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偶感風寒
重生漢末,開局收劉宏為徒 作者:玄武仙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宮門外。
朝中一眾大臣,正齊聚於宮門前都默然不語。
此時,胡廣遇刺一案,已經傳的人盡皆知,無數支持平等學說的民眾、學子遊走於街頭巷尾,吵嚷著要嚴懲兇手。
囤駐於城外的北軍將士,也已進入城中幫忙維持秩序。
一眾大臣,此刻也正等待著天子的決斷,好盡快做出應對。
百官前方,陳蕃雙眼緊緊盯著宮門的縫隙,胸膛以肉眼可見的幅度,上下起伏著。
他與胡廣相交多年,二人理念雖不甚相同,但他們之間的關係卻甚為要好。
他怎麽也沒有想到,這位曆事六朝,經曆了梁冀掌權、五侯荼毒、侯覽禍亂等一係列動亂的老友,居然會以這種方式結束了性命。
暗殺,這種連外戚、宦官都不敢明著使用的下作手段,居然就這麽被幾大家族堂而皇之的用了出來,還是用在了一位為朝廷效力了數十年的老臣身上。
這怎麽看,都讓人覺得無法接受。
這些士族中人,竟無法無天到這種程度了嗎?
悲憫老友的同時,陳蕃的心中也不禁升起一股前所未的怒氣。
“伯始兄,你且安心,老夫即便是死,也要為你討迴公道!”
陳蕃深吸了一口氣,眼中露出一絲決然,與當初對抗外戚、宦官時,一模一樣的決然。
在眾臣後方,許訓及一眾士族中人,此刻也是神情忐忑。
他實在無法理解,原本天衣無縫的計劃,怎麽突然就成了這個樣子。
不過半夜的功夫,人們尚未反應過來,就被那陽球給辦成了一樁鐵案,且沒有任何辯駁的可能。
那五個最為關鍵的刺客,到底是誰殺的?
是陽球?還是其他人?
這一切都一切,全都如同一團陰霾,籠罩在諸多士族中人的心頭。
因為暗殺一事,惹的所有人敵視不說,更是將他們這士族中人的名望也給拉了下去。
如今,不隻是農、工、商,就連朝中的官員、權貴,乃至諸多太學生,全都開始對他們大肆抨擊,甚至還將他們比作了當年的外戚、宦官。
這等情景,讓他們這些士族中人,今後該如何立足?
而今,唯一值得慶幸的,也就是那五大家族足夠義氣,並未將他們給牽扯進去,不然的話,他們這些人,隻怕一個都跑不掉了。
當然,最讓他們擔憂的,莫過於天子對於此事的態度。
一旦天子因此而龍顏大怒的話,那朝野內外的其他人,定會落井下石。
真到了那時候,他們這些士族中人,怕就真的難以繼續立足了。
反倒是袁逢、荀爽、曹嵩等人,卻是一臉的淡然,甚至是有些幸災樂禍。
畢竟,那些士族中人,與他們如今的利益相衝,那些家夥要是倒了,那他們的人自然也就有了上位的機會。
因此,對於他們這些帝黨中人而言,這樁案子,鬧得越大越好。
就在眾人心思各異之際,皇宮大門緩緩打開,黃門令趙忠,挺著胸膛從裏麵走了出來。
掃望了眾臣一眼,趙忠高聲道:“陛下昨夜偶感風寒,暫無法召見,諸公且迴,一應朝務照舊!”
嘩!
隨著趙忠話落,現場頓時一片嘩然,眾大臣紛紛交頭接耳起來。
司徒遇刺、五大家族牽涉其中,如此重大的事件,宮裏怎麽可能收不到消息?
天子偏偏在這個時候“偶感風寒”,到底有何用意?
後方,許訓及諸多士族中人,卻是不禁暗自鬆了口氣,眼中閃過一絲慶幸。
在他們看來,天子在這個時候避而不出,明顯就是不想插手此案。
畢竟天子不同常人,麵對如此重大的事情,無論天子如何表態,都勢必會引起人們的無限遐想,進而引發不可控製的爭鬥。
因此,在這種情況之下,天子最聰明的做法,也就隻有冷處理、不表態。
也就是說,無論是出於朝局穩定,還是出於其他考慮,天子都無意對他們這些士族中人下手。
念及至此,許訓及諸多士族中人懸著的一顆心,也終於落迴了肚子裏。
隻要天子不表態,任憑陽球如何折騰,最後也隻能依法辦事。
如此一來,他們這些人,自然也就不用再擔心會有什麽危險了。
陳蕃上前看向宮內深處,沉聲道:“司徒遇刺身亡、五大家族牽涉其中,此事過於重大,需得陛下決斷方可,還請……”
話未說完,就被趙忠打斷:“什麽大事,能大的過陛下的龍體?
再者,外朝不是還有您在嗎?為什麽非得勞煩陛下呢?”
“嗯?”
陳蕃神色一動,深深的看了趙忠一眼,道:“既如此,那就請陛下安心修養龍體,老夫定會盡力維持朝政安穩!”
“好,那咱家就先迴去了!”
趙忠笑了笑,隨後退迴宮中,並讓人關閉了宮門。
陳蕃轉過身,看向一眾大臣高聲道:“陛下身體有恙,無法理政,一應朝政,將暫由老夫代為署理,諸君需協力相輔,勿有怠慢!”
聽到這話,在場眾臣不由麵麵相覷,遲遲沒有迴應。
這陳蕃乃是清流首領,一應朝政全由他署理的話,那清流豈不是一家獨大了?這怎麽能行?
就在這時,竇武卻突然站了出來,拱手道:“願憑太傅安排!”
眾臣見狀,不禁臉色一變。
誰也沒想到,這個竇武居然在這個時候站到了陳蕃那邊。
眼下太尉空置、司徒身亡,三公之中,隻剩一個司空之位,被竇武給兼著。
在這種情況下,外朝事務,全由陳蕃和竇武說了算,眾臣即便再不願,也沒有絲毫辦法。
最終,眾臣無奈,也隻得紛紛向陳蕃拱手一拜,“願憑太傅安排!!”
“好!”
陳蕃掃望了眾臣一眼,高聲道:“廷尉何在?”
“卑職在!”
人群中,陽球挺身出列迴應道。
陳蕃看向陽球,“司徒遇刺一案,可審理清楚?”
陽球:“一應案卷,已呈送朝廷!”
“依律該如何處置?”陳蕃麵無表情的問道。
“依大漢律令,暗殺朝廷重臣,罪同謀逆,當夷三族!!”
朝中一眾大臣,正齊聚於宮門前都默然不語。
此時,胡廣遇刺一案,已經傳的人盡皆知,無數支持平等學說的民眾、學子遊走於街頭巷尾,吵嚷著要嚴懲兇手。
囤駐於城外的北軍將士,也已進入城中幫忙維持秩序。
一眾大臣,此刻也正等待著天子的決斷,好盡快做出應對。
百官前方,陳蕃雙眼緊緊盯著宮門的縫隙,胸膛以肉眼可見的幅度,上下起伏著。
他與胡廣相交多年,二人理念雖不甚相同,但他們之間的關係卻甚為要好。
他怎麽也沒有想到,這位曆事六朝,經曆了梁冀掌權、五侯荼毒、侯覽禍亂等一係列動亂的老友,居然會以這種方式結束了性命。
暗殺,這種連外戚、宦官都不敢明著使用的下作手段,居然就這麽被幾大家族堂而皇之的用了出來,還是用在了一位為朝廷效力了數十年的老臣身上。
這怎麽看,都讓人覺得無法接受。
這些士族中人,竟無法無天到這種程度了嗎?
悲憫老友的同時,陳蕃的心中也不禁升起一股前所未的怒氣。
“伯始兄,你且安心,老夫即便是死,也要為你討迴公道!”
陳蕃深吸了一口氣,眼中露出一絲決然,與當初對抗外戚、宦官時,一模一樣的決然。
在眾臣後方,許訓及一眾士族中人,此刻也是神情忐忑。
他實在無法理解,原本天衣無縫的計劃,怎麽突然就成了這個樣子。
不過半夜的功夫,人們尚未反應過來,就被那陽球給辦成了一樁鐵案,且沒有任何辯駁的可能。
那五個最為關鍵的刺客,到底是誰殺的?
是陽球?還是其他人?
這一切都一切,全都如同一團陰霾,籠罩在諸多士族中人的心頭。
因為暗殺一事,惹的所有人敵視不說,更是將他們這士族中人的名望也給拉了下去。
如今,不隻是農、工、商,就連朝中的官員、權貴,乃至諸多太學生,全都開始對他們大肆抨擊,甚至還將他們比作了當年的外戚、宦官。
這等情景,讓他們這些士族中人,今後該如何立足?
而今,唯一值得慶幸的,也就是那五大家族足夠義氣,並未將他們給牽扯進去,不然的話,他們這些人,隻怕一個都跑不掉了。
當然,最讓他們擔憂的,莫過於天子對於此事的態度。
一旦天子因此而龍顏大怒的話,那朝野內外的其他人,定會落井下石。
真到了那時候,他們這些士族中人,怕就真的難以繼續立足了。
反倒是袁逢、荀爽、曹嵩等人,卻是一臉的淡然,甚至是有些幸災樂禍。
畢竟,那些士族中人,與他們如今的利益相衝,那些家夥要是倒了,那他們的人自然也就有了上位的機會。
因此,對於他們這些帝黨中人而言,這樁案子,鬧得越大越好。
就在眾人心思各異之際,皇宮大門緩緩打開,黃門令趙忠,挺著胸膛從裏麵走了出來。
掃望了眾臣一眼,趙忠高聲道:“陛下昨夜偶感風寒,暫無法召見,諸公且迴,一應朝務照舊!”
嘩!
隨著趙忠話落,現場頓時一片嘩然,眾大臣紛紛交頭接耳起來。
司徒遇刺、五大家族牽涉其中,如此重大的事件,宮裏怎麽可能收不到消息?
天子偏偏在這個時候“偶感風寒”,到底有何用意?
後方,許訓及諸多士族中人,卻是不禁暗自鬆了口氣,眼中閃過一絲慶幸。
在他們看來,天子在這個時候避而不出,明顯就是不想插手此案。
畢竟天子不同常人,麵對如此重大的事情,無論天子如何表態,都勢必會引起人們的無限遐想,進而引發不可控製的爭鬥。
因此,在這種情況之下,天子最聰明的做法,也就隻有冷處理、不表態。
也就是說,無論是出於朝局穩定,還是出於其他考慮,天子都無意對他們這些士族中人下手。
念及至此,許訓及諸多士族中人懸著的一顆心,也終於落迴了肚子裏。
隻要天子不表態,任憑陽球如何折騰,最後也隻能依法辦事。
如此一來,他們這些人,自然也就不用再擔心會有什麽危險了。
陳蕃上前看向宮內深處,沉聲道:“司徒遇刺身亡、五大家族牽涉其中,此事過於重大,需得陛下決斷方可,還請……”
話未說完,就被趙忠打斷:“什麽大事,能大的過陛下的龍體?
再者,外朝不是還有您在嗎?為什麽非得勞煩陛下呢?”
“嗯?”
陳蕃神色一動,深深的看了趙忠一眼,道:“既如此,那就請陛下安心修養龍體,老夫定會盡力維持朝政安穩!”
“好,那咱家就先迴去了!”
趙忠笑了笑,隨後退迴宮中,並讓人關閉了宮門。
陳蕃轉過身,看向一眾大臣高聲道:“陛下身體有恙,無法理政,一應朝政,將暫由老夫代為署理,諸君需協力相輔,勿有怠慢!”
聽到這話,在場眾臣不由麵麵相覷,遲遲沒有迴應。
這陳蕃乃是清流首領,一應朝政全由他署理的話,那清流豈不是一家獨大了?這怎麽能行?
就在這時,竇武卻突然站了出來,拱手道:“願憑太傅安排!”
眾臣見狀,不禁臉色一變。
誰也沒想到,這個竇武居然在這個時候站到了陳蕃那邊。
眼下太尉空置、司徒身亡,三公之中,隻剩一個司空之位,被竇武給兼著。
在這種情況下,外朝事務,全由陳蕃和竇武說了算,眾臣即便再不願,也沒有絲毫辦法。
最終,眾臣無奈,也隻得紛紛向陳蕃拱手一拜,“願憑太傅安排!!”
“好!”
陳蕃掃望了眾臣一眼,高聲道:“廷尉何在?”
“卑職在!”
人群中,陽球挺身出列迴應道。
陳蕃看向陽球,“司徒遇刺一案,可審理清楚?”
陽球:“一應案卷,已呈送朝廷!”
“依律該如何處置?”陳蕃麵無表情的問道。
“依大漢律令,暗殺朝廷重臣,罪同謀逆,當夷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