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如蝶蛻變破陳規
穿越後,我繼承了原主的桃花債 作者:蘭十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暢音閣的戲台高於看台一米,四周有護欄和圍幔環繞。薑諳從一側拾級而上,俯瞰著台下黑壓壓的人群,心中深知,自己已不再是那個默默無聞的普通男子。
如今的他,是閑王妃。
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會引起他人的注目,也影響著喜喜在通州的聲譽。
他深吸了一口氣,落落大方道,“剛才鬧事的是我的父親,因是男子,家中又貧困,不曾讀書識字,不明事理,還蠻橫無理。但他終究是我的父親,在此,我替他向各位鄉親道歉,希望沒有擾了鄉親的興致。”
薑諳深深地做了一個揖,目光掃過眾人,他們靜靜地望著他,是那樣樸實的臉孔。其中,有許多是在糧王爭霸賽時結識的農戶,他們前來為他慶賀;也有街頭巷尾天真無邪的孩童,拉著父母一同前來;還有那些走街串巷的小販,趁著閑暇來此聽戲。
“人學方知理,不學則不明。學而行之,行而達之,達而惑清困解。經我父親一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讀書誌在聖賢,非女子之獨得,非廟堂之高居,非富貴之榮求,唯有立身端正,善淑明心,才能不困頓,不迷惘。各位鄉親,我與閑王正在籌建正心書院,明年春天即可建成。書院以為學生清惑解困,傳技授藝為先,不分男女,不分年齡,不收一束,隻要想讀書,均可入院肄業。屆時,書院不足之處,還請鄉親們不吝賜教。”
薑諳言罷,再次作揖。
柳喜喜聽完他所言,不禁會心一笑,他如此迅速地找到宣揚書院之法,著實超乎她的預料。
她立於牆外,高聲唿道,“支持閑王妃,支持正心書院。”
伴著她的唿喊,部分百姓亦受其感染,隨之高唿起來。
柳喜喜迴到乘風館後,久候多時,薑諳方才緩緩而至。她佯作一無所知,問道,“情況如何?”
薑諳在她身側坐下,驀然合上她手中之書,凝視著她,鄭重道,“喜喜,書院可否依我之想法行事?”
柳喜喜微笑著反問,“你有新想法了?”
薑諳頷首,“書可使人明理,然僅靠書不足以叫人生存,我是幸運的,可以遇到你。”
柳喜喜麵露疑惑,“你如何有了這樣的想法?”
薑諳答道,“從我父親身上,我目睹了愚昧所導致的悲劇,於此世間,又有多少人如此生存。既然書院即將落成,傳道授業不應局限於書籍典籍、名家聖言,尚可學習精巧工藝,以謀生存之法。”
柳喜喜聞後,心想薑諳這是想將書院打造成職業學校,此想法倒是不錯,遂笑道,“可知之事,惟精思之,雖大亦無難,你隻要想好了,我支持你。”
薑諳道,“多謝喜喜,我定要破除陳規,將正心書院建成別具一格的書院。”
這一日,柳喜喜在乘風館與薑諳一同重新做書院的案子,兩人忙碌至深夜,柳喜喜終是支撐不住,拉著薑諳一同歇息。
次日清晨,薑素晚和丁莊前來辭別,一則鄉下書齋還等著薑素晚返迴打理,二則薑素晚擔憂丁莊再生事端,有損柳喜喜和薑諳聲譽,故不願久留。
柳喜喜並未強留,命人準備了一車豐厚之物,又派遣侍衛護送,也算周到。
薑諳送別父母後,全身心投入書院之事。柳喜喜深知凡事不可操之過急,炎炎夏日,理當備些啤酒與燒烤。啤酒雖難獲取,但燒烤相對容易。
她囑咐廚工準備了三頭牛、三頭豬、十隻羊,當場宰殺。又差人去萬竹林砍伐筷子粗細的竹枝,洗淨後用於串肉。由於廚工人數不足,她又喚來其他工匠幫忙,尋出冬日取暖的爐子和炭,支起燒烤架。
因內院人數較少,僅留少部分肉,其餘大部分送至前府。待一切忙完,已至酉時,夕陽西下,天邊僅餘一片紅霞。
閑王府的內院布局別於前府的規整對稱,而是自由隨性,錯落有致。高喬避蔭,花草奇芳,水石相映,曲折幽深,亭台廊榭散布其間,盡顯自然灑脫之態。其中,知語榭依水而建,隱匿於群蔭之中,地方寬敞,空氣清新,正適宜燒烤。
內院由春夏秋冬負責主持,前府由校尉關練負責主持,除當值需堅守職責外,其餘眾人皆齊聚一堂燒烤。待到換班之時,再將人替換過來。
柳喜喜先是前往前府與府中眾人寒暄一番,又至知語榭與大家相談一歡,她將工作時領導下來視察的姿態學得有模有樣,唯恐顯得過於生疏,於是敬了眾人一杯酒,言及閑王府的繁榮離不開眾人的齊心協力,眾人亦紛紛祝賀她新婚之喜。
待應酬之事了結,柳喜喜於知語榭旁的棲霞閣二樓將一切安排妥當,方迴乘風館將薑諳拉了出來,道,“莫要累壞了頭腦,時常外出走動,方可開拓思維。”
薑諳問道,“這麽晚了要往哪裏去?也不見硯書和惜畫送飯。”
柳喜喜笑道,“他們已送過,你過於專注,又叫他們撤了,我怕你癡於其中,所以拉你出來走走。”
薑諳道,“對不起喜喜,成親不過三日,便冷落了你。”
柳喜喜道,“你瞧瞧,你癡到膏肓了吧。”
薑諳愕然,柳喜喜續道:“你我乃夫妻,理應相互扶持,你能尋得自身輝芒,我十分欣喜,可你若廢寢忘食,累垮身體,豈不讓我心疼?”
薑諳不好意思地紅了臉。
二人行至知語榭附近,有陣陣歡笑聲傳來,薑諳忙問:“何事如此歡樂?”
柳喜喜道,“我請大家吃燒烤呢。”
“燒烤?”薑諳聞所未聞。
柳喜喜笑道,“就是烤肉,隻是與你平素所見不同,本欲邀你與眾人一同,然煙火過盛,恐熏著你,所以在棲霞閣單獨備了吃食,一會我烤給你吃。”
她牽著薑諳,緩緩從遊廊走過,湖對岸知語榭中的侍衛家奴瞥見,皆躬身施禮,向二人道賀。
薑諳麵紅耳赤,步履維艱地穿過遊廊,柳喜喜則牽著他登上棲霞閣二樓。
此閣坐落在半山腰處,四麵窗戶皆已撤去,掛上幾處遮陽的竹簾,通透涼爽。
爐中炭火正旺,桌上擺放著三盤生肉,幾碟小料,因無辣椒孜然之類,鳴秋自她的藥房中取來九茴豆給柳喜喜,言稱煮肉甚香,柳喜喜嚐了嚐,覺其與孜然略有相似,又從府外購置許多,研磨成粉,用作烤料。
“你先坐下。”柳喜喜拉開椅子讓薑諳坐下,自己則拿起幾串肉,從油中一過,置於爐上烘烤,肉香與竹子的清香交織,撲鼻而來。
然而,她的肉尚未烤好,忽有人來報。
“王爺,衛家公子與蘇家公子此刻正在內府門前,求見王爺。”
薑諳聞得此言,想起成親之日門前的轎子,憶起夜晚時,鳴秋所提過的一言,心下霎時緊繃起來。
那晚喜喜外出所會之人,應該就是此二人。他因有孕之喜忘卻此事,又忙於書院事務,現今,這二人又來了。
戲已散場,此時王府大門理應關閉。他們為何會在內院門前?莫非他們一直滯留王府,不曾離去?
薑諳的內心如亂麻一般,怔怔地望著柳喜喜。
如今的他,是閑王妃。
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會引起他人的注目,也影響著喜喜在通州的聲譽。
他深吸了一口氣,落落大方道,“剛才鬧事的是我的父親,因是男子,家中又貧困,不曾讀書識字,不明事理,還蠻橫無理。但他終究是我的父親,在此,我替他向各位鄉親道歉,希望沒有擾了鄉親的興致。”
薑諳深深地做了一個揖,目光掃過眾人,他們靜靜地望著他,是那樣樸實的臉孔。其中,有許多是在糧王爭霸賽時結識的農戶,他們前來為他慶賀;也有街頭巷尾天真無邪的孩童,拉著父母一同前來;還有那些走街串巷的小販,趁著閑暇來此聽戲。
“人學方知理,不學則不明。學而行之,行而達之,達而惑清困解。經我父親一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讀書誌在聖賢,非女子之獨得,非廟堂之高居,非富貴之榮求,唯有立身端正,善淑明心,才能不困頓,不迷惘。各位鄉親,我與閑王正在籌建正心書院,明年春天即可建成。書院以為學生清惑解困,傳技授藝為先,不分男女,不分年齡,不收一束,隻要想讀書,均可入院肄業。屆時,書院不足之處,還請鄉親們不吝賜教。”
薑諳言罷,再次作揖。
柳喜喜聽完他所言,不禁會心一笑,他如此迅速地找到宣揚書院之法,著實超乎她的預料。
她立於牆外,高聲唿道,“支持閑王妃,支持正心書院。”
伴著她的唿喊,部分百姓亦受其感染,隨之高唿起來。
柳喜喜迴到乘風館後,久候多時,薑諳方才緩緩而至。她佯作一無所知,問道,“情況如何?”
薑諳在她身側坐下,驀然合上她手中之書,凝視著她,鄭重道,“喜喜,書院可否依我之想法行事?”
柳喜喜微笑著反問,“你有新想法了?”
薑諳頷首,“書可使人明理,然僅靠書不足以叫人生存,我是幸運的,可以遇到你。”
柳喜喜麵露疑惑,“你如何有了這樣的想法?”
薑諳答道,“從我父親身上,我目睹了愚昧所導致的悲劇,於此世間,又有多少人如此生存。既然書院即將落成,傳道授業不應局限於書籍典籍、名家聖言,尚可學習精巧工藝,以謀生存之法。”
柳喜喜聞後,心想薑諳這是想將書院打造成職業學校,此想法倒是不錯,遂笑道,“可知之事,惟精思之,雖大亦無難,你隻要想好了,我支持你。”
薑諳道,“多謝喜喜,我定要破除陳規,將正心書院建成別具一格的書院。”
這一日,柳喜喜在乘風館與薑諳一同重新做書院的案子,兩人忙碌至深夜,柳喜喜終是支撐不住,拉著薑諳一同歇息。
次日清晨,薑素晚和丁莊前來辭別,一則鄉下書齋還等著薑素晚返迴打理,二則薑素晚擔憂丁莊再生事端,有損柳喜喜和薑諳聲譽,故不願久留。
柳喜喜並未強留,命人準備了一車豐厚之物,又派遣侍衛護送,也算周到。
薑諳送別父母後,全身心投入書院之事。柳喜喜深知凡事不可操之過急,炎炎夏日,理當備些啤酒與燒烤。啤酒雖難獲取,但燒烤相對容易。
她囑咐廚工準備了三頭牛、三頭豬、十隻羊,當場宰殺。又差人去萬竹林砍伐筷子粗細的竹枝,洗淨後用於串肉。由於廚工人數不足,她又喚來其他工匠幫忙,尋出冬日取暖的爐子和炭,支起燒烤架。
因內院人數較少,僅留少部分肉,其餘大部分送至前府。待一切忙完,已至酉時,夕陽西下,天邊僅餘一片紅霞。
閑王府的內院布局別於前府的規整對稱,而是自由隨性,錯落有致。高喬避蔭,花草奇芳,水石相映,曲折幽深,亭台廊榭散布其間,盡顯自然灑脫之態。其中,知語榭依水而建,隱匿於群蔭之中,地方寬敞,空氣清新,正適宜燒烤。
內院由春夏秋冬負責主持,前府由校尉關練負責主持,除當值需堅守職責外,其餘眾人皆齊聚一堂燒烤。待到換班之時,再將人替換過來。
柳喜喜先是前往前府與府中眾人寒暄一番,又至知語榭與大家相談一歡,她將工作時領導下來視察的姿態學得有模有樣,唯恐顯得過於生疏,於是敬了眾人一杯酒,言及閑王府的繁榮離不開眾人的齊心協力,眾人亦紛紛祝賀她新婚之喜。
待應酬之事了結,柳喜喜於知語榭旁的棲霞閣二樓將一切安排妥當,方迴乘風館將薑諳拉了出來,道,“莫要累壞了頭腦,時常外出走動,方可開拓思維。”
薑諳問道,“這麽晚了要往哪裏去?也不見硯書和惜畫送飯。”
柳喜喜笑道,“他們已送過,你過於專注,又叫他們撤了,我怕你癡於其中,所以拉你出來走走。”
薑諳道,“對不起喜喜,成親不過三日,便冷落了你。”
柳喜喜道,“你瞧瞧,你癡到膏肓了吧。”
薑諳愕然,柳喜喜續道:“你我乃夫妻,理應相互扶持,你能尋得自身輝芒,我十分欣喜,可你若廢寢忘食,累垮身體,豈不讓我心疼?”
薑諳不好意思地紅了臉。
二人行至知語榭附近,有陣陣歡笑聲傳來,薑諳忙問:“何事如此歡樂?”
柳喜喜道,“我請大家吃燒烤呢。”
“燒烤?”薑諳聞所未聞。
柳喜喜笑道,“就是烤肉,隻是與你平素所見不同,本欲邀你與眾人一同,然煙火過盛,恐熏著你,所以在棲霞閣單獨備了吃食,一會我烤給你吃。”
她牽著薑諳,緩緩從遊廊走過,湖對岸知語榭中的侍衛家奴瞥見,皆躬身施禮,向二人道賀。
薑諳麵紅耳赤,步履維艱地穿過遊廊,柳喜喜則牽著他登上棲霞閣二樓。
此閣坐落在半山腰處,四麵窗戶皆已撤去,掛上幾處遮陽的竹簾,通透涼爽。
爐中炭火正旺,桌上擺放著三盤生肉,幾碟小料,因無辣椒孜然之類,鳴秋自她的藥房中取來九茴豆給柳喜喜,言稱煮肉甚香,柳喜喜嚐了嚐,覺其與孜然略有相似,又從府外購置許多,研磨成粉,用作烤料。
“你先坐下。”柳喜喜拉開椅子讓薑諳坐下,自己則拿起幾串肉,從油中一過,置於爐上烘烤,肉香與竹子的清香交織,撲鼻而來。
然而,她的肉尚未烤好,忽有人來報。
“王爺,衛家公子與蘇家公子此刻正在內府門前,求見王爺。”
薑諳聞得此言,想起成親之日門前的轎子,憶起夜晚時,鳴秋所提過的一言,心下霎時緊繃起來。
那晚喜喜外出所會之人,應該就是此二人。他因有孕之喜忘卻此事,又忙於書院事務,現今,這二人又來了。
戲已散場,此時王府大門理應關閉。他們為何會在內院門前?莫非他們一直滯留王府,不曾離去?
薑諳的內心如亂麻一般,怔怔地望著柳喜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