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龍王
皇帝年少,我從安南開始挽天傾 作者:長風聽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刻鍾之後,劉鬆緊繃的神經才稍稍鬆弛下來。他警惕地在整條船上踱步,雙眼如鷹隼般審視著每一個角落,不放過任何一絲異常。當最終確認船上確實沒有萬民軍的人時,他長舒了一口氣,肩頭那無形的重擔似乎也隨之卸了下來。
這次劫船行動,可是蘇指揮使親自下達的命令。早在兩日前,蘇指揮使夜觀天象,就預測到今日江麵會被大霧籠罩。這大霧,就像是上天賜予的絕佳掩護,是潛入劫船的天賜良機。而這樣難得的任務,竟落到了劉鬆這個精通水性的千戶身上。
一來,他對這片水域極為熟悉,在投身軍武之前,他曾在這一帶當了許多年的漁民,那些縱橫交錯的水道、暗流湧動的旋渦,都如同他掌心的紋路一般清晰;二來,他的水性在軍中也是數一數二的,在水中行動自如,仿佛與江水融為一體。種種因素疊加,讓他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此次行動的帶隊人選。
當得知自己將帶隊時,劉鬆的內心就像打翻了調味瓶,各種滋味交織。他既驚又喜,驚的是蘇指揮使居然能親自點名讓自己去執行如此重要的任務,這說明蘇指揮使對麾下士卒的能力和特點了如指掌,這份被重視的感覺讓他受寵若驚。
可驚喜之餘,擔憂也如潮水般湧上心頭。他擔心自己一旦搞砸了這次行動,延誤了戰機,那可就是犯下了不可饒恕的大罪;他還憂慮此次帶領的並非自己平日指揮慣了的士卒,而是北遼來的水師。這些水師來自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作戰習慣和指揮體係,萬一他們不聽自己的指揮,那行動可就危險了。
但喜悅的情緒很快又占據了上風。他在千戶這個位置上已經待了多年,在沒有立下極大軍功,又缺少貴人提攜的情況下,他感覺自己的仕途似乎已經走到了盡頭,很可能就要在這個千戶之位上坐到終老。
而這次,蘇指揮使直接給了他一個獲取巨大軍功的機會,這怎能不讓他欣喜若狂?更重要的是,能被蘇指揮使看中,是不是意味著自己從此進入了對方的視野,日後有機會得到蘇指揮使的大力提攜呢?
懷揣著這樣複雜的心情,今日劉鬆早早地就等在了隱龍關。隱龍關臨江而立,地勢險要,兩側是陡峭的石壁,猶如兩扇巨大的石門,將江水夾在中間。江水在關下奔騰而過,發出沉悶的咆哮聲。
他靜靜地佇立在岸邊,眼睛緊緊盯著江麵,等待著萬民軍船隻的出現。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霧如同一層厚重的帷幕,緩緩落下,將整個江麵嚴嚴實實地籠罩起來。他們的身形也被這濃厚的霧氣所掩蓋,船上守備的士卒根本無法察覺他們的存在。
在潛入江水的那一刻,劉鬆猛地一甩頭,將心中所有的雜念都拋到了九霄雲外。此時,他的心中隻有一個堅定的念頭:奪船!他們此次一共來了五百人,每個人都肩負著重要的使命。
而且,這五百人奪船的時間十分有限,這是出發前所有將領在營寨中經過反複計算得出的結果。萬民軍的船隻從進入隱龍關到駛出,最多隻有半個多時辰。出發前,蘇指揮使就已經嚴令他們,必須在出隱龍關之前將所有船隻控製下來。
不僅如此,在出隱龍關後的第一個地方,他們還要完成一項更為關鍵的任務 —— 將事先準備好的改造貨船換出來。這個地方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洞穴,洞穴外生長著大片高聳的蘆葦,茂密的蘆葦就像一道天然的屏障,能夠很好地遮蔽船隻的身形。
他們就是要借助這裏獨特的地形和彌漫的大霧,神不知鬼不覺地完成貨船的更換。
好在他們最後成功了,趕在出隱龍關之前,將船奪了下來,並且基本上沒有什麽損失,而他手下的這些北遼水師士卒,都沒有一點和他抬杠的地方,他說什麽便是什麽。這讓他指揮他們也能夠如臂揮使,所以這次奪船十分順利。
劉鬆站在船頭,看著眼前白茫茫的霧氣,又轉頭看了看四周高聳的石壁,憑借著多年在這片水域生活的經驗,他大概分辨出了他們如今所在的位置。
距離出隱龍關還有一段時間,他的目光又緩緩轉向了右前方的江邊。
.....
萬民軍的貨船之上,老李和老劉兩人慵懶地依靠在欄杆邊,四周白茫茫的霧氣像一層輕柔的紗幔,將他們包裹其中。這般靜謐的氛圍,讓二人感到格外放鬆,便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起來,時不時蹦出幾句葷黃段子,逗得彼此前仰後合,笑聲在霧氣中悠悠飄蕩。
“哎,今日好不容易這般輕鬆愜意,要是有壺酒喝那便好了。” 老李眯著眼,望著四周的霧氣,滿臉遺憾地感慨道,那神情仿佛已經聞到了美酒的醇香。
身邊一起歇息的老劉聽見他的話,忍不住嗬嗬笑了一聲,調侃道:“你呀,就是饞那一口酒,你忘了上次喝酒差點把房子點著的事兒了?” 想起那次驚險的 “火災”,老劉仍心有餘悸,嘴角卻掛著一抹戲謔的笑。
老李一聽這話,立馬轉頭看向老劉,嘴巴一咧,不服氣地嚷嚷:“嘿,那隻是一個意外,我敢打包票,下次才不會這樣。” 說罷,還自信滿滿地拍了拍胸脯,仿佛已經把美酒穩穩拿在手中。
就在兩人你一言我一語聊得火熱之時,右側的江邊上,驟然傳來一陣沉悶的雷鳴聲,“轟隆” 巨響瞬間打破了這份愜意。
兩人被這突如其來的聲音嚇得渾身一哆嗦,急忙轉頭朝聲音的來源看去。隻見在迷霧籠罩的江麵上,一個巨大的黑影從水中衝天而起,在霧氣中瘋狂翻騰飛舞,勢頭極猛,仿佛要衝破這層厚重的迷霧,直上雲霄。
老李瞪大了眼睛,驚恐地看著那個黑影,手指顫抖著指向它,結結巴巴地說道:“那... 那東西是... 是龍嗎?是是龍!” 他反複確認,聲音裏滿是不可置信和恐懼,仿佛親眼見到了神話中的神獸。
隨後,他像是被什麽附身了一般,扯著嗓子大喊:“龍王顯靈了,龍王顯靈了!” 喊完便 “撲通” 一聲跪了下來,腦袋如搗蒜般不停朝著岸邊磕頭,額頭磕在甲板上,發出沉悶的聲響,滿臉都是敬畏與惶恐。
老劉則死死地盯著岸邊的東西,眼睛瞪得如銅鈴一般,一眨不眨。他的嘴唇微微顫抖,想要說些什麽,卻又被恐懼哽住了喉嚨。
他從沒見過如此詭異又震撼的場景,一時間震驚得呆若木雞,雙腳像是被釘在了甲板上,無法挪動分毫。他沒有像老李一般下跪,隻是呆呆地站在原地,眼神中充滿了迷茫和恐懼,仿佛置身於一場可怕的噩夢之中。
不僅僅是他們,許多在甲板上忙碌的船夫也都被這一幕吸引,紛紛停下手中的活計,驚愕地望向遠處。那神似龍王的東西在霧氣中肆意翻飛,每一次舞動都掀起層層巨浪,波濤洶湧地朝著貨船拍來。
眾人頓時感覺身下的船隻像一片孤舟,在狂風巨浪中劇烈搖晃,仿佛隨時都會被這洶湧的波濤吞沒。
“是那條龍造成的,龍王發怒了!” 這個念頭瞬間在眾人心中閃過,恐懼如潮水般蔓延開來,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驚慌失措。
雷聲一陣接著一陣,震耳欲聾,伴隨著巨大的波濤,山崖間的碎石不斷簌簌落下,“劈裏啪啦” 地砸在江麵上,仿佛整座山崖都即將倒塌。
貨船在這狂風巨浪和落石的雙重夾擊下,搖搖欲墜,船上的眾人陷入了極度的恐慌之中,他們不知道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將如何收場,隻能在心中莫默祈禱,希望能逃過這一劫。
在這狂風巨浪與震耳雷聲交織的混亂場景中,船上的眾人腦海裏如走馬燈般瘋狂迴想著。老李一邊磕頭,一邊在心裏暗自思忖,是不是自己前幾日在江邊隨意丟棄雜物,壞了這江河的清淨,觸怒了龍王?
又或者是平日裏說話口無遮攔,冒犯了這水域的神靈?老劉也滿心懊悔,覺得自己不該貪圖一時輕鬆,在船上偷懶懈怠,沒有對龍王心懷敬畏,才招致如此大禍。
那些船夫們也都麵如土色,紛紛在心底反思自己過往的言行,是不是做了什麽褻瀆龍王的事情,導致今日要降下災禍來懲罰他們。
船上的萬民軍士卒們此刻手忙腳亂,極力維持著秩序。為首的小隊長漲紅了臉,扯著嗓子大喊:“都別慌!穩住!聽我指揮!”
他揮舞著手中的長槍,試圖讓慌亂的船夫們鎮定下來,可那聲音在轟鳴的雷聲和洶湧的波濤聲中,顯得如此微弱。
其實,他們自己的心裏也在打鼓,身為當兵的,平日裏少不了打打殺殺,沾染血腥,他們覺得最該受到懲罰的,或許就是他們這群人。
這些士卒們強裝鎮定,努力隱藏著內心的膽怯。他們故作沉穩地在甲板上穿梭,安慰著驚慌失措的船夫,可那微微顫抖的雙手和時不時偷瞄天邊 “巨龍” 的眼神,還是暴露了他們的恐懼。然而,就在這時,天邊那條正在騰飛的 “龍”,發出了一陣震耳欲聾的怒吼聲。
這吼聲仿佛蘊含著無盡的憤怒,瞬間穿透了每個人的耳膜,讓船上、甲板上所有人的恐懼被放大到了極點。
刹那間,眾人再也無法保持鎮定。船夫們癱倒在地,涕淚橫流,口中不停地念叨著 “龍王息怒,龍王息怒”。
那些原本還在極力維持秩序、故作淡定的士卒們,此刻也亂了陣腳。有的呆立當場,眼神空洞,仿佛被抽去了靈魂;有的則驚恐地四處張望,試圖尋找一處安全的庇護所。
整個船上亂作一團,恐懼如病毒般在人群中瘋狂蔓延,每個人都陷入了絕望的深淵,不知道這場可怕的災難究竟該如何才能度過 。
在 “龍王” 那震耳欲聾的咆哮聲後,僅僅十幾息的時間,那道龐大的身影便如離弦之箭般,飛速扶搖而上。它的動作快如閃電,瞬間就消失在了雲霧彌漫的江麵之上。
那些正在拚命磕頭、祈求龍王息怒的船夫和士卒們,此刻都偷偷地抬起了頭,眼中滿是驚惶與疑惑,齊刷刷地看向對岸。
他們驚訝地發現,之前還在那裏翻雲覆雨、威風凜凜的 “龍王”,竟然真的消失得無影無蹤。方才還洶湧澎湃、不斷拍打著船舷的浪花,此時也逐漸平複下來,
江麵恢複了往日的平靜,隻有微微的漣漪在緩緩蕩漾。兩岸山崖上原本不斷簌簌掉落的碎石,也在這一刻停止了墜落,仿佛時間都被按下了暫停鍵。
那令人膽寒的咆哮聲早已消失不見,轟隆的雷聲也如同夢幻一般,消散在了空氣中。此時的江麵上,又恢複了之前的寂靜,隻有一如既往的濃霧,像一層神秘的麵紗,籠罩著一切。
“龍.. 龍王走了?” 一個年輕的船夫,緊張地咽了咽唾沫,聲音顫抖得如同深秋裏的落葉。他的雙眼瞪得滾圓,滿是不敢置信,似乎還在懷疑自己的眼睛。
四周聽見他話的人,也都小心翼翼地抬起頭,脖子伸得長長的,像一隻隻受驚的鴕鳥,謹慎地看向岸邊。
“好像.. 好像真的走了?我們沒事了?” 有人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努力平複著狂跳的心髒,臉上的表情從恐懼逐漸轉為了一絲慶幸,但仍帶著些許不確定,仿佛生怕這隻是一場短暫的美夢,隨時都會被打破。
一時間,這個消息如同春風拂過田野,在船上迅速傳播開來。一艘艘貨船上,船夫們和萬民軍士卒們都紛紛得知了龍王離開的消息。
刹那間,數十艘貨船之上,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那緊繃的神經終於得以放鬆。對他們來說,隻要龍王沒發怒,沒把他們賴以生存的船隻掀翻,那就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船夫們癱坐在甲板上,汗水濕透了衣衫,臉上露出劫後餘生的疲憊笑容;士卒們也放下了手中緊握的武器,相互對視,眼中滿是劫後餘生的慶幸。
這次劫船行動,可是蘇指揮使親自下達的命令。早在兩日前,蘇指揮使夜觀天象,就預測到今日江麵會被大霧籠罩。這大霧,就像是上天賜予的絕佳掩護,是潛入劫船的天賜良機。而這樣難得的任務,竟落到了劉鬆這個精通水性的千戶身上。
一來,他對這片水域極為熟悉,在投身軍武之前,他曾在這一帶當了許多年的漁民,那些縱橫交錯的水道、暗流湧動的旋渦,都如同他掌心的紋路一般清晰;二來,他的水性在軍中也是數一數二的,在水中行動自如,仿佛與江水融為一體。種種因素疊加,讓他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此次行動的帶隊人選。
當得知自己將帶隊時,劉鬆的內心就像打翻了調味瓶,各種滋味交織。他既驚又喜,驚的是蘇指揮使居然能親自點名讓自己去執行如此重要的任務,這說明蘇指揮使對麾下士卒的能力和特點了如指掌,這份被重視的感覺讓他受寵若驚。
可驚喜之餘,擔憂也如潮水般湧上心頭。他擔心自己一旦搞砸了這次行動,延誤了戰機,那可就是犯下了不可饒恕的大罪;他還憂慮此次帶領的並非自己平日指揮慣了的士卒,而是北遼來的水師。這些水師來自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作戰習慣和指揮體係,萬一他們不聽自己的指揮,那行動可就危險了。
但喜悅的情緒很快又占據了上風。他在千戶這個位置上已經待了多年,在沒有立下極大軍功,又缺少貴人提攜的情況下,他感覺自己的仕途似乎已經走到了盡頭,很可能就要在這個千戶之位上坐到終老。
而這次,蘇指揮使直接給了他一個獲取巨大軍功的機會,這怎能不讓他欣喜若狂?更重要的是,能被蘇指揮使看中,是不是意味著自己從此進入了對方的視野,日後有機會得到蘇指揮使的大力提攜呢?
懷揣著這樣複雜的心情,今日劉鬆早早地就等在了隱龍關。隱龍關臨江而立,地勢險要,兩側是陡峭的石壁,猶如兩扇巨大的石門,將江水夾在中間。江水在關下奔騰而過,發出沉悶的咆哮聲。
他靜靜地佇立在岸邊,眼睛緊緊盯著江麵,等待著萬民軍船隻的出現。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霧如同一層厚重的帷幕,緩緩落下,將整個江麵嚴嚴實實地籠罩起來。他們的身形也被這濃厚的霧氣所掩蓋,船上守備的士卒根本無法察覺他們的存在。
在潛入江水的那一刻,劉鬆猛地一甩頭,將心中所有的雜念都拋到了九霄雲外。此時,他的心中隻有一個堅定的念頭:奪船!他們此次一共來了五百人,每個人都肩負著重要的使命。
而且,這五百人奪船的時間十分有限,這是出發前所有將領在營寨中經過反複計算得出的結果。萬民軍的船隻從進入隱龍關到駛出,最多隻有半個多時辰。出發前,蘇指揮使就已經嚴令他們,必須在出隱龍關之前將所有船隻控製下來。
不僅如此,在出隱龍關後的第一個地方,他們還要完成一項更為關鍵的任務 —— 將事先準備好的改造貨船換出來。這個地方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洞穴,洞穴外生長著大片高聳的蘆葦,茂密的蘆葦就像一道天然的屏障,能夠很好地遮蔽船隻的身形。
他們就是要借助這裏獨特的地形和彌漫的大霧,神不知鬼不覺地完成貨船的更換。
好在他們最後成功了,趕在出隱龍關之前,將船奪了下來,並且基本上沒有什麽損失,而他手下的這些北遼水師士卒,都沒有一點和他抬杠的地方,他說什麽便是什麽。這讓他指揮他們也能夠如臂揮使,所以這次奪船十分順利。
劉鬆站在船頭,看著眼前白茫茫的霧氣,又轉頭看了看四周高聳的石壁,憑借著多年在這片水域生活的經驗,他大概分辨出了他們如今所在的位置。
距離出隱龍關還有一段時間,他的目光又緩緩轉向了右前方的江邊。
.....
萬民軍的貨船之上,老李和老劉兩人慵懶地依靠在欄杆邊,四周白茫茫的霧氣像一層輕柔的紗幔,將他們包裹其中。這般靜謐的氛圍,讓二人感到格外放鬆,便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起來,時不時蹦出幾句葷黃段子,逗得彼此前仰後合,笑聲在霧氣中悠悠飄蕩。
“哎,今日好不容易這般輕鬆愜意,要是有壺酒喝那便好了。” 老李眯著眼,望著四周的霧氣,滿臉遺憾地感慨道,那神情仿佛已經聞到了美酒的醇香。
身邊一起歇息的老劉聽見他的話,忍不住嗬嗬笑了一聲,調侃道:“你呀,就是饞那一口酒,你忘了上次喝酒差點把房子點著的事兒了?” 想起那次驚險的 “火災”,老劉仍心有餘悸,嘴角卻掛著一抹戲謔的笑。
老李一聽這話,立馬轉頭看向老劉,嘴巴一咧,不服氣地嚷嚷:“嘿,那隻是一個意外,我敢打包票,下次才不會這樣。” 說罷,還自信滿滿地拍了拍胸脯,仿佛已經把美酒穩穩拿在手中。
就在兩人你一言我一語聊得火熱之時,右側的江邊上,驟然傳來一陣沉悶的雷鳴聲,“轟隆” 巨響瞬間打破了這份愜意。
兩人被這突如其來的聲音嚇得渾身一哆嗦,急忙轉頭朝聲音的來源看去。隻見在迷霧籠罩的江麵上,一個巨大的黑影從水中衝天而起,在霧氣中瘋狂翻騰飛舞,勢頭極猛,仿佛要衝破這層厚重的迷霧,直上雲霄。
老李瞪大了眼睛,驚恐地看著那個黑影,手指顫抖著指向它,結結巴巴地說道:“那... 那東西是... 是龍嗎?是是龍!” 他反複確認,聲音裏滿是不可置信和恐懼,仿佛親眼見到了神話中的神獸。
隨後,他像是被什麽附身了一般,扯著嗓子大喊:“龍王顯靈了,龍王顯靈了!” 喊完便 “撲通” 一聲跪了下來,腦袋如搗蒜般不停朝著岸邊磕頭,額頭磕在甲板上,發出沉悶的聲響,滿臉都是敬畏與惶恐。
老劉則死死地盯著岸邊的東西,眼睛瞪得如銅鈴一般,一眨不眨。他的嘴唇微微顫抖,想要說些什麽,卻又被恐懼哽住了喉嚨。
他從沒見過如此詭異又震撼的場景,一時間震驚得呆若木雞,雙腳像是被釘在了甲板上,無法挪動分毫。他沒有像老李一般下跪,隻是呆呆地站在原地,眼神中充滿了迷茫和恐懼,仿佛置身於一場可怕的噩夢之中。
不僅僅是他們,許多在甲板上忙碌的船夫也都被這一幕吸引,紛紛停下手中的活計,驚愕地望向遠處。那神似龍王的東西在霧氣中肆意翻飛,每一次舞動都掀起層層巨浪,波濤洶湧地朝著貨船拍來。
眾人頓時感覺身下的船隻像一片孤舟,在狂風巨浪中劇烈搖晃,仿佛隨時都會被這洶湧的波濤吞沒。
“是那條龍造成的,龍王發怒了!” 這個念頭瞬間在眾人心中閃過,恐懼如潮水般蔓延開來,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驚慌失措。
雷聲一陣接著一陣,震耳欲聾,伴隨著巨大的波濤,山崖間的碎石不斷簌簌落下,“劈裏啪啦” 地砸在江麵上,仿佛整座山崖都即將倒塌。
貨船在這狂風巨浪和落石的雙重夾擊下,搖搖欲墜,船上的眾人陷入了極度的恐慌之中,他們不知道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將如何收場,隻能在心中莫默祈禱,希望能逃過這一劫。
在這狂風巨浪與震耳雷聲交織的混亂場景中,船上的眾人腦海裏如走馬燈般瘋狂迴想著。老李一邊磕頭,一邊在心裏暗自思忖,是不是自己前幾日在江邊隨意丟棄雜物,壞了這江河的清淨,觸怒了龍王?
又或者是平日裏說話口無遮攔,冒犯了這水域的神靈?老劉也滿心懊悔,覺得自己不該貪圖一時輕鬆,在船上偷懶懈怠,沒有對龍王心懷敬畏,才招致如此大禍。
那些船夫們也都麵如土色,紛紛在心底反思自己過往的言行,是不是做了什麽褻瀆龍王的事情,導致今日要降下災禍來懲罰他們。
船上的萬民軍士卒們此刻手忙腳亂,極力維持著秩序。為首的小隊長漲紅了臉,扯著嗓子大喊:“都別慌!穩住!聽我指揮!”
他揮舞著手中的長槍,試圖讓慌亂的船夫們鎮定下來,可那聲音在轟鳴的雷聲和洶湧的波濤聲中,顯得如此微弱。
其實,他們自己的心裏也在打鼓,身為當兵的,平日裏少不了打打殺殺,沾染血腥,他們覺得最該受到懲罰的,或許就是他們這群人。
這些士卒們強裝鎮定,努力隱藏著內心的膽怯。他們故作沉穩地在甲板上穿梭,安慰著驚慌失措的船夫,可那微微顫抖的雙手和時不時偷瞄天邊 “巨龍” 的眼神,還是暴露了他們的恐懼。然而,就在這時,天邊那條正在騰飛的 “龍”,發出了一陣震耳欲聾的怒吼聲。
這吼聲仿佛蘊含著無盡的憤怒,瞬間穿透了每個人的耳膜,讓船上、甲板上所有人的恐懼被放大到了極點。
刹那間,眾人再也無法保持鎮定。船夫們癱倒在地,涕淚橫流,口中不停地念叨著 “龍王息怒,龍王息怒”。
那些原本還在極力維持秩序、故作淡定的士卒們,此刻也亂了陣腳。有的呆立當場,眼神空洞,仿佛被抽去了靈魂;有的則驚恐地四處張望,試圖尋找一處安全的庇護所。
整個船上亂作一團,恐懼如病毒般在人群中瘋狂蔓延,每個人都陷入了絕望的深淵,不知道這場可怕的災難究竟該如何才能度過 。
在 “龍王” 那震耳欲聾的咆哮聲後,僅僅十幾息的時間,那道龐大的身影便如離弦之箭般,飛速扶搖而上。它的動作快如閃電,瞬間就消失在了雲霧彌漫的江麵之上。
那些正在拚命磕頭、祈求龍王息怒的船夫和士卒們,此刻都偷偷地抬起了頭,眼中滿是驚惶與疑惑,齊刷刷地看向對岸。
他們驚訝地發現,之前還在那裏翻雲覆雨、威風凜凜的 “龍王”,竟然真的消失得無影無蹤。方才還洶湧澎湃、不斷拍打著船舷的浪花,此時也逐漸平複下來,
江麵恢複了往日的平靜,隻有微微的漣漪在緩緩蕩漾。兩岸山崖上原本不斷簌簌掉落的碎石,也在這一刻停止了墜落,仿佛時間都被按下了暫停鍵。
那令人膽寒的咆哮聲早已消失不見,轟隆的雷聲也如同夢幻一般,消散在了空氣中。此時的江麵上,又恢複了之前的寂靜,隻有一如既往的濃霧,像一層神秘的麵紗,籠罩著一切。
“龍.. 龍王走了?” 一個年輕的船夫,緊張地咽了咽唾沫,聲音顫抖得如同深秋裏的落葉。他的雙眼瞪得滾圓,滿是不敢置信,似乎還在懷疑自己的眼睛。
四周聽見他話的人,也都小心翼翼地抬起頭,脖子伸得長長的,像一隻隻受驚的鴕鳥,謹慎地看向岸邊。
“好像.. 好像真的走了?我們沒事了?” 有人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努力平複著狂跳的心髒,臉上的表情從恐懼逐漸轉為了一絲慶幸,但仍帶著些許不確定,仿佛生怕這隻是一場短暫的美夢,隨時都會被打破。
一時間,這個消息如同春風拂過田野,在船上迅速傳播開來。一艘艘貨船上,船夫們和萬民軍士卒們都紛紛得知了龍王離開的消息。
刹那間,數十艘貨船之上,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那緊繃的神經終於得以放鬆。對他們來說,隻要龍王沒發怒,沒把他們賴以生存的船隻掀翻,那就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船夫們癱坐在甲板上,汗水濕透了衣衫,臉上露出劫後餘生的疲憊笑容;士卒們也放下了手中緊握的武器,相互對視,眼中滿是劫後餘生的慶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