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想要報仇的皇子
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 作者:囉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到朱慈炯的話。
朱慈炤和朱慈煥抬起頭來。
他們的眼神中同樣燃燒著憤怒的火焰。
其實他們的心裏也是有同樣的感受。
“確實該死,為了保住他們的利益,竟然敢綁架父皇和母後,孤一定誅他們的九族……”朱慈炤握緊拳頭,憤怒地說道。
聲音因激動而微微顫抖。
“難怪父皇會說皇兄是一位好皇帝,他做的都是對的,這些亂臣賊子真是罪該萬死!”朱慈煥的小臉漲得通紅,眼中滿是仇恨。
朱慈炯努力平複了一下怒氣。
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說道:“我們先把這些秘冊全部看完,好好了解一下我們這些的敵人,以後才好對付他們。”
“說的對,現在不是憤怒的時候,我們要保持冷靜,先把事情搞清楚再說。”朱慈炤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嗯、那我們繼續看,了解完了敵人,以後一定要把他們滅掉……”朱慈煥咬著牙說道。
三人又重新低下頭,目光專注地迴到手中的秘冊上。
他們三人繼續認真地看著秘冊,心中充滿了仇恨和憤怒。
本是天皇貴胄,卻被敵人害得在幼年小小年紀,就失去了他們的父皇和母後。
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炤和朱慈煥,心裏的恨意猶如熊熊烈火,燃燒不止。
他們知道自己肩負著為父皇和母後報仇的重任,這是他們身為人子的責任。
所以他們看得特別認真,特別仔細,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並且這一看就連續看了好幾天時間,把所有相關的情報記錄都看完之後,又接著看其他的秘冊。
三人越看越是心驚,沒想到那些世家大族,還有佛門這樣的古老勢力,在暗地裏竟然擁有那麽恐怖的影響力?
對這些事情了解得越多,他們越明白大明為何變得千瘡百孔、不堪重負?
同時也慢慢理解了朱慈烺的各種做法。
比如八大晉商通敵賣國這種事情。
朱慈炯和朱慈炤他們根本不相信,朝堂上的那些文武百官,會一點都不知道?
可是所有人都當做視而不見,隻顧著各自的利益。
根本不管朝廷變成什麽樣,更不會管老百姓的死活!
水能載舟,也能覆舟。
這麽簡單的道理,朱慈炯、朱慈炤和朱慈煥他們還是知道的。
而當大明朝廷崩塌的那一刻,就是他們跌落塵埃,甚至死無葬身之地的時候。
所以當十天之後,他們離開專門存放秘冊的地方時。
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炤和朱慈煥兄弟三人,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人看起來還是那三個人,但是他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他們的三觀已經徹底改變。
接著三人去求見朱慈烺。
他們想要迴到訓練營去,繼續進行各種訓練,他們也想要變得更強。
朱慈烺看到三個弟弟的時候,也察覺到了他們的變化。
朱慈烺很是欣慰地點點頭:“很好,總算是有了一丁點男子漢的樣子。你們想要繼續學習和訓練,這些朕自然不會攔著你們。
不過訓練營地會另外安排,繼續把訓練營地放在城外的話,多少還是有一些風險的,這裏已經讓人在城內安排了地方,你們過去接著訓練就行。”
“多謝皇上……”三人齊聲應道,聲音堅定有力。
朱慈炯忍不住問道:“請問皇上,當初你是怎麽發現那些敵人的?臣弟對此很是好奇,皇上能否為我等解惑?”
朱慈炤和朱慈煥也一臉好奇地看著朱慈烺,期待著他的迴答。
朱慈烺微笑著說道:“因為朕在五六歲的時候,就悄悄出宮過好幾次,在外麵別人又不知道朕是誰?所以朕看到了真實的大明,看到了真實的民間。
朕當初看到了很多商人,明明他們很賺錢很富有,為何朝廷卻收不上來商稅呢?為何朝廷會那麽窮呢?同時朕也看到了很多飯都吃不飽的老百姓,明明他們很努力很辛苦,為何卻連養家糊口都做不到呢?
而在那些煙花柳巷,卻又有人在揮金如土,紙醉金迷。這一切看起來都不對勁,所以朕就開始思考其中的問題,這種事情沒人教我們,那些教導皇子的大儒,更不會教導我們這些東西,所以隻能靠自己去思考。
思考了很長時間之後,才想明白了其中大概有什麽問題。後麵朕就去求我們的好父皇,請他重用東廠和錦衣衛。後麵的事情你們都知道了……”
朱慈烺編了一個相對合理的說法。
朱慈炯和朱慈炤,還有朱慈煥都聽得連連點頭,仿佛在腦海中描繪著朱慈烺所描述的場景。
朱慈炤好奇地問道:“請問皇兄,現在每個月的商稅,真的能收到幾百萬的銀子?”
朱慈烺自信地迴答:“當然能,這些事情戶部每個月都會公布出來的,上個月的商稅總額已經達到了 500萬兩銀子。”
朱慈炤一臉驚歎:“多謝皇兄解惑,我們什麽時候可以去訓練營?”
朱慈烺說道:“地方已經安排好了,你們隨時都可以過去。”
“多謝皇兄,臣弟告退。”朱慈炯和朱慈炤他們齊聲說道。
接著有人帶他們去那訓練營。
訓練營就設置在新建的皇家軍事學院裏邊。
原先跟他們一起訓練的那些少年,同樣也來到了新的訓練營。
朱慈炯和朱慈炤,還有朱慈煥兄弟三人,從此開始了更加努力,更加刻苦的訓練學習。
而朱慈烺則是在考慮另一個大事,那就是糧食不夠了。
自從南方的那些家夥,公然舉兵造反之後,首先就切斷了漕運。
而大明朝廷北方所需的糧食,主要是依靠從南方運送過來。
現在朝廷和北方的民間,都儲存著很多的土豆,玉米,南瓜和紅薯。
但是那些東西要作為種子,在開春之後進行更大規模的種植。
除了南瓜隻需要留下南瓜籽就行,其他的可不能隨便吃啊!
老話說餓死不吃種糧。
所以現在需要從其他的地方,搞到大量的糧食才行。
朱慈烺看著地圖默默思考著,哪裏才有大量的糧食呢?
朱慈炤和朱慈煥抬起頭來。
他們的眼神中同樣燃燒著憤怒的火焰。
其實他們的心裏也是有同樣的感受。
“確實該死,為了保住他們的利益,竟然敢綁架父皇和母後,孤一定誅他們的九族……”朱慈炤握緊拳頭,憤怒地說道。
聲音因激動而微微顫抖。
“難怪父皇會說皇兄是一位好皇帝,他做的都是對的,這些亂臣賊子真是罪該萬死!”朱慈煥的小臉漲得通紅,眼中滿是仇恨。
朱慈炯努力平複了一下怒氣。
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說道:“我們先把這些秘冊全部看完,好好了解一下我們這些的敵人,以後才好對付他們。”
“說的對,現在不是憤怒的時候,我們要保持冷靜,先把事情搞清楚再說。”朱慈炤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嗯、那我們繼續看,了解完了敵人,以後一定要把他們滅掉……”朱慈煥咬著牙說道。
三人又重新低下頭,目光專注地迴到手中的秘冊上。
他們三人繼續認真地看著秘冊,心中充滿了仇恨和憤怒。
本是天皇貴胄,卻被敵人害得在幼年小小年紀,就失去了他們的父皇和母後。
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炤和朱慈煥,心裏的恨意猶如熊熊烈火,燃燒不止。
他們知道自己肩負著為父皇和母後報仇的重任,這是他們身為人子的責任。
所以他們看得特別認真,特別仔細,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並且這一看就連續看了好幾天時間,把所有相關的情報記錄都看完之後,又接著看其他的秘冊。
三人越看越是心驚,沒想到那些世家大族,還有佛門這樣的古老勢力,在暗地裏竟然擁有那麽恐怖的影響力?
對這些事情了解得越多,他們越明白大明為何變得千瘡百孔、不堪重負?
同時也慢慢理解了朱慈烺的各種做法。
比如八大晉商通敵賣國這種事情。
朱慈炯和朱慈炤他們根本不相信,朝堂上的那些文武百官,會一點都不知道?
可是所有人都當做視而不見,隻顧著各自的利益。
根本不管朝廷變成什麽樣,更不會管老百姓的死活!
水能載舟,也能覆舟。
這麽簡單的道理,朱慈炯、朱慈炤和朱慈煥他們還是知道的。
而當大明朝廷崩塌的那一刻,就是他們跌落塵埃,甚至死無葬身之地的時候。
所以當十天之後,他們離開專門存放秘冊的地方時。
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炤和朱慈煥兄弟三人,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人看起來還是那三個人,但是他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他們的三觀已經徹底改變。
接著三人去求見朱慈烺。
他們想要迴到訓練營去,繼續進行各種訓練,他們也想要變得更強。
朱慈烺看到三個弟弟的時候,也察覺到了他們的變化。
朱慈烺很是欣慰地點點頭:“很好,總算是有了一丁點男子漢的樣子。你們想要繼續學習和訓練,這些朕自然不會攔著你們。
不過訓練營地會另外安排,繼續把訓練營地放在城外的話,多少還是有一些風險的,這裏已經讓人在城內安排了地方,你們過去接著訓練就行。”
“多謝皇上……”三人齊聲應道,聲音堅定有力。
朱慈炯忍不住問道:“請問皇上,當初你是怎麽發現那些敵人的?臣弟對此很是好奇,皇上能否為我等解惑?”
朱慈炤和朱慈煥也一臉好奇地看著朱慈烺,期待著他的迴答。
朱慈烺微笑著說道:“因為朕在五六歲的時候,就悄悄出宮過好幾次,在外麵別人又不知道朕是誰?所以朕看到了真實的大明,看到了真實的民間。
朕當初看到了很多商人,明明他們很賺錢很富有,為何朝廷卻收不上來商稅呢?為何朝廷會那麽窮呢?同時朕也看到了很多飯都吃不飽的老百姓,明明他們很努力很辛苦,為何卻連養家糊口都做不到呢?
而在那些煙花柳巷,卻又有人在揮金如土,紙醉金迷。這一切看起來都不對勁,所以朕就開始思考其中的問題,這種事情沒人教我們,那些教導皇子的大儒,更不會教導我們這些東西,所以隻能靠自己去思考。
思考了很長時間之後,才想明白了其中大概有什麽問題。後麵朕就去求我們的好父皇,請他重用東廠和錦衣衛。後麵的事情你們都知道了……”
朱慈烺編了一個相對合理的說法。
朱慈炯和朱慈炤,還有朱慈煥都聽得連連點頭,仿佛在腦海中描繪著朱慈烺所描述的場景。
朱慈炤好奇地問道:“請問皇兄,現在每個月的商稅,真的能收到幾百萬的銀子?”
朱慈烺自信地迴答:“當然能,這些事情戶部每個月都會公布出來的,上個月的商稅總額已經達到了 500萬兩銀子。”
朱慈炤一臉驚歎:“多謝皇兄解惑,我們什麽時候可以去訓練營?”
朱慈烺說道:“地方已經安排好了,你們隨時都可以過去。”
“多謝皇兄,臣弟告退。”朱慈炯和朱慈炤他們齊聲說道。
接著有人帶他們去那訓練營。
訓練營就設置在新建的皇家軍事學院裏邊。
原先跟他們一起訓練的那些少年,同樣也來到了新的訓練營。
朱慈炯和朱慈炤,還有朱慈煥兄弟三人,從此開始了更加努力,更加刻苦的訓練學習。
而朱慈烺則是在考慮另一個大事,那就是糧食不夠了。
自從南方的那些家夥,公然舉兵造反之後,首先就切斷了漕運。
而大明朝廷北方所需的糧食,主要是依靠從南方運送過來。
現在朝廷和北方的民間,都儲存著很多的土豆,玉米,南瓜和紅薯。
但是那些東西要作為種子,在開春之後進行更大規模的種植。
除了南瓜隻需要留下南瓜籽就行,其他的可不能隨便吃啊!
老話說餓死不吃種糧。
所以現在需要從其他的地方,搞到大量的糧食才行。
朱慈烺看著地圖默默思考著,哪裏才有大量的糧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