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埋伏
皇帝年少,我從安南開始挽天傾 作者:長風聽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寧吉城中,崔古望著甌浩等部遠去的方向,心中暗自盤算。半個時辰後,他深吸一口氣,大手一揮,帶著三千人馬毅然出了城門。他選擇了一條鮮有人知的小道,繞到寧吉城的正南麵,向著靠近落霞坡的地方進發。
他所率領的部卒,皆是他手底下的精銳,每一個都身經百戰。夜色如墨,恰似一塊巨大的幕布,將他們的行動悄然掩蓋。
他們借助著這天然的掩護,小心翼翼地穿過寧吉城南麵那茂密得如同迷宮一般的樹林,一步一步向著蘇溫言所在的落霞陂附近靠近。
朦朧的夜色中,樹影搖曳,仿佛無數隱匿的巨獸在窺探。沒過多長時間,天空突然烏雲密布,緊接著,大雨傾盆而下。
豆大的雨點劈裏啪啦地落下,打在他們的身上,冰冷的觸感瞬間傳遍全身。雨水順著甲胄的縫隙流淌,浸濕了他們的衣服,寒意迅速蔓延。
崔古一馬當先,騎在高大的戰馬上,雨水順著他的臉頰滑落,打濕了他的胡須。他的身邊,同樣是騎著矯健戰馬的五百精銳騎兵,他們身姿挺拔,宛如黑夜中的利刃。
而跟在後麵的,是萬民軍的老卒,這些老兵久經沙場,無論是野戰還是夜戰,都是一把好手,他們沉穩地邁著步伐,絲毫不被惡劣的天氣所影響。
崔古深知此次行動的關鍵在於隱秘,他低聲而有力地命令手下,將所有馬匹的蹄子仔細地裹好棉布,又用堅韌的布條將戰馬的嘴牢牢捆住。每一個動作都小心翼翼,生怕發出一點聲響。
崔古坐在戰馬上,望著遠處落霞陂的營寨,眼中閃過一絲兇狠之色。他的心中燃燒著複仇的火焰,此次他定要讓乾軍付出慘重的代價。他身下的戰馬似乎感受到了主人的情緒,甩著碩大的頭顱,不安地踏著蹄子。崔古拉了拉韁繩,安撫著戰馬,隨後打馬向著落霞陂西麵奔馳而去。
落霞陂的西麵,是通往北遼南麵水寨的必經之路。崔古要在這裏給乾軍一個意想不到的 “驚喜”。他沒有選擇西麵那狹窄的穀道,而是經過深思熟慮,選定了一處地勢平緩、植被不多的丘陵處。他認為這裏視野開闊,便於展開兵力,也更容易對乾軍形成包圍之勢。
他將五百騎兵安置在北麵的一處高坡之上,讓他們隱藏在斜坡後麵。騎兵們下馬後,就地休整,養精蓄銳,靜靜地等待著崔古的命令。
而後,他又有條不紊地將身邊的兩千五百步卒分別部署在道路的兩側。他親自指揮士卒,用帶來的工具在道路上挖掘坑洞。每一個坑洞都挖得又深又大,間距也經過精心計算。
雨越下越大,豆大的雨水砸在地麵的泥土上,濺起層層水花。雨水迅速填滿了被萬民軍步卒挖好的坑洞,原本幹燥的坑洞變得渾濁不堪,滿是泥濘,就如同一個個小的沼澤一般。
在這些坑洞中,崔古又讓士卒仔細地撒下鐵蒺藜,按上尖銳的小的木刺,然後輕輕掩埋在泥漿之中。
隨著大雨持續不斷,被挖出的泥土也被雨水徹底打濕,順著地勢肆意流蕩,很快,道路周圍便形成了一處處小的沼澤,成為了乾軍難以逾越的障礙。
崔古他們行動起來猶如疾風驟雨,僅僅半個時辰,便將所有事宜幹淨利落地處置妥當。他隨即下令,讓手下士卒分別在道路兩側隱蔽埋伏,趁此時機稍作休息,調整狀態,靜靜等待乾軍的支援部隊到來。
崔古計劃利用水寨正遭受攻擊這一契機,給乾軍來個措手不及的埋伏,一舉吃掉他們的支援力量。如此一來,既能為水寨堅守爭取更多時間,又能有效消磨乾軍的有生力量,可謂是一舉兩得。
安排好這一切後,崔古輕輕夾了夾戰馬的馬腹,身下的戰馬便慢慢向著前麵移動,來到了騎兵們休憩的地方。他尋得一處能夠遮擋風雨的角落,緩緩坐下,安靜地等待著。
崔古背靠著冰冷的石壁,緩緩閉上雙眼,開始閉目養神。耳邊,傾盆大雨如千軍萬馬奔騰落下,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
身旁,戰馬安靜地佇立著,偶爾輕輕刨動一下蹄子。所有騎兵都如崔古一般,有的正小口喝著水,補充著體力,有的則默默咀嚼著隨身攜帶的幹糧,以此打發這略顯漫長的時間。
時間在這如注的大雨中悄然流逝。漸漸地,崔古敏銳地察覺到地麵在微微顫動,這種顫動越來越明顯,是大批騎兵奔馳所帶來的。那震動聲,在這雨夜之中傳得很遠很遠,仿佛是命運的鼓點在催促。
“來了。” 崔古猛地睜開雙眼,目光銳利如電,恰似一頭蟄伏已久、即將撲食的鷹隼。他不緊不慢地開口,對著身旁的侍衛說道:“去傳令,讓各部都做好準備。” 聲音低沉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身邊的侍衛立刻單膝跪地,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而後迅速翻身上馬,輕輕一夾馬腹,戰馬便如離弦之箭般向著兩邊步卒統領的方向疾馳而去,傳遞崔元帥的命令。
崔古緩緩站起身來,伸手握住倚靠在牆邊的長柄戰斧,那戰斧在他手中,仿佛是一件有生命的夥伴。
他動作敏捷地翻身跨上戰馬,身姿矯健。一旁原本還在休息的騎兵士卒們,見此情景,也迅速起身,利落地翻身上馬,穩穩地坐在馬背之上。
他們全程沒有任何言語交流,四周一片寂靜,仿佛時間都凝固了,他們就像一群被施了定身咒的傀儡,安靜地佇立在那裏。
若不是偶爾有戰馬不安分地踏一下馬蹄,或是甩動著頭顱,引得士卒們不得不伸手拍打安撫,他們幾乎沒有任何動作。整個隊伍彌漫著一種緊張而又壓抑的氣息,所有人都在等待著自家元帥的命令。
.....
官道之上,龍驤衛輕騎遊羽營的一千輕騎,仿若一條黑色的洶湧長龍,在狂風驟雨中奔騰飛馳。他們的目標,是那正遭受攻擊、岌岌可危的水師營寨。豆大的雨點重重地砸落在他們身上的輕甲上,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響,冰冷的雨水順著鎧甲的縫隙不斷滲透,眨眼間便浸透了他們的衣衫,寒意迅速蔓延至全身。而領頭之人,正是龍驤衛千戶之一 —— 劉文通。
劉文通身姿挺拔地騎在一匹矯健的戰馬上,眉頭緊鎖,目光如炬,緊緊盯著前方的道路。他深知此次任務的艱巨,水師弟兄們此刻正麵臨著生死存亡的考驗,他們必須爭分奪秒地趕到水寨,給予支援。在出發前,蘇溫言曾鄭重地告誡他,路上極有可能遭遇敵人的埋伏,一旦發現任何異常,務必立刻調轉馬頭,迅速撤迴,切不可再冒險前往支援。
接到這一命令後,劉文通絲毫不敢懈怠,小心翼翼地派出了多組探馬,讓他們分散在隊伍前方,仔細打探消息、刺探敵情。尤其是那些地勢險要、最容易被敵人設伏的地方,他更是精心部署,派出了大量人馬前去探路。然而,當隊伍行至一處山穀時,他意外地發現,山穀之中竟毫無埋伏的跡象。這讓劉文通心中不禁泛起一陣疑惑,暗自思忖道:“難道是自家將軍算錯了?還是說對方真的被我們之前的淩厲攻勢給打怕了,不敢再在此處設伏?”
盡管心中滿是疑惑,但劉文通並未放鬆警惕,他一邊思索著,一邊有條不紊地指揮著手下士卒快速穿過山穀。一千騎兵在山穀中的窄道上風馳電掣般地疾馳,馬蹄聲如雷,濺起大片的水花。劉文通雖是第一次來到這裏,可剛一進入山穀,他便瞬間明白了為何此處會被視為最危險的地方。
眼前的山穀極為狹窄,僅僅隻能容納兩匹戰馬並肩而行。左側是一個深不見底的峽穀,在這漆黑的雨夜之中,彌漫著一股陰森恐怖的氣息,仿佛是一頭擇人而噬的巨獸張開的血盆大口,令人望而生畏。而他們的頭頂,是一麵陡峭的峭壁,那峭壁高聳入雲,仿佛一道天然的屏障。若是敵人在峭壁之上埋伏一百人馬,隻需居高臨下,便能讓下麵的數千人陷入進退兩難、束手無策的絕境。
不過,束手無策並不意味著毫無辦法。劉文通心中暗自盤算,憑借著自己豐富的作戰經驗,他自信能夠讓手下一千人馬中的九百人安全穿過這條穀道。因為這裏的穀道雖然狹窄,但其地麵卻異常平坦,且沒有絲毫蜿蜒曲折之處。
隻要縱馬狂奔,短短十息之間,他們便能衝出這條危險的山道。而且,兩側峭壁之上,石頭稀少,隻有叢生的雜草,樹木更是寥寥無幾。這一特殊的地形條件,使得敵人無法利用落石和滾木等常規的伏擊手段來襲擊他們。
劉文通一邊策馬飛馳,一邊全神貫注地觀察著周圍的環境,腦海中如同上演著一場激烈的戰爭推演,不停地思索著雙方在這種地形下可能采取的攻防策略,以及如何巧妙地利用這裏的地形來為己方創造有利條件。
他深知,戰場上的形勢瞬息萬變,任何一個細微的疏忽都可能導致滿盤皆輸,所以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做好應對各種突發情況的準備。
幾十息之後,一千輕騎如黑色的洪流,陸陸續續從山穀穀道之中洶湧衝出。連綿不絕的大雨,仿若天河決堤,從那漆黑如無盡深淵的天幕之上,瘋狂地傾灑而下。
夜空黑得猶如一塊巨大的墨盤,平日裏皎潔明亮的明月,此刻也被層層厚重的烏雲嚴嚴實實地遮蓋住了光亮,整個世界仿佛被籠罩在一片濃稠的黑暗之中。
劉文通騎在高頭大馬上,目光深邃而銳利,緊緊地盯著遠處那影影綽綽的山丘平原。他的心裏莫名地湧起一股強烈的不安,總覺得有些地方不太對勁,可究竟是哪裏出了問題,他卻又一時說不上來,這種未知的感覺,就像一根刺,紮在他的心頭,隱隱作痛。
馬匹在雨中奮力向前飛馳,馬蹄重重地踏在官道上,濺起大片渾濁的積水。不知為何,劉文通突然感覺身下的戰馬速度漸漸減緩了下來。
刹那間,他的心中警鈴大作,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將領,他深知,對於騎兵而言,速度就是生命,一旦缺少了速度,就如同雄鷹折斷了翅膀,失去了最有力的對敵手段。而如果此時有人在這附近設下埋伏,他們將完全陷入被動,毫無還手之力。
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劉文通迅速做出決斷。他猛地揚起手中的馬鞭,那馬鞭在風雨中劃過一道淩厲的弧線,同時他扯著嗓子,高聲喊道:“減速!” 那聲音在風雨的唿嘯聲中,依然清晰而有力,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身後的千匹戰馬仿佛聽懂了他的指令,幾乎在同一時間,齊齊放緩了馬蹄。然而,由於慣性的作用,戰馬還是向前滑行了不少距離,在濕滑的官道上留下一道道深深的痕跡。
而後,劉文通一馬當先,位於隊伍的首位,他用力一拉韁繩,胯下的戰馬長嘶一聲,前蹄高高揚起,在空中劃過一道優美的弧線後,穩穩地落下,隨即轉過馬頭。他的目光迅速掃過官道側麵的丘陵,略作思索後,決定從那裏繞行過去。
在遠處的山林之中,隱藏著的崔古將這一切盡收眼底。他見狀,心中暗自思忖,此時時機已到,不能再猶豫了。就算對方沒有完全踏進他們精心布置的陷阱,但至少成功減緩了他們的移動速度。而那一側的丘陵,地勢起伏,對於騎兵來說,想要擺開陣勢發起衝擊,簡直難如登天。於是,他毫不猶豫地大手一揮,直接命人射出了令箭。
隻見那令箭如一道閃電,衝破雨幕,帶著唿唿的風聲,直直地衝上了天空。“砰” 的一聲巨響,火紅的煙火在天空中絢爛地綻放開來,瞬間形成了一個耀眼的圓環,在這漆黑的雨夜中,顯得格外醒目。
劉文通被天上的火光所吸引,頓時看了過去,瞬間他知道了,自己中了埋伏,他拋下馬鞭,抽出了身側的軍刀,開口說道:“禦敵!”
他所率領的部卒,皆是他手底下的精銳,每一個都身經百戰。夜色如墨,恰似一塊巨大的幕布,將他們的行動悄然掩蓋。
他們借助著這天然的掩護,小心翼翼地穿過寧吉城南麵那茂密得如同迷宮一般的樹林,一步一步向著蘇溫言所在的落霞陂附近靠近。
朦朧的夜色中,樹影搖曳,仿佛無數隱匿的巨獸在窺探。沒過多長時間,天空突然烏雲密布,緊接著,大雨傾盆而下。
豆大的雨點劈裏啪啦地落下,打在他們的身上,冰冷的觸感瞬間傳遍全身。雨水順著甲胄的縫隙流淌,浸濕了他們的衣服,寒意迅速蔓延。
崔古一馬當先,騎在高大的戰馬上,雨水順著他的臉頰滑落,打濕了他的胡須。他的身邊,同樣是騎著矯健戰馬的五百精銳騎兵,他們身姿挺拔,宛如黑夜中的利刃。
而跟在後麵的,是萬民軍的老卒,這些老兵久經沙場,無論是野戰還是夜戰,都是一把好手,他們沉穩地邁著步伐,絲毫不被惡劣的天氣所影響。
崔古深知此次行動的關鍵在於隱秘,他低聲而有力地命令手下,將所有馬匹的蹄子仔細地裹好棉布,又用堅韌的布條將戰馬的嘴牢牢捆住。每一個動作都小心翼翼,生怕發出一點聲響。
崔古坐在戰馬上,望著遠處落霞陂的營寨,眼中閃過一絲兇狠之色。他的心中燃燒著複仇的火焰,此次他定要讓乾軍付出慘重的代價。他身下的戰馬似乎感受到了主人的情緒,甩著碩大的頭顱,不安地踏著蹄子。崔古拉了拉韁繩,安撫著戰馬,隨後打馬向著落霞陂西麵奔馳而去。
落霞陂的西麵,是通往北遼南麵水寨的必經之路。崔古要在這裏給乾軍一個意想不到的 “驚喜”。他沒有選擇西麵那狹窄的穀道,而是經過深思熟慮,選定了一處地勢平緩、植被不多的丘陵處。他認為這裏視野開闊,便於展開兵力,也更容易對乾軍形成包圍之勢。
他將五百騎兵安置在北麵的一處高坡之上,讓他們隱藏在斜坡後麵。騎兵們下馬後,就地休整,養精蓄銳,靜靜地等待著崔古的命令。
而後,他又有條不紊地將身邊的兩千五百步卒分別部署在道路的兩側。他親自指揮士卒,用帶來的工具在道路上挖掘坑洞。每一個坑洞都挖得又深又大,間距也經過精心計算。
雨越下越大,豆大的雨水砸在地麵的泥土上,濺起層層水花。雨水迅速填滿了被萬民軍步卒挖好的坑洞,原本幹燥的坑洞變得渾濁不堪,滿是泥濘,就如同一個個小的沼澤一般。
在這些坑洞中,崔古又讓士卒仔細地撒下鐵蒺藜,按上尖銳的小的木刺,然後輕輕掩埋在泥漿之中。
隨著大雨持續不斷,被挖出的泥土也被雨水徹底打濕,順著地勢肆意流蕩,很快,道路周圍便形成了一處處小的沼澤,成為了乾軍難以逾越的障礙。
崔古他們行動起來猶如疾風驟雨,僅僅半個時辰,便將所有事宜幹淨利落地處置妥當。他隨即下令,讓手下士卒分別在道路兩側隱蔽埋伏,趁此時機稍作休息,調整狀態,靜靜等待乾軍的支援部隊到來。
崔古計劃利用水寨正遭受攻擊這一契機,給乾軍來個措手不及的埋伏,一舉吃掉他們的支援力量。如此一來,既能為水寨堅守爭取更多時間,又能有效消磨乾軍的有生力量,可謂是一舉兩得。
安排好這一切後,崔古輕輕夾了夾戰馬的馬腹,身下的戰馬便慢慢向著前麵移動,來到了騎兵們休憩的地方。他尋得一處能夠遮擋風雨的角落,緩緩坐下,安靜地等待著。
崔古背靠著冰冷的石壁,緩緩閉上雙眼,開始閉目養神。耳邊,傾盆大雨如千軍萬馬奔騰落下,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
身旁,戰馬安靜地佇立著,偶爾輕輕刨動一下蹄子。所有騎兵都如崔古一般,有的正小口喝著水,補充著體力,有的則默默咀嚼著隨身攜帶的幹糧,以此打發這略顯漫長的時間。
時間在這如注的大雨中悄然流逝。漸漸地,崔古敏銳地察覺到地麵在微微顫動,這種顫動越來越明顯,是大批騎兵奔馳所帶來的。那震動聲,在這雨夜之中傳得很遠很遠,仿佛是命運的鼓點在催促。
“來了。” 崔古猛地睜開雙眼,目光銳利如電,恰似一頭蟄伏已久、即將撲食的鷹隼。他不緊不慢地開口,對著身旁的侍衛說道:“去傳令,讓各部都做好準備。” 聲音低沉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身邊的侍衛立刻單膝跪地,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而後迅速翻身上馬,輕輕一夾馬腹,戰馬便如離弦之箭般向著兩邊步卒統領的方向疾馳而去,傳遞崔元帥的命令。
崔古緩緩站起身來,伸手握住倚靠在牆邊的長柄戰斧,那戰斧在他手中,仿佛是一件有生命的夥伴。
他動作敏捷地翻身跨上戰馬,身姿矯健。一旁原本還在休息的騎兵士卒們,見此情景,也迅速起身,利落地翻身上馬,穩穩地坐在馬背之上。
他們全程沒有任何言語交流,四周一片寂靜,仿佛時間都凝固了,他們就像一群被施了定身咒的傀儡,安靜地佇立在那裏。
若不是偶爾有戰馬不安分地踏一下馬蹄,或是甩動著頭顱,引得士卒們不得不伸手拍打安撫,他們幾乎沒有任何動作。整個隊伍彌漫著一種緊張而又壓抑的氣息,所有人都在等待著自家元帥的命令。
.....
官道之上,龍驤衛輕騎遊羽營的一千輕騎,仿若一條黑色的洶湧長龍,在狂風驟雨中奔騰飛馳。他們的目標,是那正遭受攻擊、岌岌可危的水師營寨。豆大的雨點重重地砸落在他們身上的輕甲上,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響,冰冷的雨水順著鎧甲的縫隙不斷滲透,眨眼間便浸透了他們的衣衫,寒意迅速蔓延至全身。而領頭之人,正是龍驤衛千戶之一 —— 劉文通。
劉文通身姿挺拔地騎在一匹矯健的戰馬上,眉頭緊鎖,目光如炬,緊緊盯著前方的道路。他深知此次任務的艱巨,水師弟兄們此刻正麵臨著生死存亡的考驗,他們必須爭分奪秒地趕到水寨,給予支援。在出發前,蘇溫言曾鄭重地告誡他,路上極有可能遭遇敵人的埋伏,一旦發現任何異常,務必立刻調轉馬頭,迅速撤迴,切不可再冒險前往支援。
接到這一命令後,劉文通絲毫不敢懈怠,小心翼翼地派出了多組探馬,讓他們分散在隊伍前方,仔細打探消息、刺探敵情。尤其是那些地勢險要、最容易被敵人設伏的地方,他更是精心部署,派出了大量人馬前去探路。然而,當隊伍行至一處山穀時,他意外地發現,山穀之中竟毫無埋伏的跡象。這讓劉文通心中不禁泛起一陣疑惑,暗自思忖道:“難道是自家將軍算錯了?還是說對方真的被我們之前的淩厲攻勢給打怕了,不敢再在此處設伏?”
盡管心中滿是疑惑,但劉文通並未放鬆警惕,他一邊思索著,一邊有條不紊地指揮著手下士卒快速穿過山穀。一千騎兵在山穀中的窄道上風馳電掣般地疾馳,馬蹄聲如雷,濺起大片的水花。劉文通雖是第一次來到這裏,可剛一進入山穀,他便瞬間明白了為何此處會被視為最危險的地方。
眼前的山穀極為狹窄,僅僅隻能容納兩匹戰馬並肩而行。左側是一個深不見底的峽穀,在這漆黑的雨夜之中,彌漫著一股陰森恐怖的氣息,仿佛是一頭擇人而噬的巨獸張開的血盆大口,令人望而生畏。而他們的頭頂,是一麵陡峭的峭壁,那峭壁高聳入雲,仿佛一道天然的屏障。若是敵人在峭壁之上埋伏一百人馬,隻需居高臨下,便能讓下麵的數千人陷入進退兩難、束手無策的絕境。
不過,束手無策並不意味著毫無辦法。劉文通心中暗自盤算,憑借著自己豐富的作戰經驗,他自信能夠讓手下一千人馬中的九百人安全穿過這條穀道。因為這裏的穀道雖然狹窄,但其地麵卻異常平坦,且沒有絲毫蜿蜒曲折之處。
隻要縱馬狂奔,短短十息之間,他們便能衝出這條危險的山道。而且,兩側峭壁之上,石頭稀少,隻有叢生的雜草,樹木更是寥寥無幾。這一特殊的地形條件,使得敵人無法利用落石和滾木等常規的伏擊手段來襲擊他們。
劉文通一邊策馬飛馳,一邊全神貫注地觀察著周圍的環境,腦海中如同上演著一場激烈的戰爭推演,不停地思索著雙方在這種地形下可能采取的攻防策略,以及如何巧妙地利用這裏的地形來為己方創造有利條件。
他深知,戰場上的形勢瞬息萬變,任何一個細微的疏忽都可能導致滿盤皆輸,所以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做好應對各種突發情況的準備。
幾十息之後,一千輕騎如黑色的洪流,陸陸續續從山穀穀道之中洶湧衝出。連綿不絕的大雨,仿若天河決堤,從那漆黑如無盡深淵的天幕之上,瘋狂地傾灑而下。
夜空黑得猶如一塊巨大的墨盤,平日裏皎潔明亮的明月,此刻也被層層厚重的烏雲嚴嚴實實地遮蓋住了光亮,整個世界仿佛被籠罩在一片濃稠的黑暗之中。
劉文通騎在高頭大馬上,目光深邃而銳利,緊緊地盯著遠處那影影綽綽的山丘平原。他的心裏莫名地湧起一股強烈的不安,總覺得有些地方不太對勁,可究竟是哪裏出了問題,他卻又一時說不上來,這種未知的感覺,就像一根刺,紮在他的心頭,隱隱作痛。
馬匹在雨中奮力向前飛馳,馬蹄重重地踏在官道上,濺起大片渾濁的積水。不知為何,劉文通突然感覺身下的戰馬速度漸漸減緩了下來。
刹那間,他的心中警鈴大作,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將領,他深知,對於騎兵而言,速度就是生命,一旦缺少了速度,就如同雄鷹折斷了翅膀,失去了最有力的對敵手段。而如果此時有人在這附近設下埋伏,他們將完全陷入被動,毫無還手之力。
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劉文通迅速做出決斷。他猛地揚起手中的馬鞭,那馬鞭在風雨中劃過一道淩厲的弧線,同時他扯著嗓子,高聲喊道:“減速!” 那聲音在風雨的唿嘯聲中,依然清晰而有力,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身後的千匹戰馬仿佛聽懂了他的指令,幾乎在同一時間,齊齊放緩了馬蹄。然而,由於慣性的作用,戰馬還是向前滑行了不少距離,在濕滑的官道上留下一道道深深的痕跡。
而後,劉文通一馬當先,位於隊伍的首位,他用力一拉韁繩,胯下的戰馬長嘶一聲,前蹄高高揚起,在空中劃過一道優美的弧線後,穩穩地落下,隨即轉過馬頭。他的目光迅速掃過官道側麵的丘陵,略作思索後,決定從那裏繞行過去。
在遠處的山林之中,隱藏著的崔古將這一切盡收眼底。他見狀,心中暗自思忖,此時時機已到,不能再猶豫了。就算對方沒有完全踏進他們精心布置的陷阱,但至少成功減緩了他們的移動速度。而那一側的丘陵,地勢起伏,對於騎兵來說,想要擺開陣勢發起衝擊,簡直難如登天。於是,他毫不猶豫地大手一揮,直接命人射出了令箭。
隻見那令箭如一道閃電,衝破雨幕,帶著唿唿的風聲,直直地衝上了天空。“砰” 的一聲巨響,火紅的煙火在天空中絢爛地綻放開來,瞬間形成了一個耀眼的圓環,在這漆黑的雨夜中,顯得格外醒目。
劉文通被天上的火光所吸引,頓時看了過去,瞬間他知道了,自己中了埋伏,他拋下馬鞭,抽出了身側的軍刀,開口說道:“禦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