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軒還給他們一家人都發了大紅包,趙勇富一家人特別高興,不停地道謝。
趙勇富走後,劉正軒從懷裏拿出兩份地契,遞給張會蘭說:“娘,這是我在朝陽縣城買的一個酒樓和一套宅院的地契,您收著。”
這段時間劉正軒教兩個廚娘做了很多新菜。他要開酒樓,張會蘭對他很有信心,覺得酒樓生意肯定會好。張會蘭也知道劉正軒要開鏢局,還要舉辦擂台賽,她沒說啥,就笑著把地契收下了。
兩個廚娘安排好後過來了,劉正軒讓劉勇富帶著她們去廚房,跟著以前的廚娘周傳香學做菜。
午飯做好後,劉正軒和四個廚娘一起把飯送到工地。村民們忙了一上午,都累得不行,看到好吃的,一下子就來了精神。村民們端著碗,都蹲在地上大口吃起來。
劉正軒和劉為宗、村長劉為民坐在一起。劉正軒說:“爹,上午我去見縣令,說要舉辦擂台賽招鏢師,縣令同意了。”停了一下,他又說:“縣令同意後,我就在朝陽縣城買了個酒樓,想在擂台賽前開業。所以,我想再招些人,加快工程進度。”
劉為宗現在知道劉正軒有點能耐,想到酒樓以後生意會好,就問:“還要招多少人?”
劉正軒笑了笑說:“先招四十人。”然後又笑著對劉為民說:“村長,這事就麻煩您多操心了。”
劉為民一聽還要招人,特別高興,村裏好多人都想來劉家幹活,幫劉家招人是很有麵子的事,村裏人也會更尊重他。“正軒,我吃完飯就去幫你招人,明天早上人就能來幹活。”
劉正軒笑著說:“村長,謝謝您。每人每天還是二十文工錢。”
吃完飯,村長哼著小曲,高高興興地去招人了。劉正軒讓他爹劉為宗留在工地看著,自己和廚娘們收拾好就迴家了。
迴到家,劉正軒拿出鉛筆,認真設計酒樓的布局。花了一個多時辰,酒樓的新結構圖差不多畫好了。他叫劉勇富把王三貴、劉成磊和李在道叫來,一起趕著馬車去朝陽縣城。
在路上,劉正軒坐在車廂裏,還在專心默寫教材。
到了朝陽縣城鐵匠家,李鐵匠正在忙著打造箭矢。看到劉正軒來了,笑著打招唿:“劉公子來了。”
劉正軒也笑著迴應:“李叔忙著呢。”
李鐵匠說:“箭矢已經造了五百多支了,再過十天就能全部造好。”
劉正軒說:“李叔,您看看這個。”說著拿出鋼筋配筋大樣圖給李鐵匠。
圖紙上清楚標著長短粗細尺寸和數量。李鐵匠看明白後問:“劉公子,你打算用啥材料做這些?”
劉正軒笑著迴答:“用普通的邊角廢料就行,樣子不用太好,隻要長短粗細和數量對就行。”
李鐵匠說:“這樣的話就快了,五天後就能來取。”
劉正軒又說:“李叔再給我打造四口鐵鍋,和之前的一樣。”
李鐵匠笑著說:“鐵鍋的尺寸我還有,五天後來拿的時候一起拿走。”
劉正軒笑著問:“李叔,我五天後來取,五十兩銀子夠不?”
李鐵匠連忙笑著說:“夠了,謝謝劉公子。”
劉正軒說:“李叔,我先把造好的五百支箭矢裝到車上帶走。”
李鐵匠見此情形,趕忙招唿兩個兒子過來幫忙搬木箱。那些做好的箭矢整整齊齊地裝在木箱裏,且都蓋得嚴嚴實實,總共裝了五個箱子。劉正軒也指揮王三貴和李在道一同幫忙搬運。將所有木箱都裝上馬車後,劉正軒向李鐵匠辭別,準備迴家,李鐵匠滿臉笑意地把他送出了門。
劉正軒登上馬車後,又繼續全神貫注地默寫那些教材,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不存在。
迴到家,劉正軒即刻喊來管家劉勇富,安排人手幫忙把那些木箱搬到庫房裏,並仔細鎖好,以防出現任何差錯。
隨後,劉正軒迴到自己的臥室,繼續專心致誌地繪製酒樓的裝修設計圖。他沉浸於自己的設計之中,每一筆每一劃都極為用心,時間在不知不覺間流逝,到了晚飯時分,他終於成功地將裝修圖全部繪製完成。
晚飯後,廚娘們熟練地架起燒烤架子,準備烤肉。新來的廚娘在一旁認真觀摩學習,眼睛一眨不眨,唯恐錯過任何細節。
下人們站在外圍,雖然每個人隻能分得少許烤肉,但他們臉上依然洋溢著期待與滿足的神情,仿佛這一點點美味就能讓他們忘卻一天的疲憊。
劉正軒像往常一樣,繼續講述精彩的故事。劉家的孩子們按順序輪流進行速記,宋體書寫相對容易,經過這段時間的練習,幾個孩子如今都寫得有模有樣,他們認真記錄著劉正軒講述的每一個字、每一個情節。
新來的下人們也很快融入這種氛圍中,他們以前從未遇到過如此親切友善的主人家。在這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許多人心裏清楚,即便恢複自由身,也未必有安全感,自己又能做什麽呢?倒不如找一個可靠的主子當作依靠,這樣即便平日裏可能會受到一些責罰,但至少能求得一輩子的安穩生活。
第二天,天還未大亮,劉正軒就早早起床,因為村長劉為民要帶領村民前往工地幹活。劉正軒迅速洗漱完畢,匆匆吃過早飯,便匆忙趕往工地。
當劉正軒抵達工地時,劉為宗已帶領著之前蓋房的那二十個人,熱火朝天地忙碌著平整場地。
沒過多久,村長劉為民也帶著四十個村民浩浩蕩蕩地趕到了工地。劉正軒急忙迎上前去,他迅速地安排任務,讓村長帶著十個人前往買的小山平整場地,並且特意囑咐在半山腰上還要挖六個大水坑。村長鄭重地點點頭,帶領著村民們奔赴新的戰場。
劉正軒掏出精心畫好的圖紙,走到父親劉為宗身邊,輕聲說道:“爹,您看,這是我設計的圖紙。場地平整完後,您帶著這二十個人建造磚窯廠。”
劉為宗接過圖紙,仔細端詳著,眼中露出讚賞之色:“軒兒,你這圖紙畫得真不錯,爹一定按你的要求把磚窯廠建好。”
劉正軒這次要建造的是輪窯,這種窯室呈環形,在四周等距離開了好幾個門,由多個相互連通的窯室共同組成。多個窯室共同使用位於中部的一個煙囪。
一旦輪窯點火,火頭就會從一個窯室蔓延至另一個窯室,在環形的窯室間緩緩流動。
等火頭過去,磚就燒製好了,接著進行送風降溫,之後就可以把燒好的磚取出(出窯),再把待燒的磚坯碼進去,等待下一個火頭燒過來,如此周而複始地循環燒製。
在窯頂上麵,開設有添加燃料的入口,在燃燒過程中能夠通過頂部添加額外的燃料。輪窯的熱效率很高,能夠快速燒製出質量上乘的紅磚。
接著,劉正軒開始安排剩下的村民。他指著一部分人說道:“你們十個人去拉粘土。”
劉正軒又安排另外十個人去砍樹,作為燒磚燒水泥的燃料。而他自己則帶著剩下的二十個人,開始建造水泥窯。他拿著圖紙,耐心細致地指導他們建造水泥窯。他設計的水泥窯洞別具特色,窯頂端設有投料口。
在製作水泥時,首先要把石灰石、粘土和木炭分別盡量錘成粉末,然後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作為原料。
這些原料從窯頂投入,在窯體中部專門設置的通氣口處,用手拉風箱代替鼓風機通入空氣。
趙勇富走後,劉正軒從懷裏拿出兩份地契,遞給張會蘭說:“娘,這是我在朝陽縣城買的一個酒樓和一套宅院的地契,您收著。”
這段時間劉正軒教兩個廚娘做了很多新菜。他要開酒樓,張會蘭對他很有信心,覺得酒樓生意肯定會好。張會蘭也知道劉正軒要開鏢局,還要舉辦擂台賽,她沒說啥,就笑著把地契收下了。
兩個廚娘安排好後過來了,劉正軒讓劉勇富帶著她們去廚房,跟著以前的廚娘周傳香學做菜。
午飯做好後,劉正軒和四個廚娘一起把飯送到工地。村民們忙了一上午,都累得不行,看到好吃的,一下子就來了精神。村民們端著碗,都蹲在地上大口吃起來。
劉正軒和劉為宗、村長劉為民坐在一起。劉正軒說:“爹,上午我去見縣令,說要舉辦擂台賽招鏢師,縣令同意了。”停了一下,他又說:“縣令同意後,我就在朝陽縣城買了個酒樓,想在擂台賽前開業。所以,我想再招些人,加快工程進度。”
劉為宗現在知道劉正軒有點能耐,想到酒樓以後生意會好,就問:“還要招多少人?”
劉正軒笑了笑說:“先招四十人。”然後又笑著對劉為民說:“村長,這事就麻煩您多操心了。”
劉為民一聽還要招人,特別高興,村裏好多人都想來劉家幹活,幫劉家招人是很有麵子的事,村裏人也會更尊重他。“正軒,我吃完飯就去幫你招人,明天早上人就能來幹活。”
劉正軒笑著說:“村長,謝謝您。每人每天還是二十文工錢。”
吃完飯,村長哼著小曲,高高興興地去招人了。劉正軒讓他爹劉為宗留在工地看著,自己和廚娘們收拾好就迴家了。
迴到家,劉正軒拿出鉛筆,認真設計酒樓的布局。花了一個多時辰,酒樓的新結構圖差不多畫好了。他叫劉勇富把王三貴、劉成磊和李在道叫來,一起趕著馬車去朝陽縣城。
在路上,劉正軒坐在車廂裏,還在專心默寫教材。
到了朝陽縣城鐵匠家,李鐵匠正在忙著打造箭矢。看到劉正軒來了,笑著打招唿:“劉公子來了。”
劉正軒也笑著迴應:“李叔忙著呢。”
李鐵匠說:“箭矢已經造了五百多支了,再過十天就能全部造好。”
劉正軒說:“李叔,您看看這個。”說著拿出鋼筋配筋大樣圖給李鐵匠。
圖紙上清楚標著長短粗細尺寸和數量。李鐵匠看明白後問:“劉公子,你打算用啥材料做這些?”
劉正軒笑著迴答:“用普通的邊角廢料就行,樣子不用太好,隻要長短粗細和數量對就行。”
李鐵匠說:“這樣的話就快了,五天後就能來取。”
劉正軒又說:“李叔再給我打造四口鐵鍋,和之前的一樣。”
李鐵匠笑著說:“鐵鍋的尺寸我還有,五天後來拿的時候一起拿走。”
劉正軒笑著問:“李叔,我五天後來取,五十兩銀子夠不?”
李鐵匠連忙笑著說:“夠了,謝謝劉公子。”
劉正軒說:“李叔,我先把造好的五百支箭矢裝到車上帶走。”
李鐵匠見此情形,趕忙招唿兩個兒子過來幫忙搬木箱。那些做好的箭矢整整齊齊地裝在木箱裏,且都蓋得嚴嚴實實,總共裝了五個箱子。劉正軒也指揮王三貴和李在道一同幫忙搬運。將所有木箱都裝上馬車後,劉正軒向李鐵匠辭別,準備迴家,李鐵匠滿臉笑意地把他送出了門。
劉正軒登上馬車後,又繼續全神貫注地默寫那些教材,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不存在。
迴到家,劉正軒即刻喊來管家劉勇富,安排人手幫忙把那些木箱搬到庫房裏,並仔細鎖好,以防出現任何差錯。
隨後,劉正軒迴到自己的臥室,繼續專心致誌地繪製酒樓的裝修設計圖。他沉浸於自己的設計之中,每一筆每一劃都極為用心,時間在不知不覺間流逝,到了晚飯時分,他終於成功地將裝修圖全部繪製完成。
晚飯後,廚娘們熟練地架起燒烤架子,準備烤肉。新來的廚娘在一旁認真觀摩學習,眼睛一眨不眨,唯恐錯過任何細節。
下人們站在外圍,雖然每個人隻能分得少許烤肉,但他們臉上依然洋溢著期待與滿足的神情,仿佛這一點點美味就能讓他們忘卻一天的疲憊。
劉正軒像往常一樣,繼續講述精彩的故事。劉家的孩子們按順序輪流進行速記,宋體書寫相對容易,經過這段時間的練習,幾個孩子如今都寫得有模有樣,他們認真記錄著劉正軒講述的每一個字、每一個情節。
新來的下人們也很快融入這種氛圍中,他們以前從未遇到過如此親切友善的主人家。在這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許多人心裏清楚,即便恢複自由身,也未必有安全感,自己又能做什麽呢?倒不如找一個可靠的主子當作依靠,這樣即便平日裏可能會受到一些責罰,但至少能求得一輩子的安穩生活。
第二天,天還未大亮,劉正軒就早早起床,因為村長劉為民要帶領村民前往工地幹活。劉正軒迅速洗漱完畢,匆匆吃過早飯,便匆忙趕往工地。
當劉正軒抵達工地時,劉為宗已帶領著之前蓋房的那二十個人,熱火朝天地忙碌著平整場地。
沒過多久,村長劉為民也帶著四十個村民浩浩蕩蕩地趕到了工地。劉正軒急忙迎上前去,他迅速地安排任務,讓村長帶著十個人前往買的小山平整場地,並且特意囑咐在半山腰上還要挖六個大水坑。村長鄭重地點點頭,帶領著村民們奔赴新的戰場。
劉正軒掏出精心畫好的圖紙,走到父親劉為宗身邊,輕聲說道:“爹,您看,這是我設計的圖紙。場地平整完後,您帶著這二十個人建造磚窯廠。”
劉為宗接過圖紙,仔細端詳著,眼中露出讚賞之色:“軒兒,你這圖紙畫得真不錯,爹一定按你的要求把磚窯廠建好。”
劉正軒這次要建造的是輪窯,這種窯室呈環形,在四周等距離開了好幾個門,由多個相互連通的窯室共同組成。多個窯室共同使用位於中部的一個煙囪。
一旦輪窯點火,火頭就會從一個窯室蔓延至另一個窯室,在環形的窯室間緩緩流動。
等火頭過去,磚就燒製好了,接著進行送風降溫,之後就可以把燒好的磚取出(出窯),再把待燒的磚坯碼進去,等待下一個火頭燒過來,如此周而複始地循環燒製。
在窯頂上麵,開設有添加燃料的入口,在燃燒過程中能夠通過頂部添加額外的燃料。輪窯的熱效率很高,能夠快速燒製出質量上乘的紅磚。
接著,劉正軒開始安排剩下的村民。他指著一部分人說道:“你們十個人去拉粘土。”
劉正軒又安排另外十個人去砍樹,作為燒磚燒水泥的燃料。而他自己則帶著剩下的二十個人,開始建造水泥窯。他拿著圖紙,耐心細致地指導他們建造水泥窯。他設計的水泥窯洞別具特色,窯頂端設有投料口。
在製作水泥時,首先要把石灰石、粘土和木炭分別盡量錘成粉末,然後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作為原料。
這些原料從窯頂投入,在窯體中部專門設置的通氣口處,用手拉風箱代替鼓風機通入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