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一點點加壓
重生漢末,開局收劉宏為徒 作者:玄武仙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69章 一點點加壓
時至七月末。
今年的秋收已經結束,各地官府的官吏們,在忙著收繳賦稅、清查度田的同時,也緊鑼密鼓的招募著人手,操持起了開墾荒地以及興修水利、道路橋梁的諸多事宜。
自今年春耕推廣曲轅犁之後,許多之前無法顧及的耕地,都得到了有效的耕種。
雖說單畝的糧食產量沒有多大的提升,但耕種的土地多了,人們收獲的糧食,自然也增加了不少。
今年的秋收,不僅讓各地空置了多年的官倉擁有了些許儲備,就連許多百姓們手中也有了餘糧。
可以說,今年的秋收,是大漢近十幾年來,一次難得的大豐收。
滿朝上下,為此也是歡欣不已,朝廷還為此下詔,特意提拔嘉獎了許多在春耕期間政績突出的地方官吏。
加之,當今天子和太後,又大力提倡實幹之風。
官員若想獲得晉升,除去身家背景之外,就是政績考量。
而今,吏治逐漸清明,過去許多貪官汙吏遺留下的爛攤子,正是急需解決的時候,也最是容易出政績的時候。
因此,在如此形勢之下,其餘的官員,自然也是幹勁兒十足,各個地方的開荒以及基礎建設行動可以說是如火如荼。
加之劉宏前不久又頒布了幾道擴軍詔書,軍隊也急需大批的鐵器用以打造兵器鎧甲。
在這種情況之下,整個鐵器市場瞬間變得極為龐大起來,據保守估計,官方以及民間對於鐵器的需求量,至少比往年多出了十倍有餘。
因此,無論是王潛,還是各個地方豪族,也都在抓緊時機,拚盡全力的擴大著生產規模。
……
扶風郡西北部,一處礦山工地內。
羌人首領顛禾,正帶著一群羌人俘虜忙碌著采礦事宜。
隻見顛禾一身粗麻布衣,背著一筐鐵礦石,輕車熟路朝著坑洞外走去。
在他的周圍以及身後,還跟著一大批同樣背著礦石的羌人俘虜。
那些羌人俘虜們,雖然被沉重的礦石壓彎了腰,腳下行進的也異常吃力,但他們的臉上,卻大都帶著一絲莫名的笑容。
顛禾一邊行進的同時,一邊衝著周圍的手下們喊道:“弟兄們,聖師說了,隻要咱們此番能夠幫助陛下完成采礦事宜,便可贖清過往罪孽,以正式投入到聖天子麾下。
如此,我等才有機會重獲新生,才能完成父母妻兒生前之願!”
“是!!”
聽到顛禾的喊話,一眾羌人俘虜也好似打了雞血一般,更加賣力起來。
不遠處的幾名監工,看到這幫羌人如此賣力,也不禁暗自咋舌。
要知道,在整個煉鐵過程當中,采礦工作無疑是最累的。
此前,他們雇傭的礦工,每日最多隻能勞作四個時辰,除一日三餐之外,每人每日的工錢還高達二百錢。
但這些羌人俘虜,自來到礦區之後,卻從未提出過休息的要求,一天下來最少工作五個時辰,而且還不用支付任何工錢,著實將監工人員給震撼到了。
當然,最主要的是,七萬羌人俘虜的加入,極大的保障了煉鐵作坊對於礦石需求。
過去的時候,王潛之所以一直憋著沒有對鐵器生意進行衝擊,就是因為礦石的供應問題限製住了生產規模的擴大。
如今,隨著七萬羌人俘虜的加入,礦石供應問題得以徹底解決不說,還節省了一大筆工錢開支,將煉鐵成本再一次壓縮了下去。
帝師府內。
王潛神色輕鬆的端坐在坐席上,馬陵站在一旁,一臉喜色的匯報著鐵器作坊的情況。
“師父,據煉鐵作坊上報,其每日出鐵量已增加至十五萬斤,足足比之前高出兩倍還多。
由於沒有了采礦支出,其每斤的成本,也由之前的三百錢,降到了三十錢。
袁家那邊,也已經聯係了與其交好的諸多大族,並分別前往了兗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等地,開始建立鐵器售賣點……”
“嗯,很好!”
王潛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即吩咐道:“去通知袁家以及那些交好的家族,從今日起,解除鐵器數量的售賣限製,並將其售賣價格,由原來的每斤三百錢,降至每斤二百錢!”
“啊?”
馬陵愣了一下,不解的問道:“師父,您此前不是一直計劃著衝擊整個大漢的鐵器生意嗎?
而今,咱們的成本已經降到那麽低了,正是您發起計劃的最佳時期,您為何還要賣那麽高的價格?”
王潛笑了笑,解釋道:“自煉鐵技術泄露出去之後,雖然諸多地方豪族,也全都依照全新的技術對各自的作坊進行了改建,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產成本,但其礦石成本依舊很高。
加之朝廷已經將木炭收歸專營,使得木炭變得少而貴,無形中又增加了他們的成本。
現如今,他們的鐵器售賣價格為700錢,由此推算,他們的成本應該在每斤三百錢左右!
如今,咱們將售賣價格,降到每斤三百錢,已經是砍到了他們的腳後跟上,若是再低的話,勢必會引起他們的激烈反應。
萬一他們因此而失去理智,搞出什麽動亂的話,那就不好了!
因此,還是先一點點的給他們加壓的好,到了最後隻需隨意一根稻草,便可將他們壓垮,倒也不必急於此一時!
畢竟,爭一時之長短,是很容易兩敗俱傷的!”
“哦,原來是這樣。”
馬陵一臉恍然的點了點頭,隨即滿是崇敬的看向王潛,“到底是師父,果然深謀遠慮!”
“得了,少拍馬屁!”
王潛笑著擺了擺手,繼續說道:“除此以外,每斤三百錢的售價,也可以讓作坊維持一個較大的盈利,對於今後的繼續擴大有著很大的好處。
當然,這個定價,還可以讓袁家以及諸多較好的家族,借此獲得一些較大的收益。
畢竟,衝擊鐵器生意的計劃,主要還是袁家他們衝在前麵的,若不讓他們賺取到足夠收益的話,他們又怎麽會賣力的給咱們做事呢?”
“師父說的是,徒兒明白了!”
馬陵一臉受教的點了點頭,將王潛的一番話,悉數記了下來。
很快,以袁家為首的諸多家族,便依照王潛的指令解開了對於鐵器數量的售賣限製,並將售賣價格直接降到了每斤三百錢。
深受鐵器高價之苦的人們,在得知消息之後,紛紛狂湧而至,諸多鐵器鋪前排起了望不到頭的長龍,每日前來購買之人,可謂是絡繹不絕。
這一番大降價,如同一波強力的衝擊波,快速的朝著四方擴散而去。
不過一個月的時間,便波及到了幾乎整個大漢的鐵器生意。
時至七月末。
今年的秋收已經結束,各地官府的官吏們,在忙著收繳賦稅、清查度田的同時,也緊鑼密鼓的招募著人手,操持起了開墾荒地以及興修水利、道路橋梁的諸多事宜。
自今年春耕推廣曲轅犁之後,許多之前無法顧及的耕地,都得到了有效的耕種。
雖說單畝的糧食產量沒有多大的提升,但耕種的土地多了,人們收獲的糧食,自然也增加了不少。
今年的秋收,不僅讓各地空置了多年的官倉擁有了些許儲備,就連許多百姓們手中也有了餘糧。
可以說,今年的秋收,是大漢近十幾年來,一次難得的大豐收。
滿朝上下,為此也是歡欣不已,朝廷還為此下詔,特意提拔嘉獎了許多在春耕期間政績突出的地方官吏。
加之,當今天子和太後,又大力提倡實幹之風。
官員若想獲得晉升,除去身家背景之外,就是政績考量。
而今,吏治逐漸清明,過去許多貪官汙吏遺留下的爛攤子,正是急需解決的時候,也最是容易出政績的時候。
因此,在如此形勢之下,其餘的官員,自然也是幹勁兒十足,各個地方的開荒以及基礎建設行動可以說是如火如荼。
加之劉宏前不久又頒布了幾道擴軍詔書,軍隊也急需大批的鐵器用以打造兵器鎧甲。
在這種情況之下,整個鐵器市場瞬間變得極為龐大起來,據保守估計,官方以及民間對於鐵器的需求量,至少比往年多出了十倍有餘。
因此,無論是王潛,還是各個地方豪族,也都在抓緊時機,拚盡全力的擴大著生產規模。
……
扶風郡西北部,一處礦山工地內。
羌人首領顛禾,正帶著一群羌人俘虜忙碌著采礦事宜。
隻見顛禾一身粗麻布衣,背著一筐鐵礦石,輕車熟路朝著坑洞外走去。
在他的周圍以及身後,還跟著一大批同樣背著礦石的羌人俘虜。
那些羌人俘虜們,雖然被沉重的礦石壓彎了腰,腳下行進的也異常吃力,但他們的臉上,卻大都帶著一絲莫名的笑容。
顛禾一邊行進的同時,一邊衝著周圍的手下們喊道:“弟兄們,聖師說了,隻要咱們此番能夠幫助陛下完成采礦事宜,便可贖清過往罪孽,以正式投入到聖天子麾下。
如此,我等才有機會重獲新生,才能完成父母妻兒生前之願!”
“是!!”
聽到顛禾的喊話,一眾羌人俘虜也好似打了雞血一般,更加賣力起來。
不遠處的幾名監工,看到這幫羌人如此賣力,也不禁暗自咋舌。
要知道,在整個煉鐵過程當中,采礦工作無疑是最累的。
此前,他們雇傭的礦工,每日最多隻能勞作四個時辰,除一日三餐之外,每人每日的工錢還高達二百錢。
但這些羌人俘虜,自來到礦區之後,卻從未提出過休息的要求,一天下來最少工作五個時辰,而且還不用支付任何工錢,著實將監工人員給震撼到了。
當然,最主要的是,七萬羌人俘虜的加入,極大的保障了煉鐵作坊對於礦石需求。
過去的時候,王潛之所以一直憋著沒有對鐵器生意進行衝擊,就是因為礦石的供應問題限製住了生產規模的擴大。
如今,隨著七萬羌人俘虜的加入,礦石供應問題得以徹底解決不說,還節省了一大筆工錢開支,將煉鐵成本再一次壓縮了下去。
帝師府內。
王潛神色輕鬆的端坐在坐席上,馬陵站在一旁,一臉喜色的匯報著鐵器作坊的情況。
“師父,據煉鐵作坊上報,其每日出鐵量已增加至十五萬斤,足足比之前高出兩倍還多。
由於沒有了采礦支出,其每斤的成本,也由之前的三百錢,降到了三十錢。
袁家那邊,也已經聯係了與其交好的諸多大族,並分別前往了兗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等地,開始建立鐵器售賣點……”
“嗯,很好!”
王潛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即吩咐道:“去通知袁家以及那些交好的家族,從今日起,解除鐵器數量的售賣限製,並將其售賣價格,由原來的每斤三百錢,降至每斤二百錢!”
“啊?”
馬陵愣了一下,不解的問道:“師父,您此前不是一直計劃著衝擊整個大漢的鐵器生意嗎?
而今,咱們的成本已經降到那麽低了,正是您發起計劃的最佳時期,您為何還要賣那麽高的價格?”
王潛笑了笑,解釋道:“自煉鐵技術泄露出去之後,雖然諸多地方豪族,也全都依照全新的技術對各自的作坊進行了改建,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產成本,但其礦石成本依舊很高。
加之朝廷已經將木炭收歸專營,使得木炭變得少而貴,無形中又增加了他們的成本。
現如今,他們的鐵器售賣價格為700錢,由此推算,他們的成本應該在每斤三百錢左右!
如今,咱們將售賣價格,降到每斤三百錢,已經是砍到了他們的腳後跟上,若是再低的話,勢必會引起他們的激烈反應。
萬一他們因此而失去理智,搞出什麽動亂的話,那就不好了!
因此,還是先一點點的給他們加壓的好,到了最後隻需隨意一根稻草,便可將他們壓垮,倒也不必急於此一時!
畢竟,爭一時之長短,是很容易兩敗俱傷的!”
“哦,原來是這樣。”
馬陵一臉恍然的點了點頭,隨即滿是崇敬的看向王潛,“到底是師父,果然深謀遠慮!”
“得了,少拍馬屁!”
王潛笑著擺了擺手,繼續說道:“除此以外,每斤三百錢的售價,也可以讓作坊維持一個較大的盈利,對於今後的繼續擴大有著很大的好處。
當然,這個定價,還可以讓袁家以及諸多較好的家族,借此獲得一些較大的收益。
畢竟,衝擊鐵器生意的計劃,主要還是袁家他們衝在前麵的,若不讓他們賺取到足夠收益的話,他們又怎麽會賣力的給咱們做事呢?”
“師父說的是,徒兒明白了!”
馬陵一臉受教的點了點頭,將王潛的一番話,悉數記了下來。
很快,以袁家為首的諸多家族,便依照王潛的指令解開了對於鐵器數量的售賣限製,並將售賣價格直接降到了每斤三百錢。
深受鐵器高價之苦的人們,在得知消息之後,紛紛狂湧而至,諸多鐵器鋪前排起了望不到頭的長龍,每日前來購買之人,可謂是絡繹不絕。
這一番大降價,如同一波強力的衝擊波,快速的朝著四方擴散而去。
不過一個月的時間,便波及到了幾乎整個大漢的鐵器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