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張獻忠病逝
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 作者:囉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原本的曆史上,明朝滅亡之時。
錦衣衛掌刑千戶高文采,負責鎮守宣武門。
城破之日,高文采和李若璉一樣,攜全家追隨崇禎皇帝上吊自縊。
朱慈烺穿越過來之後。
高文采又跟著李若璉投靠了朱慈烺。
所以朱慈烺才會對高文采信任有加,讓高文采一直負責炸藥廠這邊的事情。
現在旁邊的研究所也由他負責安全工作。
這是常年待在深山老林之中的秘密基地,平時未經允許根本不得外出。
這份工作著實很辛苦。
上一次大量封爵的時候,隻是給高文采賞賜了一些銀子。
朱慈烺現在許諾將來給高文采封爵。
這不但能夠穩住人心,同時也給了他一個目標和希望。
而這也是高文采應得的。
朱慈烺說道:“高愛卿快快請起,以後這邊的事情就交給你了。”
高文采說道:“多謝陛下,微臣遵命。”
有了希望的高文采更加精神抖擻。
朱慈烺他們又在炸藥廠和研究院裏麵視察了一遍,之後才離開了秘密基地。
由於秘密基地是在山裏麵。
所以在出了山區之後,還會路過一些不起眼的村莊。
朱慈烺他們在路過一個小村子的時候,突然看到有不少捕快匆匆忙忙跑進了村子。
同時村子裏麵還傳來了哭喊聲和吵鬧聲,應該是是出了什麽事。
朱慈烺就讓人去打聽一下,這究竟是怎麽迴事?
沒想到還真的出了大事……
……
廣西南寧。
張獻忠這邊也出了大事。
自從張獻忠病倒之後,這一路上病情就沒有好轉過。
好不容易到了南寧地區,張獻忠的病情越發嚴重了。
除了李定國不在之外,張獻忠的幾個義子,孫可望、劉文秀和艾能奇,此時都站在張獻忠的病床前。
左丞相汪兆麟,右丞相嚴錫命,還有各部尚書王國麟、江鼎鎮、龔完敬等人。
外圍則是中軍督都王尚禮,前軍王定國,後軍馮雙禮,左軍馬元利,右軍張化龍等將領。
張獻忠手下的文武要員幾乎都在這裏了。
因為張獻忠已經到了彌留之際,所以他手下的這些重要人員全都聚集了過來。
張獻忠有氣無力地說道:“扶、抉我起來。”
孫可望趕忙說道:“父王你就躺著休息吧!郎中說現在你的身體狀況不適合起床!”
張獻忠眼睛一瞪,說道:“扶我坐起來。”
孫可望和劉文秀趕緊上前。
小心翼翼地把張獻忠扶了起來,讓他靠在床頭上坐著。
張獻忠說道:“事情到了如今這般,本王知道自己的身體不行了,現在我說的話你們一定要記住……”
孫可望說道:“父王您先歇會兒,慢點說。”
張獻忠說道:“當初我們是因為吃不飽肚子,實在是活不下去了才造反的,我帶領著大家能吃飽肚子,也算是沒有白忙一場。
可惜我沒辦法再繼續帶著你們走下去了,你們就都去投奔李自成吧!他看在以往的情分上,肯定不會太過虧待你們的。”
劉文秀說道:“父王你別這麽說,你一定會好起來的。”
張獻忠本想擺擺手,可是想要抬手都極為費力。
隻能微微搖了一下頭接著說道:“你們都去投奔李自成,以後都聽他的指揮,如果有人想要投靠朝廷,那你們也不要攔著。
現在的朝廷不一樣了,但是不能投靠江南的那幫人,否則你們怎麽死的都不知道,全都記住了嗎?”
“大王,我們記住了……”眾人趕緊紛紛開口。
張獻忠說道:“你們記住了就好,定國那邊,你們派人迴去通知他一下,把我的意思轉告他。”
孫可望說道:“父王放心,我一定會派人迴去通知定國的。”
張獻忠說道:“如此甚好,那你們都散了吧!”
孫可望說道:“好的,父王你好好休息。”
劉文秀說道:“父王好好休養,你一定會好起來的。”
艾能奇說道:“父王你要保重身體……”
張獻忠用眼神示意了一下,接著疲憊地閉上了雙眼。
孫可望他們隻能輕手輕腳地退了出去……
……
張獻忠的幾個義子心情都異常沉重。
至於未來,他們並沒有考慮太多。
反正他們都是帶兵打仗的將領,隻要能打仗,去了哪裏都會有他們的位置。
汪兆麟和嚴錫命等人就不一樣了。
不論是投靠李自成,還是投靠朝廷,又或者是投靠江南的偽明。
這些個文官肯定都會被邊緣化,想要得到重用那是千難萬難。
汪兆麟、嚴錫命、王國麟、江鼎鎮和龔完敬等人,相互之間不斷利用眼神交流起來。
他們一個字都沒有說,用眼神交流了幾輪之後,竟然就已經達成了一致。
汪兆麟和嚴錫命他們,正要開口勸說孫渴望等人不要去投奔李自成。
突然從房間裏麵傳來喊聲:“大王,大王你怎麽啦?”
孫可望和劉文秀他們趕緊跑了進去。
發現張獻忠已經沒氣了。
接著就是一片哭聲。
明末一代梟雄張獻忠。
就這麽結束了他的一生……
……
在肇慶落腳的李自成他們。
此時也正在談論著張獻忠。
李過說道:“張獻忠他們到了南寧之後就沒動了,他不會是想在那裏落腳吧?”
宋獻策說道:“不排除這個可能性,不過有小道消息說張獻忠病倒了,並且在貴州那邊的時候就病倒了,聽說病得還不輕。”
李自成說道:“張獻忠的身體可是很結實的,怎麽就突然病倒了呢?不會是謠言吧?”
牛金星說道:“闖王說的也有道理,但是生病這個事情不好說,他們從宜賓渡江之後一路來到南寧,這一路上基本上都是深山老林,深山老林裏麵多瘴氣和各種毒蟲。
除了當地人之外,其他的人去了那些地方,確實是很容易生病的。並且我給張獻忠起了一卦,卦象確實不太妙!”
李自成問道:“什麽卦象?”
錦衣衛掌刑千戶高文采,負責鎮守宣武門。
城破之日,高文采和李若璉一樣,攜全家追隨崇禎皇帝上吊自縊。
朱慈烺穿越過來之後。
高文采又跟著李若璉投靠了朱慈烺。
所以朱慈烺才會對高文采信任有加,讓高文采一直負責炸藥廠這邊的事情。
現在旁邊的研究所也由他負責安全工作。
這是常年待在深山老林之中的秘密基地,平時未經允許根本不得外出。
這份工作著實很辛苦。
上一次大量封爵的時候,隻是給高文采賞賜了一些銀子。
朱慈烺現在許諾將來給高文采封爵。
這不但能夠穩住人心,同時也給了他一個目標和希望。
而這也是高文采應得的。
朱慈烺說道:“高愛卿快快請起,以後這邊的事情就交給你了。”
高文采說道:“多謝陛下,微臣遵命。”
有了希望的高文采更加精神抖擻。
朱慈烺他們又在炸藥廠和研究院裏麵視察了一遍,之後才離開了秘密基地。
由於秘密基地是在山裏麵。
所以在出了山區之後,還會路過一些不起眼的村莊。
朱慈烺他們在路過一個小村子的時候,突然看到有不少捕快匆匆忙忙跑進了村子。
同時村子裏麵還傳來了哭喊聲和吵鬧聲,應該是是出了什麽事。
朱慈烺就讓人去打聽一下,這究竟是怎麽迴事?
沒想到還真的出了大事……
……
廣西南寧。
張獻忠這邊也出了大事。
自從張獻忠病倒之後,這一路上病情就沒有好轉過。
好不容易到了南寧地區,張獻忠的病情越發嚴重了。
除了李定國不在之外,張獻忠的幾個義子,孫可望、劉文秀和艾能奇,此時都站在張獻忠的病床前。
左丞相汪兆麟,右丞相嚴錫命,還有各部尚書王國麟、江鼎鎮、龔完敬等人。
外圍則是中軍督都王尚禮,前軍王定國,後軍馮雙禮,左軍馬元利,右軍張化龍等將領。
張獻忠手下的文武要員幾乎都在這裏了。
因為張獻忠已經到了彌留之際,所以他手下的這些重要人員全都聚集了過來。
張獻忠有氣無力地說道:“扶、抉我起來。”
孫可望趕忙說道:“父王你就躺著休息吧!郎中說現在你的身體狀況不適合起床!”
張獻忠眼睛一瞪,說道:“扶我坐起來。”
孫可望和劉文秀趕緊上前。
小心翼翼地把張獻忠扶了起來,讓他靠在床頭上坐著。
張獻忠說道:“事情到了如今這般,本王知道自己的身體不行了,現在我說的話你們一定要記住……”
孫可望說道:“父王您先歇會兒,慢點說。”
張獻忠說道:“當初我們是因為吃不飽肚子,實在是活不下去了才造反的,我帶領著大家能吃飽肚子,也算是沒有白忙一場。
可惜我沒辦法再繼續帶著你們走下去了,你們就都去投奔李自成吧!他看在以往的情分上,肯定不會太過虧待你們的。”
劉文秀說道:“父王你別這麽說,你一定會好起來的。”
張獻忠本想擺擺手,可是想要抬手都極為費力。
隻能微微搖了一下頭接著說道:“你們都去投奔李自成,以後都聽他的指揮,如果有人想要投靠朝廷,那你們也不要攔著。
現在的朝廷不一樣了,但是不能投靠江南的那幫人,否則你們怎麽死的都不知道,全都記住了嗎?”
“大王,我們記住了……”眾人趕緊紛紛開口。
張獻忠說道:“你們記住了就好,定國那邊,你們派人迴去通知他一下,把我的意思轉告他。”
孫可望說道:“父王放心,我一定會派人迴去通知定國的。”
張獻忠說道:“如此甚好,那你們都散了吧!”
孫可望說道:“好的,父王你好好休息。”
劉文秀說道:“父王好好休養,你一定會好起來的。”
艾能奇說道:“父王你要保重身體……”
張獻忠用眼神示意了一下,接著疲憊地閉上了雙眼。
孫可望他們隻能輕手輕腳地退了出去……
……
張獻忠的幾個義子心情都異常沉重。
至於未來,他們並沒有考慮太多。
反正他們都是帶兵打仗的將領,隻要能打仗,去了哪裏都會有他們的位置。
汪兆麟和嚴錫命等人就不一樣了。
不論是投靠李自成,還是投靠朝廷,又或者是投靠江南的偽明。
這些個文官肯定都會被邊緣化,想要得到重用那是千難萬難。
汪兆麟、嚴錫命、王國麟、江鼎鎮和龔完敬等人,相互之間不斷利用眼神交流起來。
他們一個字都沒有說,用眼神交流了幾輪之後,竟然就已經達成了一致。
汪兆麟和嚴錫命他們,正要開口勸說孫渴望等人不要去投奔李自成。
突然從房間裏麵傳來喊聲:“大王,大王你怎麽啦?”
孫可望和劉文秀他們趕緊跑了進去。
發現張獻忠已經沒氣了。
接著就是一片哭聲。
明末一代梟雄張獻忠。
就這麽結束了他的一生……
……
在肇慶落腳的李自成他們。
此時也正在談論著張獻忠。
李過說道:“張獻忠他們到了南寧之後就沒動了,他不會是想在那裏落腳吧?”
宋獻策說道:“不排除這個可能性,不過有小道消息說張獻忠病倒了,並且在貴州那邊的時候就病倒了,聽說病得還不輕。”
李自成說道:“張獻忠的身體可是很結實的,怎麽就突然病倒了呢?不會是謠言吧?”
牛金星說道:“闖王說的也有道理,但是生病這個事情不好說,他們從宜賓渡江之後一路來到南寧,這一路上基本上都是深山老林,深山老林裏麵多瘴氣和各種毒蟲。
除了當地人之外,其他的人去了那些地方,確實是很容易生病的。並且我給張獻忠起了一卦,卦象確實不太妙!”
李自成問道:“什麽卦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