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掐起來了
重生漢末,開局收劉宏為徒 作者:玄武仙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家夥……”
聽到那人的彈劾,不要說竇武、陳蕃了,便是劉宏都忍不住眼皮一跳。
這是誰給他的勇氣?
看著那名官員,在場眾人,不禁暗自感慨不已。
“大膽!”
劉宏卻是突然怒喝一聲:“大將軍、太傅,皆為有功之臣,其忠心日月可鑒,卿怎可在此胡言亂語,還不速速退下?”
雖然心中很是讚賞那官員的勇氣,但劉宏卻不可能真的就順著他的彈劾去治竇武和陳蕃的罪。
“陛下寬厚,不願懷疑臣子,實乃仁君聖主。
然,身為人臣,理當為君分憂,臣今日縱是一死,也要仗義執言,以免陛下為奸人所害!”
麵對劉宏的訓斥,那官員卻是不肯退縮,反而擺出了一副強項姿態。
就在這時,竇妙開口道:“宏兒,臣子上言彈劾,為君者,自然是要聽一聽的,且看看他說些什麽!”
“是,母後!”
劉宏點點頭,然後看向那名官員,“你且說說,大將軍和太傅,是如何擅權專政、圖謀不軌的?”
“喏!”
那官員答應一聲,而後高聲道:“陛下,自我朝立國以來,光武皇帝,便留下祖製,外朝之官,不得兼領內朝事務。
而今,大將軍、太傅竟以外朝之身,兼錄尚書事,內政外務,皆在其一言之中。
如此,不僅視祖宗法度於無物,更有王莽、梁冀之嫌……”
嘩!!
此話一出,現場頓時一片嘩然,所有人都不可置信的看向那名官員。
這貨的膽子,委實太大了一些,竟將竇武、陳蕃這兩位最具權勢之人,比作王莽、梁冀之流,這是多不怕死啊?
劉宏心中,此刻卻是暗喜不已,這一番話,著實是說到了他的心坎兒裏。
盡管心中歡喜不已,但其臉上卻未敢表現出來,而是看向竇武、陳蕃二人。
“大將軍、太傅,對於此人彈劾,你們二位可有話說?”
陳蕃毫不猶豫道:“陛下,此人彈劾有理,臣無話可說,為自證清白,臣願辭去錄尚書事一職!”
竇武眉頭一擰,看向陳蕃的目光,閃過一絲陰鬱。
錄尚書事,可是他掌權的關鍵。
陳蕃還好,沒了這個職務,還有個太傅的頭銜,依舊是外朝第一人。
但他竇武就不行了,一旦不能參錄尚書事,那他的大將軍之職,就隻能是個虛銜了。
如此,便意味著,他竇武徹底被擠出權力的中心了。
此時的他,非常有理由懷疑,這一切的一切,全都是出自那些清流黨人之手,其目的就是為了排擠他這位外戚。
吾本想做一賢臣,奈何爾等實在欺人太甚!
竇武眸光閃動,已然將陳蕃及一眾清流黨人劃到了敵人的序列上。
“既然讓我不好過,你們也別想落了好!”
心中暗罵一聲的同時,竇武朝著劉宏躬身一拜,“陛下,臣亦願辭去錄尚書事一職。
不過,方才那刺客一事尚未調查清楚,未免有宵小作祟,臣以為黨錮暫不可解,待調查清楚之後,再做定奪!”
竇武此話一出,那些清流黨人的臉色立馬就變了。
好一個竇武,這刺殺一事,人家陛下都準備放過了,你這家夥居然又提起來了,還以此為由反對解黨錮,果真是狼子野心呐!
陳淑當即高聲道:“陛下,宮中護衛,全都是竇大將軍負責的,那刺客能夠混入其中,必定大有蹊蹺!
臣完全有理由懷疑,那刺客就是竇大將軍安排,好以此來嫁禍給我等。”
“是啊陛下,我等一死,竇大將軍便獨掌朝綱,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還望陛下明察!”又一人附和道。
“望陛下明察……”
一時間,一眾清流黨人也是火力全開,紛紛炮轟竇武,就差指著他的鼻子去罵了。
“真是一派胡言!”
竇武怒了,指著一眾清流黨人罵道:“當初推舉新君之際,若不是竇某與一眾宗室全力保舉,天子之位,怕是早就被爾等換做了別人。
再者,陛下與太後情同母子,本將又安敢對陛下不利?
本將有理由懷疑,那刺客就是爾等故意安排,並以賊喊捉賊之法,來挑撥本將與陛下的關係!”
清流黨人:“竇武無恥,安敢胡亂栽贓……?”
竇武:“爾等厚顏,安敢妄言挑撥……”
竇武與一眾清流黨人,也不顧登基大典的威嚴,當眾互罵了起來。
那名彈劾的竇武、陳蕃的官員,及曹家、夏侯家安排的人手,也不禁麵麵相覷。
好嘛,自己這還沒發力呢,竇武和清流黨人就互掐起來了?
台上的劉宏,此刻也一臉看熱鬧的模樣,欣賞著底下雙方的互掐。
翻遍整個史書,怕也沒有哪個天子的登基大典,能比自己的這次更加熱鬧了。
今日之事傳出,在場之人,怕是都要“名垂青史”了吧?
心中暗戳戳的想著,劉宏的腦海中不禁浮現出了王潛的身影。
在他看來,今日發生的這一切,定然跟自己的老師脫不開幹係。
借由清流黨人左右橫跳的脾性,以刺殺之事為由進行彈劾,逼迫陳蕃、竇武辭去錄尚書事的職務,進而引起竇武的猜疑,最終導致雙方翻臉……
如此環環相扣的緊密布局,每一步都直指人性中的弱點,除了自家老師之外,怕是無人能夠做到這一步吧?
“有為師在,誰也動不了你,便是老天也不行……”
迴想起當初老師的那句話,劉宏的眼眶,竟微微有些濕潤了。
自從離開侯府之後,雖然已經有兩個多月沒見過老師了,但老師的身影似乎都一直伴隨在身邊,守護著自己。
“老師,宏兒好想你啊……”
劉宏抬起頭,看向宮牆外,目光之中滿是思念。
一旁的竇妙看到劉宏如此模樣,隻以為自己這個好大兒,是被底下那幫人給嚇到了,頓時怒從心起。
“爾等都吵夠了沒有?新君登基大典,爾等如此失儀,是不將我們母子放在眼裏嗎?”
竇妙的一聲輕喝,讓現場為之一靜,竇武及諸多清流黨人聞言,當即閉上了嘴巴,並叩首請罪。
“傳朕口諭,革去竇武、陳蕃錄尚書事一職,尚書台人員任命,由皇帝另行安排。
解錮一事,暫且押後,待刺客調查清楚之後,再行定奪。
另外,對宿衛宮中的禁衛進行徹查,凡身份不明、行事怠慢、德不配位者,一律清除……”
聽到竇妙這一連串的口諭,在場眾人,盡皆臉色一變。
好嘛,這一番下來,竇武與一眾清流黨人元氣大傷不說,還鬧了個分道揚鑣。
這變化來的,真真是讓人應接不暇。
聽到那人的彈劾,不要說竇武、陳蕃了,便是劉宏都忍不住眼皮一跳。
這是誰給他的勇氣?
看著那名官員,在場眾人,不禁暗自感慨不已。
“大膽!”
劉宏卻是突然怒喝一聲:“大將軍、太傅,皆為有功之臣,其忠心日月可鑒,卿怎可在此胡言亂語,還不速速退下?”
雖然心中很是讚賞那官員的勇氣,但劉宏卻不可能真的就順著他的彈劾去治竇武和陳蕃的罪。
“陛下寬厚,不願懷疑臣子,實乃仁君聖主。
然,身為人臣,理當為君分憂,臣今日縱是一死,也要仗義執言,以免陛下為奸人所害!”
麵對劉宏的訓斥,那官員卻是不肯退縮,反而擺出了一副強項姿態。
就在這時,竇妙開口道:“宏兒,臣子上言彈劾,為君者,自然是要聽一聽的,且看看他說些什麽!”
“是,母後!”
劉宏點點頭,然後看向那名官員,“你且說說,大將軍和太傅,是如何擅權專政、圖謀不軌的?”
“喏!”
那官員答應一聲,而後高聲道:“陛下,自我朝立國以來,光武皇帝,便留下祖製,外朝之官,不得兼領內朝事務。
而今,大將軍、太傅竟以外朝之身,兼錄尚書事,內政外務,皆在其一言之中。
如此,不僅視祖宗法度於無物,更有王莽、梁冀之嫌……”
嘩!!
此話一出,現場頓時一片嘩然,所有人都不可置信的看向那名官員。
這貨的膽子,委實太大了一些,竟將竇武、陳蕃這兩位最具權勢之人,比作王莽、梁冀之流,這是多不怕死啊?
劉宏心中,此刻卻是暗喜不已,這一番話,著實是說到了他的心坎兒裏。
盡管心中歡喜不已,但其臉上卻未敢表現出來,而是看向竇武、陳蕃二人。
“大將軍、太傅,對於此人彈劾,你們二位可有話說?”
陳蕃毫不猶豫道:“陛下,此人彈劾有理,臣無話可說,為自證清白,臣願辭去錄尚書事一職!”
竇武眉頭一擰,看向陳蕃的目光,閃過一絲陰鬱。
錄尚書事,可是他掌權的關鍵。
陳蕃還好,沒了這個職務,還有個太傅的頭銜,依舊是外朝第一人。
但他竇武就不行了,一旦不能參錄尚書事,那他的大將軍之職,就隻能是個虛銜了。
如此,便意味著,他竇武徹底被擠出權力的中心了。
此時的他,非常有理由懷疑,這一切的一切,全都是出自那些清流黨人之手,其目的就是為了排擠他這位外戚。
吾本想做一賢臣,奈何爾等實在欺人太甚!
竇武眸光閃動,已然將陳蕃及一眾清流黨人劃到了敵人的序列上。
“既然讓我不好過,你們也別想落了好!”
心中暗罵一聲的同時,竇武朝著劉宏躬身一拜,“陛下,臣亦願辭去錄尚書事一職。
不過,方才那刺客一事尚未調查清楚,未免有宵小作祟,臣以為黨錮暫不可解,待調查清楚之後,再做定奪!”
竇武此話一出,那些清流黨人的臉色立馬就變了。
好一個竇武,這刺殺一事,人家陛下都準備放過了,你這家夥居然又提起來了,還以此為由反對解黨錮,果真是狼子野心呐!
陳淑當即高聲道:“陛下,宮中護衛,全都是竇大將軍負責的,那刺客能夠混入其中,必定大有蹊蹺!
臣完全有理由懷疑,那刺客就是竇大將軍安排,好以此來嫁禍給我等。”
“是啊陛下,我等一死,竇大將軍便獨掌朝綱,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還望陛下明察!”又一人附和道。
“望陛下明察……”
一時間,一眾清流黨人也是火力全開,紛紛炮轟竇武,就差指著他的鼻子去罵了。
“真是一派胡言!”
竇武怒了,指著一眾清流黨人罵道:“當初推舉新君之際,若不是竇某與一眾宗室全力保舉,天子之位,怕是早就被爾等換做了別人。
再者,陛下與太後情同母子,本將又安敢對陛下不利?
本將有理由懷疑,那刺客就是爾等故意安排,並以賊喊捉賊之法,來挑撥本將與陛下的關係!”
清流黨人:“竇武無恥,安敢胡亂栽贓……?”
竇武:“爾等厚顏,安敢妄言挑撥……”
竇武與一眾清流黨人,也不顧登基大典的威嚴,當眾互罵了起來。
那名彈劾的竇武、陳蕃的官員,及曹家、夏侯家安排的人手,也不禁麵麵相覷。
好嘛,自己這還沒發力呢,竇武和清流黨人就互掐起來了?
台上的劉宏,此刻也一臉看熱鬧的模樣,欣賞著底下雙方的互掐。
翻遍整個史書,怕也沒有哪個天子的登基大典,能比自己的這次更加熱鬧了。
今日之事傳出,在場之人,怕是都要“名垂青史”了吧?
心中暗戳戳的想著,劉宏的腦海中不禁浮現出了王潛的身影。
在他看來,今日發生的這一切,定然跟自己的老師脫不開幹係。
借由清流黨人左右橫跳的脾性,以刺殺之事為由進行彈劾,逼迫陳蕃、竇武辭去錄尚書事的職務,進而引起竇武的猜疑,最終導致雙方翻臉……
如此環環相扣的緊密布局,每一步都直指人性中的弱點,除了自家老師之外,怕是無人能夠做到這一步吧?
“有為師在,誰也動不了你,便是老天也不行……”
迴想起當初老師的那句話,劉宏的眼眶,竟微微有些濕潤了。
自從離開侯府之後,雖然已經有兩個多月沒見過老師了,但老師的身影似乎都一直伴隨在身邊,守護著自己。
“老師,宏兒好想你啊……”
劉宏抬起頭,看向宮牆外,目光之中滿是思念。
一旁的竇妙看到劉宏如此模樣,隻以為自己這個好大兒,是被底下那幫人給嚇到了,頓時怒從心起。
“爾等都吵夠了沒有?新君登基大典,爾等如此失儀,是不將我們母子放在眼裏嗎?”
竇妙的一聲輕喝,讓現場為之一靜,竇武及諸多清流黨人聞言,當即閉上了嘴巴,並叩首請罪。
“傳朕口諭,革去竇武、陳蕃錄尚書事一職,尚書台人員任命,由皇帝另行安排。
解錮一事,暫且押後,待刺客調查清楚之後,再行定奪。
另外,對宿衛宮中的禁衛進行徹查,凡身份不明、行事怠慢、德不配位者,一律清除……”
聽到竇妙這一連串的口諭,在場眾人,盡皆臉色一變。
好嘛,這一番下來,竇武與一眾清流黨人元氣大傷不說,還鬧了個分道揚鑣。
這變化來的,真真是讓人應接不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