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是警告還是勸誡
穿越後,我繼承了原主的桃花債 作者:蘭十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生氣歸生氣,柳喜喜還是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了,現到了關鍵時刻,隻要鄧圖迅徹徹底底與藺靖風反目,她便得到了一個有力的證人。
至少她的戲成功了。
鄧圖迅的內心動搖了,他的神色既傷感又充滿了掙紮。
在柳喜喜與鄧圖迅兩人交談的過程中,聞夏已經根據兩人的對話寫好了認罪文書,邏輯縝密,內容詳盡,該寫的都寫下來了,不該寫的,一個字都沒有出現。
“天道公正?天道什麽時候公正過?”鄧圖迅惡狠狠地盯著柳喜喜,他的眼神仿佛燃燒著熊熊烈火,“你是皇子,是閑王,天道自然是站在你那邊的,我有什麽?我一無所有,我所能做的,就是自己創造機會,我要淩駕於你們女子之上。我不怕死,二十年後,我定能重生歸來,我隻恨自己一次又一次的信錯了人。”
阿隱……
“這兒以後就是我們的家了,我將這兒改名叫隱村,供我們生活,這兒道路崎嶇難行,又有詛咒傳言,是避世隱居的絕佳之地。”藺靖風站在肖家莊的大門前,向鄧圖迅、洛伯、舒亮、河益介紹。
他們四人在藺靖風的引領下,在隱村定居了下來,直到有一日,藺靖風領迴一個孩子,孩子怯生生的,緊緊地抓著藺靖風,而鄧圖迅也驚訝地發現,藺靖風改變了衣著打扮,戴上了麵紗。
他蹲下身子,耐心地向小孩道,“這裏是我們的家,不用害怕,他們會像我一樣照顧你,他們還能教你武功,等你學有所成,你就有保護自己的能力了。”
小孩點了點頭,走到四人麵前深深地鞠了一躬,脆生生地喊道,“四位師父好。”
對於自身的轉變,藺靖風的解釋是,他已然謹遵父母之命,完成了婚姻大事,自此離開了藺家。蕭家是無辜的,若有朝一日自己被擒,實不願牽連蕭家,故而要求眾人改口稱他為阿隱。
難道那時他就已然決意,為了蕭家甘願舍棄一切嗎?
“你認罪了?”柳喜喜問。
鄧圖迅的思緒被拉迴,艱難地從牙縫中擠出幾個字,“不……我不認……”
柳喜喜道,“那你是要逼阿隱死?”
鄧圖迅冷笑,那笑聲仿佛夜梟的哀鳴,令人毛骨悚然,“契約上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背叛者死,他出賣了我們,就不配活在這世上。我要將他所做的一切都公之於眾,我倒要看看,你還敢將他留在身邊嗎?”
聞夏聽聞此言,急忙提起筆,迅速地將鄧圖迅所說的所有事跡一一記錄下來。十多年間,大大小小的案子多達上百起,皆因他行事縝密,從未留下蛛絲馬跡,故而不為人知。
那些人或以自殺,或以意外,或以疾病,或以失蹤,徹徹底底地從這個世界上消失得無影無蹤。
鄧圖迅最後在認罪文書上按下了指印,把一切說出來後,他的魂也似被抽走,遊離於那一個個墨色的文字之中。
柳喜喜拿到了鄧圖迅的認罪文書,馬不停蹄地跑去找莫詩成。在通州,能動藺靖風的也唯有莫詩成了。無論莫詩成是否有問題,她都要放手一搏。
胥吏通報之後,莫詩成才剛剛放下手書的案卷,柳喜喜便如一陣風似的闖了進來,將認罪文書和契約盒子一同放在莫詩成的麵前。
“閑王,這是?”莫詩成看了一眼東西,疑惑地問道。
柳喜喜道,“師姐,陸家村一案的主謀正是藺靖風,這些都是確鑿的證據。”
莫詩成微驚,拿起認罪文書匆匆瀏覽一遍後,又將鄧圖迅招供的所有案件逐一審視,最後仔細看了看契約書。
待全部看完,莫詩成沉凝道,“閑王,這落款皆為阿隱,為何就認定是藺家侄子呢?”
柳喜喜冷靜道,“鄧圖迅已經招供了,阿隱便是藺靖風,如此人證,難道還不足夠嗎?”
莫詩成搖頭道,“不夠,閑王,我豈能僅憑隻言片語,就將藺家的公子捉拿歸案?藺家在通州的地位舉足輕重,我想閑王應該心知肚明。”
柳喜喜道,“你是說,沒有確鑿的證據,你是絕對不會對藺靖風動手的?
莫詩成道,“閑王,國有國法,一切都應按律法行事。”
“既然要按律法行事,既有可疑之處,為何不徹查?”柳喜喜仔細觀察著莫詩成的神色,然而莫詩成表現得異常平靜,除了最初的那一絲驚訝,此刻已恢複了往日的淡定自若。
莫詩成道,“閑王,這可真是冤枉我了,查當然要查,隻是這查不能驚動了藺家。若是讓藺家察覺到了風吹草動,恐怕閑王就什麽也查不出來了。”
柳喜喜自然聽出了莫詩成話中的弦外之音,忙道,“師姐做事審慎,我相信陸家村的事情定能給我一個滿意的答複,也給京中一個的交代,更要給陸家村那些無辜傷者死者一個交代。”
莫詩成笑道,“在其位,謀其政,這是我分內之事。此外,我也要奉勸閑王一句,聽與不聽,全在閑王自己。”
“師姐請說。”柳喜喜恭敬地道。
“通州的人事關係錯綜複雜,不比京中,山高路遠,難以周全,閑王也應銘記自己的職責所在,凡事都應有所為,有所不為,肆意妄為,必定會惹來災禍。”莫詩成抱起盒子和認罪文書,又道,“得到如此重要的證據,我定當不辜負閑王的囑托,深入調查,閑王請迴吧。”
莫詩成下了逐客令。
柳喜喜微鎖眉頭,心中暗自揣測莫詩成的話語究竟是警告還是勸誡。
不過,她所言不假,若是驚動了藺家,這案子便如陷入泥沼,難以繼續追查。
即便此刻有證據有證人,藺靖風仍可輕易地全盤否定,甚至反咬一口。
柳喜喜聽從莫詩成之意,先迴了王府。
馬車上,聞夏見柳喜喜神色森然,問道,“王爺,這莫太守是否會與藺家公子狼狽為奸?”
柳喜喜道,“難以斷言,但她的話不無道理。通州雖同屬皇土,但畢竟天高皇帝遠,我們若真遭遇不測,也不過是白白葬送了性命。我們必須築牢根基,隻有根基穩固,才有機會戰勝那地頭蛇。”
聞夏不解,追問道,“王爺,我們既有證據又有證人,為何不直接將藺靖風繩之以法?”
柳喜喜道,“藺靖風無足輕重,但她母親手中的兵權卻重如泰山。我並未對鄧圖迅說謊,為了穩住藺家,我們目前不能輕舉妄動。莫太守看樣子也不敢貿然行事,我們必須先找到金烏,鏟除這一巨大隱患,再與藺大將軍一決高下。”
聞夏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還是王爺深思熟慮。”
柳喜喜之所以如此謹小慎微,正是因為藺靖風的母親,那位威震四方的飛星將軍藺孺雯。她雖已出嫁,但終究姓藺。倘若牽連出如此驚天大案,難保金烏不會從中作梗,煽動藺孺雯反叛,屆時遭殃的必將是通州的黎民百姓。
她必須在敵國安穩下來,與金烏取得聯係前,鞏固自己在通州的威望。唯有得到百姓的擁護,她才有實力與通州四大家族平等對話,才有機會揪出那隱藏極深的金烏。
金烏究竟藏身何處,又以何種身份隱匿?
柳喜喜毫無頭緒。
她隻能等著莫詩成的動作。
至少她的戲成功了。
鄧圖迅的內心動搖了,他的神色既傷感又充滿了掙紮。
在柳喜喜與鄧圖迅兩人交談的過程中,聞夏已經根據兩人的對話寫好了認罪文書,邏輯縝密,內容詳盡,該寫的都寫下來了,不該寫的,一個字都沒有出現。
“天道公正?天道什麽時候公正過?”鄧圖迅惡狠狠地盯著柳喜喜,他的眼神仿佛燃燒著熊熊烈火,“你是皇子,是閑王,天道自然是站在你那邊的,我有什麽?我一無所有,我所能做的,就是自己創造機會,我要淩駕於你們女子之上。我不怕死,二十年後,我定能重生歸來,我隻恨自己一次又一次的信錯了人。”
阿隱……
“這兒以後就是我們的家了,我將這兒改名叫隱村,供我們生活,這兒道路崎嶇難行,又有詛咒傳言,是避世隱居的絕佳之地。”藺靖風站在肖家莊的大門前,向鄧圖迅、洛伯、舒亮、河益介紹。
他們四人在藺靖風的引領下,在隱村定居了下來,直到有一日,藺靖風領迴一個孩子,孩子怯生生的,緊緊地抓著藺靖風,而鄧圖迅也驚訝地發現,藺靖風改變了衣著打扮,戴上了麵紗。
他蹲下身子,耐心地向小孩道,“這裏是我們的家,不用害怕,他們會像我一樣照顧你,他們還能教你武功,等你學有所成,你就有保護自己的能力了。”
小孩點了點頭,走到四人麵前深深地鞠了一躬,脆生生地喊道,“四位師父好。”
對於自身的轉變,藺靖風的解釋是,他已然謹遵父母之命,完成了婚姻大事,自此離開了藺家。蕭家是無辜的,若有朝一日自己被擒,實不願牽連蕭家,故而要求眾人改口稱他為阿隱。
難道那時他就已然決意,為了蕭家甘願舍棄一切嗎?
“你認罪了?”柳喜喜問。
鄧圖迅的思緒被拉迴,艱難地從牙縫中擠出幾個字,“不……我不認……”
柳喜喜道,“那你是要逼阿隱死?”
鄧圖迅冷笑,那笑聲仿佛夜梟的哀鳴,令人毛骨悚然,“契約上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背叛者死,他出賣了我們,就不配活在這世上。我要將他所做的一切都公之於眾,我倒要看看,你還敢將他留在身邊嗎?”
聞夏聽聞此言,急忙提起筆,迅速地將鄧圖迅所說的所有事跡一一記錄下來。十多年間,大大小小的案子多達上百起,皆因他行事縝密,從未留下蛛絲馬跡,故而不為人知。
那些人或以自殺,或以意外,或以疾病,或以失蹤,徹徹底底地從這個世界上消失得無影無蹤。
鄧圖迅最後在認罪文書上按下了指印,把一切說出來後,他的魂也似被抽走,遊離於那一個個墨色的文字之中。
柳喜喜拿到了鄧圖迅的認罪文書,馬不停蹄地跑去找莫詩成。在通州,能動藺靖風的也唯有莫詩成了。無論莫詩成是否有問題,她都要放手一搏。
胥吏通報之後,莫詩成才剛剛放下手書的案卷,柳喜喜便如一陣風似的闖了進來,將認罪文書和契約盒子一同放在莫詩成的麵前。
“閑王,這是?”莫詩成看了一眼東西,疑惑地問道。
柳喜喜道,“師姐,陸家村一案的主謀正是藺靖風,這些都是確鑿的證據。”
莫詩成微驚,拿起認罪文書匆匆瀏覽一遍後,又將鄧圖迅招供的所有案件逐一審視,最後仔細看了看契約書。
待全部看完,莫詩成沉凝道,“閑王,這落款皆為阿隱,為何就認定是藺家侄子呢?”
柳喜喜冷靜道,“鄧圖迅已經招供了,阿隱便是藺靖風,如此人證,難道還不足夠嗎?”
莫詩成搖頭道,“不夠,閑王,我豈能僅憑隻言片語,就將藺家的公子捉拿歸案?藺家在通州的地位舉足輕重,我想閑王應該心知肚明。”
柳喜喜道,“你是說,沒有確鑿的證據,你是絕對不會對藺靖風動手的?
莫詩成道,“閑王,國有國法,一切都應按律法行事。”
“既然要按律法行事,既有可疑之處,為何不徹查?”柳喜喜仔細觀察著莫詩成的神色,然而莫詩成表現得異常平靜,除了最初的那一絲驚訝,此刻已恢複了往日的淡定自若。
莫詩成道,“閑王,這可真是冤枉我了,查當然要查,隻是這查不能驚動了藺家。若是讓藺家察覺到了風吹草動,恐怕閑王就什麽也查不出來了。”
柳喜喜自然聽出了莫詩成話中的弦外之音,忙道,“師姐做事審慎,我相信陸家村的事情定能給我一個滿意的答複,也給京中一個的交代,更要給陸家村那些無辜傷者死者一個交代。”
莫詩成笑道,“在其位,謀其政,這是我分內之事。此外,我也要奉勸閑王一句,聽與不聽,全在閑王自己。”
“師姐請說。”柳喜喜恭敬地道。
“通州的人事關係錯綜複雜,不比京中,山高路遠,難以周全,閑王也應銘記自己的職責所在,凡事都應有所為,有所不為,肆意妄為,必定會惹來災禍。”莫詩成抱起盒子和認罪文書,又道,“得到如此重要的證據,我定當不辜負閑王的囑托,深入調查,閑王請迴吧。”
莫詩成下了逐客令。
柳喜喜微鎖眉頭,心中暗自揣測莫詩成的話語究竟是警告還是勸誡。
不過,她所言不假,若是驚動了藺家,這案子便如陷入泥沼,難以繼續追查。
即便此刻有證據有證人,藺靖風仍可輕易地全盤否定,甚至反咬一口。
柳喜喜聽從莫詩成之意,先迴了王府。
馬車上,聞夏見柳喜喜神色森然,問道,“王爺,這莫太守是否會與藺家公子狼狽為奸?”
柳喜喜道,“難以斷言,但她的話不無道理。通州雖同屬皇土,但畢竟天高皇帝遠,我們若真遭遇不測,也不過是白白葬送了性命。我們必須築牢根基,隻有根基穩固,才有機會戰勝那地頭蛇。”
聞夏不解,追問道,“王爺,我們既有證據又有證人,為何不直接將藺靖風繩之以法?”
柳喜喜道,“藺靖風無足輕重,但她母親手中的兵權卻重如泰山。我並未對鄧圖迅說謊,為了穩住藺家,我們目前不能輕舉妄動。莫太守看樣子也不敢貿然行事,我們必須先找到金烏,鏟除這一巨大隱患,再與藺大將軍一決高下。”
聞夏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還是王爺深思熟慮。”
柳喜喜之所以如此謹小慎微,正是因為藺靖風的母親,那位威震四方的飛星將軍藺孺雯。她雖已出嫁,但終究姓藺。倘若牽連出如此驚天大案,難保金烏不會從中作梗,煽動藺孺雯反叛,屆時遭殃的必將是通州的黎民百姓。
她必須在敵國安穩下來,與金烏取得聯係前,鞏固自己在通州的威望。唯有得到百姓的擁護,她才有實力與通州四大家族平等對話,才有機會揪出那隱藏極深的金烏。
金烏究竟藏身何處,又以何種身份隱匿?
柳喜喜毫無頭緒。
她隻能等著莫詩成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