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給你講一課?
重生漢末,開局收劉宏為徒 作者:玄武仙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宏低著頭,一一打量著那些進言的官員,將他們的姓名、職務全都暗戳戳的記了下來。
此前,陽球一番雷厲風行的懲貪行動,雖然抓獲了不少貪官汙吏,但這些士族出身的官員,卻少有被波及者。
不同於那些貪官汙吏,這些士族出身的官員,主要是靠著把持了官員晉升渠道,進而將鹽鐵之利,合情合法的收攏到了自己的手中。
他們是依靠著手中權力,正當的攝取著財富。
這些人,除了少數貪婪之輩以外,大部分人,是不屑於做出一些貪贓枉法、欺壓百姓的事情。
靠著鹽鐵的紅利,本身並不缺錢,因此,他們更多的還是追求在仕途上的發展。
想要追求仕途,那肯定就要做出一番政績,而朝廷定期施行的“度田”工作,就成為了主要的考核項目。
這也是為什麽,自和帝之後,大漢的人口和土地數量,始終不曾發生過太大波動的原因,甚至在梁冀執政期間,大漢的人口還突然增加了一千多萬。
這種情況,放在其他朝代中期,簡直就是不可想象的。
因此,陽球那番懲治貪腐,雖然空出了不少位子,但卻間接的助長了這些士族在朝堂之上的勢力。
而今,這些士族全都要求徹底平息羌亂,便是劉宏也不得不妥協。
“諸卿之請,雖屬正理,然眼下國庫空虛,無法支撐此番大戰,不知諸卿以為如何?”
劉宏一臉為難的說道。
盡管早就商議好了應對之法,但該做的樣子,還是要做的,不然的話,怎麽來坑這幫家夥呢?
“陛下。”
“永初年間,諸羌反叛,持續十四年,軍費消耗二百四十億。”
“永和末年,又是曆時七年的反叛,軍費八十餘億。”
“朝廷耗費如此巨資,卻不能誅盡,餘孽複起,貽害至今……”
許訓出身,義正言辭道:“臣以為,眼下也隻能苦一苦百姓,加征一些賦稅、勞役,以湊足軍費所需!”
“苦一苦百姓?”
劉宏倏的站起身來,怒視著許訓,“百姓們難道還不夠苦嗎?卿這是想逼死他們嗎?”
許訓臉色微變,咬牙道:“陛下,不如此,國將永無寧日,還請陛下明鑒!”
“是啊,隻要能夠平息羌亂,付出些許代價又有何妨?”
“臣等附議!!”
一時間,諸多士族出身的官員,紛紛開口附和。
“爾等簡直是一派胡言!”
“爾等這番請命,欲使我大漢亡國乎?”
一聲怒斥聲突然響起,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隻見,太傅陳蕃正站出身來,然後怒氣衝衝的看向許訓及一眾士族官員。
“太傅此言何意?”
看著站出身來的陳蕃,許訓的神情有些不太自然。
他怎麽也沒想到,這個陳蕃居然會在這個時候跟他們唱反調。
“你問老夫何意?”
陳蕃哼了一聲,怒視著許訓,“連年的戰亂、災禍,不僅掏空了國庫,更使百姓身上的賦稅一加再加。
放眼民間,百姓已然是不堪重負,幽州、冀州、並州甚至是青州、豫州,流民都隨處可見,食不果腹者更是不知凡幾。
爾等身為朝廷重臣、高居廟堂之上,“竟對此視若無睹,還要繼續加征賦稅、徭役。
爾等是想讓那些百姓們,將身上骨血也拆下來,充做賦稅嗎?”
陳蕃的一番話鏗鏘有力,迴蕩於大殿之中,讓所有人都為之動容。
就連帝座上的劉宏,看向陳蕃的目光,也多了幾分柔和。
雖說這個老家夥曾彈劾過自己的師父,但眼下這麽一看,倒也不失為一位忠良賢臣。
“太傅此言在理。”
王潛也站了起來,“尤其是那徭役,更不可隨意征發,不然極有可能官逼民反!”
看到王潛也找到了陳蕃那一邊,許訓等人不禁臉色一變。
“王大匠此話過了吧,不過征發徭役而已,怎麽可能就官逼民反?”許訓不服氣的問道。
“怎麽?”
王潛麵露微笑的看向許訓,“你想讓我給你上一課?”
“在下隻是質疑而已,王大匠莫要言他!”
許訓昂著下巴迴道。
開玩笑,真要王潛給他上一課的話,那他成什麽了?王潛的學生?
真要那樣的話,自己今後豈不是要對王潛俯首帖耳了?
王潛見狀,淡淡道:“那我又憑什麽迴答你的質疑?你以為你是誰?”
許訓臉色一沉,“既然王大匠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又憑什麽那麽說?”
“這是百官朝議,人人都可說話!”
王潛笑眯眯的看向許訓,“再者,方才明明是你不想讓我給你上課的吧?怎麽反倒問起我來了?”
“你……”
許訓頓時被噎的胸口有些發悶。
在他看來,王潛這是擺明了要跟他們胡攪蠻纏下去了。
再加上旁邊還有個反對加征賦稅的陳蕃。
照這個情況下去,這個朝議還怎麽開?
他們此番的謀劃,豈不是也要無疾而終了?
沉吟片刻,許訓咬牙道:“在下不才,願聞先生高見!”
此刻,許訓也是豁出去了!
在他看來,也隻有讓王潛將道理講出來,他們才有機會將其辯倒。
再者,他許訓一個人,也代表不了所有的關東士族。
即便聽了王潛的講課,自己大不了躲在家族之中,不再出頭就是,自有其他人來對付王潛。
“哈哈,既然許太常誠心請教,鄙人自然不會藏私……”
王潛大笑一聲,將目光看向其餘關東士族官員,“你們呢?是不是像許太常一樣,也要聽一聽?”
呃!
聽聞此言,無論是許訓還是那些關東士族的官員,盡皆身子一顫。
“王大匠,這隻是在下一人的疑惑,與他人有何關係?”許訓皺眉道。
“是嗎?”
王潛微微一笑,看向那些關東士族,“照許太常的說法,你們既然沒有疑惑,那就是同意鄙人不征徭役的說法咯?”
“這……”
聽到王潛如此說法,一眾關東士族頓時嘴角一抽。
說同意?那怎麽可能?
說不同意,那豈不是也要跟許訓一樣?
若能辯倒王潛還好,可若辯不倒的話,那該怎麽辦?
到時候傳出去,自己這些人,不就成了王潛的門生了?
見此情形,帝座上的劉宏也不自覺的咧起了嘴巴,當即高聲道:
“朕以為,不反對就是同意,諸卿若是同意王師不征徭役的說法,自然無需聆聽王師高見。
當然,若是諸卿既不同意、又不想聆聽的話,也可自行離去!”
此前,陽球一番雷厲風行的懲貪行動,雖然抓獲了不少貪官汙吏,但這些士族出身的官員,卻少有被波及者。
不同於那些貪官汙吏,這些士族出身的官員,主要是靠著把持了官員晉升渠道,進而將鹽鐵之利,合情合法的收攏到了自己的手中。
他們是依靠著手中權力,正當的攝取著財富。
這些人,除了少數貪婪之輩以外,大部分人,是不屑於做出一些貪贓枉法、欺壓百姓的事情。
靠著鹽鐵的紅利,本身並不缺錢,因此,他們更多的還是追求在仕途上的發展。
想要追求仕途,那肯定就要做出一番政績,而朝廷定期施行的“度田”工作,就成為了主要的考核項目。
這也是為什麽,自和帝之後,大漢的人口和土地數量,始終不曾發生過太大波動的原因,甚至在梁冀執政期間,大漢的人口還突然增加了一千多萬。
這種情況,放在其他朝代中期,簡直就是不可想象的。
因此,陽球那番懲治貪腐,雖然空出了不少位子,但卻間接的助長了這些士族在朝堂之上的勢力。
而今,這些士族全都要求徹底平息羌亂,便是劉宏也不得不妥協。
“諸卿之請,雖屬正理,然眼下國庫空虛,無法支撐此番大戰,不知諸卿以為如何?”
劉宏一臉為難的說道。
盡管早就商議好了應對之法,但該做的樣子,還是要做的,不然的話,怎麽來坑這幫家夥呢?
“陛下。”
“永初年間,諸羌反叛,持續十四年,軍費消耗二百四十億。”
“永和末年,又是曆時七年的反叛,軍費八十餘億。”
“朝廷耗費如此巨資,卻不能誅盡,餘孽複起,貽害至今……”
許訓出身,義正言辭道:“臣以為,眼下也隻能苦一苦百姓,加征一些賦稅、勞役,以湊足軍費所需!”
“苦一苦百姓?”
劉宏倏的站起身來,怒視著許訓,“百姓們難道還不夠苦嗎?卿這是想逼死他們嗎?”
許訓臉色微變,咬牙道:“陛下,不如此,國將永無寧日,還請陛下明鑒!”
“是啊,隻要能夠平息羌亂,付出些許代價又有何妨?”
“臣等附議!!”
一時間,諸多士族出身的官員,紛紛開口附和。
“爾等簡直是一派胡言!”
“爾等這番請命,欲使我大漢亡國乎?”
一聲怒斥聲突然響起,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隻見,太傅陳蕃正站出身來,然後怒氣衝衝的看向許訓及一眾士族官員。
“太傅此言何意?”
看著站出身來的陳蕃,許訓的神情有些不太自然。
他怎麽也沒想到,這個陳蕃居然會在這個時候跟他們唱反調。
“你問老夫何意?”
陳蕃哼了一聲,怒視著許訓,“連年的戰亂、災禍,不僅掏空了國庫,更使百姓身上的賦稅一加再加。
放眼民間,百姓已然是不堪重負,幽州、冀州、並州甚至是青州、豫州,流民都隨處可見,食不果腹者更是不知凡幾。
爾等身為朝廷重臣、高居廟堂之上,“竟對此視若無睹,還要繼續加征賦稅、徭役。
爾等是想讓那些百姓們,將身上骨血也拆下來,充做賦稅嗎?”
陳蕃的一番話鏗鏘有力,迴蕩於大殿之中,讓所有人都為之動容。
就連帝座上的劉宏,看向陳蕃的目光,也多了幾分柔和。
雖說這個老家夥曾彈劾過自己的師父,但眼下這麽一看,倒也不失為一位忠良賢臣。
“太傅此言在理。”
王潛也站了起來,“尤其是那徭役,更不可隨意征發,不然極有可能官逼民反!”
看到王潛也找到了陳蕃那一邊,許訓等人不禁臉色一變。
“王大匠此話過了吧,不過征發徭役而已,怎麽可能就官逼民反?”許訓不服氣的問道。
“怎麽?”
王潛麵露微笑的看向許訓,“你想讓我給你上一課?”
“在下隻是質疑而已,王大匠莫要言他!”
許訓昂著下巴迴道。
開玩笑,真要王潛給他上一課的話,那他成什麽了?王潛的學生?
真要那樣的話,自己今後豈不是要對王潛俯首帖耳了?
王潛見狀,淡淡道:“那我又憑什麽迴答你的質疑?你以為你是誰?”
許訓臉色一沉,“既然王大匠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又憑什麽那麽說?”
“這是百官朝議,人人都可說話!”
王潛笑眯眯的看向許訓,“再者,方才明明是你不想讓我給你上課的吧?怎麽反倒問起我來了?”
“你……”
許訓頓時被噎的胸口有些發悶。
在他看來,王潛這是擺明了要跟他們胡攪蠻纏下去了。
再加上旁邊還有個反對加征賦稅的陳蕃。
照這個情況下去,這個朝議還怎麽開?
他們此番的謀劃,豈不是也要無疾而終了?
沉吟片刻,許訓咬牙道:“在下不才,願聞先生高見!”
此刻,許訓也是豁出去了!
在他看來,也隻有讓王潛將道理講出來,他們才有機會將其辯倒。
再者,他許訓一個人,也代表不了所有的關東士族。
即便聽了王潛的講課,自己大不了躲在家族之中,不再出頭就是,自有其他人來對付王潛。
“哈哈,既然許太常誠心請教,鄙人自然不會藏私……”
王潛大笑一聲,將目光看向其餘關東士族官員,“你們呢?是不是像許太常一樣,也要聽一聽?”
呃!
聽聞此言,無論是許訓還是那些關東士族的官員,盡皆身子一顫。
“王大匠,這隻是在下一人的疑惑,與他人有何關係?”許訓皺眉道。
“是嗎?”
王潛微微一笑,看向那些關東士族,“照許太常的說法,你們既然沒有疑惑,那就是同意鄙人不征徭役的說法咯?”
“這……”
聽到王潛如此說法,一眾關東士族頓時嘴角一抽。
說同意?那怎麽可能?
說不同意,那豈不是也要跟許訓一樣?
若能辯倒王潛還好,可若辯不倒的話,那該怎麽辦?
到時候傳出去,自己這些人,不就成了王潛的門生了?
見此情形,帝座上的劉宏也不自覺的咧起了嘴巴,當即高聲道:
“朕以為,不反對就是同意,諸卿若是同意王師不征徭役的說法,自然無需聆聽王師高見。
當然,若是諸卿既不同意、又不想聆聽的話,也可自行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