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雨夜
皇帝年少,我從安南開始挽天傾 作者:長風聽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甌瀾身披乾軍士卒那略顯陳舊的盔甲,神色冷峻,目光如炬,身後帶著手下的四個人,穩步從水麵那微微晃動的浮橋上走過。
此時,天色暗沉,墨雲翻湧,豆大的雨點劈裏啪啦地砸落,狂風唿嘯著席卷而來,兩側那些看似安穩停靠的戰船,在風雨中劇烈地飄搖著。
江水掀起層層洶湧的波濤,不斷地推搡著戰船,發出沉悶的撞擊聲。若不是戰船被粗壯的鐵鏈牢牢地捆住,恐怕早就被這洶湧的江水無情地衝刷跑了。
甌瀾微微低頭,仔細觀察著腳下的步伐,學著乾軍士卒平日裏巡邏的樣子,一步一步沉穩地穿過浮橋,向著營寨裏麵走去。
他們的目標是營寨側麵通往陸地的大門,那扇門在左側,目測距離他們大概有兩百步左右。
兩百步的距離,對於久經沙場的他們來說,本不算遠,但此刻,這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刀尖上。
路上依舊還有其他巡邏的士卒,他們不知道對方會不會上前盤問,隻能在心底默默寄希望於身上這身甲胄,能夠像一層無形的保護罩,迷惑住對方的視線。
他們的靴子重重地踩在木板上,發出清晰而又略顯急促的 “噠噠” 聲。
五人心中都緊繃著一根弦,全神貫注,每個人的手都不自覺地扶在了刀柄之上,隻要稍有風吹草動,便能在瞬間拔刀相向。
幾人小心翼翼地前行,竟然很順利地走過了一百步的距離。
這一百步中,除了偶爾能看到一些站在高處的守備士卒,便再無巡邏的士卒經過。
然而,眾人心中沒有絲毫放鬆,因為他們清楚,之後的一百步,便要到達營房的位置。那裏是巡邏最為頻繁的地方,也是乾軍重點看管的區域,危險正一步步逼近。
沒走幾步,他們便頻繁地遇見其他巡邏的士卒。甌瀾等人強裝鎮定,目光堅定,步伐中帶著一絲乾軍士卒的認真。
好在眾人演技精湛,每個人都將自己的情緒隱藏得極好,神色間沒有流露出一絲一毫的緊張與慌亂。
在這大雨傾盆的夜晚,豆大的雨點如密集的箭矢般砸落,狂風裹挾著雨水肆意唿嘯,雨幕如同一道厚重的屏障,將雙方的身影都重重遮蔽。
雨滴劈裏啪啦地打在地麵上,濺起層層水花,模糊了人們的視線,讓他們彼此都難以看清對方的模樣。正因如此,一時間竟也沒人察覺到甌瀾他們一行人的異樣。
他們繼續在這如墨般濃稠的雨幕中小心穿行,雨水順著臉頰不斷流淌,模糊了他們的視線,卻無法澆滅他們心中的意誌。
途中,有不少乾軍士卒與他們擦身而過,每一次相遇,甌瀾等人的心都瞬間提到了嗓子眼,表麵上卻依舊強裝鎮定,邁著沉穩的步伐,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
那些士卒也都被這惡劣的天氣搞得心煩意亂,隻顧著自己手頭的事情,隻匆匆瞥了他們一眼,便將他們當做是普通的巡邏隊伍,沒有絲毫懷疑,更沒有上前盤問。
這場大雨,無疑成為了他們潛入行動中意想不到的助力,讓他們的前行之路相對輕鬆了許多。
若不是這場突如其來的大雨,他們在解決那些巡邏士卒時,盔甲上沾染的血跡絕不會這麽快就消失不見。
那殷紅的鮮血會像醒目的罪證一般,時刻提醒著旁人他們的異樣。血腥味也會在空氣中久久彌漫,引起敵人的警覺。
而營地,也不會像今晚這樣,因為雨水的籠罩和黑暗的侵蝕,變得如此昏暗無光,為他們的行動提供了絕佳的掩護。
這一場雨,就像是命運的安排,在這危機四伏的時刻,悄然為他們開辟出了一條通往成功的道路。
甌瀾等人深知這一點,他們愈發謹慎地前行,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每一步都走得堅定而又小心翼翼,向著那充滿未知的大門一步步靠近,在這風雨交加的夜晚,他們的身影如同鬼魅一般,在營寨中穿梭,向著目標堅定地邁進。
就這樣,五人繼續往前走去。在一處沒有人的拐角,甌瀾眼神迅速地向四周掃了一圈,而後微微點頭示意。
眾人立刻心領神會,借著夜色的掩護,迅速地鑽進了拐角處。而剩下的其他士卒,也按照事先的計劃,選擇從其他地方緩緩繞道前行。
原來,在潛入的過程中,其他士卒也已經設法弄到了乾軍的盔甲,此時都裝扮成乾軍的模樣,正慢慢向著大門處摸去。
之所以沒有選擇一起行動,是因為他們深知,一旦被發現,若是聚集在一起,就會被敵人一鍋端掉,毫無反抗的可能。
而分散開來,每個人便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做自己想做的,以此來麻痹乾軍的注意力,增加行動成功的幾率。
所以,在分開之前,甌瀾神色凝重,壓低聲音給其餘的士卒下達了命令:“如果無法潛入,那就盡量鬧出動靜,越大越好,把更多巡邏、守備的士卒引過去,為其他人創造機會。”
就這樣,他們十八個人分成了三個小隊,如同暗夜中的幽靈,分散在了水寨各處。
甌瀾帶著剩下的四人,從營寨的北側穿過。這邊是營寨最邊緣的地方,相對較為冷清,沒有什麽巡邏的士卒。
左側是一排略顯破舊的房屋,在風雨中搖搖欲墜;右側則是木頭圍牆,上麵的木板被雨水打得濕漉漉的。
他們沿著木圍牆,腳步輕盈而又謹慎地向著大門處悄悄溜了過去。突然,前方出現了一支五人的巡邏士卒隊伍。
甌瀾心中一緊,眼神瞬間變得淩厲起來,在對方還沒來得及發現他們並做出反應之前,他猛然出手
。隻見他身形如電,一個箭步衝上前去,右手迅速伸出,一把捂住對方的麵部,同時左手微微一動,手中的匕首從袖口悄然滑落出來。
緊接著,他反握匕首,身體前傾,一下子將全身的力量壓在了那名巡邏士卒身上。
與此同時,他身後的四人也如猛虎下山般撲了上去,動作整齊劃一。
他們手中的匕首飛快地劃出一道寒光,尖銳的匕首精準地紮進了巡邏士卒的脖子裏麵。他們雙手死死地捂住對方的口鼻,防止發出任何聲響,另一隻手則緊緊握住刀柄,用力地將匕首紮得更深。
鮮血從脖子上噴湧而出,順著匕首的刀刃緩緩流下,流到刀柄處,而後一滴一滴地滴落到地上,在雨水的衝刷下,迅速地擴散開來。
令人驚歎的是,他們的動作幹淨利落,竟然沒有一滴鮮血沾染到自己的衣服上。
解決完這隊巡邏士卒後,甌瀾等人將他們的屍體藏在了草叢之中,而後便沒有絲毫停留,繼續向著大門的方向奔去,他們的身影很快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他們貓著腰,仿若夜行的狸貓,悄無聲息地穿梭在一座座營房之間。
腳步輕緩得如同微風拂過,每一步落下都細致入微,生怕驚擾到周遭的靜謐。
營房裏,士卒們在大雨的喧囂中酣然入夢,或許是那如擂鼓般的雨聲太過震耳,將他們的腳步聲全然淹沒;又或許是冥冥之中自有庇佑,讓他們在這危機四伏之地,暫時避開了敵人的耳目。
穿過營房,他們來到一處轉角。左側矗立著一座比較大的木屋,不知堆放的什麽。
甌瀾等人迅速貼近木屋牆壁,藏身其後,身影在暗夜中與周圍環境悄然相融。在距離他們約莫五十步開外,便是水寨的大門。
此刻,大門處火光搖曳,在風雨中忽明忽暗。
二十名士卒正井然有序地巡邏、值守。為首的是一位年輕小將,身姿筆挺,手按佩刀,穩穩地佇立在門前。
他目光如電,穿透層層雨幕,警惕地掃視著四周。雨水順著他的臉頰滑落,打濕了他的衣衫,和他的盔甲,但他卻如紮根的蒼鬆,紋絲不動。
在這風雨交加的夜晚,他雖身形不算魁梧,卻透著一股獨屬於青年的英氣與堅毅,周身散發的凜冽氣勢,令人不敢輕視。
甌瀾躲在木屋後,雙眼死死地盯著遠處的守衛,眸中閃過一絲破釜沉舟的決絕。他下意識地攥緊手中長刀刀柄,手背上青筋微微隆起。
緊接著,他向身後士卒輕輕揮手,動作輕柔,卻又透著一股令人信服的力量,示意眾人跟上。
他們心裏清楚,想要完成任務,這身偽裝的甲胄是關鍵,必須盡可能地靠近大門。
千鈞一發之際,遠處驟然傳來一聲震天的喊殺聲,緊接著,一聲劇烈的爆炸聲轟然響起。那聲響在雨夜中格外突兀,宛如平地驚雷。甌瀾眼中瞬間閃過一絲光亮,心中迅速盤算起來。
他明白,這大概率是其他小隊製造的動靜,是他們行動的絕佳契機。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慌亂的心神鎮定下來,而後沉穩地向前走去。
就在即將踏出陰影的瞬間,甌瀾瞬間調整狀態,操著一口標準的中原官話大聲唿喊:“不好了,那邊打起來了,將軍急需支援,快過去幫忙!”
他一邊叫嚷,一邊佯裝驚慌失措,腳步匆忙地朝著守門士卒飛奔而去,那急切的模樣,頗為逼真。
守門將領聽聞聲響,敏銳地循聲望去,很快便捕捉到了奔跑而來的甌瀾。
他的眼神瞬間銳利如鷹,毫不猶豫地抽出長刀,口中暴喝:“禦敵!” 那濃鬱的北遼口音,如同一盆冷水,瞬間澆滅了甌瀾心中的一絲僥幸。
甌瀾心中暗叫不妙,知道計策已然敗露。此刻,退無可退,唯有一戰。他不再隱藏,猛地拔出腰間長刀,刀刃在雨水的映照下寒光閃爍。
身後士卒見狀,也迅速抽出北遼製式長刀,緊緊跟在甌瀾身後,迎著敵人奮勇而上。他們目光堅定,毫無懼色,此時隻能死戰。
守門士卒皆是北遼水師精銳,聽到對方的中原官話,心中便已警鈴大作,紛紛想要拔刀相向。
但因長官未下令,隻能強壓心中衝動。待長官一聲令下,他們如出籠猛虎,毫不猶豫地拔出長刀,朝著甌瀾等人猛撲過去。
刹那間,雙方短兵相接,刀光劍影閃爍交錯,喊殺聲、兵器碰撞聲交織迴蕩。
甌瀾一方僅有四人,麵對二十人的圍攻,明顯處於劣勢。但他們毫無懼意,憑借著精湛的武藝和頑強的意誌,與敵人展開殊死拚殺。
就在雙方激戰正酣之時,戰場另一側突然殺出十幾人。
他們未著甲胄,手中僅持一把普通樸刀。但他們如猛虎下山,呐喊著衝入戰團,毫不猶豫地與北遼水師士卒廝殺在一起。
一時間,戰場上局勢愈發混亂,雨水混著血水,在地麵肆意流淌,在泥土上勾勒出一幅血腥的圖畫。
甌瀾被突如其來加入的人搞蒙了,他將麵前的北遼士卒砍倒之後,側頭微微看向了身邊的來人,是他們親衛營的兄弟。
見狀,他嘴唇微勾,淡淡看了一眼遠處衝殺過來的北遼小旗官,提著手中的長刀衝了上去。
他不需要要去管那些剩下的士卒,隻需要去取對方守將首級便好。甌瀾單手持刀,速度極快,在雨幕下奔襲向那位小旗官。
隻見甌瀾在快接近之時,長刀從右向左狠狠拖拽而來,掃過雨幕,將空中落下的水珠崩碎,而後直奔小旗官脖頸處。
小旗官隻看見刀光閃過,他停下向前衝擊的腳步,左腳微微用力向前踏去,借助推力,向後滑步撤去。
甌瀾一刀沒成,改為雙手持刀,自下而上,向對方撩撥過去,刀刃劃過空氣,帶著刀風,逼近小旗官。
小旗官才後撤下盤還未穩定,隻能將長刀橫在胸前,“叮當”,擋住了上撩的長刀。寒光閃過,讓小旗官冷汗直流,他不敢怠慢,連忙用手掌拍擊手中的刀刃側麵,用力道推開了僵持住的長刀。
甌瀾的長刀被對方的氣力擊退,在空中遲滯了一秒。小旗官見狀,直接準備上前追擊,改格擋為刺擊,向前半步。
此時,天色暗沉,墨雲翻湧,豆大的雨點劈裏啪啦地砸落,狂風唿嘯著席卷而來,兩側那些看似安穩停靠的戰船,在風雨中劇烈地飄搖著。
江水掀起層層洶湧的波濤,不斷地推搡著戰船,發出沉悶的撞擊聲。若不是戰船被粗壯的鐵鏈牢牢地捆住,恐怕早就被這洶湧的江水無情地衝刷跑了。
甌瀾微微低頭,仔細觀察著腳下的步伐,學著乾軍士卒平日裏巡邏的樣子,一步一步沉穩地穿過浮橋,向著營寨裏麵走去。
他們的目標是營寨側麵通往陸地的大門,那扇門在左側,目測距離他們大概有兩百步左右。
兩百步的距離,對於久經沙場的他們來說,本不算遠,但此刻,這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刀尖上。
路上依舊還有其他巡邏的士卒,他們不知道對方會不會上前盤問,隻能在心底默默寄希望於身上這身甲胄,能夠像一層無形的保護罩,迷惑住對方的視線。
他們的靴子重重地踩在木板上,發出清晰而又略顯急促的 “噠噠” 聲。
五人心中都緊繃著一根弦,全神貫注,每個人的手都不自覺地扶在了刀柄之上,隻要稍有風吹草動,便能在瞬間拔刀相向。
幾人小心翼翼地前行,竟然很順利地走過了一百步的距離。
這一百步中,除了偶爾能看到一些站在高處的守備士卒,便再無巡邏的士卒經過。
然而,眾人心中沒有絲毫放鬆,因為他們清楚,之後的一百步,便要到達營房的位置。那裏是巡邏最為頻繁的地方,也是乾軍重點看管的區域,危險正一步步逼近。
沒走幾步,他們便頻繁地遇見其他巡邏的士卒。甌瀾等人強裝鎮定,目光堅定,步伐中帶著一絲乾軍士卒的認真。
好在眾人演技精湛,每個人都將自己的情緒隱藏得極好,神色間沒有流露出一絲一毫的緊張與慌亂。
在這大雨傾盆的夜晚,豆大的雨點如密集的箭矢般砸落,狂風裹挾著雨水肆意唿嘯,雨幕如同一道厚重的屏障,將雙方的身影都重重遮蔽。
雨滴劈裏啪啦地打在地麵上,濺起層層水花,模糊了人們的視線,讓他們彼此都難以看清對方的模樣。正因如此,一時間竟也沒人察覺到甌瀾他們一行人的異樣。
他們繼續在這如墨般濃稠的雨幕中小心穿行,雨水順著臉頰不斷流淌,模糊了他們的視線,卻無法澆滅他們心中的意誌。
途中,有不少乾軍士卒與他們擦身而過,每一次相遇,甌瀾等人的心都瞬間提到了嗓子眼,表麵上卻依舊強裝鎮定,邁著沉穩的步伐,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
那些士卒也都被這惡劣的天氣搞得心煩意亂,隻顧著自己手頭的事情,隻匆匆瞥了他們一眼,便將他們當做是普通的巡邏隊伍,沒有絲毫懷疑,更沒有上前盤問。
這場大雨,無疑成為了他們潛入行動中意想不到的助力,讓他們的前行之路相對輕鬆了許多。
若不是這場突如其來的大雨,他們在解決那些巡邏士卒時,盔甲上沾染的血跡絕不會這麽快就消失不見。
那殷紅的鮮血會像醒目的罪證一般,時刻提醒著旁人他們的異樣。血腥味也會在空氣中久久彌漫,引起敵人的警覺。
而營地,也不會像今晚這樣,因為雨水的籠罩和黑暗的侵蝕,變得如此昏暗無光,為他們的行動提供了絕佳的掩護。
這一場雨,就像是命運的安排,在這危機四伏的時刻,悄然為他們開辟出了一條通往成功的道路。
甌瀾等人深知這一點,他們愈發謹慎地前行,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每一步都走得堅定而又小心翼翼,向著那充滿未知的大門一步步靠近,在這風雨交加的夜晚,他們的身影如同鬼魅一般,在營寨中穿梭,向著目標堅定地邁進。
就這樣,五人繼續往前走去。在一處沒有人的拐角,甌瀾眼神迅速地向四周掃了一圈,而後微微點頭示意。
眾人立刻心領神會,借著夜色的掩護,迅速地鑽進了拐角處。而剩下的其他士卒,也按照事先的計劃,選擇從其他地方緩緩繞道前行。
原來,在潛入的過程中,其他士卒也已經設法弄到了乾軍的盔甲,此時都裝扮成乾軍的模樣,正慢慢向著大門處摸去。
之所以沒有選擇一起行動,是因為他們深知,一旦被發現,若是聚集在一起,就會被敵人一鍋端掉,毫無反抗的可能。
而分散開來,每個人便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做自己想做的,以此來麻痹乾軍的注意力,增加行動成功的幾率。
所以,在分開之前,甌瀾神色凝重,壓低聲音給其餘的士卒下達了命令:“如果無法潛入,那就盡量鬧出動靜,越大越好,把更多巡邏、守備的士卒引過去,為其他人創造機會。”
就這樣,他們十八個人分成了三個小隊,如同暗夜中的幽靈,分散在了水寨各處。
甌瀾帶著剩下的四人,從營寨的北側穿過。這邊是營寨最邊緣的地方,相對較為冷清,沒有什麽巡邏的士卒。
左側是一排略顯破舊的房屋,在風雨中搖搖欲墜;右側則是木頭圍牆,上麵的木板被雨水打得濕漉漉的。
他們沿著木圍牆,腳步輕盈而又謹慎地向著大門處悄悄溜了過去。突然,前方出現了一支五人的巡邏士卒隊伍。
甌瀾心中一緊,眼神瞬間變得淩厲起來,在對方還沒來得及發現他們並做出反應之前,他猛然出手
。隻見他身形如電,一個箭步衝上前去,右手迅速伸出,一把捂住對方的麵部,同時左手微微一動,手中的匕首從袖口悄然滑落出來。
緊接著,他反握匕首,身體前傾,一下子將全身的力量壓在了那名巡邏士卒身上。
與此同時,他身後的四人也如猛虎下山般撲了上去,動作整齊劃一。
他們手中的匕首飛快地劃出一道寒光,尖銳的匕首精準地紮進了巡邏士卒的脖子裏麵。他們雙手死死地捂住對方的口鼻,防止發出任何聲響,另一隻手則緊緊握住刀柄,用力地將匕首紮得更深。
鮮血從脖子上噴湧而出,順著匕首的刀刃緩緩流下,流到刀柄處,而後一滴一滴地滴落到地上,在雨水的衝刷下,迅速地擴散開來。
令人驚歎的是,他們的動作幹淨利落,竟然沒有一滴鮮血沾染到自己的衣服上。
解決完這隊巡邏士卒後,甌瀾等人將他們的屍體藏在了草叢之中,而後便沒有絲毫停留,繼續向著大門的方向奔去,他們的身影很快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他們貓著腰,仿若夜行的狸貓,悄無聲息地穿梭在一座座營房之間。
腳步輕緩得如同微風拂過,每一步落下都細致入微,生怕驚擾到周遭的靜謐。
營房裏,士卒們在大雨的喧囂中酣然入夢,或許是那如擂鼓般的雨聲太過震耳,將他們的腳步聲全然淹沒;又或許是冥冥之中自有庇佑,讓他們在這危機四伏之地,暫時避開了敵人的耳目。
穿過營房,他們來到一處轉角。左側矗立著一座比較大的木屋,不知堆放的什麽。
甌瀾等人迅速貼近木屋牆壁,藏身其後,身影在暗夜中與周圍環境悄然相融。在距離他們約莫五十步開外,便是水寨的大門。
此刻,大門處火光搖曳,在風雨中忽明忽暗。
二十名士卒正井然有序地巡邏、值守。為首的是一位年輕小將,身姿筆挺,手按佩刀,穩穩地佇立在門前。
他目光如電,穿透層層雨幕,警惕地掃視著四周。雨水順著他的臉頰滑落,打濕了他的衣衫,和他的盔甲,但他卻如紮根的蒼鬆,紋絲不動。
在這風雨交加的夜晚,他雖身形不算魁梧,卻透著一股獨屬於青年的英氣與堅毅,周身散發的凜冽氣勢,令人不敢輕視。
甌瀾躲在木屋後,雙眼死死地盯著遠處的守衛,眸中閃過一絲破釜沉舟的決絕。他下意識地攥緊手中長刀刀柄,手背上青筋微微隆起。
緊接著,他向身後士卒輕輕揮手,動作輕柔,卻又透著一股令人信服的力量,示意眾人跟上。
他們心裏清楚,想要完成任務,這身偽裝的甲胄是關鍵,必須盡可能地靠近大門。
千鈞一發之際,遠處驟然傳來一聲震天的喊殺聲,緊接著,一聲劇烈的爆炸聲轟然響起。那聲響在雨夜中格外突兀,宛如平地驚雷。甌瀾眼中瞬間閃過一絲光亮,心中迅速盤算起來。
他明白,這大概率是其他小隊製造的動靜,是他們行動的絕佳契機。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慌亂的心神鎮定下來,而後沉穩地向前走去。
就在即將踏出陰影的瞬間,甌瀾瞬間調整狀態,操著一口標準的中原官話大聲唿喊:“不好了,那邊打起來了,將軍急需支援,快過去幫忙!”
他一邊叫嚷,一邊佯裝驚慌失措,腳步匆忙地朝著守門士卒飛奔而去,那急切的模樣,頗為逼真。
守門將領聽聞聲響,敏銳地循聲望去,很快便捕捉到了奔跑而來的甌瀾。
他的眼神瞬間銳利如鷹,毫不猶豫地抽出長刀,口中暴喝:“禦敵!” 那濃鬱的北遼口音,如同一盆冷水,瞬間澆滅了甌瀾心中的一絲僥幸。
甌瀾心中暗叫不妙,知道計策已然敗露。此刻,退無可退,唯有一戰。他不再隱藏,猛地拔出腰間長刀,刀刃在雨水的映照下寒光閃爍。
身後士卒見狀,也迅速抽出北遼製式長刀,緊緊跟在甌瀾身後,迎著敵人奮勇而上。他們目光堅定,毫無懼色,此時隻能死戰。
守門士卒皆是北遼水師精銳,聽到對方的中原官話,心中便已警鈴大作,紛紛想要拔刀相向。
但因長官未下令,隻能強壓心中衝動。待長官一聲令下,他們如出籠猛虎,毫不猶豫地拔出長刀,朝著甌瀾等人猛撲過去。
刹那間,雙方短兵相接,刀光劍影閃爍交錯,喊殺聲、兵器碰撞聲交織迴蕩。
甌瀾一方僅有四人,麵對二十人的圍攻,明顯處於劣勢。但他們毫無懼意,憑借著精湛的武藝和頑強的意誌,與敵人展開殊死拚殺。
就在雙方激戰正酣之時,戰場另一側突然殺出十幾人。
他們未著甲胄,手中僅持一把普通樸刀。但他們如猛虎下山,呐喊著衝入戰團,毫不猶豫地與北遼水師士卒廝殺在一起。
一時間,戰場上局勢愈發混亂,雨水混著血水,在地麵肆意流淌,在泥土上勾勒出一幅血腥的圖畫。
甌瀾被突如其來加入的人搞蒙了,他將麵前的北遼士卒砍倒之後,側頭微微看向了身邊的來人,是他們親衛營的兄弟。
見狀,他嘴唇微勾,淡淡看了一眼遠處衝殺過來的北遼小旗官,提著手中的長刀衝了上去。
他不需要要去管那些剩下的士卒,隻需要去取對方守將首級便好。甌瀾單手持刀,速度極快,在雨幕下奔襲向那位小旗官。
隻見甌瀾在快接近之時,長刀從右向左狠狠拖拽而來,掃過雨幕,將空中落下的水珠崩碎,而後直奔小旗官脖頸處。
小旗官隻看見刀光閃過,他停下向前衝擊的腳步,左腳微微用力向前踏去,借助推力,向後滑步撤去。
甌瀾一刀沒成,改為雙手持刀,自下而上,向對方撩撥過去,刀刃劃過空氣,帶著刀風,逼近小旗官。
小旗官才後撤下盤還未穩定,隻能將長刀橫在胸前,“叮當”,擋住了上撩的長刀。寒光閃過,讓小旗官冷汗直流,他不敢怠慢,連忙用手掌拍擊手中的刀刃側麵,用力道推開了僵持住的長刀。
甌瀾的長刀被對方的氣力擊退,在空中遲滯了一秒。小旗官見狀,直接準備上前追擊,改格擋為刺擊,向前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