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安靜的京城
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 作者:第八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 682章 安靜的京城
原來,崇禎皇帝壓根兒就沒想過要輕易放過溫體仁等四人。
然而,此時的他已然到達極限,身體和精神都再也無法支撐下去了。
無奈之下,他隻得匆匆忙忙地將這四個人草草打發走,否則,他恐怕會難以控製自己,當場就在眾多臣子麵前再次失態。
要知道,崇禎此人極其注重顏麵,他無論如何也不願意讓自己最為脆弱、不堪的那一麵再度暴露於眾大臣眼前。
所以,盡管心中怒火燃燒,但他還是強忍著,一直拖延到現在這個地步。
一旁的王承恩見此情景,早已被嚇得魂不附體,驚恐萬狀。
他一邊聲嘶力竭地哭喊著,一邊又趕忙吩咐其他人趕緊再去尋找太醫前來診治。
幸運的是,這位太醫倒也機靈得很,雖然之前已經遵命退下了,但他並沒有離開,始終留在偏殿裏靜靜等候召喚。
一聽到這邊傳來緊急傳喚的聲音,便立刻馬不停蹄地飛奔而來。
那禦醫趕到崇禎榻前,又是一番緊急治療,這迴他是拿出了渾身的本領。
良久,崇禎又醒了過來,禦醫小聲道:“陛下龍體並無大礙,隻需好生調養即可,微臣開些滋補的方子,隻是陛下還須寬心呐”。
崇禎微微抬手示意知道了,“你下去吧,今日之事不要外傳”。
禦醫連忙跪地謝恩,悄悄的抹了一把冷汗,這種時候禦醫是非常危險的,治不好要死,知道了秘密也是一個死,反正生死都不在自己手裏。
等禦醫走後,王承恩小聲道,“陛下無需太過憂思,事情肯定會有好轉的”。
崇禎無力的擺擺手,“你也下去吧,讓朕自己待會兒”。
王承恩不敢多言,朝四下揮揮手,帶著旁邊站著的小太監躡手躡腳的走了出去。
溫體仁四人狼狽迴到了紫薇閣,一路上看到他們的官員都很詫異,實在是四人臉色都很難看。
四人一起到了溫體仁的值房,溫體仁首先開口,“大家都說說吧,這件事情一定得有個交代才行,否則陛下哪裏也不會饒了我們”。
三人都默默的點點頭,今天是個什麽情況他們都知道,而且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天大的事情,足以改變大明的局麵。
錢士升這時幽幽開口,“我們首先要確定一件事情,保寧府的逆賊接下來會怎麽做”。
溫體仁白了他一眼,“這還用說?肯定是收取四川了,四川現在已經沒有人能阻止保寧府”。
“老夫不是說這個”,錢士升駁斥道,“是要確定保寧府收取四川後是繼續擴張,還是先穩定四川”。
溫體仁看向了吳宗達,“吳大人認為呢?”。
吳宗達想了一下,“本官倒是希望保寧府繼續擴張,怕就怕他們能穩住啊!”。
溫體仁不由得點點頭,這個道理大家都很清楚,保寧府的體製和大明完全不一樣,如果急於擴張,那麽就會露出自己的破綻,朝廷就有可乘之機。
可是如果保寧府收取四川後就偃旗息鼓,然後花費大量的時間來穩定四川,那可就麻煩了。
要知道四川可是有千萬人口的,隻要給保寧府幾年的時間,他們就能培養出更多的軍隊,更多的官吏。
這樣一來,政權就會徹底穩定下來,得保寧府把四川的人力、物力整合起來,那麽天下就沒有什麽能夠阻擋他們了。
吳宗達繼續道,“大家可不要忘了,保寧府還占據了漢中府,那可是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好地方”。
“而且保寧府即使不朝外擴張,他還可以進攻貴州和雲南,如果這兩個地方也被收取,那就大事不妙了”。
王應熊道,“那麽我們就更不能坐以待斃了,新軍一定要練,要不然大家就等著做亡國之臣吧”。
“新軍的錢糧從哪裏來?”,溫體仁問道,“以陛下的性子,可能會要求練十萬新軍”。
大家都默契的沒有提京城的軍隊,明麵上京城還有十幾萬軍隊,不過戰鬥力怎麽樣大家都清楚,戰力還不如地方上的團練。
“現在大明各處匪患猖獗,不如讓地方上的士紳組建團練自保,以緩解朝廷的壓力”,錢士升出了一個主意。
溫體仁沒好氣的道,“你忘了東漢舊事了?要是敢提這個,東林黨都能噴死你”。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首輔大人您拿個主意吧,我等配合就是”,吳宗達開口道。
“沒有什麽好主意,本輔就說幾點”,溫體仁慢條斯理的道,“第一,派人聯絡秦良玉將軍,弄清楚四川現在的情況,還有他的立場”。
吳宗達皺了一下眉頭,“戰報上說得很清楚,白杆軍幾乎全軍覆沒,看她的口氣,應該已經臣服了保寧府”。
溫體仁擺擺手,“大明可沒有虧待馬家,派人去談就是,即使作用不大,也不能讓秦良玉為保寧府效力”。
三人都不約而同的點頭,溫體仁繼續道,“第二,派人去江南和那些世家大族談談,唇亡齒寒的道理他們應該懂,保寧府那一套對他們可沒有好處”。
吳宗達眉頭皺得更緊,“首輔大人,江南那些世家可不好說話,這次慘敗後,他們可能會自己組建新軍都不一定”。
“哼哼”,溫體仁冷笑一聲,“就憑東林黨那群廢物能組建什麽新軍?內部都安撫不了,組建了也是一盤散沙”。
“話是這麽說”,吳宗達反駁道,“可如果他們自己組建新軍,朝廷組建新軍的錢糧怎麽辦?”。
“北方到處都在鬧匪患,全靠江南的物資輸送才挺了下來”。
溫體仁站了起來,“這可由不得他們,可以答應他們一些條件,換取物資支持,告訴他們,大明要是亡了,他們可沒有現在這樣的好日子了”。
看了一眼三人,最後一件事情,“組建新軍可以,但是這件事要在我等的控製之下才行,都明白嗎?”。
吳宗達三人都同時點頭,組建新軍是必須要做的,保寧府這一戰把大明半數精銳都搭了進去,不用皇帝說都要組建。
不過組建新軍可以,武將不能爬到文官頭上去,武將隻能在文官的控製之下,要不然幾百年來對武將的壓製就白費了。
原來,崇禎皇帝壓根兒就沒想過要輕易放過溫體仁等四人。
然而,此時的他已然到達極限,身體和精神都再也無法支撐下去了。
無奈之下,他隻得匆匆忙忙地將這四個人草草打發走,否則,他恐怕會難以控製自己,當場就在眾多臣子麵前再次失態。
要知道,崇禎此人極其注重顏麵,他無論如何也不願意讓自己最為脆弱、不堪的那一麵再度暴露於眾大臣眼前。
所以,盡管心中怒火燃燒,但他還是強忍著,一直拖延到現在這個地步。
一旁的王承恩見此情景,早已被嚇得魂不附體,驚恐萬狀。
他一邊聲嘶力竭地哭喊著,一邊又趕忙吩咐其他人趕緊再去尋找太醫前來診治。
幸運的是,這位太醫倒也機靈得很,雖然之前已經遵命退下了,但他並沒有離開,始終留在偏殿裏靜靜等候召喚。
一聽到這邊傳來緊急傳喚的聲音,便立刻馬不停蹄地飛奔而來。
那禦醫趕到崇禎榻前,又是一番緊急治療,這迴他是拿出了渾身的本領。
良久,崇禎又醒了過來,禦醫小聲道:“陛下龍體並無大礙,隻需好生調養即可,微臣開些滋補的方子,隻是陛下還須寬心呐”。
崇禎微微抬手示意知道了,“你下去吧,今日之事不要外傳”。
禦醫連忙跪地謝恩,悄悄的抹了一把冷汗,這種時候禦醫是非常危險的,治不好要死,知道了秘密也是一個死,反正生死都不在自己手裏。
等禦醫走後,王承恩小聲道,“陛下無需太過憂思,事情肯定會有好轉的”。
崇禎無力的擺擺手,“你也下去吧,讓朕自己待會兒”。
王承恩不敢多言,朝四下揮揮手,帶著旁邊站著的小太監躡手躡腳的走了出去。
溫體仁四人狼狽迴到了紫薇閣,一路上看到他們的官員都很詫異,實在是四人臉色都很難看。
四人一起到了溫體仁的值房,溫體仁首先開口,“大家都說說吧,這件事情一定得有個交代才行,否則陛下哪裏也不會饒了我們”。
三人都默默的點點頭,今天是個什麽情況他們都知道,而且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天大的事情,足以改變大明的局麵。
錢士升這時幽幽開口,“我們首先要確定一件事情,保寧府的逆賊接下來會怎麽做”。
溫體仁白了他一眼,“這還用說?肯定是收取四川了,四川現在已經沒有人能阻止保寧府”。
“老夫不是說這個”,錢士升駁斥道,“是要確定保寧府收取四川後是繼續擴張,還是先穩定四川”。
溫體仁看向了吳宗達,“吳大人認為呢?”。
吳宗達想了一下,“本官倒是希望保寧府繼續擴張,怕就怕他們能穩住啊!”。
溫體仁不由得點點頭,這個道理大家都很清楚,保寧府的體製和大明完全不一樣,如果急於擴張,那麽就會露出自己的破綻,朝廷就有可乘之機。
可是如果保寧府收取四川後就偃旗息鼓,然後花費大量的時間來穩定四川,那可就麻煩了。
要知道四川可是有千萬人口的,隻要給保寧府幾年的時間,他們就能培養出更多的軍隊,更多的官吏。
這樣一來,政權就會徹底穩定下來,得保寧府把四川的人力、物力整合起來,那麽天下就沒有什麽能夠阻擋他們了。
吳宗達繼續道,“大家可不要忘了,保寧府還占據了漢中府,那可是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好地方”。
“而且保寧府即使不朝外擴張,他還可以進攻貴州和雲南,如果這兩個地方也被收取,那就大事不妙了”。
王應熊道,“那麽我們就更不能坐以待斃了,新軍一定要練,要不然大家就等著做亡國之臣吧”。
“新軍的錢糧從哪裏來?”,溫體仁問道,“以陛下的性子,可能會要求練十萬新軍”。
大家都默契的沒有提京城的軍隊,明麵上京城還有十幾萬軍隊,不過戰鬥力怎麽樣大家都清楚,戰力還不如地方上的團練。
“現在大明各處匪患猖獗,不如讓地方上的士紳組建團練自保,以緩解朝廷的壓力”,錢士升出了一個主意。
溫體仁沒好氣的道,“你忘了東漢舊事了?要是敢提這個,東林黨都能噴死你”。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首輔大人您拿個主意吧,我等配合就是”,吳宗達開口道。
“沒有什麽好主意,本輔就說幾點”,溫體仁慢條斯理的道,“第一,派人聯絡秦良玉將軍,弄清楚四川現在的情況,還有他的立場”。
吳宗達皺了一下眉頭,“戰報上說得很清楚,白杆軍幾乎全軍覆沒,看她的口氣,應該已經臣服了保寧府”。
溫體仁擺擺手,“大明可沒有虧待馬家,派人去談就是,即使作用不大,也不能讓秦良玉為保寧府效力”。
三人都不約而同的點頭,溫體仁繼續道,“第二,派人去江南和那些世家大族談談,唇亡齒寒的道理他們應該懂,保寧府那一套對他們可沒有好處”。
吳宗達眉頭皺得更緊,“首輔大人,江南那些世家可不好說話,這次慘敗後,他們可能會自己組建新軍都不一定”。
“哼哼”,溫體仁冷笑一聲,“就憑東林黨那群廢物能組建什麽新軍?內部都安撫不了,組建了也是一盤散沙”。
“話是這麽說”,吳宗達反駁道,“可如果他們自己組建新軍,朝廷組建新軍的錢糧怎麽辦?”。
“北方到處都在鬧匪患,全靠江南的物資輸送才挺了下來”。
溫體仁站了起來,“這可由不得他們,可以答應他們一些條件,換取物資支持,告訴他們,大明要是亡了,他們可沒有現在這樣的好日子了”。
看了一眼三人,最後一件事情,“組建新軍可以,但是這件事要在我等的控製之下才行,都明白嗎?”。
吳宗達三人都同時點頭,組建新軍是必須要做的,保寧府這一戰把大明半數精銳都搭了進去,不用皇帝說都要組建。
不過組建新軍可以,武將不能爬到文官頭上去,武將隻能在文官的控製之下,要不然幾百年來對武將的壓製就白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