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幾人早早起來,安排店夥吃了早飯,小竹子心裏一直惦記著買茶的事情,問小二哪裏能夠買到上好的毛尖。
“公子來得晚了兩個月,若是新茶剛下來時,這條街了全是賣茶葉的,家家炒茶,滿街都是清香呢。”
“聽說本地有一個慶家茶莊,所賣的茶葉甚好,不知坐落在條街上?”
小二笑道:“公子幾位是要南下的,那就不方便了,慶家茶莊的確賣得好茶,隻是店鋪卻在你們入城之前,他家在北門之外的山腳下呢,離這裏足有三十多裏。”
小竹子奇道:“既然茶葉如此好,為何不在當街上開個茶莊,卻開到那裏?”
小二瞅了瞅四周,低聲道:“公子不知,我們信陽這地方茶葉全國都有名氣,是以每年開茶下市時節這城裏的茶商沒有一萬也有八千人,簡直是比你們的京城還熱鬧!”
沐南天笑道:“這可奇了,那慶家茶莊莫不是嫌錢賺得太多了麽!”
小二一邊給眾人倒茶,一邊道:“各位大爺您想,既然如此賺錢,家家不是要擠破了頭也要來賣嗎,於是年年到了賣茶的時節,往往因為賺錢經常鬧出許多的糾紛出來,嚴重的就動手打架,後來幾家勢力大的都有護茶的隊伍,一麵保護茶山,一邊就排擠同行,要獨占了這個行當。”
小竹子聽他說得雖不清楚,但心裏卻聽明白了,問道:“那慶家茶莊定是被人家排擠出去的,是不是?”
“公子是個聰明人,這還用說。如今我們信陽有兩大茶行,一家姓馮,稱作馮記茶行,另一家就是慶家茶莊的啦,這馮記茶行有馮大俠做後盾,慶家茶莊怎麽能是對手,隻好自動搬出城裏,到外麵去賣啦!”
“馮大俠!哪個馮大俠?”
“還能是哪個,就是中原大俠拳掌震中州的馮開山馮大俠麽!”
小竹子心裏一驚,中原大俠馮開山在江湖之上大名鼎鼎,聽說為人極是仗義,頗有燕趙豪俠之風,沒想到他竟然就住在此地。
蕭慶海道:“既然是大俠,怎麽卻又參與到這茶葉的生意上來,那不免沾染上銅臭氣了,還稱什麽大俠!”
小二聽了,嚇了一跳,連忙打個手勢道:“馮大俠這些年為了咱們這個地方的茶葉生意費了多少心思,又替他們擔了多少風險,你這話可不要亂說,讓人家聽到了可不是鬧著玩的。”
蕭慶海笑道:“相必這位馮大俠也從中獲得不少的好處吧,否則的話又怎麽會如此費心呢!”
那小二嚇得臉色都變了,低聲道:“我也不與你們議論此事了,隻是各位吃好了,盡快起身上路吧,今天小店裏還要招待許多的客人呢!”
蕭慶海還要說話,小竹子道:“師兄莫管這些閑事,咱們這就上路吧。”又對寧長鬆道:“你整日負著老娘走路也不是辦法,今天咱們雇一輛驢車,讓老太太也好好休息。”
寧長鬆道:“公子不必客氣,能夠跟你們一路有吃有住,我這裏已經很是感激,不必再加破費,我有的是氣力,不妨事的。”
小竹子笑道:“別爭了,就這樣定了,沐師兄,麻煩你到街上先雇一輛車來。”沐南天答應去了,幾個人都收拾好了行李等著車來,一時車到,安頓好了老太太,幾個人就奔東門而去。
走了沒有三裏路,卻恰好路過府衙,幾個人見這個府衙倒也巍峨大氣,不禁讚了幾聲,再向東行,不過數百步,卻見好大一個戲台搭在那裏,長寬約有三十餘丈,高有一丈,上邊卻沒有遮風擋雨的天篷。幾個人正在納悶,卻見台子旁邊站著二十多名廂軍在那裏。
寧長鬆道:“信陽這地方甚是奇怪,如何卻在縣衙旁邊搭這麽大個戲台來,莫不是官老爺們平日愛看戲麽!”幾個人聽了都笑,旁邊的一個領隊的兵士喝道:“酉時方才有擂打,你們幾個來得恁地早,先迴去吧!”
小竹子聽了一愣,問道:“敢問一下,今天打的什麽擂,咱們幾個是外地來的,卻不知曉。”
那名軍官打量了幾個人一眼,道:“問旁人去吧,不要在這裏羅唕。”
蕭慶海道:“公子,管他什麽擂,咱們隻管走路吧,這裏的人個個都有些痰症,我是一會兒也不想多呆了。”
小竹子點頭稱是,幾人向外便行。那驢車的老板卻道:“幾位有所不知,咱們這裏今年卻是爭茶之年,這擂台麽就是打的茶擂啦!”
小竹子想起店夥的話來,問道:“老伯,我聽人說如今咱們這裏有兩家大的茶行,那慶家茶莊不是已經被排擠出去了麽!”
那老板甚是健談,道:“你們隻知其一不知其二,當年信陽大大小小的茶莊不下百家,年年為了爭利打得多少死傷的,官家也是沒有辦法拿捏得住,到底來了個馮大俠,這才震住了各家。自從定了規矩,這些年太平多了。”
這又是一個說法,跟那店夥計所講的全然不同。小竹子問道:“卻不知現在是個如何的規矩?”
“你這位公子倒有趣,愛打聽這些來聽。”
小竹子微微一笑道:“老伯玩笑啦,我隻聽說這位中原大俠隻是幫了馮記茶行,那慶家卻無法在城裏經營啦。”
老板白了一眼,歎道:“世上人人有嘴,這話一傳就傳得歪啦!那年幾家茶莊為爭一座茶山打得不可開交,官府都喚了軍隊過來彈壓,隻可惜這利字當頭,人人奮勇、個個爭先,竟然彈壓不住。馮大俠來到這裏品茶來著,恰好趕上便出手製止,各家都有大把頭,都是身懷武功的,哪裏把馮大俠放在眼裏。”
沐南天道:“馮大俠的名氣還震不住這些人?”
老人仰頭看了看天,接著道:“人家是俠客,哪裏能當眾炫耀,他隻當著這些人的麵兒露了一手功夫,結果都震住啦!”
“什麽功夫能震住這麽大一群人呐!”
“你們見過曬茶的茶簍麽?馮大俠就隻站在茶簍邊兒上打了一趟拳,說你們誰能像我這般也打一趟拳,這事我就撂開不管了。結果沒一個人敢試,這才服了他。”
幾個人都是身有功夫之人,聽了都大吃一驚,曬茶的茶簍雖然沒見過,但料想不過是平常的背簍一般。蕭慶海道:“要是讓我雙腳站在簍上不跌下來,隻好把這婁兒倒過來,踩在底上便可。”
那老漢嘿了一聲,道:“便是單腳在那簍的邊沿上一邊打拳一邊走,那簍兒竟然不倒,也不塌,你倒試試!”
蕭慶海道:“我做不到,但我也不信那個馮大俠也能做到。”
車老板又是嘿了一聲,不再答話,隻管趕了驢車往前走。
小竹子又道:“老伯,你適才說今天打的乃是茶擂,卻不知道其中就理,還請您細給咱們說一說。”
那老漢把後背上的大鬥笠戴在頭上,瞅了瞅天道:“這還不到申末,太陽就恁地熱啦!當時馮大俠說你們這麽天天打來打去的,死傷人命不說,連生意也都做不成,好好的生意不做,這全城的百姓也被你們禍害啦!”
小竹子道:“這幾句話說得在理!”
老漢歎了口氣,接著說道:“馮大俠說今天既然你們都服了我,我就給大家定個規矩,以後每隔五年你們兩大茶行輪換著種茶賣茶,都要按照官府定下條款經營,這第一年你們兩家抽簽決定誰先來。”
“這個規矩倒也合理,隻是怎麽又來了個茶擂呢?”
“這是後來才改的。原來定了五年的時限有些太長,沒能輪得上的茶行連續五年豈不坐吃山空麽,後來才加上的。那便是每一輪經營了三年以後,便可接受對方挑戰,以擂台的形式來比武,挑戰的若是贏了,便可接了茶行,輸了的就會停止經營這個行業啦。”
小竹子聽了,沉思半晌,道:“幹麽不直接把時間定成三年一輪,何必又加上了擂台呢,這豈不是又增加了雙方的矛盾麽?”
“你這公子說得在理,隻是你不懂茶葉啦。茶樹長在山上,除了要靠老天爺的臉色,還有個壽命的問題,有些茶是新香,有些茶則是陳的好,一家隻輪三年,剛剛種好的茶樹,豈不是被下一家占了便宜麽。”
小竹子點點頭,心裏想道:“這樣說倒也不道理,隻是靠著擂台來決定哪家能夠賣茶,實在有些蹊蹺,那便需要兩家茶行養著一大批武士,隨時等著過招決定生意。”
這般直走了三個多時辰,早已經出了東門,來到一處鎮子,老漢知道,告訴幾個人這個鎮子名叫陳家鎮,自己便是出生在此,因此也姓陳。看看過了中午,幾人便在鎮子尋了家幹淨的鋪子吃飯。
吃過了飯,小竹對二位師兄道:“我想迴去看一眼擂台,你們就在此處等我,如果迴來得晚你們就隻管先行,我能追得上。”
沐南天道:“公子既然要去,咱們便都迴去看看。”小竹子知道他們是不放心自己,隻好答應了。寧長鬆道:“聽說得熱鬧,我也想去,隻讓老娘跟這位老伯在這裏等著便是。”
四個人安頓好了老太太,又囑咐陳老伯幾句,便往迴走,小竹子著急,便跟師兄商量要從小路去,幾個人找了小路見道上無人,便展開輕功提縱術,向前直奔。寧長鬆沒有練習過輕功,但他自小習武,雖然前後大擺雙臂,姿勢並不優美,卻也盡自跟得上,小竹子見了心裏也是暗讚。
四個人好快,不到一個時辰,便已經又趕迴了城裏。這一番較量,兩個師兄心裏對這位師弟由衷佩服,小竹子為了照顧兩人,隻用了三四成的力道,因此四五十裏下來,仍然顯得神態自若,大氣也不要喘上一口,沐蕭二人卻已經是心跳麵赤。寧長鬆更顯得十分敬佩,三個人都比自己要小著四五歲,輕功竟然如此厲害。
待來到擂台前,已經辰初時分,擂台上正有兩個人在較量。小竹子定睛看時,卻是二對的架式,兩個中年男子正在與一個人比拚掌力,小竹子細看時,心裏吃了一驚,那以一對二的正是昨日在方府見到的那個年輕人。料想這茶擂必然已經打了幾輪,如今到了必分勝敗的階段。
小竹子暗想,那方家的主人既然被叫做大俠,功夫自然不弱,看昨天的樣子,這年輕人必是他請來的幫手,他年紀看上去隻比我大得四五歲,且看看他武功如何。
台上三個人走馬燈似地連環進擊,那年輕人以一對二,絲毫不落下風,看過幾個迴合,小竹子斷定那兩個人雖然二打一,仍然遠不是這年輕人的對手,果然再過得四五招,年輕人突然向後縱出一丈多遠,抱拳道:“二位朋友功夫不弱,咱們就此罷手,交個朋友如何?”
二人中穿白色長衫的道:“勝負未分,如何……”正說時,瞥眼見師弟肩頭處印著一個黃色的掌印,低頭著自己胸前時,才發現也有半個掌印,料想對方一定是手下留情,否則早已經受傷。
他扯了師弟,打了個稽首,兩人一起縱下台來,小竹子見他倆個迴歸陣營,那旁邊豎著一麵彩旗,旗上繡著“慶家茶莊”四個大字,才知道這兩人是慶家的擂手。
台上那年輕人雙手抱拳,唱了個喏,大聲道:“不知慶家還有哪位朋友願意到台上來與在下練練!”他連說了幾遍,慶家始終再無人應聲,年輕人又道:“既然如此……”尚未等他說完,台上人影一晃,早躍上一個人來。
台下見有人上來應擂,都是一陣喧嘩,那人上得台來,身形一閃早已經滑到年輕人背後,台上的那人兀自不知,他聽得台下一陣大嘩,不明所已,是以停住了說話。突然覺得身後有異,他身子向上縱起一丈多高,待升到高處,身子已經在空中轉了個半圈,麵向台中。
小竹子隻看到拔起的身形,便疑惑此人必與華山派有淵源,隻因他這一縱之術頗似本派的梯雲縱輕功,隻是他身法、氣息還遠不到火候,比自己尚頗有不如。
年輕人落在台中,喝道:“閣下既上台來,何以不報名,卻這般偷偷摸摸?”
那人六十多歲年紀,身形佝僂,一身藍色長衫已經洗得發白,滿臉皺紋,頦下一部短須,隻一雙三角眼甚是明亮,他雙臂甚長,尤其兩隻手掌垂在身體兩側,幾可達膝。
老者聽到年輕人的喝問,咳嗽兩聲道:“你隻顧在那裏跟台下人囉嗦,卻聽不到我上台,年輕人,要我說,你還是得好好練練耳力。”
年輕人臉上一紅,道:“老人家,你是上台來打擂的麽?”
“咳咳……我看你們玩得熱鬧,打來打去的,忍不住手癢,也想上來跟大家玩玩,打不打擂的也不打什麽緊,咳……”老者一邊說一邊咳嗽,到後來似乎咳得腰也直不起來。
年輕人向著慶家的方向說道:“慶家的,這老者可是你們請來打擂的麽?”
慶家陣營中卻一陣沉默,無人應答。年輕人有些不明所以,迴過頭來道:“老人家,你是哪一家的?”
老者又咳了幾聲道:“我是哪一家的?聽說這裏有個什麽狗屁規矩,哪個要是打擂贏了,就能分一座茶山來賣,那……咳……那不是好大的買賣,我老人家聽說了,豈有不來之理……”
年輕人聽他說話不倫不類,心裏早已按捺不住,說道:“你這位老人家,怎的如此纏夾不清,今日這擂台乃是馮記茶行與慶家茶莊三年一次的茶擂,與外人無關,你還是下去好好養好身體吧!”台下眾人聽了都是一陣大笑。
那老者等台下靜了下來,才道:“怎麽隻有你們兩家打擂,這倒新鮮,我老漢活了六十多歲還是第一次聽說這種擂台,難道外人就打不得麽?”
正在這時,台下走上來一名穿著官服的差人,說道:“你這老漢,好不曉事,咱們告示已經貼了七八天,你難道不知道麽,快些下去,不要在這裏攪鬧,若再生事,少不得拘了你。”
老者突然仰起頭來,發出一陣梟鳴似的笑聲,直刺人耳,半晌他才停止笑聲,怪眼向上一翻,道:“什麽告示,我老兒大字也不識得幾個,哪裏識得什麽告示。”
那差人再也耐他不得,伸手抓住他的肩頭,喝聲“去吧”,要將他扯下台去,哪知老人肩膀略抖一抖,差人早已經摔下台去,這台子有一丈多高,那差人毫無防備,直摔下來,隻怕要摔得手腳折斷,眾人哄然一聲,突然一人躍了起來,將那差人接在手中,順手將他放在地上,差人兀自懵懂,一隻手抓著頭皮,卻不知道已經在鬼門關走了一趟。
小竹子見縱起接住差役的那人便是昨日見到的方大俠,也不見動作如何迅速,但時機拿捏得甚是準確,暗想這方大俠的功夫比台上的年輕人隻怕要高出一籌,卻不明白他自己為什麽不上台打擂,想是一來年紀大了,二來愛護名聲,輕易不肯出手的緣故。
這一下突發,台下眾人才知道那咳嗽不停,似乎弱不禁風的老者原來功夫如此高明,他隻是抖了抖肩,便將差人摔了下去。小竹子卻知道這是沾衣十八跌之類的外家高明功夫,沒想到台上這個六十多歲的老人竟然如此厲害,估計那年輕人不是他的對手。
那方大俠在台下說道:“你這老漢,好不曉事,這裏本來是慶馮兩家在此按照規矩打茶擂,如何卻在此攪擾,又險些傷了公差!”
台上那老人又是一陣怪笑,道:“天下的擂,天下人打得,哪裏聽說過立了擂卻不讓人家上來打的,你們這是擂台還是比武招親的戲台,咳……咳……”說完又是一陣咳嗽。
小竹子覺得這老人雖然蠻橫,但這幾句話倒也說得有理,看方大俠時,見他臉上略有怒色,說道:“既是你一味專要打這個擂,少不得也給個說法。”
“你們的規矩我知道,不就是哪方贏了哪一家就可在這城裏賣茶,是也不是?”
“確是如此,不過當初我們約定的是慶馮兩家茶行,你這老漢莫不是也要在此經營茶葉麽?”
“賣不賣茶葉的倒不打緊,便是手癢了想上來玩幾手兒罷了,這麽多年也沒出山,全身閑得難過。”
台下有些人覺得這個老漢明明便是前來鬧場,聽他說得有趣,有幾個人笑出聲來。更有幾個無賴大聲喊道:“你這老兒若是輸了,拿什麽來賭?”
“唉!我除了一條老命,還有什麽,難道還能做上門女婿不成?”台下又是一陣轟笑,聽他話的意思就是把這個擂台當成比武招親的把式場子了。
好好的一場茶擂,眼見最後大局已定,哪知卻上來這麽個無賴老漢攪個不休,方家主人心裏忽然起疑,莫不是慶家的故意在哪裏找來這麽個武功高手前來鬧場的。他目光瞥處,見慶家的大把頭坐在一把交椅之上,也是滿臉疑惑之色,兩個人目光都是一對,慶家的把頭輕輕搖了兩搖,以示此人與自己無關。
便在此時,台上的年輕人道:“這位老伯,咱們這就要比了麽?”
那老漢道:“比什麽?”
“你上台來不是來打擂的麽?”
“打什麽雷?”老漢抬起頭來看天,又道:“這天眼見就要黑了,卻不像要下雨的樣子,哪裏打雷啦?”
台下聽他故意胡攪蠻纏,頓時又是一陣轟笑,那方家主人臉色卻越來越難看。
台上的年輕人被他一頓揶揄,臉上也是變了顏色,道:“這位老伯,咱們這裏可不是鬧著玩的,你既然不想打擂,那就請下去吧。”
老漢道:“嗯,你這娃子倒有些禮貌,這樣吧,你且下去,找一個上來跟我玩玩,若是沒人上來陪我玩兩手,今兒個就算我贏了。”
年輕人再也忍耐不住,喝道:“老人家,我看你年紀大了,也不跟你一般計較,這就下去吧,莫再玩笑。”
他說到也不跟你計較時,那老人突然閃動身形到了他的身後,待到他說“這就下去吧”,老人已經雙手搭上他的腰胯,待他說到“莫再玩笑”時,老人力貫雙臂,將他舉了起來,作勢將他拋下擂台。
小竹子剛叫得一聲“小心”,那年輕人已然左腿後踢,右腿向前直擺,半空裏身子已經轉了過來,老人沒料他身法如此快捷,隻得撒手後腿,險些被他一腳踢中麵門。
台下眾人轟然叫好,一片掌聲。小竹子見他身法動作,便斷定此人必然與華山派有關係,見他於危急之中自救,顯得甚有餘力,一顆心才放下來。
年輕人本來一直對他彬彬有禮,這老漢卻一味插科打諢在先,暗中偷襲在後,不由得氣上心頭,他雙腳前後略略分開,不丁不八,雙掌也是一前一後,卻分陰陽,擺開架勢。小竹子台下一見,知道這是華山的浮雲掌起手式,喚作開門伊客,乃是敬手禮,料想此人必是大師兄衝雲子的弟子了。
老漢見他姿勢端凝,神氣內斂,倒不敢小覷於他。笑道:“小夥子生氣啦!我這樣做乃是為了你好,便不想讓你太過丟人,哪知你倒不識得我的好心。既如此,我老人家就陪你玩玩。”說罷,身形一晃,雙臂齊張,兩手十根手指都做鷹爪之形,已經到了年輕人眼前。
年輕人見他偌大年紀,身法好快,不待他出招,單掌前推,衝那老者麵門虛擺一擺,身子已經側過一邊,躲開了老漢的左手一抓。
浮雲掌乃是華山道宗第一掌法,講求輕靈飄逸、意隨形轉,之所以被稱作浮雲,是因為一則要輔以華山絕頂輕功,身法迅捷飄忽,二則是掌法看似輕飄飄地無甚力道,但輔以華山紫霞神功,一旦擊在人的身體之上,便可克敵製勝。
浮雲掌雖然威力甚大,但因為需要有輕身功夫和雄厚內力輔佐方能顯出其厲害之處來,所以對學掌之人的悟性要求極高。小竹子見台上年輕人身法雖然也很輕靈,但掌上力道似乎不足,而那老者卻力大勢猛,出招之時往往唿喝有聲,更增威勢。
兩人打過二十多招,年輕人已經被老者逼到台的東北角,台下的主家主人喊道:“小兄弟,你已經打過兩場啦,且下來休息一下,自有人上來替你。”
他這樣說本是給這個年輕人台階下,哪知台上老者哈哈一聲長笑,道:“我剛才本給你機會要你下去,你卻不肯,現在要走,隻怕來不及啦!”忽然雙臂齊伸抓向年輕人雙肩,待他矮身躲避時兩臂交錯,抓向他脅下,年輕人身後急閃時,哧的一聲響,衣襟已經給老者撕下長長一條來。
小竹子知道還是他有意容讓,否則年輕人已經受傷。他關心同門中人,身子一擺,已經躥上台來,便在此時又有兩人同時上吧,向那老者撲去,細看時正是昨日見到的桐柏雙雄。
年輕人得此機會,臉色慘然,一縱下台,被方家主人上前接了,不住安慰。
“公子來得晚了兩個月,若是新茶剛下來時,這條街了全是賣茶葉的,家家炒茶,滿街都是清香呢。”
“聽說本地有一個慶家茶莊,所賣的茶葉甚好,不知坐落在條街上?”
小二笑道:“公子幾位是要南下的,那就不方便了,慶家茶莊的確賣得好茶,隻是店鋪卻在你們入城之前,他家在北門之外的山腳下呢,離這裏足有三十多裏。”
小竹子奇道:“既然茶葉如此好,為何不在當街上開個茶莊,卻開到那裏?”
小二瞅了瞅四周,低聲道:“公子不知,我們信陽這地方茶葉全國都有名氣,是以每年開茶下市時節這城裏的茶商沒有一萬也有八千人,簡直是比你們的京城還熱鬧!”
沐南天笑道:“這可奇了,那慶家茶莊莫不是嫌錢賺得太多了麽!”
小二一邊給眾人倒茶,一邊道:“各位大爺您想,既然如此賺錢,家家不是要擠破了頭也要來賣嗎,於是年年到了賣茶的時節,往往因為賺錢經常鬧出許多的糾紛出來,嚴重的就動手打架,後來幾家勢力大的都有護茶的隊伍,一麵保護茶山,一邊就排擠同行,要獨占了這個行當。”
小竹子聽他說得雖不清楚,但心裏卻聽明白了,問道:“那慶家茶莊定是被人家排擠出去的,是不是?”
“公子是個聰明人,這還用說。如今我們信陽有兩大茶行,一家姓馮,稱作馮記茶行,另一家就是慶家茶莊的啦,這馮記茶行有馮大俠做後盾,慶家茶莊怎麽能是對手,隻好自動搬出城裏,到外麵去賣啦!”
“馮大俠!哪個馮大俠?”
“還能是哪個,就是中原大俠拳掌震中州的馮開山馮大俠麽!”
小竹子心裏一驚,中原大俠馮開山在江湖之上大名鼎鼎,聽說為人極是仗義,頗有燕趙豪俠之風,沒想到他竟然就住在此地。
蕭慶海道:“既然是大俠,怎麽卻又參與到這茶葉的生意上來,那不免沾染上銅臭氣了,還稱什麽大俠!”
小二聽了,嚇了一跳,連忙打個手勢道:“馮大俠這些年為了咱們這個地方的茶葉生意費了多少心思,又替他們擔了多少風險,你這話可不要亂說,讓人家聽到了可不是鬧著玩的。”
蕭慶海笑道:“相必這位馮大俠也從中獲得不少的好處吧,否則的話又怎麽會如此費心呢!”
那小二嚇得臉色都變了,低聲道:“我也不與你們議論此事了,隻是各位吃好了,盡快起身上路吧,今天小店裏還要招待許多的客人呢!”
蕭慶海還要說話,小竹子道:“師兄莫管這些閑事,咱們這就上路吧。”又對寧長鬆道:“你整日負著老娘走路也不是辦法,今天咱們雇一輛驢車,讓老太太也好好休息。”
寧長鬆道:“公子不必客氣,能夠跟你們一路有吃有住,我這裏已經很是感激,不必再加破費,我有的是氣力,不妨事的。”
小竹子笑道:“別爭了,就這樣定了,沐師兄,麻煩你到街上先雇一輛車來。”沐南天答應去了,幾個人都收拾好了行李等著車來,一時車到,安頓好了老太太,幾個人就奔東門而去。
走了沒有三裏路,卻恰好路過府衙,幾個人見這個府衙倒也巍峨大氣,不禁讚了幾聲,再向東行,不過數百步,卻見好大一個戲台搭在那裏,長寬約有三十餘丈,高有一丈,上邊卻沒有遮風擋雨的天篷。幾個人正在納悶,卻見台子旁邊站著二十多名廂軍在那裏。
寧長鬆道:“信陽這地方甚是奇怪,如何卻在縣衙旁邊搭這麽大個戲台來,莫不是官老爺們平日愛看戲麽!”幾個人聽了都笑,旁邊的一個領隊的兵士喝道:“酉時方才有擂打,你們幾個來得恁地早,先迴去吧!”
小竹子聽了一愣,問道:“敢問一下,今天打的什麽擂,咱們幾個是外地來的,卻不知曉。”
那名軍官打量了幾個人一眼,道:“問旁人去吧,不要在這裏羅唕。”
蕭慶海道:“公子,管他什麽擂,咱們隻管走路吧,這裏的人個個都有些痰症,我是一會兒也不想多呆了。”
小竹子點頭稱是,幾人向外便行。那驢車的老板卻道:“幾位有所不知,咱們這裏今年卻是爭茶之年,這擂台麽就是打的茶擂啦!”
小竹子想起店夥的話來,問道:“老伯,我聽人說如今咱們這裏有兩家大的茶行,那慶家茶莊不是已經被排擠出去了麽!”
那老板甚是健談,道:“你們隻知其一不知其二,當年信陽大大小小的茶莊不下百家,年年為了爭利打得多少死傷的,官家也是沒有辦法拿捏得住,到底來了個馮大俠,這才震住了各家。自從定了規矩,這些年太平多了。”
這又是一個說法,跟那店夥計所講的全然不同。小竹子問道:“卻不知現在是個如何的規矩?”
“你這位公子倒有趣,愛打聽這些來聽。”
小竹子微微一笑道:“老伯玩笑啦,我隻聽說這位中原大俠隻是幫了馮記茶行,那慶家卻無法在城裏經營啦。”
老板白了一眼,歎道:“世上人人有嘴,這話一傳就傳得歪啦!那年幾家茶莊為爭一座茶山打得不可開交,官府都喚了軍隊過來彈壓,隻可惜這利字當頭,人人奮勇、個個爭先,竟然彈壓不住。馮大俠來到這裏品茶來著,恰好趕上便出手製止,各家都有大把頭,都是身懷武功的,哪裏把馮大俠放在眼裏。”
沐南天道:“馮大俠的名氣還震不住這些人?”
老人仰頭看了看天,接著道:“人家是俠客,哪裏能當眾炫耀,他隻當著這些人的麵兒露了一手功夫,結果都震住啦!”
“什麽功夫能震住這麽大一群人呐!”
“你們見過曬茶的茶簍麽?馮大俠就隻站在茶簍邊兒上打了一趟拳,說你們誰能像我這般也打一趟拳,這事我就撂開不管了。結果沒一個人敢試,這才服了他。”
幾個人都是身有功夫之人,聽了都大吃一驚,曬茶的茶簍雖然沒見過,但料想不過是平常的背簍一般。蕭慶海道:“要是讓我雙腳站在簍上不跌下來,隻好把這婁兒倒過來,踩在底上便可。”
那老漢嘿了一聲,道:“便是單腳在那簍的邊沿上一邊打拳一邊走,那簍兒竟然不倒,也不塌,你倒試試!”
蕭慶海道:“我做不到,但我也不信那個馮大俠也能做到。”
車老板又是嘿了一聲,不再答話,隻管趕了驢車往前走。
小竹子又道:“老伯,你適才說今天打的乃是茶擂,卻不知道其中就理,還請您細給咱們說一說。”
那老漢把後背上的大鬥笠戴在頭上,瞅了瞅天道:“這還不到申末,太陽就恁地熱啦!當時馮大俠說你們這麽天天打來打去的,死傷人命不說,連生意也都做不成,好好的生意不做,這全城的百姓也被你們禍害啦!”
小竹子道:“這幾句話說得在理!”
老漢歎了口氣,接著說道:“馮大俠說今天既然你們都服了我,我就給大家定個規矩,以後每隔五年你們兩大茶行輪換著種茶賣茶,都要按照官府定下條款經營,這第一年你們兩家抽簽決定誰先來。”
“這個規矩倒也合理,隻是怎麽又來了個茶擂呢?”
“這是後來才改的。原來定了五年的時限有些太長,沒能輪得上的茶行連續五年豈不坐吃山空麽,後來才加上的。那便是每一輪經營了三年以後,便可接受對方挑戰,以擂台的形式來比武,挑戰的若是贏了,便可接了茶行,輸了的就會停止經營這個行業啦。”
小竹子聽了,沉思半晌,道:“幹麽不直接把時間定成三年一輪,何必又加上了擂台呢,這豈不是又增加了雙方的矛盾麽?”
“你這公子說得在理,隻是你不懂茶葉啦。茶樹長在山上,除了要靠老天爺的臉色,還有個壽命的問題,有些茶是新香,有些茶則是陳的好,一家隻輪三年,剛剛種好的茶樹,豈不是被下一家占了便宜麽。”
小竹子點點頭,心裏想道:“這樣說倒也不道理,隻是靠著擂台來決定哪家能夠賣茶,實在有些蹊蹺,那便需要兩家茶行養著一大批武士,隨時等著過招決定生意。”
這般直走了三個多時辰,早已經出了東門,來到一處鎮子,老漢知道,告訴幾個人這個鎮子名叫陳家鎮,自己便是出生在此,因此也姓陳。看看過了中午,幾人便在鎮子尋了家幹淨的鋪子吃飯。
吃過了飯,小竹對二位師兄道:“我想迴去看一眼擂台,你們就在此處等我,如果迴來得晚你們就隻管先行,我能追得上。”
沐南天道:“公子既然要去,咱們便都迴去看看。”小竹子知道他們是不放心自己,隻好答應了。寧長鬆道:“聽說得熱鬧,我也想去,隻讓老娘跟這位老伯在這裏等著便是。”
四個人安頓好了老太太,又囑咐陳老伯幾句,便往迴走,小竹子著急,便跟師兄商量要從小路去,幾個人找了小路見道上無人,便展開輕功提縱術,向前直奔。寧長鬆沒有練習過輕功,但他自小習武,雖然前後大擺雙臂,姿勢並不優美,卻也盡自跟得上,小竹子見了心裏也是暗讚。
四個人好快,不到一個時辰,便已經又趕迴了城裏。這一番較量,兩個師兄心裏對這位師弟由衷佩服,小竹子為了照顧兩人,隻用了三四成的力道,因此四五十裏下來,仍然顯得神態自若,大氣也不要喘上一口,沐蕭二人卻已經是心跳麵赤。寧長鬆更顯得十分敬佩,三個人都比自己要小著四五歲,輕功竟然如此厲害。
待來到擂台前,已經辰初時分,擂台上正有兩個人在較量。小竹子定睛看時,卻是二對的架式,兩個中年男子正在與一個人比拚掌力,小竹子細看時,心裏吃了一驚,那以一對二的正是昨日在方府見到的那個年輕人。料想這茶擂必然已經打了幾輪,如今到了必分勝敗的階段。
小竹子暗想,那方家的主人既然被叫做大俠,功夫自然不弱,看昨天的樣子,這年輕人必是他請來的幫手,他年紀看上去隻比我大得四五歲,且看看他武功如何。
台上三個人走馬燈似地連環進擊,那年輕人以一對二,絲毫不落下風,看過幾個迴合,小竹子斷定那兩個人雖然二打一,仍然遠不是這年輕人的對手,果然再過得四五招,年輕人突然向後縱出一丈多遠,抱拳道:“二位朋友功夫不弱,咱們就此罷手,交個朋友如何?”
二人中穿白色長衫的道:“勝負未分,如何……”正說時,瞥眼見師弟肩頭處印著一個黃色的掌印,低頭著自己胸前時,才發現也有半個掌印,料想對方一定是手下留情,否則早已經受傷。
他扯了師弟,打了個稽首,兩人一起縱下台來,小竹子見他倆個迴歸陣營,那旁邊豎著一麵彩旗,旗上繡著“慶家茶莊”四個大字,才知道這兩人是慶家的擂手。
台上那年輕人雙手抱拳,唱了個喏,大聲道:“不知慶家還有哪位朋友願意到台上來與在下練練!”他連說了幾遍,慶家始終再無人應聲,年輕人又道:“既然如此……”尚未等他說完,台上人影一晃,早躍上一個人來。
台下見有人上來應擂,都是一陣喧嘩,那人上得台來,身形一閃早已經滑到年輕人背後,台上的那人兀自不知,他聽得台下一陣大嘩,不明所已,是以停住了說話。突然覺得身後有異,他身子向上縱起一丈多高,待升到高處,身子已經在空中轉了個半圈,麵向台中。
小竹子隻看到拔起的身形,便疑惑此人必與華山派有淵源,隻因他這一縱之術頗似本派的梯雲縱輕功,隻是他身法、氣息還遠不到火候,比自己尚頗有不如。
年輕人落在台中,喝道:“閣下既上台來,何以不報名,卻這般偷偷摸摸?”
那人六十多歲年紀,身形佝僂,一身藍色長衫已經洗得發白,滿臉皺紋,頦下一部短須,隻一雙三角眼甚是明亮,他雙臂甚長,尤其兩隻手掌垂在身體兩側,幾可達膝。
老者聽到年輕人的喝問,咳嗽兩聲道:“你隻顧在那裏跟台下人囉嗦,卻聽不到我上台,年輕人,要我說,你還是得好好練練耳力。”
年輕人臉上一紅,道:“老人家,你是上台來打擂的麽?”
“咳咳……我看你們玩得熱鬧,打來打去的,忍不住手癢,也想上來跟大家玩玩,打不打擂的也不打什麽緊,咳……”老者一邊說一邊咳嗽,到後來似乎咳得腰也直不起來。
年輕人向著慶家的方向說道:“慶家的,這老者可是你們請來打擂的麽?”
慶家陣營中卻一陣沉默,無人應答。年輕人有些不明所以,迴過頭來道:“老人家,你是哪一家的?”
老者又咳了幾聲道:“我是哪一家的?聽說這裏有個什麽狗屁規矩,哪個要是打擂贏了,就能分一座茶山來賣,那……咳……那不是好大的買賣,我老人家聽說了,豈有不來之理……”
年輕人聽他說話不倫不類,心裏早已按捺不住,說道:“你這位老人家,怎的如此纏夾不清,今日這擂台乃是馮記茶行與慶家茶莊三年一次的茶擂,與外人無關,你還是下去好好養好身體吧!”台下眾人聽了都是一陣大笑。
那老者等台下靜了下來,才道:“怎麽隻有你們兩家打擂,這倒新鮮,我老漢活了六十多歲還是第一次聽說這種擂台,難道外人就打不得麽?”
正在這時,台下走上來一名穿著官服的差人,說道:“你這老漢,好不曉事,咱們告示已經貼了七八天,你難道不知道麽,快些下去,不要在這裏攪鬧,若再生事,少不得拘了你。”
老者突然仰起頭來,發出一陣梟鳴似的笑聲,直刺人耳,半晌他才停止笑聲,怪眼向上一翻,道:“什麽告示,我老兒大字也不識得幾個,哪裏識得什麽告示。”
那差人再也耐他不得,伸手抓住他的肩頭,喝聲“去吧”,要將他扯下台去,哪知老人肩膀略抖一抖,差人早已經摔下台去,這台子有一丈多高,那差人毫無防備,直摔下來,隻怕要摔得手腳折斷,眾人哄然一聲,突然一人躍了起來,將那差人接在手中,順手將他放在地上,差人兀自懵懂,一隻手抓著頭皮,卻不知道已經在鬼門關走了一趟。
小竹子見縱起接住差役的那人便是昨日見到的方大俠,也不見動作如何迅速,但時機拿捏得甚是準確,暗想這方大俠的功夫比台上的年輕人隻怕要高出一籌,卻不明白他自己為什麽不上台打擂,想是一來年紀大了,二來愛護名聲,輕易不肯出手的緣故。
這一下突發,台下眾人才知道那咳嗽不停,似乎弱不禁風的老者原來功夫如此高明,他隻是抖了抖肩,便將差人摔了下去。小竹子卻知道這是沾衣十八跌之類的外家高明功夫,沒想到台上這個六十多歲的老人竟然如此厲害,估計那年輕人不是他的對手。
那方大俠在台下說道:“你這老漢,好不曉事,這裏本來是慶馮兩家在此按照規矩打茶擂,如何卻在此攪擾,又險些傷了公差!”
台上那老人又是一陣怪笑,道:“天下的擂,天下人打得,哪裏聽說過立了擂卻不讓人家上來打的,你們這是擂台還是比武招親的戲台,咳……咳……”說完又是一陣咳嗽。
小竹子覺得這老人雖然蠻橫,但這幾句話倒也說得有理,看方大俠時,見他臉上略有怒色,說道:“既是你一味專要打這個擂,少不得也給個說法。”
“你們的規矩我知道,不就是哪方贏了哪一家就可在這城裏賣茶,是也不是?”
“確是如此,不過當初我們約定的是慶馮兩家茶行,你這老漢莫不是也要在此經營茶葉麽?”
“賣不賣茶葉的倒不打緊,便是手癢了想上來玩幾手兒罷了,這麽多年也沒出山,全身閑得難過。”
台下有些人覺得這個老漢明明便是前來鬧場,聽他說得有趣,有幾個人笑出聲來。更有幾個無賴大聲喊道:“你這老兒若是輸了,拿什麽來賭?”
“唉!我除了一條老命,還有什麽,難道還能做上門女婿不成?”台下又是一陣轟笑,聽他話的意思就是把這個擂台當成比武招親的把式場子了。
好好的一場茶擂,眼見最後大局已定,哪知卻上來這麽個無賴老漢攪個不休,方家主人心裏忽然起疑,莫不是慶家的故意在哪裏找來這麽個武功高手前來鬧場的。他目光瞥處,見慶家的大把頭坐在一把交椅之上,也是滿臉疑惑之色,兩個人目光都是一對,慶家的把頭輕輕搖了兩搖,以示此人與自己無關。
便在此時,台上的年輕人道:“這位老伯,咱們這就要比了麽?”
那老漢道:“比什麽?”
“你上台來不是來打擂的麽?”
“打什麽雷?”老漢抬起頭來看天,又道:“這天眼見就要黑了,卻不像要下雨的樣子,哪裏打雷啦?”
台下聽他故意胡攪蠻纏,頓時又是一陣轟笑,那方家主人臉色卻越來越難看。
台上的年輕人被他一頓揶揄,臉上也是變了顏色,道:“這位老伯,咱們這裏可不是鬧著玩的,你既然不想打擂,那就請下去吧。”
老漢道:“嗯,你這娃子倒有些禮貌,這樣吧,你且下去,找一個上來跟我玩玩,若是沒人上來陪我玩兩手,今兒個就算我贏了。”
年輕人再也忍耐不住,喝道:“老人家,我看你年紀大了,也不跟你一般計較,這就下去吧,莫再玩笑。”
他說到也不跟你計較時,那老人突然閃動身形到了他的身後,待到他說“這就下去吧”,老人已經雙手搭上他的腰胯,待他說到“莫再玩笑”時,老人力貫雙臂,將他舉了起來,作勢將他拋下擂台。
小竹子剛叫得一聲“小心”,那年輕人已然左腿後踢,右腿向前直擺,半空裏身子已經轉了過來,老人沒料他身法如此快捷,隻得撒手後腿,險些被他一腳踢中麵門。
台下眾人轟然叫好,一片掌聲。小竹子見他身法動作,便斷定此人必然與華山派有關係,見他於危急之中自救,顯得甚有餘力,一顆心才放下來。
年輕人本來一直對他彬彬有禮,這老漢卻一味插科打諢在先,暗中偷襲在後,不由得氣上心頭,他雙腳前後略略分開,不丁不八,雙掌也是一前一後,卻分陰陽,擺開架勢。小竹子台下一見,知道這是華山的浮雲掌起手式,喚作開門伊客,乃是敬手禮,料想此人必是大師兄衝雲子的弟子了。
老漢見他姿勢端凝,神氣內斂,倒不敢小覷於他。笑道:“小夥子生氣啦!我這樣做乃是為了你好,便不想讓你太過丟人,哪知你倒不識得我的好心。既如此,我老人家就陪你玩玩。”說罷,身形一晃,雙臂齊張,兩手十根手指都做鷹爪之形,已經到了年輕人眼前。
年輕人見他偌大年紀,身法好快,不待他出招,單掌前推,衝那老者麵門虛擺一擺,身子已經側過一邊,躲開了老漢的左手一抓。
浮雲掌乃是華山道宗第一掌法,講求輕靈飄逸、意隨形轉,之所以被稱作浮雲,是因為一則要輔以華山絕頂輕功,身法迅捷飄忽,二則是掌法看似輕飄飄地無甚力道,但輔以華山紫霞神功,一旦擊在人的身體之上,便可克敵製勝。
浮雲掌雖然威力甚大,但因為需要有輕身功夫和雄厚內力輔佐方能顯出其厲害之處來,所以對學掌之人的悟性要求極高。小竹子見台上年輕人身法雖然也很輕靈,但掌上力道似乎不足,而那老者卻力大勢猛,出招之時往往唿喝有聲,更增威勢。
兩人打過二十多招,年輕人已經被老者逼到台的東北角,台下的主家主人喊道:“小兄弟,你已經打過兩場啦,且下來休息一下,自有人上來替你。”
他這樣說本是給這個年輕人台階下,哪知台上老者哈哈一聲長笑,道:“我剛才本給你機會要你下去,你卻不肯,現在要走,隻怕來不及啦!”忽然雙臂齊伸抓向年輕人雙肩,待他矮身躲避時兩臂交錯,抓向他脅下,年輕人身後急閃時,哧的一聲響,衣襟已經給老者撕下長長一條來。
小竹子知道還是他有意容讓,否則年輕人已經受傷。他關心同門中人,身子一擺,已經躥上台來,便在此時又有兩人同時上吧,向那老者撲去,細看時正是昨日見到的桐柏雙雄。
年輕人得此機會,臉色慘然,一縱下台,被方家主人上前接了,不住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