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禮部尚書被貶
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 作者:囉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慈烺這一次痛下殺手。
是為了震懾更多不安分的人。
對百姓要有仁慈之心,對敵人要霹靂手段。
有些人就是畏威不畏德。
說白了就是犯賤。
對於這種犯賤的人不下重手不行。
還有就是這次的事情後果很嚴重,必須要嚴懲嚴辦才行。
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了不嚴肅處理,十有八九還會再次發生。
當不公平的事情發生的次數多了。
那麽天武皇帝朱慈烺和大明朝廷,就會逐步失去了公信力。
沒有了公信力的朝廷和皇帝,老百姓還會信任嗎?
到時候隻怕又要天下大亂了!
所以這不僅僅是冒名頂替的事情,後續極可能引起一係列更加嚴重的後果。
朱慈烺才會大開殺戒。
用滿地滾落的人頭和鮮血來警醒世人。
敢於跟朝廷作對,那必須是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禮部尚書施邦曜,還有兩個禮部侍郎沒有參與此事。
禮部尚書和兩個侍郎之下。
設有司務廳和清吏司。
而清吏司?共有4個,分別是儀製司?,?祠祭司?,?主客司?和?精膳司。
?祠祭司?主管祭祀典禮事務。
?主客司?主管諸蕃(外國)朝貢事務。
?精膳司?主要負責宴饗事務
?儀製司?主管朝廷禮儀、教育及科舉等事務。
儀製司的主官參與了冒名頂替一事。
直接被朱慈烺下令抄家滅族。
且九族之內的所有人全部罷官削職,永不錄用,十代之內不得參加科舉。
所有參與了此事的官吏,還有那些冒名頂替的人也基本上都是類似的處處罰。
除了有很多當事人被處死之外。
其九族之內三代,六代,九代,甚至是10代之內的所有人,全部都不得參加科舉。
朱慈烺就是要殺人誅心。
必須讓他們付出慘重的代價……
……
這一天早朝的時候。
禮部尚書施邦曜當眾請罪:“陛下,臣罪該萬死,請陛下降罪。”
朱慈烺:“各位愛卿覺得此事該怎麽處理?”
文武大臣全都不敢吭聲。
因為朱慈烺並沒有表明自己的態度,文武大臣可不敢妄自猜測。
但是朱慈烺既然開口詢問了。
其他的大臣可以不吭聲,作為百官之首的內閣首輔範景文。
在這個時候隻能硬著頭皮開口了:“啟稟陛下,按照大明律法,出了這種事情之後,禮部尚書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輕則降職任用,重則罷官削職,貶為平民。”
朱慈烺:“那就依律辦事,禮部尚書和兩位侍郎罷官削職,由範愛卿暫代禮部尚書一職,另大明綜合學府教員朱舜水,入禮部主管儀製司事務,各位愛卿以為如何?”
朱舜水抨擊宋明理學的玄虛學風,以及腐朽的八股取士的科舉製度,大力倡導教育實用論。
朱慈烺讓朱舜水入主禮部儀製司。
剛好符合朱舜水的理念,可以發揮他的專長。
其他的文武大臣卻聽得一頭霧水,他們對這個朱舜水一點都不了解。
不過朱慈烺已經開口了,其他人也不敢反對。
隻是在心裏想著要趕緊去了解一下這個朱舜水。
既然朱舜水受天武皇帝朱慈烺的重視。
將來必然前途無量……
施邦曜:“謝陛下寬恕,老臣謝陛下隆恩。”
朱慈烺隻將他們罷官削職,但是功名還在,並沒有將他們貶為平民,這也算是留了一點餘地。
所以哪怕是被貶了,依然要開口謝恩。
範景文:“陛下仁慈,臣等遵旨。”
李邦華:“陛下仁慈,臣等遵旨。”
其他人也跟著開口說道:“陛下仁慈……”
朱慈烺:“科舉剛進行到了一半,後麵還有兩輪考試,各位愛卿認為誰可擔此大任?”
剛剛處理了冒名頂替的事情。
現在誰都不想碰這個燙手山芋。
眾人又把目光看向了範景文。
現在他暫代禮部尚書之職,範景文想不接手都不行。
範景文:“陛下,臣需要處理內閣事務,又要處理禮部的日常工作,現在又加上科舉之事,老臣實在有些力不從心。
老臣懇請陛下讓刑部尚書孟兆祥,大理寺卿馬世奇,共同協助老臣主持科舉事務。
有了刑部和大理寺的介入,他們能為老臣分擔部分工作,更重要的是可以進行嚴格的監查,防止有人徇私舞弊……”
現在禮部人手緊缺。
這也倒是一個辦法。
朱慈烺:“孟愛卿和馬愛卿以為如何?”
孟兆祥和馬世奇兩人,都在心裏暗罵範景文是老狐狸。
科舉的事情跟他們兩個部門根本沒關係,現在卻被範景文當眾拖下了水。
麵對朱慈烺的詢問隻能接招了。
孟兆祥:“謝陛下的信任,臣願意為陛下分憂。”
馬世奇:“多謝陛下,能為陛下分憂,這是臣的榮幸。”
朱慈烺:“很好,那麽接下來的科單事務,就麻煩幾位愛卿了。”
三人趕緊說道:“臣等遵旨……”
……
而在大明綜合學府這邊。
擔任普通教員的朱舜水。
還不知道他的仕途已經發生了重大改變。
本來他和顧炎武黃宗曦他們一起,準備參加下一輪的科舉。
他們本就是有功名在身的人,所以不用從第1輪開始考。
現在他們都經過了教學人員的選拔與培訓,並且已經擔任了正式的教員。
如果他們參加後麵兩輪的科級考試,那肯定是占了很大的優勢的。
但是現在形勢有所變化。
朱慈烺隻能提前任用朱舜水。
朱舜水和往常一樣,認真做好他的教學工作,這一天他剛剛上完一節課。
朱舜水剛剛走出教室,就有一幫人迎麵而來。
綜合學府的教導處主任。
看到朱舜水就趕緊大聲說道:“朱教員,快快準備接旨。”
朱舜水立刻反應過來,迎麵而來的人就是來找他的。
看這樣子還是來傳達聖旨的。
朱舜水趕緊恭敬的說道:“見過各位大人,見過天使。”
教導處主任:“這一位是張國元張公公。”
朱舜水:“見過張公公,公公一路辛苦了。”
張國元:“朱大人客氣了,咱家就是為陛下跑跑腿而已,可談不上辛苦。事情比較著急,咱們就一切從簡,朱大人準備接旨吧!”
朱舜水趕緊恭敬地跪在地上準備接旨。
張國元展開聖旨開始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製曰,日前處理的冒名頂替一案,禮部官員多有受牽連者,如今禮部人手空缺,朱舜水大力倡導實用之學,特任命為禮部儀製司主事……”
朱舜水聽得非常激動。
這不僅僅是激動於他得到了重用,更重要的是皇帝陛下竟然知道他的教育理念。
朱舜水趕緊說道:“微臣朱舜水接旨,微臣謝陛下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走完流程之後,旁邊的人紛紛向朱舜水恭喜。
而朱舜水一步高升,從此進入了所有文武大臣的視線。
也開始了他為教育事業奮鬥的一生。
是為了震懾更多不安分的人。
對百姓要有仁慈之心,對敵人要霹靂手段。
有些人就是畏威不畏德。
說白了就是犯賤。
對於這種犯賤的人不下重手不行。
還有就是這次的事情後果很嚴重,必須要嚴懲嚴辦才行。
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了不嚴肅處理,十有八九還會再次發生。
當不公平的事情發生的次數多了。
那麽天武皇帝朱慈烺和大明朝廷,就會逐步失去了公信力。
沒有了公信力的朝廷和皇帝,老百姓還會信任嗎?
到時候隻怕又要天下大亂了!
所以這不僅僅是冒名頂替的事情,後續極可能引起一係列更加嚴重的後果。
朱慈烺才會大開殺戒。
用滿地滾落的人頭和鮮血來警醒世人。
敢於跟朝廷作對,那必須是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禮部尚書施邦曜,還有兩個禮部侍郎沒有參與此事。
禮部尚書和兩個侍郎之下。
設有司務廳和清吏司。
而清吏司?共有4個,分別是儀製司?,?祠祭司?,?主客司?和?精膳司。
?祠祭司?主管祭祀典禮事務。
?主客司?主管諸蕃(外國)朝貢事務。
?精膳司?主要負責宴饗事務
?儀製司?主管朝廷禮儀、教育及科舉等事務。
儀製司的主官參與了冒名頂替一事。
直接被朱慈烺下令抄家滅族。
且九族之內的所有人全部罷官削職,永不錄用,十代之內不得參加科舉。
所有參與了此事的官吏,還有那些冒名頂替的人也基本上都是類似的處處罰。
除了有很多當事人被處死之外。
其九族之內三代,六代,九代,甚至是10代之內的所有人,全部都不得參加科舉。
朱慈烺就是要殺人誅心。
必須讓他們付出慘重的代價……
……
這一天早朝的時候。
禮部尚書施邦曜當眾請罪:“陛下,臣罪該萬死,請陛下降罪。”
朱慈烺:“各位愛卿覺得此事該怎麽處理?”
文武大臣全都不敢吭聲。
因為朱慈烺並沒有表明自己的態度,文武大臣可不敢妄自猜測。
但是朱慈烺既然開口詢問了。
其他的大臣可以不吭聲,作為百官之首的內閣首輔範景文。
在這個時候隻能硬著頭皮開口了:“啟稟陛下,按照大明律法,出了這種事情之後,禮部尚書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輕則降職任用,重則罷官削職,貶為平民。”
朱慈烺:“那就依律辦事,禮部尚書和兩位侍郎罷官削職,由範愛卿暫代禮部尚書一職,另大明綜合學府教員朱舜水,入禮部主管儀製司事務,各位愛卿以為如何?”
朱舜水抨擊宋明理學的玄虛學風,以及腐朽的八股取士的科舉製度,大力倡導教育實用論。
朱慈烺讓朱舜水入主禮部儀製司。
剛好符合朱舜水的理念,可以發揮他的專長。
其他的文武大臣卻聽得一頭霧水,他們對這個朱舜水一點都不了解。
不過朱慈烺已經開口了,其他人也不敢反對。
隻是在心裏想著要趕緊去了解一下這個朱舜水。
既然朱舜水受天武皇帝朱慈烺的重視。
將來必然前途無量……
施邦曜:“謝陛下寬恕,老臣謝陛下隆恩。”
朱慈烺隻將他們罷官削職,但是功名還在,並沒有將他們貶為平民,這也算是留了一點餘地。
所以哪怕是被貶了,依然要開口謝恩。
範景文:“陛下仁慈,臣等遵旨。”
李邦華:“陛下仁慈,臣等遵旨。”
其他人也跟著開口說道:“陛下仁慈……”
朱慈烺:“科舉剛進行到了一半,後麵還有兩輪考試,各位愛卿認為誰可擔此大任?”
剛剛處理了冒名頂替的事情。
現在誰都不想碰這個燙手山芋。
眾人又把目光看向了範景文。
現在他暫代禮部尚書之職,範景文想不接手都不行。
範景文:“陛下,臣需要處理內閣事務,又要處理禮部的日常工作,現在又加上科舉之事,老臣實在有些力不從心。
老臣懇請陛下讓刑部尚書孟兆祥,大理寺卿馬世奇,共同協助老臣主持科舉事務。
有了刑部和大理寺的介入,他們能為老臣分擔部分工作,更重要的是可以進行嚴格的監查,防止有人徇私舞弊……”
現在禮部人手緊缺。
這也倒是一個辦法。
朱慈烺:“孟愛卿和馬愛卿以為如何?”
孟兆祥和馬世奇兩人,都在心裏暗罵範景文是老狐狸。
科舉的事情跟他們兩個部門根本沒關係,現在卻被範景文當眾拖下了水。
麵對朱慈烺的詢問隻能接招了。
孟兆祥:“謝陛下的信任,臣願意為陛下分憂。”
馬世奇:“多謝陛下,能為陛下分憂,這是臣的榮幸。”
朱慈烺:“很好,那麽接下來的科單事務,就麻煩幾位愛卿了。”
三人趕緊說道:“臣等遵旨……”
……
而在大明綜合學府這邊。
擔任普通教員的朱舜水。
還不知道他的仕途已經發生了重大改變。
本來他和顧炎武黃宗曦他們一起,準備參加下一輪的科舉。
他們本就是有功名在身的人,所以不用從第1輪開始考。
現在他們都經過了教學人員的選拔與培訓,並且已經擔任了正式的教員。
如果他們參加後麵兩輪的科級考試,那肯定是占了很大的優勢的。
但是現在形勢有所變化。
朱慈烺隻能提前任用朱舜水。
朱舜水和往常一樣,認真做好他的教學工作,這一天他剛剛上完一節課。
朱舜水剛剛走出教室,就有一幫人迎麵而來。
綜合學府的教導處主任。
看到朱舜水就趕緊大聲說道:“朱教員,快快準備接旨。”
朱舜水立刻反應過來,迎麵而來的人就是來找他的。
看這樣子還是來傳達聖旨的。
朱舜水趕緊恭敬的說道:“見過各位大人,見過天使。”
教導處主任:“這一位是張國元張公公。”
朱舜水:“見過張公公,公公一路辛苦了。”
張國元:“朱大人客氣了,咱家就是為陛下跑跑腿而已,可談不上辛苦。事情比較著急,咱們就一切從簡,朱大人準備接旨吧!”
朱舜水趕緊恭敬地跪在地上準備接旨。
張國元展開聖旨開始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製曰,日前處理的冒名頂替一案,禮部官員多有受牽連者,如今禮部人手空缺,朱舜水大力倡導實用之學,特任命為禮部儀製司主事……”
朱舜水聽得非常激動。
這不僅僅是激動於他得到了重用,更重要的是皇帝陛下竟然知道他的教育理念。
朱舜水趕緊說道:“微臣朱舜水接旨,微臣謝陛下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走完流程之後,旁邊的人紛紛向朱舜水恭喜。
而朱舜水一步高升,從此進入了所有文武大臣的視線。
也開始了他為教育事業奮鬥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