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巨鹿張角
重生漢末,開局收劉宏為徒 作者:玄武仙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31章 巨鹿張角
建寧二年的第一場春雨,似乎比往年來的更晚了一些。
冀州,魏郡。
灰蒙蒙的天空,好似一個巨大的油漏,將綿綿細雨串成了絲線狀,無聲的滋潤著腳下的大地,清新的空氣中混合著泥土的芬芳,隻叫人感到一陣清爽。
一條通往鄉間的小路上,一行三人,正頂著細雨緩步而行。
隻見為首之人,一身藍色道袍,手持一根九節杖,雙目炯炯有神,突出的前額,透著些許的紅光,看上去慈眉善目。
此人名叫張角,本是冀州巨鹿縣的一名學子,因其出身貧寒,始終未能得誌,心灰意冷之下,便轉而開始研習起了黃老學說。
就在前幾年的時候,張角於偶然間,獲得了一部名為《太平經》的道家經書,在看到書中對於天下太平的各種闡述之後,張角也不禁沉溺其中。
隨後,張角便開始以道家弟子自居,並向人們宣講起了太平經中的諸多教義。
常年行走於民間當中的張角,因為見過太多的人間疾苦,心中悲憫世人的同時,也對當下的這個世界失望到了極點。
在他眼裏,頭頂上的蒼天,已經瀕臨死亡,它無力再護佑世人,以至於當今天下妖魔遍地、民不聊生。
在他看來,麵對如此情景,想要實現自己理想中的天下太平,唯有徹底改天換日方可。
因此,宣講太平教義的同時,張角也開始發展起了自己的信徒。
在這個時期,讖緯學說,還是比較盛行的,人們對於道家的陰陽五行學說並不排斥。
再加上,張角頗懂醫術,在向人們宣講太平理念的同時,常常假以符水之名,為一些百姓免費治病。
在這種情況之下,人們對於張角的學說,自然是推崇不已。
不過幾年的功夫,張角之名,就已經傳遍了巨鹿、魏郡一帶,其發展的信徒也有數千人數,就連諸多官府中人以及一些富人大戶,也對其大為追捧。
得到人們追捧的張角,也為之振奮不已。
他覺得,照這種情況下去,不出十年,太平道的信徒必將遍布天下,而到了那個時候,自己改天換日、天下太平的理想,也終將得以實現。
不過,就在張角為著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奮鬥的時候,情況卻在去年發生了轉變。
新君登基,朝廷在清查貪官汙吏的同時,還直接取消了壓的百姓喘不上氣的徭役,使得百姓的日子,立馬好過了許多。
加之各地官府開始大力興建各種作坊,讓許多人也有了一份生計,百姓的生活開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好轉了起來。
原本已經瀕臨垂死的蒼天,竟再次煥發了生機,妖魔開始逐漸褪去,天下開始澄清。
對於如此突然的改變,張角也不禁大感詫異。
因為,根據道家的五德終始說,如今的大漢,分明已經到了天命該絕的時候,其國祚已然維持不了多少年了。
可是,如今的這種突然改變,卻是打破了張角一直信奉的學說。
一時間,張角也陷入了迷茫之中,他不明白,這到底是大漢瀕死前的迴光返照,還是自己一直堅信的學說出現了問題。
因此,在去年夏天的時候,張角便暫時停止了發展信徒的做法,轉而開始仔細的觀察起了大漢變化。
時至今日,經過大半年的遊曆,張角驚異的發現,整個大漢竟真的在朝著好的方向一點點的發展著。
官府之中雖然依舊不乏徇私枉法的事情,但整體而言,卻是好了許多,原本那些屍位素餐的官員,也開始積極處理政務,並四下安撫百姓、鼓勵農桑。
底層百姓的生活,雖然依舊窮苦,但卻掙脫了過去那種隨時都會餓死的命運。
這種不斷向好變化,也在一點點的蠶食著張角過去的堅持。
天上的綿綿細雨,依舊下個不停,似乎是要將腳下的大地,徹底潤透。
路麵開始變得泥濘,但張角的腳步卻依舊穩健,目光透過層層雨線,望向了路邊的一塊耕田。
在那塊耕田中間,一名年近五旬的農人,正一手扶犁、一手持鞭,驅趕著一頭耕牛,翻耕著腳下的土地。
見此情形,張角不禁為之動容。
他雖然沒有種過地,但這些年來,卻也沒少遊曆田間地頭,自然也見過百姓是如何耕種的。
像這種,一人、一牛便可耕地的情況,他還是頭一次見到。
心中好奇之餘,張角也隨即朝著耕田中間走去。
跟在後麵的張梁、張寶見狀,也默不作聲的緊隨其後。
很快,張角便來到了那名老農身前,然後起手一禮,道:“貧道張角,見過這位老人家!”
“啊,原來是張道長!”
老農似乎聽說過張角,當即勒住耕牛,然後作揖道:“小老兒見過張道長!”
“老人家不必多禮!”
張角微微抬手,然後將目光看向一旁的耕牛還有那張外形怪異的犁耙,問道:“老人家,這是……?”
“哦,您是問這個啊?”
“這是朝廷新推出的曲轅犁,這可是一個了不得的神物啊,有了它,老朽不僅一人便可下地,而且速度也更快……”
聽到張角的發問,那老農的臉上,也露出了開懷的笑容,然後開始介紹起了曲轅犁的功效。
聽著老農的介紹,張角的心中不禁掀起一股滔天巨浪,雙眼緊緊的盯著曲轅犁,滿是不可置信。
他怎麽也沒想到,朝廷居然會得到如此神物。
可以預見的是,有了這個曲轅犁,百姓們就能以更少的代價,去耕種比以往更多的土地,並收獲更多的糧食。
本就開始逐漸好轉的大漢,如今又突然多了這麽一個神物相助,那日後會變成何等模樣?
自己心目中的天下太平,怕也難以企及吧?
就在張角思緒萬千的時候,卻聽老農繼續說道:“這一切,還是托了當今的天子的福啊。
天佑我大漢,給俺們賜下了一個聖明天子,讓那些貪官汙吏不敢再隨意欺負俺們不說,還讓俺們擺脫了徭役之苦。
如今,又賜下了這等神物,讓俺們能夠輕輕鬆鬆的就能夠種更多的地。
俺過了一輩子的苦日子,如今總算是有了盼頭咯……”
建寧二年的第一場春雨,似乎比往年來的更晚了一些。
冀州,魏郡。
灰蒙蒙的天空,好似一個巨大的油漏,將綿綿細雨串成了絲線狀,無聲的滋潤著腳下的大地,清新的空氣中混合著泥土的芬芳,隻叫人感到一陣清爽。
一條通往鄉間的小路上,一行三人,正頂著細雨緩步而行。
隻見為首之人,一身藍色道袍,手持一根九節杖,雙目炯炯有神,突出的前額,透著些許的紅光,看上去慈眉善目。
此人名叫張角,本是冀州巨鹿縣的一名學子,因其出身貧寒,始終未能得誌,心灰意冷之下,便轉而開始研習起了黃老學說。
就在前幾年的時候,張角於偶然間,獲得了一部名為《太平經》的道家經書,在看到書中對於天下太平的各種闡述之後,張角也不禁沉溺其中。
隨後,張角便開始以道家弟子自居,並向人們宣講起了太平經中的諸多教義。
常年行走於民間當中的張角,因為見過太多的人間疾苦,心中悲憫世人的同時,也對當下的這個世界失望到了極點。
在他眼裏,頭頂上的蒼天,已經瀕臨死亡,它無力再護佑世人,以至於當今天下妖魔遍地、民不聊生。
在他看來,麵對如此情景,想要實現自己理想中的天下太平,唯有徹底改天換日方可。
因此,宣講太平教義的同時,張角也開始發展起了自己的信徒。
在這個時期,讖緯學說,還是比較盛行的,人們對於道家的陰陽五行學說並不排斥。
再加上,張角頗懂醫術,在向人們宣講太平理念的同時,常常假以符水之名,為一些百姓免費治病。
在這種情況之下,人們對於張角的學說,自然是推崇不已。
不過幾年的功夫,張角之名,就已經傳遍了巨鹿、魏郡一帶,其發展的信徒也有數千人數,就連諸多官府中人以及一些富人大戶,也對其大為追捧。
得到人們追捧的張角,也為之振奮不已。
他覺得,照這種情況下去,不出十年,太平道的信徒必將遍布天下,而到了那個時候,自己改天換日、天下太平的理想,也終將得以實現。
不過,就在張角為著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奮鬥的時候,情況卻在去年發生了轉變。
新君登基,朝廷在清查貪官汙吏的同時,還直接取消了壓的百姓喘不上氣的徭役,使得百姓的日子,立馬好過了許多。
加之各地官府開始大力興建各種作坊,讓許多人也有了一份生計,百姓的生活開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好轉了起來。
原本已經瀕臨垂死的蒼天,竟再次煥發了生機,妖魔開始逐漸褪去,天下開始澄清。
對於如此突然的改變,張角也不禁大感詫異。
因為,根據道家的五德終始說,如今的大漢,分明已經到了天命該絕的時候,其國祚已然維持不了多少年了。
可是,如今的這種突然改變,卻是打破了張角一直信奉的學說。
一時間,張角也陷入了迷茫之中,他不明白,這到底是大漢瀕死前的迴光返照,還是自己一直堅信的學說出現了問題。
因此,在去年夏天的時候,張角便暫時停止了發展信徒的做法,轉而開始仔細的觀察起了大漢變化。
時至今日,經過大半年的遊曆,張角驚異的發現,整個大漢竟真的在朝著好的方向一點點的發展著。
官府之中雖然依舊不乏徇私枉法的事情,但整體而言,卻是好了許多,原本那些屍位素餐的官員,也開始積極處理政務,並四下安撫百姓、鼓勵農桑。
底層百姓的生活,雖然依舊窮苦,但卻掙脫了過去那種隨時都會餓死的命運。
這種不斷向好變化,也在一點點的蠶食著張角過去的堅持。
天上的綿綿細雨,依舊下個不停,似乎是要將腳下的大地,徹底潤透。
路麵開始變得泥濘,但張角的腳步卻依舊穩健,目光透過層層雨線,望向了路邊的一塊耕田。
在那塊耕田中間,一名年近五旬的農人,正一手扶犁、一手持鞭,驅趕著一頭耕牛,翻耕著腳下的土地。
見此情形,張角不禁為之動容。
他雖然沒有種過地,但這些年來,卻也沒少遊曆田間地頭,自然也見過百姓是如何耕種的。
像這種,一人、一牛便可耕地的情況,他還是頭一次見到。
心中好奇之餘,張角也隨即朝著耕田中間走去。
跟在後麵的張梁、張寶見狀,也默不作聲的緊隨其後。
很快,張角便來到了那名老農身前,然後起手一禮,道:“貧道張角,見過這位老人家!”
“啊,原來是張道長!”
老農似乎聽說過張角,當即勒住耕牛,然後作揖道:“小老兒見過張道長!”
“老人家不必多禮!”
張角微微抬手,然後將目光看向一旁的耕牛還有那張外形怪異的犁耙,問道:“老人家,這是……?”
“哦,您是問這個啊?”
“這是朝廷新推出的曲轅犁,這可是一個了不得的神物啊,有了它,老朽不僅一人便可下地,而且速度也更快……”
聽到張角的發問,那老農的臉上,也露出了開懷的笑容,然後開始介紹起了曲轅犁的功效。
聽著老農的介紹,張角的心中不禁掀起一股滔天巨浪,雙眼緊緊的盯著曲轅犁,滿是不可置信。
他怎麽也沒想到,朝廷居然會得到如此神物。
可以預見的是,有了這個曲轅犁,百姓們就能以更少的代價,去耕種比以往更多的土地,並收獲更多的糧食。
本就開始逐漸好轉的大漢,如今又突然多了這麽一個神物相助,那日後會變成何等模樣?
自己心目中的天下太平,怕也難以企及吧?
就在張角思緒萬千的時候,卻聽老農繼續說道:“這一切,還是托了當今的天子的福啊。
天佑我大漢,給俺們賜下了一個聖明天子,讓那些貪官汙吏不敢再隨意欺負俺們不說,還讓俺們擺脫了徭役之苦。
如今,又賜下了這等神物,讓俺們能夠輕輕鬆鬆的就能夠種更多的地。
俺過了一輩子的苦日子,如今總算是有了盼頭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