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成年人的事,你們文人少摻和。
重生86:契約土狗,承包興安嶺 作者:筆沒墨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51章 成年人的事,你們文人少摻和。
冰城又被叫做哈拉濱,是一座火車拉來的城市,是老毛子修建中東鐵路的支點城市。
從清末到民國,再到新華夏,曆經100多年時間,就從一個鬆花江邊的小漁村,發展成了市區人口200多萬人的大城市。
雖然在後世沒落了,但在眼下1986年的光景,是妥妥的大型工業城市,光是幾萬人的國營大工廠就有十多座。
馬虎他們的目的地是學府路大學城一帶,但因為要過鬆花江,隻能走當年扶桑小鬼子修建的濱州橋,是一座大型的公鐵兩用橋,甚至岸邊還有兩座水泥炮樓。
汽車一進市區,街麵上立馬就繁華了起來,各種小汽車、電車、卡車、摩托車、自行車,交織成一幅熱鬧非凡的畫麵。
街邊的商店琳琅滿目,招牌林立,行人熙熙攘攘,叫賣聲、談笑聲不絕於耳,多數人都穿著簡單的襯衫,藍灰色工裝褲,也有穿著連衣裙和黑西裝的時尚人士。
雖然樸素,但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在改開浪潮洶湧的奮進年代,這是一座依然張口同誌,閉口同誌,工人最光榮的城市。
沒有人能想到,再過十年光景,這些待遇一流,摸魚上班,連開除個人都要開職工大會的國營工廠,會因為效率,技術,資金等各方麵的原因,被鄉鎮企業和外資工廠打的丟盔棄甲。
時代的選擇和曆史的必然,落在普通人身上,卻是難以承受的重擔。
絕大多數普通人,麵對時代的浪潮,最應該該做的就是多思考,而不是隨波逐流。
閉上眼睛,耳朵,不要相信任何人灌輸的信息,用心感受時代的脈搏,這樣才能做出正確選擇。
否則,一旦做出了錯誤的選擇,付出的代價很可能是十年,二十年的人生.......
花了半個小時穿越城區,汽車最終停在了學府路附近的一家國營賓館門口。
這年頭還沒有身份證,出門想住個稍微好點的地方,必須得有介紹信。
要是沒有介紹信,隻能去擠小旅店,而且就算是小旅店,沒有介紹信也要多給額外的房費。
好在,劉場長將一切都準備好了,最主要的是介紹信他自己就能開。
兩間大床房,每間三塊錢的價格著實不低,是小旅店四人間的十倍。
但劉場長能公款報銷,馬虎也算跟著占了個便宜。
“虎子,咱這幾天各忙各的,我采購圖書就在附近活動,汽車你先開著。”
“什麽時候迴大青山,咱再一起迴去。”
“沒問題。”
等房間開好,三人在賓館內的餐廳簡單的吃了一口,就直接分開了。
上墳這種事,一般都是上午,今天肯定是不行了。
所以馬虎便帶著林夏,先去了位於東大直街的冰城電影院,打算體驗一下這個年代的大熒幕。
而劉場長,則是在門口叫了一輛三輪車,去了附近的林業大學,直接來到了教務處。
“老季,讓你給我留的淘汰書籍都準備好了沒?”
大青山林場是鬆江森工集團的下屬單位,和林業口的學校自然多有聯絡,老季之前去餘慶縣林業局支援過,和他關係不錯。
建立圖書室的事一定下來,他就打電話給老季,托對方弄了一批淘汰的技術書籍。
“富貴,你總算來了,那些舊書放在倉庫實在太占地方了。”
“就按咱倆電話裏的講的價格,不管頁數,大小,一本二塊錢。”
劉場長點了點頭,隨後道:“沒問題,不過數量可能不需要那麽多了,隻能買兩千塊錢的舊書了。”
“什麽,電話裏你可是叫我留二千本。”
“我給你留的可不是盜版書,都是正兒八經的出版物,還有各種專業書籍,隨便一本都得好幾塊錢。”
老季說完,一臉的無奈,這人怎麽說變卦,就變卦。
劉場長聳了聳肩:“我有啥辦法,趕上一個傻子也要過來,我咋也得花錢把車修修吧。”
“人家的身份,和咱們這些小幹部可不一樣。”
老季還是一臉的不悅:“修車是修車的,你這塊........就不能少拿點,多留點錢采購書籍?”
“少拿點?你懂個屁,成年人的事,你們讀書人少摻和。”
劉場長冷哼一聲繼續道:“我不拿,局長怎麽拿?局長不拿?廳長怎麽拿?”
“他倆不拿,這經費能批下來?就算批下來,我能花消停了?”
“像你們這幫文人,看事不要看表麵,隨便一個項目,要是經手的人能辦好,明明是你好,我好,百姓好,三方都好的好事。”
“可要是經手的人辦不明白,就是大家全沒好,老百姓一點利也得不到的破事。”
老季一臉的無語,有時候他就服這幫當官,張口就是歪理,拿錢也得給自己編心安理得的借口。
等進去那天,你問他後不後悔,嘴上全是後悔,眼睛裏全是無悔。
“行,行,你說的對,就按你說的來,怎麽運迴去?”
劉場長擺了擺手:“不急,你先將書用編織袋裝好,我還得去附近買些盜版的小人書和小說。”
“不是,你開的不是場部的圖書室嘛,弄那些玩意幹啥?”
“你懂個屁,老百姓能看懂咋種樹?弄這些迴去是讓他們滿意。”
劉場長又和老季扯了一會,約好了到時走鐵路快運,將圖書都運到餘慶縣,隨後便去了學府三道街。
這是兩個大學之間的小道,兩側的小商小販不少,都是些練攤的本地人。
這年頭的國企,都是頂班製度,除了考上大學的,要是家裏孩子多,隻有一個能安排正式工作。
剩下的好點幹臨時工,個體戶,差點的就是該溜子,或者練攤.......
“小夥子,有沒有武俠小說,要最新的。”
“有,當然有,看看這邊,金庸新,金庸巨,古龍新........紅的白的綠的我這都有,一本兩塊,童叟無欺。”
“兩塊,你這印刷質量,一看就是盜版貨,用的是最差的紙和油墨,我要是批發個二百本,能不能便宜點.........”
“這麽多......”
就在劉場長忙著幹正事的時候,馬虎也帶著林夏來到了冰城最繁華的大直街。
冰城又被叫做哈拉濱,是一座火車拉來的城市,是老毛子修建中東鐵路的支點城市。
從清末到民國,再到新華夏,曆經100多年時間,就從一個鬆花江邊的小漁村,發展成了市區人口200多萬人的大城市。
雖然在後世沒落了,但在眼下1986年的光景,是妥妥的大型工業城市,光是幾萬人的國營大工廠就有十多座。
馬虎他們的目的地是學府路大學城一帶,但因為要過鬆花江,隻能走當年扶桑小鬼子修建的濱州橋,是一座大型的公鐵兩用橋,甚至岸邊還有兩座水泥炮樓。
汽車一進市區,街麵上立馬就繁華了起來,各種小汽車、電車、卡車、摩托車、自行車,交織成一幅熱鬧非凡的畫麵。
街邊的商店琳琅滿目,招牌林立,行人熙熙攘攘,叫賣聲、談笑聲不絕於耳,多數人都穿著簡單的襯衫,藍灰色工裝褲,也有穿著連衣裙和黑西裝的時尚人士。
雖然樸素,但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在改開浪潮洶湧的奮進年代,這是一座依然張口同誌,閉口同誌,工人最光榮的城市。
沒有人能想到,再過十年光景,這些待遇一流,摸魚上班,連開除個人都要開職工大會的國營工廠,會因為效率,技術,資金等各方麵的原因,被鄉鎮企業和外資工廠打的丟盔棄甲。
時代的選擇和曆史的必然,落在普通人身上,卻是難以承受的重擔。
絕大多數普通人,麵對時代的浪潮,最應該該做的就是多思考,而不是隨波逐流。
閉上眼睛,耳朵,不要相信任何人灌輸的信息,用心感受時代的脈搏,這樣才能做出正確選擇。
否則,一旦做出了錯誤的選擇,付出的代價很可能是十年,二十年的人生.......
花了半個小時穿越城區,汽車最終停在了學府路附近的一家國營賓館門口。
這年頭還沒有身份證,出門想住個稍微好點的地方,必須得有介紹信。
要是沒有介紹信,隻能去擠小旅店,而且就算是小旅店,沒有介紹信也要多給額外的房費。
好在,劉場長將一切都準備好了,最主要的是介紹信他自己就能開。
兩間大床房,每間三塊錢的價格著實不低,是小旅店四人間的十倍。
但劉場長能公款報銷,馬虎也算跟著占了個便宜。
“虎子,咱這幾天各忙各的,我采購圖書就在附近活動,汽車你先開著。”
“什麽時候迴大青山,咱再一起迴去。”
“沒問題。”
等房間開好,三人在賓館內的餐廳簡單的吃了一口,就直接分開了。
上墳這種事,一般都是上午,今天肯定是不行了。
所以馬虎便帶著林夏,先去了位於東大直街的冰城電影院,打算體驗一下這個年代的大熒幕。
而劉場長,則是在門口叫了一輛三輪車,去了附近的林業大學,直接來到了教務處。
“老季,讓你給我留的淘汰書籍都準備好了沒?”
大青山林場是鬆江森工集團的下屬單位,和林業口的學校自然多有聯絡,老季之前去餘慶縣林業局支援過,和他關係不錯。
建立圖書室的事一定下來,他就打電話給老季,托對方弄了一批淘汰的技術書籍。
“富貴,你總算來了,那些舊書放在倉庫實在太占地方了。”
“就按咱倆電話裏的講的價格,不管頁數,大小,一本二塊錢。”
劉場長點了點頭,隨後道:“沒問題,不過數量可能不需要那麽多了,隻能買兩千塊錢的舊書了。”
“什麽,電話裏你可是叫我留二千本。”
“我給你留的可不是盜版書,都是正兒八經的出版物,還有各種專業書籍,隨便一本都得好幾塊錢。”
老季說完,一臉的無奈,這人怎麽說變卦,就變卦。
劉場長聳了聳肩:“我有啥辦法,趕上一個傻子也要過來,我咋也得花錢把車修修吧。”
“人家的身份,和咱們這些小幹部可不一樣。”
老季還是一臉的不悅:“修車是修車的,你這塊........就不能少拿點,多留點錢采購書籍?”
“少拿點?你懂個屁,成年人的事,你們讀書人少摻和。”
劉場長冷哼一聲繼續道:“我不拿,局長怎麽拿?局長不拿?廳長怎麽拿?”
“他倆不拿,這經費能批下來?就算批下來,我能花消停了?”
“像你們這幫文人,看事不要看表麵,隨便一個項目,要是經手的人能辦好,明明是你好,我好,百姓好,三方都好的好事。”
“可要是經手的人辦不明白,就是大家全沒好,老百姓一點利也得不到的破事。”
老季一臉的無語,有時候他就服這幫當官,張口就是歪理,拿錢也得給自己編心安理得的借口。
等進去那天,你問他後不後悔,嘴上全是後悔,眼睛裏全是無悔。
“行,行,你說的對,就按你說的來,怎麽運迴去?”
劉場長擺了擺手:“不急,你先將書用編織袋裝好,我還得去附近買些盜版的小人書和小說。”
“不是,你開的不是場部的圖書室嘛,弄那些玩意幹啥?”
“你懂個屁,老百姓能看懂咋種樹?弄這些迴去是讓他們滿意。”
劉場長又和老季扯了一會,約好了到時走鐵路快運,將圖書都運到餘慶縣,隨後便去了學府三道街。
這是兩個大學之間的小道,兩側的小商小販不少,都是些練攤的本地人。
這年頭的國企,都是頂班製度,除了考上大學的,要是家裏孩子多,隻有一個能安排正式工作。
剩下的好點幹臨時工,個體戶,差點的就是該溜子,或者練攤.......
“小夥子,有沒有武俠小說,要最新的。”
“有,當然有,看看這邊,金庸新,金庸巨,古龍新........紅的白的綠的我這都有,一本兩塊,童叟無欺。”
“兩塊,你這印刷質量,一看就是盜版貨,用的是最差的紙和油墨,我要是批發個二百本,能不能便宜點.........”
“這麽多......”
就在劉場長忙著幹正事的時候,馬虎也帶著林夏來到了冰城最繁華的大直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