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突然冒出來的江南偽明朝廷
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 作者:囉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方正化匆匆而來。
神色凝重的直接呈上東廠的密奏。
朱慈烺打開一看。
臉色頓時陰沉下來:“江南世家挾持益王朱由本,強行推其登基建立偽明,並昭告天下,將開恩科,以此籠絡人心。
同時發布討伐檄文,言必稱暴君,號召天下有識之士共伐之,意圖恢複所謂的大明正統,要還天下以朗朗乾坤……”
益王朱由本?
朱慈烺對這個明末藩王是完全沒什麽印象。
因為這家夥實在沒多少存在感。
並且又是在江南地區,所以朱慈烺根本就沒有去關注過他。
並且這一次敵人的行動很隱秘。
東廠和錦衣衛的人竟然沒有事先察覺。
等到他們察覺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朱由本已經在別人的推動之下匆忙登基了。
就這麽突然間冒出來了一個偽明朝廷。
不過這也不算太過出乎意料。
在最開始的時候。
敵人是想要扶持朱由崧在江南登基為帝。
結果那一次敵人不夠齊心,或者說他們還沒下那麽大的決心。
朝廷大軍南下,直接把那些家夥嚇得一哄而散。
後麵又綁架了崇禎朱由檢。
同樣也是想讓崇禎在江南登基為帝,以此來對抗朱慈烺,企圖分裂大明江山。
後麵依然沒能成功,崇禎被東廠和錦衣衛救了出來。
不過江南還是形成了分裂的事實。
而朝廷大軍再次全線南下。
直接把長江以北的區域,全部都納入了朝廷的實際控製區。
敵人雖然無力進攻,但也算是暫時穩住了陣腳。
這個時候他們名不正言不順。
所以就需要扶持一個傀儡出來當牌坊。
益王朱由本比較倒黴,剛好成為了亂臣賊子選中的目標。
看來敵人還真是賊心不死啊!
這個就像癩蛤蟆一樣,哪怕它不咬人,但是它惡心人。
並且對方所選的這個時機,明顯是想跟朝廷的科舉分庭抗禮。
就在朝廷的科舉將要開始之前,對方來了這麽一招。
並且江南偽明舉行科舉的時間,僅僅比朝廷這邊的時間晚了六天。
那麽就會有很多江南的讀書人,選擇在江南參加科考。
這是想要搶奪人才是吧?
朱慈烺表示很嗬嗬。
張獻忠占領了四川之後,同樣也舉行了科考,也確實有不少讀書人去參加了張獻忠舉辦的科考。
而張獻忠不過是個流寇,他占據的也隻是一省之地。
現在江南的那邊把益王朱由本推上皇位,接著又是討伐檄文,又是宣布要開始科舉。
那麽在江南參加科考的人肯定會非常多。
朱慈烺冷笑道:“方大伴,直接將此事公布出去,讓人寫文章抨擊江南偽明,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想瞞是瞞不住的,那不如主動公布出去。”
方正化連忙應道:“老奴遵旨……”
接著方正化匆匆辦事去了。
……
朱慈烺坐在禦書房裏沉默了一會兒。
忽然像是自言自語地開口說道:“在江南地區,我們可有合適參加科考的人?”
朱慈烺的話音還沒有落下。
影衛的首領忽然閃身出現,恭敬地說道:“啟稟陛下,出生於江南地區、身份來曆經得起考察,又恰好是以讀書人身份辦事的成員,目前隻有 6人。不過他們又暗中培養了一批人手,此次可以參加科考的人員,大概有三十人左右……”
朱慈烺果斷說道:“好,那就讓他們在江南參加科舉。”
“遵旨……”之後影衛的首領悄然離去。
其實這一點朱慈烺早就想到了。
朝廷將要舉行科舉的消息傳出去之後,敵人肯定會想方設法地派人來參加。
朱慈烺也想往南方摻沙子,但是那個時候沒機會。
現在江南的叛逆也要搞科舉,這樣機會不就來了嗎?
無間道那一套後世人都知道,玩的就是諜中諜。
因為戰亂從北方跑去南方的讀書人。
趁此機會在江南參加科舉的話,肯定會成為敵人的重點審查對象。
所以要身份背景經得起審查的江南人士才行。
還好朱慈烺當年就派了人去江南暗中發展,這一次果然派上大用場了。
朱慈烺剛剛安排完這些事情。
李若璉也來匯報了同樣的消息。
其他的大臣得到消息之後,也紛紛來求見朱慈烺。
範景文率先說道:“陛下,叛逆如此張狂,請皇上發兵剿滅叛逆。”
李邦華緊接著道:“江南偽明即將開啟縣試和府試,兩個月後就開始鄉試,又兩月之後開始會試,會試完了,接著又是殿試。
其舉行科舉的時間,全都跟我們的時間基本重合,亂臣賊子用心險惡,其心可誅……”
施邦曜抱拳拱手道:“臣請皇上下旨公告天下,痛斥亂臣賊子和江南的偽明朝廷,並派大軍討伐之,以正天之視聽……”
孟兆祥也趕緊說道:“臣附議。”
王家彥跟著道:“臣附議……”
“臣附議……”其他人也紛紛開口附和。
朱慈烺卻相當的淡定:“各位愛卿,你們都是為朝廷和大明江山著想,忠心可嘉,值得勉勵,但是卻不能中了敵人的奸計啊!”
啊?
所有人都聽得一懵。
範景文不解地問道:“老臣愚鈍,請陛下為臣等解惑?”
朱慈烺緩緩說道:“各位愛卿不妨想一想,我們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麽?”
範景文略一思索,迴答道:“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其一就是科舉,其二是穩定地方,清除一切不安定因素,其三則是春耕生產,其四則是興修水利……”
孫傳庭補充道:“還有整頓兵馬加強訓練,以強大的軍事實力對敵人形成威懾。”
李邦華恍然大悟道:“首輔大人和孫尚書說的對,陛下的意思是敵人想要擾亂我們的節奏,以此來耽誤這些重要事情的進度?”
朱慈烺點頭道:“是的,這才是敵人深層次的用意,你看看敵人的保密工作做得多好?悄然把朱由本帶到了杭城,突然間就匆忙登基,並公布了一係列的消息。
敵人就是想要擾亂我們的心神,讓我們自亂陣腳。大家都知道亂臣賊子已經斷了漕運,想要讓我們陷入缺糧的困境。如果再把春耕生產和水利工程給耽誤了,那麽整個北方都將會出現糧食危機。
正所謂無農不穩,無商不富。一旦糧食生產出了問題,大規模地出現了糧食危機,所引發的後果將是不可想象的。”
所有人都聽得心神一震。
崇禎年間為什麽出了那麽多的流寇?為什麽出了那麽多的亂子?不就是糧食危機造成的嗎!
施邦曜慚愧地說道:“謝陛下解惑,臣等愚鈍,竟然沒有看穿敵人的陰謀,是臣等失察了!陛下英明。”
範景文也自責道:“陛下目光如炬,老臣慚愧。”
“陛下英明……”其他人齊聲說道。
朱慈烺說道:“內閣和翰林院擬旨,公告天下,天下間隻有一個大明,具體的內容你們先票擬,態度和立場肯定是要表明的。
至於派兵討伐之,現在還不到時機,先把緊要的事情辦好了再說,各位愛卿以為如何?”
“陛下聖明,臣等遵旨……”
神色凝重的直接呈上東廠的密奏。
朱慈烺打開一看。
臉色頓時陰沉下來:“江南世家挾持益王朱由本,強行推其登基建立偽明,並昭告天下,將開恩科,以此籠絡人心。
同時發布討伐檄文,言必稱暴君,號召天下有識之士共伐之,意圖恢複所謂的大明正統,要還天下以朗朗乾坤……”
益王朱由本?
朱慈烺對這個明末藩王是完全沒什麽印象。
因為這家夥實在沒多少存在感。
並且又是在江南地區,所以朱慈烺根本就沒有去關注過他。
並且這一次敵人的行動很隱秘。
東廠和錦衣衛的人竟然沒有事先察覺。
等到他們察覺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朱由本已經在別人的推動之下匆忙登基了。
就這麽突然間冒出來了一個偽明朝廷。
不過這也不算太過出乎意料。
在最開始的時候。
敵人是想要扶持朱由崧在江南登基為帝。
結果那一次敵人不夠齊心,或者說他們還沒下那麽大的決心。
朝廷大軍南下,直接把那些家夥嚇得一哄而散。
後麵又綁架了崇禎朱由檢。
同樣也是想讓崇禎在江南登基為帝,以此來對抗朱慈烺,企圖分裂大明江山。
後麵依然沒能成功,崇禎被東廠和錦衣衛救了出來。
不過江南還是形成了分裂的事實。
而朝廷大軍再次全線南下。
直接把長江以北的區域,全部都納入了朝廷的實際控製區。
敵人雖然無力進攻,但也算是暫時穩住了陣腳。
這個時候他們名不正言不順。
所以就需要扶持一個傀儡出來當牌坊。
益王朱由本比較倒黴,剛好成為了亂臣賊子選中的目標。
看來敵人還真是賊心不死啊!
這個就像癩蛤蟆一樣,哪怕它不咬人,但是它惡心人。
並且對方所選的這個時機,明顯是想跟朝廷的科舉分庭抗禮。
就在朝廷的科舉將要開始之前,對方來了這麽一招。
並且江南偽明舉行科舉的時間,僅僅比朝廷這邊的時間晚了六天。
那麽就會有很多江南的讀書人,選擇在江南參加科考。
這是想要搶奪人才是吧?
朱慈烺表示很嗬嗬。
張獻忠占領了四川之後,同樣也舉行了科考,也確實有不少讀書人去參加了張獻忠舉辦的科考。
而張獻忠不過是個流寇,他占據的也隻是一省之地。
現在江南的那邊把益王朱由本推上皇位,接著又是討伐檄文,又是宣布要開始科舉。
那麽在江南參加科考的人肯定會非常多。
朱慈烺冷笑道:“方大伴,直接將此事公布出去,讓人寫文章抨擊江南偽明,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想瞞是瞞不住的,那不如主動公布出去。”
方正化連忙應道:“老奴遵旨……”
接著方正化匆匆辦事去了。
……
朱慈烺坐在禦書房裏沉默了一會兒。
忽然像是自言自語地開口說道:“在江南地區,我們可有合適參加科考的人?”
朱慈烺的話音還沒有落下。
影衛的首領忽然閃身出現,恭敬地說道:“啟稟陛下,出生於江南地區、身份來曆經得起考察,又恰好是以讀書人身份辦事的成員,目前隻有 6人。不過他們又暗中培養了一批人手,此次可以參加科考的人員,大概有三十人左右……”
朱慈烺果斷說道:“好,那就讓他們在江南參加科舉。”
“遵旨……”之後影衛的首領悄然離去。
其實這一點朱慈烺早就想到了。
朝廷將要舉行科舉的消息傳出去之後,敵人肯定會想方設法地派人來參加。
朱慈烺也想往南方摻沙子,但是那個時候沒機會。
現在江南的叛逆也要搞科舉,這樣機會不就來了嗎?
無間道那一套後世人都知道,玩的就是諜中諜。
因為戰亂從北方跑去南方的讀書人。
趁此機會在江南參加科舉的話,肯定會成為敵人的重點審查對象。
所以要身份背景經得起審查的江南人士才行。
還好朱慈烺當年就派了人去江南暗中發展,這一次果然派上大用場了。
朱慈烺剛剛安排完這些事情。
李若璉也來匯報了同樣的消息。
其他的大臣得到消息之後,也紛紛來求見朱慈烺。
範景文率先說道:“陛下,叛逆如此張狂,請皇上發兵剿滅叛逆。”
李邦華緊接著道:“江南偽明即將開啟縣試和府試,兩個月後就開始鄉試,又兩月之後開始會試,會試完了,接著又是殿試。
其舉行科舉的時間,全都跟我們的時間基本重合,亂臣賊子用心險惡,其心可誅……”
施邦曜抱拳拱手道:“臣請皇上下旨公告天下,痛斥亂臣賊子和江南的偽明朝廷,並派大軍討伐之,以正天之視聽……”
孟兆祥也趕緊說道:“臣附議。”
王家彥跟著道:“臣附議……”
“臣附議……”其他人也紛紛開口附和。
朱慈烺卻相當的淡定:“各位愛卿,你們都是為朝廷和大明江山著想,忠心可嘉,值得勉勵,但是卻不能中了敵人的奸計啊!”
啊?
所有人都聽得一懵。
範景文不解地問道:“老臣愚鈍,請陛下為臣等解惑?”
朱慈烺緩緩說道:“各位愛卿不妨想一想,我們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麽?”
範景文略一思索,迴答道:“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其一就是科舉,其二是穩定地方,清除一切不安定因素,其三則是春耕生產,其四則是興修水利……”
孫傳庭補充道:“還有整頓兵馬加強訓練,以強大的軍事實力對敵人形成威懾。”
李邦華恍然大悟道:“首輔大人和孫尚書說的對,陛下的意思是敵人想要擾亂我們的節奏,以此來耽誤這些重要事情的進度?”
朱慈烺點頭道:“是的,這才是敵人深層次的用意,你看看敵人的保密工作做得多好?悄然把朱由本帶到了杭城,突然間就匆忙登基,並公布了一係列的消息。
敵人就是想要擾亂我們的心神,讓我們自亂陣腳。大家都知道亂臣賊子已經斷了漕運,想要讓我們陷入缺糧的困境。如果再把春耕生產和水利工程給耽誤了,那麽整個北方都將會出現糧食危機。
正所謂無農不穩,無商不富。一旦糧食生產出了問題,大規模地出現了糧食危機,所引發的後果將是不可想象的。”
所有人都聽得心神一震。
崇禎年間為什麽出了那麽多的流寇?為什麽出了那麽多的亂子?不就是糧食危機造成的嗎!
施邦曜慚愧地說道:“謝陛下解惑,臣等愚鈍,竟然沒有看穿敵人的陰謀,是臣等失察了!陛下英明。”
範景文也自責道:“陛下目光如炬,老臣慚愧。”
“陛下英明……”其他人齊聲說道。
朱慈烺說道:“內閣和翰林院擬旨,公告天下,天下間隻有一個大明,具體的內容你們先票擬,態度和立場肯定是要表明的。
至於派兵討伐之,現在還不到時機,先把緊要的事情辦好了再說,各位愛卿以為如何?”
“陛下聖明,臣等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