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拿捏袁家
重生漢末,開局收劉宏為徒 作者:玄武仙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袁家府邸,書房內。
袁逢端坐著,王潛則坐在他的對麵,講述著關於煉鐵作坊的情況。
雖說這這個煉鐵作坊的實際生產及人員管理,全由王潛說了算,但好歹也是他與袁家合作的產物,而且在明麵上,也是屬於袁家的產業。
因此,關於經營上的一些事情,還是很有必要跟袁逢來磋商一下的。
“王大匠,您說的可是真的?這作坊一日真能出鐵三萬斤?”
聽完王潛講述的煉鐵產量,袁逢的臉上,也滿是不可置信。
“怎麽?”
王潛笑著看了袁逢一眼,“袁家主這是不信?”
“這倒沒有。”
袁逢苦笑著搖了搖頭,“隻是讓鄙人沒想到的是,王大匠竟還有如此本領,著實讓人敬佩不已。”
“袁家主過譽了。”
王潛謙虛的擺了擺手,“在下區區一書生而已,哪裏懂得那麽多?弄出來的這些東西,也不過是拾他人牙慧而已。”
“哦?”袁逢麵露好奇的問:“聽王大匠此言,這些東西,都是出自他人之手?”
“不錯。”
王潛點了點頭,繼續說道:“不止這煉鐵,包括琉璃、肥皂、紙張等物,都是在下從他人那裏學來的!”
“這……不太可能吧?”
“如果真像您說的那樣,那些東西全都是出自他人之手,為何一直不曾被世人所知呢?”
袁逢有些懷疑的問道,隻以為這是王潛在故意藏拙。
王潛看向袁逢,笑著問道:“敢問袁家主,倘若有一個老農來跟您說,他有辦法可以使一畝地的糧食增產至十石,甚至是更多,您信是不信?”
“不信。”
袁逢想也不想的便搖了搖頭。
“為何不信?”王潛追問道:“是不信老農說的話,還是不信一畝地真能產十石糧食?”
“這個嘛……那自然是都不信的……”袁逢言辭含糊的迴道。
“依我看,還是前者更多一些吧?”
王潛笑眯眯的看著袁逢,“在您看來,不過一個普通老農而已,怎麽可能做到那些呢?是與不是?”
“呃……”
被戳破心思的袁逢,頓時語塞,臉上閃過一絲尷尬。
王潛繼續說道:“如果由在下來跟您說,一畝地確實可產糧十石,您信是不信?”
“這怎麽可能?”
袁逢眉頭微皺,“在下雖不通農事,但家中也有不少田產,便是年景最好的時候,一年也才不過產量三石而已,怎麽可能達到十石?”
“世間奇人甚多,沒有什麽是不可能的!”
“砂石能變琉璃、豬油能變肥皂,糧食增產,自然也並非虛妄!”
“隻可惜,當世之人,對於那些奇人,大多都報以鄙夷之態,他們弄出來的東西,自然也就無法為世人所知。”
王潛一臉感慨的說道,他的這番說辭,雖說多少有些偷換概念了,但其道理卻還是一樣的。
畢竟,就連後世的那位大神,在一開始說出要研究畝產數千斤的水稻時,也曾遭遇過不少質疑,更不要說這個時期的人們了。
聽完王潛的一番話,袁逢忍不住開口問道:“那照王大匠的說法,這一畝地,真能產糧十石?”
“不錯。”王潛點頭說道:“而且根據糧食物種的不同,一些高產作物,甚至可以達到畝產十五石以上,甚至是更多!”
嘶……
聽到這話,袁逢也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
畝產十五石以上?
這是什麽概念?
依照目前一畝兩石的產量來計算,想要養活一個五口之家,起碼需要種二十畝地以上方可。
可如果一畝產量能達到十五石的話,那這二十畝地,就足以養活七個五口之家。
同樣的二十畝,後者竟能多養活三十多口人。
這……這要放眼整個大漢的話,那得多養活多少人?隻怕三億都不止吧?
想到這些,袁逢也不禁咽了一口唾沫,艱難的問道:“這麽說的話,王大匠那裏,卻有可增產十五石的方法?”
“怎麽?”王潛看了袁逢一眼,笑嗬嗬的問道:“袁家主對這個感興趣?”
“啊?”
袁逢呆了一下,然後愣愣的問道:“不知王大匠此話何意?”
“在下的意思是,糧食增產的方法是有的,但卻需要大量的時間和大批精通農事的人才來一同研究才行……”
王潛頓了一下,然後歎了口氣,“隻可惜,當今世人,大多對那些人才都不甚重視,隻靠在下一人的話,很難撐起大局呀!
倘若袁家主有意的話,在下倒是可以向陛下上書,專門組建一個用來研究糧食增產的司農部,屆時袁家主可為首任司農卿……”
聽到這裏,袁逢也立馬明白了過來。
他知道,王潛這是想借此來提高農事人才的地位,甚至是想給那些農事人才,在朝堂之上博取一定的地位。
但那麽做的話,肯定會惹來天下士人的反對,這才想拉他一同來撐起此事。
換句話說,就是讓他袁家來支持王潛的想法,而條件則是,在糧食增產一事上留下他袁逢的名字。
此事若真能做成的話,那功績,簡直堪比神農,甚至比神農還要更高。
若真能得到這等榮耀,那別與天下士人為敵了,就算是給個皇位,也不能換呐!
想到這些,袁逢沒有絲毫猶豫,當即起身朝著王潛俯身一拜,並沉聲道:“在下雖不才,但也願為天下蒼生盡一份綿薄之力,伯淵先生但有差遣,在下定當竭盡全力!”
“好,有了袁家主的支持,何愁此事不成?”
眼看袁逢答應了以來,王潛也當即一臉開心的起身拱手還禮。
先有鐵器生意,再有這糧食增產,這兩兩相加,這袁家也算是徹底被他王潛給拿捏在手中了。
商討完此事之後,二人隨後又就鐵器經營一事進行了一番商議。
最後,經過一番定,這鐵器經營的利潤,袁家占一成,王潛占一成,天子占七成,剩餘一成,則分給與袁家交好的幾個家族,以此來多多拉攏幾個盟友,共同來對抗其他地方豪族。
“對了袁家主,在下遊曆四方的時候,曾在幽州北部,以及靠近烏桓人的地方,發現了一種名為石墨的東西。
這石墨不僅可以燃燒取暖,其火力也比木炭強上許多,若是能以此來取代木炭用來煉鐵的話,其成本定會大大降低許多。
因此,在下希望,袁家可以組建一支商隊,到幽州那邊去打探一番。”
“沒問題,鄙人馬上安排!”
袁逢端坐著,王潛則坐在他的對麵,講述著關於煉鐵作坊的情況。
雖說這這個煉鐵作坊的實際生產及人員管理,全由王潛說了算,但好歹也是他與袁家合作的產物,而且在明麵上,也是屬於袁家的產業。
因此,關於經營上的一些事情,還是很有必要跟袁逢來磋商一下的。
“王大匠,您說的可是真的?這作坊一日真能出鐵三萬斤?”
聽完王潛講述的煉鐵產量,袁逢的臉上,也滿是不可置信。
“怎麽?”
王潛笑著看了袁逢一眼,“袁家主這是不信?”
“這倒沒有。”
袁逢苦笑著搖了搖頭,“隻是讓鄙人沒想到的是,王大匠竟還有如此本領,著實讓人敬佩不已。”
“袁家主過譽了。”
王潛謙虛的擺了擺手,“在下區區一書生而已,哪裏懂得那麽多?弄出來的這些東西,也不過是拾他人牙慧而已。”
“哦?”袁逢麵露好奇的問:“聽王大匠此言,這些東西,都是出自他人之手?”
“不錯。”
王潛點了點頭,繼續說道:“不止這煉鐵,包括琉璃、肥皂、紙張等物,都是在下從他人那裏學來的!”
“這……不太可能吧?”
“如果真像您說的那樣,那些東西全都是出自他人之手,為何一直不曾被世人所知呢?”
袁逢有些懷疑的問道,隻以為這是王潛在故意藏拙。
王潛看向袁逢,笑著問道:“敢問袁家主,倘若有一個老農來跟您說,他有辦法可以使一畝地的糧食增產至十石,甚至是更多,您信是不信?”
“不信。”
袁逢想也不想的便搖了搖頭。
“為何不信?”王潛追問道:“是不信老農說的話,還是不信一畝地真能產十石糧食?”
“這個嘛……那自然是都不信的……”袁逢言辭含糊的迴道。
“依我看,還是前者更多一些吧?”
王潛笑眯眯的看著袁逢,“在您看來,不過一個普通老農而已,怎麽可能做到那些呢?是與不是?”
“呃……”
被戳破心思的袁逢,頓時語塞,臉上閃過一絲尷尬。
王潛繼續說道:“如果由在下來跟您說,一畝地確實可產糧十石,您信是不信?”
“這怎麽可能?”
袁逢眉頭微皺,“在下雖不通農事,但家中也有不少田產,便是年景最好的時候,一年也才不過產量三石而已,怎麽可能達到十石?”
“世間奇人甚多,沒有什麽是不可能的!”
“砂石能變琉璃、豬油能變肥皂,糧食增產,自然也並非虛妄!”
“隻可惜,當世之人,對於那些奇人,大多都報以鄙夷之態,他們弄出來的東西,自然也就無法為世人所知。”
王潛一臉感慨的說道,他的這番說辭,雖說多少有些偷換概念了,但其道理卻還是一樣的。
畢竟,就連後世的那位大神,在一開始說出要研究畝產數千斤的水稻時,也曾遭遇過不少質疑,更不要說這個時期的人們了。
聽完王潛的一番話,袁逢忍不住開口問道:“那照王大匠的說法,這一畝地,真能產糧十石?”
“不錯。”王潛點頭說道:“而且根據糧食物種的不同,一些高產作物,甚至可以達到畝產十五石以上,甚至是更多!”
嘶……
聽到這話,袁逢也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
畝產十五石以上?
這是什麽概念?
依照目前一畝兩石的產量來計算,想要養活一個五口之家,起碼需要種二十畝地以上方可。
可如果一畝產量能達到十五石的話,那這二十畝地,就足以養活七個五口之家。
同樣的二十畝,後者竟能多養活三十多口人。
這……這要放眼整個大漢的話,那得多養活多少人?隻怕三億都不止吧?
想到這些,袁逢也不禁咽了一口唾沫,艱難的問道:“這麽說的話,王大匠那裏,卻有可增產十五石的方法?”
“怎麽?”王潛看了袁逢一眼,笑嗬嗬的問道:“袁家主對這個感興趣?”
“啊?”
袁逢呆了一下,然後愣愣的問道:“不知王大匠此話何意?”
“在下的意思是,糧食增產的方法是有的,但卻需要大量的時間和大批精通農事的人才來一同研究才行……”
王潛頓了一下,然後歎了口氣,“隻可惜,當今世人,大多對那些人才都不甚重視,隻靠在下一人的話,很難撐起大局呀!
倘若袁家主有意的話,在下倒是可以向陛下上書,專門組建一個用來研究糧食增產的司農部,屆時袁家主可為首任司農卿……”
聽到這裏,袁逢也立馬明白了過來。
他知道,王潛這是想借此來提高農事人才的地位,甚至是想給那些農事人才,在朝堂之上博取一定的地位。
但那麽做的話,肯定會惹來天下士人的反對,這才想拉他一同來撐起此事。
換句話說,就是讓他袁家來支持王潛的想法,而條件則是,在糧食增產一事上留下他袁逢的名字。
此事若真能做成的話,那功績,簡直堪比神農,甚至比神農還要更高。
若真能得到這等榮耀,那別與天下士人為敵了,就算是給個皇位,也不能換呐!
想到這些,袁逢沒有絲毫猶豫,當即起身朝著王潛俯身一拜,並沉聲道:“在下雖不才,但也願為天下蒼生盡一份綿薄之力,伯淵先生但有差遣,在下定當竭盡全力!”
“好,有了袁家主的支持,何愁此事不成?”
眼看袁逢答應了以來,王潛也當即一臉開心的起身拱手還禮。
先有鐵器生意,再有這糧食增產,這兩兩相加,這袁家也算是徹底被他王潛給拿捏在手中了。
商討完此事之後,二人隨後又就鐵器經營一事進行了一番商議。
最後,經過一番定,這鐵器經營的利潤,袁家占一成,王潛占一成,天子占七成,剩餘一成,則分給與袁家交好的幾個家族,以此來多多拉攏幾個盟友,共同來對抗其他地方豪族。
“對了袁家主,在下遊曆四方的時候,曾在幽州北部,以及靠近烏桓人的地方,發現了一種名為石墨的東西。
這石墨不僅可以燃燒取暖,其火力也比木炭強上許多,若是能以此來取代木炭用來煉鐵的話,其成本定會大大降低許多。
因此,在下希望,袁家可以組建一支商隊,到幽州那邊去打探一番。”
“沒問題,鄙人馬上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