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風雨飄搖,何去何從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作者:安知小鍋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一百二十三章風雨飄搖,何去何從
“……臣有罪,臣要向您坦白一件事……”太醫院首座的話如同驚雷般在郭淩峰耳邊炸響,他猛然迴頭,鷹隼般銳利的目光直射跪在地上的老人,語氣森寒:“你想說什麽?”
老首座顫顫巍巍地叩首,聲音中帶著壓抑的恐懼:“啟稟皇上,皇後娘娘體內的毒……並非尋常毒物,而是……而是……”
“是什麽!給朕說清楚!”郭淩峰心中升起一股不祥的預感,他一把抓住老首座的衣襟,幾乎將他整個人提了起來。
“是……是慢性毒藥,且……且已有多年……”老首座的聲音越來越小,幾乎微不可聞。
“你說什麽?!”郭淩峰如遭雷擊,不敢置信地鬆開手,任由老首座跌坐在地上。慢性毒藥,多年……這意味著什麽?這意味著有人一直在暗中謀害皇後,而他卻一無所知!
怒火如同火山噴發般在郭淩峰胸膛燃燒,他猛地一拳砸在床邊的雕花欄杆上,堅硬的木料瞬間四分五裂。他猩紅的雙眼掃過殿內眾人,聲音冷冽如冰:“皇後究竟是怎麽中毒的?!是誰幹的?!”
太醫和宮人們嚇得噤若寒蟬,無人敢應答。皇後中毒多年,這其中牽扯的人和事必然錯綜複雜,稍有不慎便會引火燒身,誰也不敢在這個時候觸怒龍顏。
郭淩峰深吸一口氣,壓抑著心中的怒火,他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事到如今,追究責任已經不重要了,當務之急是治好皇後的病。
“你們都退下吧,沒有朕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靠近鳳鸞宮半步!”
宮人們如蒙大赦,紛紛退了出去,偌大的宮殿隻剩下郭淩峰和病榻上的皇後。他坐在床邊,輕輕握著皇後冰冷的手,心中充滿了自責和痛楚。
皇後依舊昏迷不醒,臉色蒼白得如同窗外的白雪。郭淩峰日夜守在她的身邊,衣不解帶,親自喂藥喂水,希望能用自己的體溫溫暖她冰冷的身體。
然而,皇後的病情卻絲毫沒有好轉,反而日益嚴重。消息傳到宮外,頓時引起軒然大波。朝臣們議論紛紛,有人擔心皇後的安危,有人則開始揣測皇後的病因,各種謠言甚囂塵上。
“聽說了嗎?皇後娘娘怕是不行了,聽說連太醫都束手無策。”
“這皇後娘娘也是命苦,好不容易當上皇後,還沒享幾年福就……”
“哎,誰說不是呢?皇上對皇後娘娘可是情深義重,如今皇後娘娘病重,皇上怕是……”
這些流言蜚語傳到郭淩峰耳中,讓他心中更加煩躁不安。他知道,皇後病重,後宮不可一日無主。朝臣們也開始上書,建議他盡早立後,以安定人心。
郭淩峰看著奏折上“廢後”“立後”的字眼,心中仿佛被刀割一般疼痛。他深愛著皇後,從未想過要廢後另立,可是如今……
他疲憊地揉了揉眉心,目光落在那封來自貴妃的信箋上。信箋上,娟秀的字跡寫滿了關切和擔憂,字裏行間流露出對他的情意,以及……對後位的渴望。
郭淩峰放下信箋,起身走到窗邊,望著窗外飄落的雪花,心中一片茫然。他該怎麽辦?是順應朝臣的建議,廢後另立,以穩定朝局?還是……
“皇上……”身後傳來太監小德子小心翼翼的聲音,“貴妃娘娘求見……”
郭淩峰沒有迴頭,隻是淡淡地問道:“她來做什麽?”
“貴妃娘娘說,她燉了參湯,想給皇上和……和皇後娘娘送來。”
郭淩峰沉默了片刻,最後緩緩開口:“讓她進來吧……”##第一百二十三章風雨飄搖,何去何從(續)
寒風夾雜著雪花從窗外湧入,帶來一絲刺骨的寒意。郭淩峰卻仿佛沒有察覺,依舊保持著望向窗外的姿勢,挺拔的身影透著一絲落寞與疲憊。
“皇上,您還是喝口參湯吧,暖暖身子。”
貴妃的聲音柔媚動人,她端著參湯款款走近,精致的妝容掩蓋不住眼角的一絲憂慮,“皇後娘娘吉人天相,一定會好起來的。”
郭淩峰轉過身,接過參湯,卻沒有喝,隻是靜靜地看著眼前這位嬌媚的女子。她是他的貴妃,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溫柔體貼,善解人意,是後宮中最懂他的女人。
“皇上,您是不是在擔心皇後娘娘,又在憂慮朝政之事?”貴妃輕輕握住郭淩峰的手,“臣妾知道您重情重義,不願辜負皇後娘娘,但您也要為江山社稷著想啊。如今朝野上下議論紛紛,後宮不可一日無主,還請皇上以龍體為重,早做決斷。”
她的話語字字懇切,句句在理,卻如同針紮一般刺痛著郭淩峰的心。他何嚐不知道“國不可一日無君,後宮不可一日無主”的道理?他也明白,如今皇後的情況,自己再執著於“情”之一字,隻會讓國家陷入動蕩,讓心懷不軌之人有機可乘。
可是,要他親手廢掉結發妻子的後位,另立他人,他真的做不到。那份刻骨銘心的感情,那段相濡以沫的歲月,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印在他的腦海中,揮之不去。
“朕知道了,你先退下吧,讓朕靜一靜。”郭淩峰閉上眼睛,揮了揮手,示意貴妃離開。
貴妃張了張嘴,還想再說些什麽,最終還是化作一聲歎息,福了福身,轉身退出了鳳鸞宮。
殿內再次陷入一片寂靜,隻有窗外唿嘯的寒風和偶爾傳來的幾聲咳嗽聲打破著這份寧靜。郭淩峰在心中默默地說道:“皇後,你一定要堅持住,朕一定會找到辦法救你的!”
他猛地睜開雙眼,眼神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仿佛做出了什麽重要的決定。他快步走到書桌前,提筆寫下一封聖旨,然後喚來太監總管,沉聲吩咐道:“傳朕旨意,即刻召集所有太醫,帶著所有醫書典籍,到禦書房見駕!”
禦書房內,燈火通明,氣氛卻壓抑得令人窒息。幾十名太醫低著頭,汗流浹背,手中捧著各種醫書典籍,大氣也不敢出。
郭淩峰不眠不休,已經連續幾日帶領著太醫們查閱古籍,嚐試了各種藥方,但皇後的病情依舊沒有好轉,反而更加虛弱。太醫們束手無策,隻能跪在地上,一遍遍地說著“臣等無能,請皇上恕罪”。
“廢物!都是一群廢物!”郭淩峰猛地將手中的醫書砸在地上,怒吼道,“皇後若是有個三長兩短,朕要你們所有人陪葬!”
太醫們嚇得瑟瑟發抖,卻也無計可施。他們行醫多年,從未見過如此怪病,皇後脈象時有時無,氣息微弱,如同風中殘燭,隨時都可能熄滅。
絕望的情緒如同潮水般湧上郭淩峰的心頭,他無力地癱坐在龍椅上,眼前浮現出與皇後初識的場景,那時候的她,是那般活潑靈動,如今卻隻能躺在冰冷的病榻之上,生死未卜。
“難道真的沒有辦法了嗎?”郭淩峰喃喃自語,聲音中充滿了無力和絕望。
就在這時,一名小太監急匆匆地跑了進來,跪在地上稟報道:“皇上,宮外有一位自稱‘賽華佗’的神醫求見,說他有辦法治好皇後娘娘的病!”
“賽華佗?”郭淩峰猛地站起身,眼中閃過一絲希望的光芒,“快宣他進來!”
不多時,一位身穿粗布麻衣,卻仙風道骨的老者在小太監的帶領下走進了禦書房。他躬身行禮,聲音洪亮有力:“草民賽華佗,參見皇上。”
“你真的有辦法治好皇後的病?”郭淩峰迫不及待地問道,語氣中帶著一絲顫抖。
賽華佗捋了捋胡須,自信地說道:“迴皇上,草民行醫數十載,不敢說妙手迴春,但也算是經驗豐富。皇後娘娘的病雖然棘手,但並非無藥可醫。”
聽到這句話,郭淩峰仿佛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激動地說道:“隻要你能治好皇後,朕重重有賞!”
賽華佗卻搖了搖頭,說道:“皇上,治病救人乃醫者本分,草民不敢貪圖賞賜。隻是……”他頓了頓,目光深邃地看向郭淩峰,“草民的治療方法有些特殊,需要皇上您……做出一個重大的決定……”
“什麽決定?”郭淩峰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從賽華佗深邃的眼神中讀出了一絲不同尋常的意味。
賽華佗沒有直接迴答,而是緩緩走到一旁,從隨身攜帶的藥箱中取出一個精致的木盒。他小心翼翼地打開盒子,裏麵躺著一枚金針,針身散發著淡淡的光芒,一看便知不是凡品。
“此乃‘迴魂針’,可引渡生機,逆轉陰陽。”賽華佗指著金針,語氣沉穩,“但皇後娘娘久病纏身,自身生機微弱,需借助外力方可奏效。”
郭淩峰眉頭緊鎖,他隱約猜到了賽華佗接下來的話,卻又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張了張嘴,艱難地問道:“需要……借助何種外力?”
賽華佗深吸一口氣,語氣變得凝重起來:“需從至親之人身上,引渡一絲精元,注入皇後娘娘體內,方可激發生機,重燃生命之火。”
“至親之人?”郭淩峰喃喃自語,腦海中閃過一張張熟悉的麵孔,最終定格在貴妃那張嬌媚動人的臉上。貴妃與皇後同出一族,血脈相連,是皇後在這深宮之中唯一的親人。
“皇上,”賽華佗似乎看穿了郭淩峰的心思,意味深長地說道,“此事非同小可,需慎重考慮。引渡精元,雖不傷性命,卻會損耗元氣,影響日後壽數。”
郭淩峰沉默了,他明白賽華佗話中的意思。貴妃正值青春年少,深受寵愛,若是為了救皇後而損耗元氣,影響壽數,那對貴妃來說無疑是巨大的犧牲。更何況,後宮之中,虎視眈眈之人不在少數,一旦貴妃失勢,後果不堪設想。
“皇上,”一直守候在一旁的小德子見郭淩峰遲遲不語,忍不住開口提醒道,“皇後娘娘命懸一線,還請皇上早做決斷啊!”
郭淩峰猛地抬起頭,目光掃過禦書房內一張張焦急的臉龐,心中五味雜陳。他深知,自己的一念之間,將決定著皇後和貴妃的命運,甚至可能影響整個後宮的格局。
他緩緩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夜空中閃爍的星辰,陷入了沉思。窗外,夜風唿嘯,如同他此刻的心情,波濤洶湧,難以平靜。
不知過了多久,郭淩峰終於轉過身,眼神堅定地看向賽華佗,一字一句地說道:“朕……”
“……臣有罪,臣要向您坦白一件事……”太醫院首座的話如同驚雷般在郭淩峰耳邊炸響,他猛然迴頭,鷹隼般銳利的目光直射跪在地上的老人,語氣森寒:“你想說什麽?”
老首座顫顫巍巍地叩首,聲音中帶著壓抑的恐懼:“啟稟皇上,皇後娘娘體內的毒……並非尋常毒物,而是……而是……”
“是什麽!給朕說清楚!”郭淩峰心中升起一股不祥的預感,他一把抓住老首座的衣襟,幾乎將他整個人提了起來。
“是……是慢性毒藥,且……且已有多年……”老首座的聲音越來越小,幾乎微不可聞。
“你說什麽?!”郭淩峰如遭雷擊,不敢置信地鬆開手,任由老首座跌坐在地上。慢性毒藥,多年……這意味著什麽?這意味著有人一直在暗中謀害皇後,而他卻一無所知!
怒火如同火山噴發般在郭淩峰胸膛燃燒,他猛地一拳砸在床邊的雕花欄杆上,堅硬的木料瞬間四分五裂。他猩紅的雙眼掃過殿內眾人,聲音冷冽如冰:“皇後究竟是怎麽中毒的?!是誰幹的?!”
太醫和宮人們嚇得噤若寒蟬,無人敢應答。皇後中毒多年,這其中牽扯的人和事必然錯綜複雜,稍有不慎便會引火燒身,誰也不敢在這個時候觸怒龍顏。
郭淩峰深吸一口氣,壓抑著心中的怒火,他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事到如今,追究責任已經不重要了,當務之急是治好皇後的病。
“你們都退下吧,沒有朕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靠近鳳鸞宮半步!”
宮人們如蒙大赦,紛紛退了出去,偌大的宮殿隻剩下郭淩峰和病榻上的皇後。他坐在床邊,輕輕握著皇後冰冷的手,心中充滿了自責和痛楚。
皇後依舊昏迷不醒,臉色蒼白得如同窗外的白雪。郭淩峰日夜守在她的身邊,衣不解帶,親自喂藥喂水,希望能用自己的體溫溫暖她冰冷的身體。
然而,皇後的病情卻絲毫沒有好轉,反而日益嚴重。消息傳到宮外,頓時引起軒然大波。朝臣們議論紛紛,有人擔心皇後的安危,有人則開始揣測皇後的病因,各種謠言甚囂塵上。
“聽說了嗎?皇後娘娘怕是不行了,聽說連太醫都束手無策。”
“這皇後娘娘也是命苦,好不容易當上皇後,還沒享幾年福就……”
“哎,誰說不是呢?皇上對皇後娘娘可是情深義重,如今皇後娘娘病重,皇上怕是……”
這些流言蜚語傳到郭淩峰耳中,讓他心中更加煩躁不安。他知道,皇後病重,後宮不可一日無主。朝臣們也開始上書,建議他盡早立後,以安定人心。
郭淩峰看著奏折上“廢後”“立後”的字眼,心中仿佛被刀割一般疼痛。他深愛著皇後,從未想過要廢後另立,可是如今……
他疲憊地揉了揉眉心,目光落在那封來自貴妃的信箋上。信箋上,娟秀的字跡寫滿了關切和擔憂,字裏行間流露出對他的情意,以及……對後位的渴望。
郭淩峰放下信箋,起身走到窗邊,望著窗外飄落的雪花,心中一片茫然。他該怎麽辦?是順應朝臣的建議,廢後另立,以穩定朝局?還是……
“皇上……”身後傳來太監小德子小心翼翼的聲音,“貴妃娘娘求見……”
郭淩峰沒有迴頭,隻是淡淡地問道:“她來做什麽?”
“貴妃娘娘說,她燉了參湯,想給皇上和……和皇後娘娘送來。”
郭淩峰沉默了片刻,最後緩緩開口:“讓她進來吧……”##第一百二十三章風雨飄搖,何去何從(續)
寒風夾雜著雪花從窗外湧入,帶來一絲刺骨的寒意。郭淩峰卻仿佛沒有察覺,依舊保持著望向窗外的姿勢,挺拔的身影透著一絲落寞與疲憊。
“皇上,您還是喝口參湯吧,暖暖身子。”
貴妃的聲音柔媚動人,她端著參湯款款走近,精致的妝容掩蓋不住眼角的一絲憂慮,“皇後娘娘吉人天相,一定會好起來的。”
郭淩峰轉過身,接過參湯,卻沒有喝,隻是靜靜地看著眼前這位嬌媚的女子。她是他的貴妃,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溫柔體貼,善解人意,是後宮中最懂他的女人。
“皇上,您是不是在擔心皇後娘娘,又在憂慮朝政之事?”貴妃輕輕握住郭淩峰的手,“臣妾知道您重情重義,不願辜負皇後娘娘,但您也要為江山社稷著想啊。如今朝野上下議論紛紛,後宮不可一日無主,還請皇上以龍體為重,早做決斷。”
她的話語字字懇切,句句在理,卻如同針紮一般刺痛著郭淩峰的心。他何嚐不知道“國不可一日無君,後宮不可一日無主”的道理?他也明白,如今皇後的情況,自己再執著於“情”之一字,隻會讓國家陷入動蕩,讓心懷不軌之人有機可乘。
可是,要他親手廢掉結發妻子的後位,另立他人,他真的做不到。那份刻骨銘心的感情,那段相濡以沫的歲月,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印在他的腦海中,揮之不去。
“朕知道了,你先退下吧,讓朕靜一靜。”郭淩峰閉上眼睛,揮了揮手,示意貴妃離開。
貴妃張了張嘴,還想再說些什麽,最終還是化作一聲歎息,福了福身,轉身退出了鳳鸞宮。
殿內再次陷入一片寂靜,隻有窗外唿嘯的寒風和偶爾傳來的幾聲咳嗽聲打破著這份寧靜。郭淩峰在心中默默地說道:“皇後,你一定要堅持住,朕一定會找到辦法救你的!”
他猛地睜開雙眼,眼神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仿佛做出了什麽重要的決定。他快步走到書桌前,提筆寫下一封聖旨,然後喚來太監總管,沉聲吩咐道:“傳朕旨意,即刻召集所有太醫,帶著所有醫書典籍,到禦書房見駕!”
禦書房內,燈火通明,氣氛卻壓抑得令人窒息。幾十名太醫低著頭,汗流浹背,手中捧著各種醫書典籍,大氣也不敢出。
郭淩峰不眠不休,已經連續幾日帶領著太醫們查閱古籍,嚐試了各種藥方,但皇後的病情依舊沒有好轉,反而更加虛弱。太醫們束手無策,隻能跪在地上,一遍遍地說著“臣等無能,請皇上恕罪”。
“廢物!都是一群廢物!”郭淩峰猛地將手中的醫書砸在地上,怒吼道,“皇後若是有個三長兩短,朕要你們所有人陪葬!”
太醫們嚇得瑟瑟發抖,卻也無計可施。他們行醫多年,從未見過如此怪病,皇後脈象時有時無,氣息微弱,如同風中殘燭,隨時都可能熄滅。
絕望的情緒如同潮水般湧上郭淩峰的心頭,他無力地癱坐在龍椅上,眼前浮現出與皇後初識的場景,那時候的她,是那般活潑靈動,如今卻隻能躺在冰冷的病榻之上,生死未卜。
“難道真的沒有辦法了嗎?”郭淩峰喃喃自語,聲音中充滿了無力和絕望。
就在這時,一名小太監急匆匆地跑了進來,跪在地上稟報道:“皇上,宮外有一位自稱‘賽華佗’的神醫求見,說他有辦法治好皇後娘娘的病!”
“賽華佗?”郭淩峰猛地站起身,眼中閃過一絲希望的光芒,“快宣他進來!”
不多時,一位身穿粗布麻衣,卻仙風道骨的老者在小太監的帶領下走進了禦書房。他躬身行禮,聲音洪亮有力:“草民賽華佗,參見皇上。”
“你真的有辦法治好皇後的病?”郭淩峰迫不及待地問道,語氣中帶著一絲顫抖。
賽華佗捋了捋胡須,自信地說道:“迴皇上,草民行醫數十載,不敢說妙手迴春,但也算是經驗豐富。皇後娘娘的病雖然棘手,但並非無藥可醫。”
聽到這句話,郭淩峰仿佛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激動地說道:“隻要你能治好皇後,朕重重有賞!”
賽華佗卻搖了搖頭,說道:“皇上,治病救人乃醫者本分,草民不敢貪圖賞賜。隻是……”他頓了頓,目光深邃地看向郭淩峰,“草民的治療方法有些特殊,需要皇上您……做出一個重大的決定……”
“什麽決定?”郭淩峰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從賽華佗深邃的眼神中讀出了一絲不同尋常的意味。
賽華佗沒有直接迴答,而是緩緩走到一旁,從隨身攜帶的藥箱中取出一個精致的木盒。他小心翼翼地打開盒子,裏麵躺著一枚金針,針身散發著淡淡的光芒,一看便知不是凡品。
“此乃‘迴魂針’,可引渡生機,逆轉陰陽。”賽華佗指著金針,語氣沉穩,“但皇後娘娘久病纏身,自身生機微弱,需借助外力方可奏效。”
郭淩峰眉頭緊鎖,他隱約猜到了賽華佗接下來的話,卻又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張了張嘴,艱難地問道:“需要……借助何種外力?”
賽華佗深吸一口氣,語氣變得凝重起來:“需從至親之人身上,引渡一絲精元,注入皇後娘娘體內,方可激發生機,重燃生命之火。”
“至親之人?”郭淩峰喃喃自語,腦海中閃過一張張熟悉的麵孔,最終定格在貴妃那張嬌媚動人的臉上。貴妃與皇後同出一族,血脈相連,是皇後在這深宮之中唯一的親人。
“皇上,”賽華佗似乎看穿了郭淩峰的心思,意味深長地說道,“此事非同小可,需慎重考慮。引渡精元,雖不傷性命,卻會損耗元氣,影響日後壽數。”
郭淩峰沉默了,他明白賽華佗話中的意思。貴妃正值青春年少,深受寵愛,若是為了救皇後而損耗元氣,影響壽數,那對貴妃來說無疑是巨大的犧牲。更何況,後宮之中,虎視眈眈之人不在少數,一旦貴妃失勢,後果不堪設想。
“皇上,”一直守候在一旁的小德子見郭淩峰遲遲不語,忍不住開口提醒道,“皇後娘娘命懸一線,還請皇上早做決斷啊!”
郭淩峰猛地抬起頭,目光掃過禦書房內一張張焦急的臉龐,心中五味雜陳。他深知,自己的一念之間,將決定著皇後和貴妃的命運,甚至可能影響整個後宮的格局。
他緩緩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夜空中閃爍的星辰,陷入了沉思。窗外,夜風唿嘯,如同他此刻的心情,波濤洶湧,難以平靜。
不知過了多久,郭淩峰終於轉過身,眼神堅定地看向賽華佗,一字一句地說道:“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