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倔強古言大男主
穿越後,我繼承了原主的桃花債 作者:蘭十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日卯時,響過晨鍾。
柳喜喜起床梳洗,發現薑諳早早就在書案前不知在寫著什麽。
詠琴和賦棋退下後,硯書和惜畫提了飯盒進來,柳喜喜叫了薑諳幾聲,薑諳也隻是讓她先吃。
茶餘飯飽,柳喜喜行至薑諳身旁,見他的墨不足了,添了點水,研磨了起來,打眼一瞧,案旁已經放了一疊的紙稿,燈裏的油燒了大半。
“一夜未睡?”
柳喜喜見他時不時蹙眉深思,時不時疾筆奮書,思深憂遠,好似一個故人。
似蹙非蹙罥煙眉,似喜非喜含情目,幾分靨愁,一身詩意。
柳喜喜雖有這樣聯想,但他們並不一樣。薑諳眉如遠山,眼似清泉,鼻挺唇薄,如煙如霧,似有哀愁,他的性子也不活潑,待人接物是文靜有禮,規規矩矩,總給人一種沉甸甸含著心事的感覺。
“昨晚有了些思緒,怕忘了,趕緊記了下來,不知不覺天就亮了。”薑諳迴道,又寫了一會兒,方收了筆,慎重道,“喜喜,我寫好了。”
“這麽快就寫完了?”柳喜喜驚道,接過薑諳遞來的紙稿,厚厚的一疊,全是薑諳的心思。
薑諳道,“你將書院交給了我,我自不能辜負你的期望,不周到的地方,還得請喜喜指點一二。”
“好!”柳喜喜高興道,一頁一頁的仔細瞧了起來,隻是這境國文字才學了月餘,長篇大論半識半猜的有些吃力,她又遞迴給薑諳,眨巴著圓溜溜的杏眼,笑道,“要不……你說給我聽吧?”
“好。”
薑諳接過紙稿,娓娓道來,從立學六學中選取其中四學,國學、律學、書學、算學,又談到六藝與四學的融合,書院的日常管理,講學先生的招收,男學生與女學生的不同教學等等,洋洋灑灑,十幾張紙,講了足足兩個時辰。
柳喜喜吃著果脯點心,認真傾聽,待薑諳講完,她毫不吝嗇地讚道,“你這案子寫得真不錯。”
薑諳含羞笑道,“還是喜喜教得好。”
“但是……”柳喜喜思索。
薑諳忙道,“怎麽了?”
柳喜喜道,“你這隻出不進,怎麽維持書院的開支?”
薑諳道,“皇帝賜的物什能維持幾年。”
柳喜喜問道,“然後呢?”
“……”薑諳頓住了,垂首蹙眉,短時間內他確實沒有考慮好該怎麽辦。
柳喜喜見他為了書院,竟打算拿出全部的聘禮,不免有些感動,昨日他說到不需一束時,應該就有此打算了吧。可物什終有用盡時,到時候,先生學生一個都留不住。
柳喜喜又問,“為何不找我商量?”
薑諳搖頭道,“我不想事事都由喜喜相助,在錢財用盡前,我會想到辦法的。”
這難道就是倔強的古言大男主人設,不走投無路絕不求助深情女主?
柳喜喜因腦洞大開,忍不住笑了笑,頷首許可,決定隨他的心意。明明這書院是她提議要開的,前期也是她一手規劃,如今倒好,因孕一事,他倒把責任全攬了去,連得開銷也想一並包攬下來。
“隻是還有個問題。”柳喜喜思索道。
薑諳緊張地翻著自己的紙稿,問道,“什麽問題?”
柳喜喜道,“僅憑不需一束,如何就能保證招收到學生?家貧無從致書,心貧無以致學,心無學,意不在此,雖有似無。立學之先,在立心,平民百姓並不看重讀書,不如趁著書院建造期間先想想如何才能令父母同意孩童入院讀書識字。”
“喜喜,聽你一言,勝讀十年書。”薑諳激動地看著柳喜喜,她明明是高高在上的王爺,可對於百姓疾苦,比他這個平民更為了解,隻聽他講一遍,就能找出其中的關鍵問題,心底既歡喜又憂愁。
柳喜喜笑道,“德隆望尊,方得弟子盈室,你可知我為何請你母親任山長?”
薑諳搖頭。
柳喜喜道,“你自認你母親非名望大家,但你可知你母親的學生都是些什麽人?”
薑諳再搖頭,他是男子,雖在書齋待過一些時日,但後來漸漸忘卻了,且他母親在家從不講書齋的事。
柳喜喜道,“鄉下書齋除了一些鄉紳子弟,最多的是寒門士子,書難借,紙難得,是你母親盡心盡力將她們培養成才,或許你母親在城中無聲望,在鄉下,她可比遠在天邊的皇帝更值得人尊敬,越是深入基層,越是容易與百姓連成一心,我們的目的是要讓家貧兒童都能讀書識字,你母親是最好的人選。”
薑諳未曾考慮過這一層,覺得自己愚笨至極,眼淚在眼眶中打轉。
柳喜喜見狀,慌道,“怎麽了?”
“喜喜,我好沒用。”薑諳忍了忍,眼淚還是奪眶而出。
柳喜喜趕緊抽出手帕替他擦淚,認真說道,“你說你沒用,那我不是更沒用?”
“嗯?”薑諳不解。
柳喜喜道,“總讓你哭,可不就是我太沒用了。”
說完,自己先忍不住笑了,薑諳亦是忍不住跟著她一塊笑了。
柳喜喜笑道,“我就喜歡你笑的模樣,像花兒一樣。”
薑諳羞澀地低下頭,自兩人把話說開後,柳喜喜就沒吝嗇過表達自己的心意。
柳喜喜認為,兩個人相處,從不是某一方的單獨付出,善於表達,可增進感情。就如第一次見時,薑諳所問她的話,如果咬死不開口,或許就沒有現在的一切事情了。
兩人正修改書院的方案,有侍衛來報。
“王爺、王妃,出事了,老丈人被打了。”
“老丈人?”柳喜喜對於這個陌生稱唿愣了一下。
侍衛提醒道,“就是王妃的父親。”
“他被誰打了?”柳喜喜昨日確實安排了琴棋書畫教訓丁莊,但今日可沒有。
侍衛道,“在前府的戲閣鬧事,被百姓給打了。”
柳喜喜皺眉,原是她為了成親熱鬧,在前府擺半個月的流水席,又請了半個月的戲班子,每日在戲閣唱兩場,上午下午各一場,可由百姓自己點戲,為了防止有心人亂點戲,柳喜喜規定了戲劇內容,由校尉關練負責現場的安全維穩。
她看向薑諳,薑諳正看著她,雖未言語,但眼神已有些急亂。
柳喜喜示意他不要著急,繼續問道,“人怎麽樣了?”
侍衛道,“關校尉製止了一次,老丈人不服氣,大哭大鬧說要個交待,又挨了一頓打,百姓們為王爺賀喜而來,是貴客,關校尉也沒招。”
柳喜喜聽這侍衛含糊不清的言語,大概猜到丁莊定是幹了些叫人生氣的蠢事,關校尉管理三千侍衛不在話下,區區百人不會解決不了,大概是懶得解決吧。偏人又是王妃的父親,不能不管,才派了個小兵過來。
“知春呢?”柳喜喜問。
侍衛道,“知春護衛外出了,還未迴來。”
“喜喜,你身子重,由我去吧!”薑諳急道。
柳喜喜想,鍛煉鍛煉薑諳也不錯,這王府總有需要他頂天的一日。
“去吧,順便叫上鳴秋給父親瞧瞧傷。”
薑諳應了好,隨侍衛同去。
薑諳雖來的日子不多,但性子好,待人真誠,且收糧時出力不少,吃得了苦,府中大家很是喜歡他,自然也尊敬他。
也有拿他與柳禧禧招惹過的那些王孫貴族出身的公子作比較,越是比較,越是覺得這個沒架子的王妃叫人喜歡,他有什麽事都是自己親力親為,有什麽不及時的,也未曾與人紅過臉,就是之前與柳喜喜鬧脾氣,也是自個一個人悶著,不吵不鬧。
柳喜喜允了薑諳自己去,心底又怕他應付不了丁莊那個無賴,遠遠跟在後頭,一同去了前府。
柳喜喜起床梳洗,發現薑諳早早就在書案前不知在寫著什麽。
詠琴和賦棋退下後,硯書和惜畫提了飯盒進來,柳喜喜叫了薑諳幾聲,薑諳也隻是讓她先吃。
茶餘飯飽,柳喜喜行至薑諳身旁,見他的墨不足了,添了點水,研磨了起來,打眼一瞧,案旁已經放了一疊的紙稿,燈裏的油燒了大半。
“一夜未睡?”
柳喜喜見他時不時蹙眉深思,時不時疾筆奮書,思深憂遠,好似一個故人。
似蹙非蹙罥煙眉,似喜非喜含情目,幾分靨愁,一身詩意。
柳喜喜雖有這樣聯想,但他們並不一樣。薑諳眉如遠山,眼似清泉,鼻挺唇薄,如煙如霧,似有哀愁,他的性子也不活潑,待人接物是文靜有禮,規規矩矩,總給人一種沉甸甸含著心事的感覺。
“昨晚有了些思緒,怕忘了,趕緊記了下來,不知不覺天就亮了。”薑諳迴道,又寫了一會兒,方收了筆,慎重道,“喜喜,我寫好了。”
“這麽快就寫完了?”柳喜喜驚道,接過薑諳遞來的紙稿,厚厚的一疊,全是薑諳的心思。
薑諳道,“你將書院交給了我,我自不能辜負你的期望,不周到的地方,還得請喜喜指點一二。”
“好!”柳喜喜高興道,一頁一頁的仔細瞧了起來,隻是這境國文字才學了月餘,長篇大論半識半猜的有些吃力,她又遞迴給薑諳,眨巴著圓溜溜的杏眼,笑道,“要不……你說給我聽吧?”
“好。”
薑諳接過紙稿,娓娓道來,從立學六學中選取其中四學,國學、律學、書學、算學,又談到六藝與四學的融合,書院的日常管理,講學先生的招收,男學生與女學生的不同教學等等,洋洋灑灑,十幾張紙,講了足足兩個時辰。
柳喜喜吃著果脯點心,認真傾聽,待薑諳講完,她毫不吝嗇地讚道,“你這案子寫得真不錯。”
薑諳含羞笑道,“還是喜喜教得好。”
“但是……”柳喜喜思索。
薑諳忙道,“怎麽了?”
柳喜喜道,“你這隻出不進,怎麽維持書院的開支?”
薑諳道,“皇帝賜的物什能維持幾年。”
柳喜喜問道,“然後呢?”
“……”薑諳頓住了,垂首蹙眉,短時間內他確實沒有考慮好該怎麽辦。
柳喜喜見他為了書院,竟打算拿出全部的聘禮,不免有些感動,昨日他說到不需一束時,應該就有此打算了吧。可物什終有用盡時,到時候,先生學生一個都留不住。
柳喜喜又問,“為何不找我商量?”
薑諳搖頭道,“我不想事事都由喜喜相助,在錢財用盡前,我會想到辦法的。”
這難道就是倔強的古言大男主人設,不走投無路絕不求助深情女主?
柳喜喜因腦洞大開,忍不住笑了笑,頷首許可,決定隨他的心意。明明這書院是她提議要開的,前期也是她一手規劃,如今倒好,因孕一事,他倒把責任全攬了去,連得開銷也想一並包攬下來。
“隻是還有個問題。”柳喜喜思索道。
薑諳緊張地翻著自己的紙稿,問道,“什麽問題?”
柳喜喜道,“僅憑不需一束,如何就能保證招收到學生?家貧無從致書,心貧無以致學,心無學,意不在此,雖有似無。立學之先,在立心,平民百姓並不看重讀書,不如趁著書院建造期間先想想如何才能令父母同意孩童入院讀書識字。”
“喜喜,聽你一言,勝讀十年書。”薑諳激動地看著柳喜喜,她明明是高高在上的王爺,可對於百姓疾苦,比他這個平民更為了解,隻聽他講一遍,就能找出其中的關鍵問題,心底既歡喜又憂愁。
柳喜喜笑道,“德隆望尊,方得弟子盈室,你可知我為何請你母親任山長?”
薑諳搖頭。
柳喜喜道,“你自認你母親非名望大家,但你可知你母親的學生都是些什麽人?”
薑諳再搖頭,他是男子,雖在書齋待過一些時日,但後來漸漸忘卻了,且他母親在家從不講書齋的事。
柳喜喜道,“鄉下書齋除了一些鄉紳子弟,最多的是寒門士子,書難借,紙難得,是你母親盡心盡力將她們培養成才,或許你母親在城中無聲望,在鄉下,她可比遠在天邊的皇帝更值得人尊敬,越是深入基層,越是容易與百姓連成一心,我們的目的是要讓家貧兒童都能讀書識字,你母親是最好的人選。”
薑諳未曾考慮過這一層,覺得自己愚笨至極,眼淚在眼眶中打轉。
柳喜喜見狀,慌道,“怎麽了?”
“喜喜,我好沒用。”薑諳忍了忍,眼淚還是奪眶而出。
柳喜喜趕緊抽出手帕替他擦淚,認真說道,“你說你沒用,那我不是更沒用?”
“嗯?”薑諳不解。
柳喜喜道,“總讓你哭,可不就是我太沒用了。”
說完,自己先忍不住笑了,薑諳亦是忍不住跟著她一塊笑了。
柳喜喜笑道,“我就喜歡你笑的模樣,像花兒一樣。”
薑諳羞澀地低下頭,自兩人把話說開後,柳喜喜就沒吝嗇過表達自己的心意。
柳喜喜認為,兩個人相處,從不是某一方的單獨付出,善於表達,可增進感情。就如第一次見時,薑諳所問她的話,如果咬死不開口,或許就沒有現在的一切事情了。
兩人正修改書院的方案,有侍衛來報。
“王爺、王妃,出事了,老丈人被打了。”
“老丈人?”柳喜喜對於這個陌生稱唿愣了一下。
侍衛提醒道,“就是王妃的父親。”
“他被誰打了?”柳喜喜昨日確實安排了琴棋書畫教訓丁莊,但今日可沒有。
侍衛道,“在前府的戲閣鬧事,被百姓給打了。”
柳喜喜皺眉,原是她為了成親熱鬧,在前府擺半個月的流水席,又請了半個月的戲班子,每日在戲閣唱兩場,上午下午各一場,可由百姓自己點戲,為了防止有心人亂點戲,柳喜喜規定了戲劇內容,由校尉關練負責現場的安全維穩。
她看向薑諳,薑諳正看著她,雖未言語,但眼神已有些急亂。
柳喜喜示意他不要著急,繼續問道,“人怎麽樣了?”
侍衛道,“關校尉製止了一次,老丈人不服氣,大哭大鬧說要個交待,又挨了一頓打,百姓們為王爺賀喜而來,是貴客,關校尉也沒招。”
柳喜喜聽這侍衛含糊不清的言語,大概猜到丁莊定是幹了些叫人生氣的蠢事,關校尉管理三千侍衛不在話下,區區百人不會解決不了,大概是懶得解決吧。偏人又是王妃的父親,不能不管,才派了個小兵過來。
“知春呢?”柳喜喜問。
侍衛道,“知春護衛外出了,還未迴來。”
“喜喜,你身子重,由我去吧!”薑諳急道。
柳喜喜想,鍛煉鍛煉薑諳也不錯,這王府總有需要他頂天的一日。
“去吧,順便叫上鳴秋給父親瞧瞧傷。”
薑諳應了好,隨侍衛同去。
薑諳雖來的日子不多,但性子好,待人真誠,且收糧時出力不少,吃得了苦,府中大家很是喜歡他,自然也尊敬他。
也有拿他與柳禧禧招惹過的那些王孫貴族出身的公子作比較,越是比較,越是覺得這個沒架子的王妃叫人喜歡,他有什麽事都是自己親力親為,有什麽不及時的,也未曾與人紅過臉,就是之前與柳喜喜鬧脾氣,也是自個一個人悶著,不吵不鬧。
柳喜喜允了薑諳自己去,心底又怕他應付不了丁莊那個無賴,遠遠跟在後頭,一同去了前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