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離開永寧軍鎮下
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 作者:第八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保寧府軍隊的製度,吳雲青有所了解,這套製度與大明的軍製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在保寧府軍隊中,主將權力在平日裏就被大幅削弱,這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麵。
第一就是軍餉發放環節,便是權力製衡的關鍵體現,軍餉不再經由主將之手,而是掌控在參謀那裏。
並且,發放形式也十分特殊,不直接發放現銀,士兵領到的是一個憑證,需自行前往四海商行支取。
如此一來,主將便失去了利用軍餉掌控士兵的可能,士兵們的經濟命脈不再係於主將一人。
訓練方麵同樣如此,日常訓練任務不再由主將管理,而是下放到連隊。
每個連隊都成為獨立單位,平日裏各自訓練,戰時才統一指揮,這種模式讓基層連隊得到充分鍛煉,同時也避免了主將借訓練培植私人勢力。
武器管理更是嚴格,尤其是火器和軍,連隊裏僅配備基本的彈藥和弩矢,無論是訓練還是出征,都需統一發放。
這樣一來,將領即便有心生異念,也難以有足夠的武器裝備軍隊,畢竟,錢是秦思源給的,武器是秦思源發的,誰又敢輕易背叛他呢?
調動軍隊的程序堪稱複雜,需主將、參謀、軍法官三方核對命令真偽,才能調動軍隊。
這重重關卡,讓將領專權和叛亂的可能性被降到了最低。
吳雲青與蔣雄、劉誌軍對視一眼,三人心中都清楚,他們都正值三十餘歲的黃金年紀,多年軍伍生涯讓他們除了軍事技能,別無所長。
若是不同意秦思源的安排,他們便難以進入核心圈子,大概率到了年齡拿一筆錢就迴家養老,這如何能讓他們甘心?
三人迅速立正,敬禮,齊聲說道:“我等聽從大人安排!”,聲音堅定有力,帶著軍人的果敢。
秦思源滿意地點點頭,樹立他們作為典型再好不過,日後大明的武官都可照此辦理,隻要能通過考核,皆可任用。
“很好,你們迴去交代清楚,三日後就出發前往成都城吧,那裏會新建一所軍校,你們去好好學學”,秦思源說道。
“是,我等遵命,一定會好好學習!”,三人又是一番信誓旦旦的保證,心中滿是被接納的喜悅。
秦思源揮揮手,示意他們退下。三人緩緩退出,腳步都顯得格外輕快,心情大好。
待三人離去,秦思源看向莊鎮周,說道:“永寧這個地方地勢險要,必須有正規軍駐紮,我屬意你在這裏駐守,你有什麽想法沒有?”。
“一切聽從大人安排,屬下誓死完成任務!”,莊鎮周斬釘截鐵地保證,話語中透著軍人的忠誠與擔當。
秦思源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辛苦你了,馬上就是軍製改革,你會得到一個合適位置的”。
莊鎮周喜形於色,保寧衛改製的文書他已看過,能坐鎮此地,必然是晉升為高級校官,踏入軍隊的第二梯隊。
保寧衛正規軍改製由秦思源一手製定,由於後膛槍和子彈已經研製成功,他直接借鑒了後世的軍製。
當然,也並非完全照搬。班、排、連這三級基本架構不變,以連為基礎軍事單位,可單獨執行守衛、戰鬥任務。
連之上是團,取消了營級編製,九個戰鬥連加上一個後勤連組成一個團,外加團部,大約一千五百人。
團上麵為師,師是最大的獨立作戰單位,師長是掌握實權的最高軍事長官。
若是遇到大會戰,要麽由秦思源親自指揮,要麽臨時任命指揮官。
這位指揮官戰時指揮作戰,戰事結束後返迴兵部,不參與軍隊實際管理,從根本上杜絕了兵為將有的隱患。
與此同時,秦思源采用了軍銜製。最低等的是士官,分為上中下三等,排長和連長屬於尉官,同樣分上中下。
團長為中校,團參謀、軍法官為少校;副師長為上校,師屬參謀、軍法官為中校,師長為少將,主管一個師的所有事務,編製為五個團外加師部直屬,約一萬人。
如此層層架構,一個萬人戰鬥團隊組建完成。若全部配備火器,隻要彈藥充足,在這個時代,便難逢敵手。
莊鎮周坐鎮此地,大概率會統帥三個團,獲副師級軍銜,也就是上校,這無疑是一次巨大的跨越,難怪他如此高興。
莊鎮周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說道:“屬下一定做好自己的工作,決不辜負大人的栽培!”。
秦思源擺擺手,說道:“這都是你應得的,還有個好消息告訴你,如果我們建國了,還會分發爵位,以你的功勞,一個男爵不在話下”。
莊鎮周興奮不已,爵位可是能流傳後世的榮耀,雖說現在隻是男爵,但這才剛拿下四川,大明還有大片土地待收複,關外的韃子、蒙古人也等著收拾。
隻要緊跟步伐,日後一個開國伯爵也不是沒可能,運氣好的話,侯爵也可憧憬一番。
畢竟,開國伯爵以上,一般都是世襲罔替,隻要不犯謀反大罪,不被君主厭棄,便能與國同休。
秦思源看穿了他的心思,直接潑了盆冷水:“不要高興得太早,我們的爵位不是那麽好繼承的,以後會有嚴格考核”。
“而且開國爵位隻能傳三代,三代後每代遞減,若無新功勞,到了最後也就是個榮譽爵位罷了”。
莊鎮周嗬嗬一笑,說道:“那也不錯了,兒孫自有兒孫福。如果他們不能再立新功,那也怪不了大人您啊!”。
秦思源點點頭,“抓緊時間整理部隊,這裏隻能留下五千人左右,也就是三個團,多餘的人都送去成都”。
“屬下遵命”,莊鎮周馬上答應,“有件事還要請示大人,候良柱的直屬手下該怎麽處理?”。
秦思源沉吟了一下,“先甄別吧,能用起來的就用,不能用的就讓他們卸甲歸田”。
候良柱畢竟做了多年總兵,在底層士兵中威望還是很足的,有些死忠分子不足為奇。
但是這些人秦思源就不能用了,馬上就要全軍裝備火器,軍隊的純潔性必須保證,否則還真不知道他們槍口對準誰去。
在保寧府軍隊中,主將權力在平日裏就被大幅削弱,這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麵。
第一就是軍餉發放環節,便是權力製衡的關鍵體現,軍餉不再經由主將之手,而是掌控在參謀那裏。
並且,發放形式也十分特殊,不直接發放現銀,士兵領到的是一個憑證,需自行前往四海商行支取。
如此一來,主將便失去了利用軍餉掌控士兵的可能,士兵們的經濟命脈不再係於主將一人。
訓練方麵同樣如此,日常訓練任務不再由主將管理,而是下放到連隊。
每個連隊都成為獨立單位,平日裏各自訓練,戰時才統一指揮,這種模式讓基層連隊得到充分鍛煉,同時也避免了主將借訓練培植私人勢力。
武器管理更是嚴格,尤其是火器和軍,連隊裏僅配備基本的彈藥和弩矢,無論是訓練還是出征,都需統一發放。
這樣一來,將領即便有心生異念,也難以有足夠的武器裝備軍隊,畢竟,錢是秦思源給的,武器是秦思源發的,誰又敢輕易背叛他呢?
調動軍隊的程序堪稱複雜,需主將、參謀、軍法官三方核對命令真偽,才能調動軍隊。
這重重關卡,讓將領專權和叛亂的可能性被降到了最低。
吳雲青與蔣雄、劉誌軍對視一眼,三人心中都清楚,他們都正值三十餘歲的黃金年紀,多年軍伍生涯讓他們除了軍事技能,別無所長。
若是不同意秦思源的安排,他們便難以進入核心圈子,大概率到了年齡拿一筆錢就迴家養老,這如何能讓他們甘心?
三人迅速立正,敬禮,齊聲說道:“我等聽從大人安排!”,聲音堅定有力,帶著軍人的果敢。
秦思源滿意地點點頭,樹立他們作為典型再好不過,日後大明的武官都可照此辦理,隻要能通過考核,皆可任用。
“很好,你們迴去交代清楚,三日後就出發前往成都城吧,那裏會新建一所軍校,你們去好好學學”,秦思源說道。
“是,我等遵命,一定會好好學習!”,三人又是一番信誓旦旦的保證,心中滿是被接納的喜悅。
秦思源揮揮手,示意他們退下。三人緩緩退出,腳步都顯得格外輕快,心情大好。
待三人離去,秦思源看向莊鎮周,說道:“永寧這個地方地勢險要,必須有正規軍駐紮,我屬意你在這裏駐守,你有什麽想法沒有?”。
“一切聽從大人安排,屬下誓死完成任務!”,莊鎮周斬釘截鐵地保證,話語中透著軍人的忠誠與擔當。
秦思源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辛苦你了,馬上就是軍製改革,你會得到一個合適位置的”。
莊鎮周喜形於色,保寧衛改製的文書他已看過,能坐鎮此地,必然是晉升為高級校官,踏入軍隊的第二梯隊。
保寧衛正規軍改製由秦思源一手製定,由於後膛槍和子彈已經研製成功,他直接借鑒了後世的軍製。
當然,也並非完全照搬。班、排、連這三級基本架構不變,以連為基礎軍事單位,可單獨執行守衛、戰鬥任務。
連之上是團,取消了營級編製,九個戰鬥連加上一個後勤連組成一個團,外加團部,大約一千五百人。
團上麵為師,師是最大的獨立作戰單位,師長是掌握實權的最高軍事長官。
若是遇到大會戰,要麽由秦思源親自指揮,要麽臨時任命指揮官。
這位指揮官戰時指揮作戰,戰事結束後返迴兵部,不參與軍隊實際管理,從根本上杜絕了兵為將有的隱患。
與此同時,秦思源采用了軍銜製。最低等的是士官,分為上中下三等,排長和連長屬於尉官,同樣分上中下。
團長為中校,團參謀、軍法官為少校;副師長為上校,師屬參謀、軍法官為中校,師長為少將,主管一個師的所有事務,編製為五個團外加師部直屬,約一萬人。
如此層層架構,一個萬人戰鬥團隊組建完成。若全部配備火器,隻要彈藥充足,在這個時代,便難逢敵手。
莊鎮周坐鎮此地,大概率會統帥三個團,獲副師級軍銜,也就是上校,這無疑是一次巨大的跨越,難怪他如此高興。
莊鎮周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說道:“屬下一定做好自己的工作,決不辜負大人的栽培!”。
秦思源擺擺手,說道:“這都是你應得的,還有個好消息告訴你,如果我們建國了,還會分發爵位,以你的功勞,一個男爵不在話下”。
莊鎮周興奮不已,爵位可是能流傳後世的榮耀,雖說現在隻是男爵,但這才剛拿下四川,大明還有大片土地待收複,關外的韃子、蒙古人也等著收拾。
隻要緊跟步伐,日後一個開國伯爵也不是沒可能,運氣好的話,侯爵也可憧憬一番。
畢竟,開國伯爵以上,一般都是世襲罔替,隻要不犯謀反大罪,不被君主厭棄,便能與國同休。
秦思源看穿了他的心思,直接潑了盆冷水:“不要高興得太早,我們的爵位不是那麽好繼承的,以後會有嚴格考核”。
“而且開國爵位隻能傳三代,三代後每代遞減,若無新功勞,到了最後也就是個榮譽爵位罷了”。
莊鎮周嗬嗬一笑,說道:“那也不錯了,兒孫自有兒孫福。如果他們不能再立新功,那也怪不了大人您啊!”。
秦思源點點頭,“抓緊時間整理部隊,這裏隻能留下五千人左右,也就是三個團,多餘的人都送去成都”。
“屬下遵命”,莊鎮周馬上答應,“有件事還要請示大人,候良柱的直屬手下該怎麽處理?”。
秦思源沉吟了一下,“先甄別吧,能用起來的就用,不能用的就讓他們卸甲歸田”。
候良柱畢竟做了多年總兵,在底層士兵中威望還是很足的,有些死忠分子不足為奇。
但是這些人秦思源就不能用了,馬上就要全軍裝備火器,軍隊的純潔性必須保證,否則還真不知道他們槍口對準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