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逼宮
重生漢末,開局收劉宏為徒 作者:玄武仙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了劉宏的支持,再加上靠著那些彈劾奏疏的指引,陽球抓捕貪腐的效率,可謂是得到了加倍的提升。
畢竟彈劾的越狠,就說明其越心虛,這樣一來,那肯定也是一抓一個準兒!
這不,不過短短兩日的功夫,便又有四十多名官員,被陽球“請”到了廷尉府,然後乖乖的獻上了他們的頭顱和家產。
一時間,彈劾陽球的聲音也小了許多。
畢竟那些死的最慘的,往往都是彈劾的最狠的,誰還敢繼續上書?
再加上天子和太後一直躲在宮裏不肯露麵,使得百官想要施壓也找不到地方,隻能任由陽球每日那般肆無忌憚。
麵對如此情景,諸多官員可謂是惶恐到了極致,全都戰戰兢兢的躲在家中,不敢再隨意走動了。
時間一晃,來到了二月十五日。
這一日清晨。
文武百官……哦不對,此時的百官已經被陽球殺了小一半,已經不足百人了。
一眾大臣早早齊聚於崇德殿外,等候著太後與天子的臨朝。
官員們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不住低聲交談著,其談論內容,主要還是圍繞著陽球進行的。
“太傅,這個陽球實在太過分了,咱們的一位同僚,於三年前,為了不使家中老母餓死,不得已,才從官倉之中拿了一些糧食迴家,結果卻被那陽球抓走並殺害了。
似他這種不講人情、罔顧人倫的家夥,若繼續留在廷尉的位置上,這天下百姓,怕是要遭殃了呀!”
一名清流官員,也找到了陳蕃,訴說起了陽球的種種“惡行”,看樣子是希望陳蕃跟他們一起來抵製陽球。
陳蕃皺眉看了對方一眼,道:“官倉之糧,乃是國之儲備,非戰事、天災不可動用。
裏麵的每一粒糧食,都關乎社稷之安穩、萬民之生死。
那為“同僚”既然可以為母貪汙,那其他人也可以用別的理由來伸手,如此一來,社稷何存?百姓何安?”
“這樣的人,難道不該殺嗎?”
“這……”
聽到陳蕃的一番嗬斥,那清流官員也頓時為之語塞,愣愣的呆在了那裏。
陳蕃見狀,哼了一聲,也不再理會對方。
這幫家夥,自上次被王潛痛罵之後,沒有認識到自身的問題不說,反而還想著高舉“道德”的大旗來行事,真真是不可救藥了。
一想到這些家夥為了抵製陽球,竟放棄了與袁家的爭鬥,陳蕃心中也不免感到一陣悲涼。
另一邊,竇武也被幾個官員圍在了一起,訴說著陽球的惡狀。
不同於陳蕃,竇武卻是陽球頗有些怨言。
原來,陽球誅殺的那些官員之中,有不少都是他新近提拔起來的人。
盡管那些人是罪有應得,但陽球這種連個招唿都不打,就直接殺人的做法,著實讓竇武感受到了一絲被無視的感覺。
畢竟,打狗還得看主人呢!
況且,在竇武看來,此時還是他女兒在臨朝稱製,外朝一應事務,也都應過問他這個大將軍才對。
之前被清流黨人無視,現在又被陽球無視,這外戚能當到這份兒上,著實有些憋屈。
恨恨的看了陽球一眼,竇武心中也下了定了決心,要趁著這次朝會,好好來搞一搞事情了。
另一邊,王潛、何休、荀爽、盧植、鄭玄幾人,此時也聚在了一起。
不同於其他官員,這幾人對於陽球做派,卻是比較欣賞的,尤其是何休,更是直言陽球殺的少了。
畢竟,此時朝中的權柄,大多都落在了外戚、清流、世家手中,陽球每多殺一個,就會空出一個位置,這樣一來,他們公羊一脈的人也就多了一份機會。
對於百官而言,陽球或許是個災星,但對於那些在野的人來說,卻無疑是一個進步的希望。
等了沒一會兒,殿門打開,一眾大臣也依次進到了大殿當中。
“天子臨朝!”
隨著一聲高唿,身穿袞服、頭戴冕冠的劉宏,攙扶著竇妙,來到了大殿之中。
“臣等,拜見太後、陛下!!”
原本百官齊齊問好的山唿聲,今日竟顯得有些稀稀拉拉。
看著殿內少了小一半兒的朝臣,竇妙也不禁愣了一下。
原來,這些日子,竇妙一直都在忙著大行皇帝下葬一事,對於朝中諸多事務,全都交給了劉宏處理。
再加上宮中的一應宦官,全都投效了劉宏,外朝的一些消息,已然也傳不到竇妙的耳中。
君臣見禮之後,竇妙也不禁詫異的看向劉宏,並問道:“皇帝,這是怎麽迴事?那些大臣為何不來上朝?”
“母後,那些大臣貪贓枉法,都被新任廷尉陽球給誅殺了!”劉宏迴道。
竇妙神情一怔,“皇帝,這陽球何許人也,竟如此膽大,會不會給你惹來什麽麻煩?”
劉宏微微搖了搖頭,“母後放心,不會有事的!”
“嗯,那就好!”
竇妙點點頭,隨後便不再多說什麽了。
就在母子二人說話的功夫,竇武衝著身後的一名官員打了一個手勢,那官員會意,當站出身來,朝著劉宏和竇妙躬身一拜,高聲道:
“陛下,太後,臣有事啟奏!”
劉宏:“準奏!”
“臣彈劾廷尉陽球,殘害同僚、濫殺無辜,不僅使數十位大臣死於非命,更有朝中諸多事務無人處理,以至於亂象叢生
如此禍國殃民之酷吏,若不加以嚴懲,將國之不國!”
“是啊陛下,陽球酷吏,留之不得!”
“請陛下誅殺陽球!”
“臣等附議!!”
隨著那名官員的帶頭,朝中的官員們,紛紛出言附和。
一時間,除王潛、何休、陳蕃、胡廣以及少部分真正清廉的官員之外,幾乎一大半以上的官員,全都站了出來。
這聲勢,比上次百官要求誅殺宦官還要大。
見此情形,便是竇妙的臉上,也不禁露出一抹擔憂的神色。
對此情形,劉宏卻是麵色如常,將目光看向了竇武。
“大將軍,你怎麽看?”
“還請太後降詔,誅殺陽球!”
聽到劉宏的問話,竇武卻是將目光看向了竇妙。
“請太後降詔,誅殺陽球!!”
聽到竇武的表態,那些彈劾官員也似乎找到了主心骨,紛紛緊隨其後。
這一次,一眾官員全部默契選擇跳過了劉宏,將壓力給到了竇妙的身上。
其逼宮之勢,已顯而易見!
畢竟彈劾的越狠,就說明其越心虛,這樣一來,那肯定也是一抓一個準兒!
這不,不過短短兩日的功夫,便又有四十多名官員,被陽球“請”到了廷尉府,然後乖乖的獻上了他們的頭顱和家產。
一時間,彈劾陽球的聲音也小了許多。
畢竟那些死的最慘的,往往都是彈劾的最狠的,誰還敢繼續上書?
再加上天子和太後一直躲在宮裏不肯露麵,使得百官想要施壓也找不到地方,隻能任由陽球每日那般肆無忌憚。
麵對如此情景,諸多官員可謂是惶恐到了極致,全都戰戰兢兢的躲在家中,不敢再隨意走動了。
時間一晃,來到了二月十五日。
這一日清晨。
文武百官……哦不對,此時的百官已經被陽球殺了小一半,已經不足百人了。
一眾大臣早早齊聚於崇德殿外,等候著太後與天子的臨朝。
官員們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不住低聲交談著,其談論內容,主要還是圍繞著陽球進行的。
“太傅,這個陽球實在太過分了,咱們的一位同僚,於三年前,為了不使家中老母餓死,不得已,才從官倉之中拿了一些糧食迴家,結果卻被那陽球抓走並殺害了。
似他這種不講人情、罔顧人倫的家夥,若繼續留在廷尉的位置上,這天下百姓,怕是要遭殃了呀!”
一名清流官員,也找到了陳蕃,訴說起了陽球的種種“惡行”,看樣子是希望陳蕃跟他們一起來抵製陽球。
陳蕃皺眉看了對方一眼,道:“官倉之糧,乃是國之儲備,非戰事、天災不可動用。
裏麵的每一粒糧食,都關乎社稷之安穩、萬民之生死。
那為“同僚”既然可以為母貪汙,那其他人也可以用別的理由來伸手,如此一來,社稷何存?百姓何安?”
“這樣的人,難道不該殺嗎?”
“這……”
聽到陳蕃的一番嗬斥,那清流官員也頓時為之語塞,愣愣的呆在了那裏。
陳蕃見狀,哼了一聲,也不再理會對方。
這幫家夥,自上次被王潛痛罵之後,沒有認識到自身的問題不說,反而還想著高舉“道德”的大旗來行事,真真是不可救藥了。
一想到這些家夥為了抵製陽球,竟放棄了與袁家的爭鬥,陳蕃心中也不免感到一陣悲涼。
另一邊,竇武也被幾個官員圍在了一起,訴說著陽球的惡狀。
不同於陳蕃,竇武卻是陽球頗有些怨言。
原來,陽球誅殺的那些官員之中,有不少都是他新近提拔起來的人。
盡管那些人是罪有應得,但陽球這種連個招唿都不打,就直接殺人的做法,著實讓竇武感受到了一絲被無視的感覺。
畢竟,打狗還得看主人呢!
況且,在竇武看來,此時還是他女兒在臨朝稱製,外朝一應事務,也都應過問他這個大將軍才對。
之前被清流黨人無視,現在又被陽球無視,這外戚能當到這份兒上,著實有些憋屈。
恨恨的看了陽球一眼,竇武心中也下了定了決心,要趁著這次朝會,好好來搞一搞事情了。
另一邊,王潛、何休、荀爽、盧植、鄭玄幾人,此時也聚在了一起。
不同於其他官員,這幾人對於陽球做派,卻是比較欣賞的,尤其是何休,更是直言陽球殺的少了。
畢竟,此時朝中的權柄,大多都落在了外戚、清流、世家手中,陽球每多殺一個,就會空出一個位置,這樣一來,他們公羊一脈的人也就多了一份機會。
對於百官而言,陽球或許是個災星,但對於那些在野的人來說,卻無疑是一個進步的希望。
等了沒一會兒,殿門打開,一眾大臣也依次進到了大殿當中。
“天子臨朝!”
隨著一聲高唿,身穿袞服、頭戴冕冠的劉宏,攙扶著竇妙,來到了大殿之中。
“臣等,拜見太後、陛下!!”
原本百官齊齊問好的山唿聲,今日竟顯得有些稀稀拉拉。
看著殿內少了小一半兒的朝臣,竇妙也不禁愣了一下。
原來,這些日子,竇妙一直都在忙著大行皇帝下葬一事,對於朝中諸多事務,全都交給了劉宏處理。
再加上宮中的一應宦官,全都投效了劉宏,外朝的一些消息,已然也傳不到竇妙的耳中。
君臣見禮之後,竇妙也不禁詫異的看向劉宏,並問道:“皇帝,這是怎麽迴事?那些大臣為何不來上朝?”
“母後,那些大臣貪贓枉法,都被新任廷尉陽球給誅殺了!”劉宏迴道。
竇妙神情一怔,“皇帝,這陽球何許人也,竟如此膽大,會不會給你惹來什麽麻煩?”
劉宏微微搖了搖頭,“母後放心,不會有事的!”
“嗯,那就好!”
竇妙點點頭,隨後便不再多說什麽了。
就在母子二人說話的功夫,竇武衝著身後的一名官員打了一個手勢,那官員會意,當站出身來,朝著劉宏和竇妙躬身一拜,高聲道:
“陛下,太後,臣有事啟奏!”
劉宏:“準奏!”
“臣彈劾廷尉陽球,殘害同僚、濫殺無辜,不僅使數十位大臣死於非命,更有朝中諸多事務無人處理,以至於亂象叢生
如此禍國殃民之酷吏,若不加以嚴懲,將國之不國!”
“是啊陛下,陽球酷吏,留之不得!”
“請陛下誅殺陽球!”
“臣等附議!!”
隨著那名官員的帶頭,朝中的官員們,紛紛出言附和。
一時間,除王潛、何休、陳蕃、胡廣以及少部分真正清廉的官員之外,幾乎一大半以上的官員,全都站了出來。
這聲勢,比上次百官要求誅殺宦官還要大。
見此情形,便是竇妙的臉上,也不禁露出一抹擔憂的神色。
對此情形,劉宏卻是麵色如常,將目光看向了竇武。
“大將軍,你怎麽看?”
“還請太後降詔,誅殺陽球!”
聽到劉宏的問話,竇武卻是將目光看向了竇妙。
“請太後降詔,誅殺陽球!!”
聽到竇武的表態,那些彈劾官員也似乎找到了主心骨,紛紛緊隨其後。
這一次,一眾官員全部默契選擇跳過了劉宏,將壓力給到了竇妙的身上。
其逼宮之勢,已顯而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