟阿明關係可好了。阿明的爹爹之前還給豹奴送過一把木劍呢。”
劉平歎了一口氣,摸了摸豹奴的腦袋,道:“爹爹明天帶你去阿明家裏看看好不好?”
他不知道怎麽安慰豹奴,扶南國的戰事再順利,也不可能是零傷亡。其實光是行軍途中,就死了數百人。
整個扶南國的戰爭,死了多少人呢?一千二百三十七人。隻死一千多人就拿下扶南國,這種傷亡對劉平來說可以算是零傷亡。
但是落到每一個家庭頭上,那就是天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