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學會了離經叛道
穿越後,我繼承了原主的桃花債 作者:蘭十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沒錯,我要與藺家做生意!”
柳喜喜的聲音極輕,她變換了一個坐姿,懶懶地靠著薑諳。
此前,聞夏派人來尋鳴秋,正巧她剛剛睡醒,由鳴秋著診脈。聽聞是衛荀昏倒,她跟著去瞧個究竟,誰知這一瞧,竟是大事!衛荀的腎髒受了傷,又一直苦苦硬撐著,已有壞死的跡象。
她仔細一問,才得知原來是被發瘋時的蘇禮杭踹倒所致。蘇禮杭乃是習武之人,那一腳的力道自是不輕。當時雖由瞿大夫診過,也吃了幾副藥,而後衛荀便沒再複診,這才出了事。
她又一直守著衛荀,整日下來,身心俱疲,這會兒累得連手指頭都不想動了,隻想就這樣靜靜地靠著薑諳。
薑諳道,“喜喜想怎麽做?”
柳喜喜道,“蕭婉君目前雖是蕭氏產業的管理人,但實際上還是由家主蕭明玉作主。否則,以蕭氏龐大的產業規模來說,在米糧上虧一點還是虧得起的。去年在我們柳氏米行收不到糧時,聞夏就曾想過到附近收糧的主意。蕭婉君為何不直接這樣做呢?我猜有兩個原因,一是成本高昂,難以在蕭明玉查賬時掩飾;二是她想請我們幫忙,而條件便是將軍糧生意讓給我們。雖然這生意無利可圖,但我們需要。”
“蕭家小姐是想請喜喜助她登上蕭氏家主之位?”薑諳追問道。
柳喜喜道,“正是,以目前的形勢來看,蕭婉君若想成功,唯有與我們合作。也算是機緣巧合吧,我本意隻是為了讓百姓都能填飽肚子,才舉辦了糧王活動,卻未曾料到會影響到軍糧。按理說,軍糧應由地方繳納的糧稅來供應,好像是自莫太守上任後,就改變了這一規定,撥銀錢給藺家軍,讓他們自行采購。如此一來,她將藺家與蕭家緊緊地捆綁在了一起,彼此互相製衡。”
“上頭層層剝削,百姓苦不言堪,自從莫太守巧改這一稅賦,百姓們才鬆快些了。”薑諳家中有幾畝薄田,僅供種菜之需,雜七雜八的稅賦交完,也僅剩下一半,雖有母親做先生補貼家用,但也時常處於食不果腹的困境。
“剝削”二字從薑諳口中脫口而出,柳喜喜忍俊不禁。
很好,他總算不再一味地墨守成規,學會了離經叛道。
“這世道,有錢的怕有權的,有權的怕光腳的。我們且等等看,蕭婉君定會再次找上門來,藺家軍這筆生意,我是誌在必得。”柳喜喜堅定道。
次日,天氣甚好。
柳喜喜和薑諳用過早飯後,惜畫果然送來了汗巾,上頭原本繡的是卷草紋,又用細絲在中間繡了一朵丁香花,柳喜喜定睛一看,這分明是連夜將中間拆除重新繡製的,不禁對惜畫的精湛手藝和細膩心思讚不絕口。
惜畫笑道,“王爺,你這嘴真甜,這是給丁香師傅的,又不是給你的。”
硯書在一旁收拾著桌子,聽到這話,也跟著起哄笑道,“王爺,他這是拿了你的東西送人,還擠兌你,該罰他一罰。況且這麽好的料子,丁香師傅就算收下了,又怎會舍得使用呢?她整日忙於木工,弄得灰頭土臉的,倒不如送些適用的。”
惜畫輕嗔道,“就屬你嘴貧,一時半會兒的,我上哪兒去找適用的布料啊?日後再送便是了,你要是再囉嗦,那就由你去送。”
柳喜喜笑看他們二人你一言我一語地逗趣,鬧騰了好一會兒,待鳴秋給薑諳診完平安脈後,這才出門。
一行七人,柳喜喜、薑諳、知春、鳴秋、化雪、衛荀、元原,分乘三輛馬車,由知春騎著馬在前頭領路,後頭跟著一隊侍衛,浩浩蕩蕩地前往正心書院。
為了不打擾學生們的學習,他們下了馬車後,化雪便帶著衛荀和元原前往瓷窯那邊,柳喜喜等四人則與薑素晚一同品茗閑聊,話題自然轉到了孩子被欺淩的事情上。
薑素晚沉凝道,“此事我略知一二,當時帶孩子去集市的是水班的老師譚箴言,孩子們和崇光書院的學生發生了衝突,幸而被譚老師及時分開,此後也未再聽聞此類事情。”
柳喜喜頷首,目光轉向薑諳。
薑諳稍顯拘謹,畢竟眼前之人乃是他的母親,自然與旁人不同,他言道,“娘,前些日子化雪姑娘曾與我們提及,水班的周伍陸在放學途中遭崇光書院的學生攔截欺淩,此事你可知曉?”
薑素晚聞此,驚愕道,“竟然有這等事,化雪姑娘未曾前來告知,周伍陸也未曾言及,是我失職,以為那一日之事,已了結了。”
薑諳道,“娘,咱們書院的孩子本就苦,不能叫外人欺負了。”
“正是此理,我這便去將周伍陸喚來問個清楚。”薑素晚話畢,匆匆而去,未幾又折返迴來,驚唿道,“不好了,人不見了!”
柳喜喜等人皆悚然起身,齊聲問道,“這是怎麽迴事?”
此時正值國學課,眾人皆在大教室中,薑素晚過去詢問,結果無人見到過周伍陸。而早晨,薑素晚分明親眼見到周伍陸進了書院。為保每一個走讀的孩子安全抵達書院,薑素晚每日都會在門口迎接孩子,未到的孩子,她會親自登門詢問,一直未曾出過錯。
“好好的孩子,怎會憑空消失了?”薑素晚心急如焚道,“許多孩子都說在用過早飯後,就再也沒見過周伍陸,這會已過了一個時辰,人家父母將孩子托付於我們,若孩子有個三長兩短,我萬死也難辭其咎啊。”
薑諳安慰道,“娘,別擔心,我們去找,既然你親眼見他到過書院,那人就丟不了。”
柳喜喜道,“娘,你可是問過門口的侍衛了?”
薑素晚道,“護院的侍衛兢兢業業,未到放學時間,從未讓學生踏出書院半步。”
柳喜喜雖然算是個好學生,卻也有過逃學的經曆,正門出不去,難道還不能翻牆嗎?她使了個眼色,知春心領神會,前去打探,須臾便迴來稟報。
孩子果真出去了。
一同出去的,還有薑素晚的夫人,丁莊。
柳喜喜一聽到這個名字,頭就像被重錘敲了一下,疼得厲害,心裏暗自思忖,莫不是又要鬧出什麽幺蛾子吧。
薑諳最是了解丁莊,小時候,他若被人欺負了,丁莊定會帶著他前去討迴公道,她最擅長的就是一哭二鬧三上吊,不訛詐到一些銀錢決不罷休。這通州城可不是鄉下,崇光書院的學生皆是非富即貴的世家子弟,上學時哪個不帶三五個家奴撐場麵,若是丁莊帶著學生去鬧事,恐怕會捅出大簍子。薑諳心急道,“我爹大概帶著周伍陸去了崇光書院,他如此衝動,恐怕會惹出大禍。”
說罷,幾人就往崇光書院趕去,薑素晚本也想一同前去,柳喜喜卻讓她留在書院,畢竟若是學生們之間的小打小鬧,連山長都驚動了,崇光書院豈不是會看輕他們。
薑素晚雖是著急,但還是聽從了柳喜喜的建議,留在了書院,隻對薑諳說,丁莊與學生們一同讀了些書,脾氣已收斂不少,不會再像從前那般魯莽衝動了。
幾人登上馬車,直奔崇光書院。
柳喜喜的聲音極輕,她變換了一個坐姿,懶懶地靠著薑諳。
此前,聞夏派人來尋鳴秋,正巧她剛剛睡醒,由鳴秋著診脈。聽聞是衛荀昏倒,她跟著去瞧個究竟,誰知這一瞧,竟是大事!衛荀的腎髒受了傷,又一直苦苦硬撐著,已有壞死的跡象。
她仔細一問,才得知原來是被發瘋時的蘇禮杭踹倒所致。蘇禮杭乃是習武之人,那一腳的力道自是不輕。當時雖由瞿大夫診過,也吃了幾副藥,而後衛荀便沒再複診,這才出了事。
她又一直守著衛荀,整日下來,身心俱疲,這會兒累得連手指頭都不想動了,隻想就這樣靜靜地靠著薑諳。
薑諳道,“喜喜想怎麽做?”
柳喜喜道,“蕭婉君目前雖是蕭氏產業的管理人,但實際上還是由家主蕭明玉作主。否則,以蕭氏龐大的產業規模來說,在米糧上虧一點還是虧得起的。去年在我們柳氏米行收不到糧時,聞夏就曾想過到附近收糧的主意。蕭婉君為何不直接這樣做呢?我猜有兩個原因,一是成本高昂,難以在蕭明玉查賬時掩飾;二是她想請我們幫忙,而條件便是將軍糧生意讓給我們。雖然這生意無利可圖,但我們需要。”
“蕭家小姐是想請喜喜助她登上蕭氏家主之位?”薑諳追問道。
柳喜喜道,“正是,以目前的形勢來看,蕭婉君若想成功,唯有與我們合作。也算是機緣巧合吧,我本意隻是為了讓百姓都能填飽肚子,才舉辦了糧王活動,卻未曾料到會影響到軍糧。按理說,軍糧應由地方繳納的糧稅來供應,好像是自莫太守上任後,就改變了這一規定,撥銀錢給藺家軍,讓他們自行采購。如此一來,她將藺家與蕭家緊緊地捆綁在了一起,彼此互相製衡。”
“上頭層層剝削,百姓苦不言堪,自從莫太守巧改這一稅賦,百姓們才鬆快些了。”薑諳家中有幾畝薄田,僅供種菜之需,雜七雜八的稅賦交完,也僅剩下一半,雖有母親做先生補貼家用,但也時常處於食不果腹的困境。
“剝削”二字從薑諳口中脫口而出,柳喜喜忍俊不禁。
很好,他總算不再一味地墨守成規,學會了離經叛道。
“這世道,有錢的怕有權的,有權的怕光腳的。我們且等等看,蕭婉君定會再次找上門來,藺家軍這筆生意,我是誌在必得。”柳喜喜堅定道。
次日,天氣甚好。
柳喜喜和薑諳用過早飯後,惜畫果然送來了汗巾,上頭原本繡的是卷草紋,又用細絲在中間繡了一朵丁香花,柳喜喜定睛一看,這分明是連夜將中間拆除重新繡製的,不禁對惜畫的精湛手藝和細膩心思讚不絕口。
惜畫笑道,“王爺,你這嘴真甜,這是給丁香師傅的,又不是給你的。”
硯書在一旁收拾著桌子,聽到這話,也跟著起哄笑道,“王爺,他這是拿了你的東西送人,還擠兌你,該罰他一罰。況且這麽好的料子,丁香師傅就算收下了,又怎會舍得使用呢?她整日忙於木工,弄得灰頭土臉的,倒不如送些適用的。”
惜畫輕嗔道,“就屬你嘴貧,一時半會兒的,我上哪兒去找適用的布料啊?日後再送便是了,你要是再囉嗦,那就由你去送。”
柳喜喜笑看他們二人你一言我一語地逗趣,鬧騰了好一會兒,待鳴秋給薑諳診完平安脈後,這才出門。
一行七人,柳喜喜、薑諳、知春、鳴秋、化雪、衛荀、元原,分乘三輛馬車,由知春騎著馬在前頭領路,後頭跟著一隊侍衛,浩浩蕩蕩地前往正心書院。
為了不打擾學生們的學習,他們下了馬車後,化雪便帶著衛荀和元原前往瓷窯那邊,柳喜喜等四人則與薑素晚一同品茗閑聊,話題自然轉到了孩子被欺淩的事情上。
薑素晚沉凝道,“此事我略知一二,當時帶孩子去集市的是水班的老師譚箴言,孩子們和崇光書院的學生發生了衝突,幸而被譚老師及時分開,此後也未再聽聞此類事情。”
柳喜喜頷首,目光轉向薑諳。
薑諳稍顯拘謹,畢竟眼前之人乃是他的母親,自然與旁人不同,他言道,“娘,前些日子化雪姑娘曾與我們提及,水班的周伍陸在放學途中遭崇光書院的學生攔截欺淩,此事你可知曉?”
薑素晚聞此,驚愕道,“竟然有這等事,化雪姑娘未曾前來告知,周伍陸也未曾言及,是我失職,以為那一日之事,已了結了。”
薑諳道,“娘,咱們書院的孩子本就苦,不能叫外人欺負了。”
“正是此理,我這便去將周伍陸喚來問個清楚。”薑素晚話畢,匆匆而去,未幾又折返迴來,驚唿道,“不好了,人不見了!”
柳喜喜等人皆悚然起身,齊聲問道,“這是怎麽迴事?”
此時正值國學課,眾人皆在大教室中,薑素晚過去詢問,結果無人見到過周伍陸。而早晨,薑素晚分明親眼見到周伍陸進了書院。為保每一個走讀的孩子安全抵達書院,薑素晚每日都會在門口迎接孩子,未到的孩子,她會親自登門詢問,一直未曾出過錯。
“好好的孩子,怎會憑空消失了?”薑素晚心急如焚道,“許多孩子都說在用過早飯後,就再也沒見過周伍陸,這會已過了一個時辰,人家父母將孩子托付於我們,若孩子有個三長兩短,我萬死也難辭其咎啊。”
薑諳安慰道,“娘,別擔心,我們去找,既然你親眼見他到過書院,那人就丟不了。”
柳喜喜道,“娘,你可是問過門口的侍衛了?”
薑素晚道,“護院的侍衛兢兢業業,未到放學時間,從未讓學生踏出書院半步。”
柳喜喜雖然算是個好學生,卻也有過逃學的經曆,正門出不去,難道還不能翻牆嗎?她使了個眼色,知春心領神會,前去打探,須臾便迴來稟報。
孩子果真出去了。
一同出去的,還有薑素晚的夫人,丁莊。
柳喜喜一聽到這個名字,頭就像被重錘敲了一下,疼得厲害,心裏暗自思忖,莫不是又要鬧出什麽幺蛾子吧。
薑諳最是了解丁莊,小時候,他若被人欺負了,丁莊定會帶著他前去討迴公道,她最擅長的就是一哭二鬧三上吊,不訛詐到一些銀錢決不罷休。這通州城可不是鄉下,崇光書院的學生皆是非富即貴的世家子弟,上學時哪個不帶三五個家奴撐場麵,若是丁莊帶著學生去鬧事,恐怕會捅出大簍子。薑諳心急道,“我爹大概帶著周伍陸去了崇光書院,他如此衝動,恐怕會惹出大禍。”
說罷,幾人就往崇光書院趕去,薑素晚本也想一同前去,柳喜喜卻讓她留在書院,畢竟若是學生們之間的小打小鬧,連山長都驚動了,崇光書院豈不是會看輕他們。
薑素晚雖是著急,但還是聽從了柳喜喜的建議,留在了書院,隻對薑諳說,丁莊與學生們一同讀了些書,脾氣已收斂不少,不會再像從前那般魯莽衝動了。
幾人登上馬車,直奔崇光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