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八一邊聞著握在手中的那團草,一邊向街麵上看。因為喝了酒的緣故,他的眼白裏全是血絲,但這一點也影響不了他銳利的目光,那是西北寒夜中練就的一雙狼眼,他能從街麵上川流不息的人群中很快找到不一樣的人。
盡管他已經在這裏坐了兩個時辰,小二也已經幫他把第三壺新茶送上來,但他還不打算離開。
他現在呆著的這家酒肆並不如何出眾,簡直算得上有些寒酸,不論是裝飾還是飲食連二流也還差得遠。梁家酒肆在汴梁城西門大梁門外的梁門大街上,梁門大街東西走向,梁家酒肆就在大街的北側,距離大梁門不過幾百丈遠近,凡是進出汴梁城的人,都要從它的前麵經過。汴梁城中最繁華的要屬東廂,本地人稱之為左廂,一切你能想得到的享樂都要往東麵去尋,當然,除非你手中有大把的銀子,否則那裏是去不得的。
西廂門,也就是大梁門平日裏進出的都是些平民百姓。他們或者擔著擔子,或者趕著驢車牛車,也或者推著一個吱呀作響的獨輪車子來往於這裏,把自己辛勤勞作的果實送進城裏去,不過是些鮮果、糧食或者飼養的家畜家禽。它們被換成微薄的銅錢或者交換來一些布料、食鹽,當然還有些藥物。當這些人離開大梁門的時候,後背是濕透了的,他們需要咬著牙才能離開,腳步沉重,雙目無光。
受些委屈都是最輕的,被人欺騙也是常見的。沒有哪種悲傷是一杯烈酒不能治愈的,而梁家酒肆的飯食雖然一般,但他們家的燒刀子真是好東西,因為所有來過他們家的人都知道,這燒刀子都是西北苦寒之地生長出來的燕麥所釀,燕麥在幹旱的熏蒸下,在鹽堿的浸泡中得到了生命的力量,用它釀製的白酒,可以給飽經苦難的人以精神的慰藉,給肉體帶來麵對艱難的勇氣。
費八決定離開了。他是這裏的常客,也是最尊貴的客人,自從他脫離了禁軍,輾轉來到汴梁之後,這裏就成了他常來的地方,這樣說其實也不準確,這裏是他的家。
費八自小就沒有家,七年前這裏就成了他唯一的家,而他一直住的“久住曹三”不過是他睡覺的地方,隻要他醒了,梁家酒肆就是他的方向。
“費爺,您老走啦!”小二一邊收拾他剛才的桌子,一邊跟他打招唿。費八隻擺一下手,這張桌子是為他永久預留的,不管客人有多少,這張桌子即便空著也沒有人敢來坐下。
費八在這裏名氣很大,即使在汴梁城裏,沒聽到過費八名字的人也不多,包括四公子也都曉得他的厲害。
費八懶洋洋地向給他問候的人迴禮,臉上沒有一絲表情。今天看來是沒有什麽生意了,他決定去一趟大相國寺,找自己的和尚棋友去下兩盤棋來打發時間。
大相國寺在禦街上,從西門外走到那裏要大半個時辰。費八仍然顯得懶洋洋在,他一邊走一邊把著扇子,前胸黑乎乎的胸毛有寸來長,但他毫不在意,喝進去的兩斤燒刀子正在後背上發散出來,他渾身都散發出一陣陣酒氣,但沒有哪個人敢在他麵前為此皺一下眉頭,不是因為怕他,而是尊敬他的名聲。
進了大梁門,守門的二十多個廂兵都爭先恐後地給他問候。費八知道這些人的辛苦,他想從懷裏掏出些東西來給他們去喝酒,但摸了半天才想起來今天並沒有帶錢。
“下了職去梁家喝杯燒刀子,跟小二說我請的,隻管喝足才得迴去。”聽了他的話,二十多個廂兵齊聲笑了起來。
進了城,人就多起來,因為自小就生長在廣袤的西北,費八現在仍不習慣在人多的地方呆著,熙熙攘攘的人群讓他頭疼。沒走出多遠,費八就發覺有人在跟著他。
肯定不是生意,因為找他談生意的人都知道他在哪裏談,沒有人敢把他堵在街麵上說這個事情的。他轉過一個街角,等了半晌那人卻沒有跟上來。費八不著急,扇子搖得唿啦唿啦地響,這個聲音一丈外也聽得見,但跟著他的人並未現身。
“費爺!”
費八的耳力很好,在西北做禁軍的時候,晚上二三十丈遠的野兔他都聽得見。聲音很熟悉,但記憶裏的東西太多了,他一時判斷不出來。
“費爺?”聲音裏多了些調侃。
“費八愣子!”
這不是個名字,這是他的外號,不過如今在汴梁城中沒有幾個人知道,就算有人知道,也沒有人敢當著他的麵這樣喊他。
費八不等了,他轉過街角,對麵一個漢子雙手抱胸站在那裏,臉上全是笑容,很真誠的笑容。
“你那一臉的大胡子哪裏去了?”費八問道,“你現在看上去白白淨淨,像個娘子。”
“費八愣子,你敢這樣跟老子講話!”那人邊說邊衝了上來,他雙臂直上直下砸向費八的頭。
費八猶豫了一下,隻好硬起頭皮來接招。這是一條很僻靜巷子,因此巷子很窄,那人手腳迅捷異常,招式大開大合,並不時唿喝有聲,費八覺得自己越來越難以支撐,隻好也大喝一聲,使全力與對手相搏。再鬥了盞茶時分,那人雙掌快如閃電,一上一下擊向費八胸腹兩處,費八再也無法招架,身子向後縱出。
“教頭,十多年了,功夫比之前更加精純,小人佩服!”
寧長鬆笑了兩聲,眼中放出滿意的光來,“費八愣子,你功夫長進不少啊,剛才你讓著我,當我不知道!”
兩個人對視半晌,突然抱在一起,“寧大哥,我以為……以為你死在那邊啦!”
費八是寧長鬆西北當兵時的手下,當時寧長鬆乃是一個屯軍的教頭,手下三百人,幾年時間跟西夏打過幾場惡仗,死傷十之七八。最後一次更是幾乎全軍覆沒,隻剩下十幾個漢子,均帶著傷。
那天傍晚,輕雪漫天,死去的兄弟個個倒伏在起伏的西北草原上。寧長鬆手中拄著半截槍杆,目光中全是悲愴,他身邊的戰馬發出垂死的哀鳴。費八將一柄帶血的彎刀遞給寧長鬆,寧長鬆仰天長嘯,一刀割斷了戰馬的咽喉,十幾個人圍著他,個個淚如雨下。
寧長鬆用槍頭指向東方,告訴十幾個存活下來的兄弟:“每人收拾兩個包裹,帶足了水,向東隻管走,不要再迴來了!”
“大哥,你怎麽辦?”
“總要有人迴去交差。記住!你們都死了,改名換姓,好好活下去,再也不許見家人,無論你們多相信他們,也不要見他們!”按宋製,禁軍兵士如果擅自離隊,全家當斬,最輕的也要充為軍奴。
費八沒有迴家,一路上,十幾個人活下來的隻剩下了九個人。費八留在了汴梁城,他隻住在西門邊上,十多年來,每次見到偷偷跑迴來的兵士,他都會告訴他們要怎麽做才保得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於是,費八建立了一支相當秘密的軍隊,人數一直保持在三百人左右,這就是寧長鬆當年能夠領導的最大軍隊,一屯人。費八在帝國的中心埋藏下了一支隊伍,這是名副其實的軍隊,因為這些人都經曆了九死一生,死亡是他們最不懼怕的,他們活著的唯一原因是兄弟義氣。在費八的周密部署下,這些人都積攢下了大筆的財富,他們通過相當隱秘的渠道將錢分送到那些戰死疆場的將士家人手中。
費八最多時間想起來的人不是父母,他們早已經故去,在他從死人堆裏爬出來之前他們就離開了這個世界。他最多想起來的是讓他獲得新生的寧長鬆,他永遠也忘記不了那個下著輕雪的傍晚,還有遍地的屍體。
“大哥,我找好多人打聽你的消息,但他們都說你已經戰死啦!”
“你們離開之後,我迴去報告消息。但……”
他堅持自己迴去,是為了讓那些活著的兄弟有更大的安全。但他卻因為沒能完成交給任務受到了嚴厲的處罰。他被降為最下等的士兵,並且終身不能夠再離開那裏,那裏將成為他的生命歸宿之地。於是在一次同樣慘烈的戰役後,這個曾經的教頭偷偷的離開了。
他原以為可以見到父母和他們的笑臉,甚至有可能見到祖父呢。哪知在家鄉找到了唯一活著的親人,滿身重病的母親,母親告訴他一場大水幾乎帶走了一切。兒子帶著她隱姓埋名地活下去。當他帶著老人南下的時候,遇到了三個小夥子,其中一人是江南竹林會的公子,他叫小竹子。
寧長鬆半生過得都是征戰生活,他過不了平靜的生活。但是戰鬥總要有意義,要能夠換來價值,當他苦戰於疆場時,他的父親、姐姐、姑姑卻病餓而死,沒有人為他的付出感到難過。
他毅然地放棄了送母親迴故鄉的想法,而是直接去了竹林村。他在那裏呆了一個月,恰好遇到了迴來送消息的蕭慶海,在蕭慶海的引見下,他見到了小竹子的父親黃彥升。
於是他決定加入竹林會,他可以放心地離開母親了,因為新建的竹林村是一個大家庭,母親在那裏過得安全、快樂並且心滿意足。甚至當他決定跟蕭慶海返迴汴梁時,母親都沒有出村來送他。
他這次北上迴汴梁,有一個任務在身。
黃長老告訴他,京城裏有一個勢力龐大的潛伏組織,是個準軍事組織,他們個個能征善戰又義氣相投,這個組織的頭領叫費八,人人都稱他為費八爺。
寧長鬆猜測,這位八爺一定就是費八愣子。他猜對了。
按照黃彥升精心擬定的計劃,小竹子將長時間留在京城中,作為竹林會的一個棋子潛伏下來,而且為了幫助他站穩腳跟,黃彥升給小竹子派來了許多的人手,除了近期一直跟隨小竹子的沐南天、蕭慶海兩人被他派迴京城外,原來與小竹子相熟的錢掌櫃也一同北上。
寧長鬆聽說了此事,主動申請也想與小竹子出力,黃彥升甚為高興,當時就應允了。
錢掌櫃給小竹子帶來了義父的密信,小竹子讀過之後不禁為義父的想法暗暗叫絕,以前竹林會在麵對雲機社時總是處於守勢,被動等著對手出招,往往錯失了許多的好機會不說,還容易被人家趁虛而入,終於功敗垂成。
黃彥升並沒有讓小竹子具體怎麽做,而是為他指出了幾個大的方向,讓小竹子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和麵臨的現實情況隨機而定。竹林會向來以清貧自守,這次也沒有給小竹子任何的銀錢幫助,“一切自己想辦法,隻要不違了咱們竹林會的宗旨便好。”這是義父給他的最後囑咐。
其實錢不是問題,小竹子現在手裏的錢不多,但就目前要做的幾件事情來說足夠用了。櫃坊即將開業,已經成了把頭的徐賭頭幾乎不吃飯也不睡覺,全力以赴地要把這個事業做到最好,小竹子每天都詢問進度,最近卻不再過問了,他覺得義父在信裏說的一句話很對,那就是“用人不疑”。蕭慶海一直在暗中觀察這個新上任的把頭,他可不大放心這個人,小竹子笑話他有些多疑,“還是小心些才好!”蕭慶海總是這樣迴答他。
銀錢現在夠用,但小竹子明顯感覺缺乏人手。寧長鬆現在要幫他解決這個困難,因為他知道京城中埋伏著一支相當隱秘的隊伍,他決定替小竹子把這三百人拉到竹林會的門下。
跟蹤幾日了,現在能夠確定費爺就是那個之前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的費八,但居移氣、養移體,如今的費八早就不再是之前的那個愣頭愣腦的費八愣子了,他有三百個兇悍又專業的手下,這是一股相當大的力量,憑他寧長鬆十多年前的一點威望,在如今的費八麵前究竟還能有多大的影響,寧長鬆心裏一點底氣也沒有。
“大哥,當年要不是你拚了自己性命違抗軍令把十幾個兄弟放了迴來,咱們現在骨頭也爛得尋不到了!”
寧長鬆聽費八這樣表白,心裏也是一陣轟熱。兩個人正坐在梁家酒肆裏,整個二樓一位客人也沒有,費八隻說了一句“都下去”,眨眼之間所有在二樓喝酒的客人都乖巧地走掉了。
費八從懷裏取出一塊巴掌大小的骨牌給小二,讓他去尋幾個人來。寧長鬆剛開始喝第二壺酒的時候,兩個人沉重的腳步聲但從樓梯上傳來,聽聲音,便知道這兩個人的心情相當急切。
沒錯!這兩個人全是跟費八一同逃迴來的軍漢。他們凝神寧長鬆良久,大喝一聲撲上來抱住寧長鬆,霎時三個人的臉上全是奔湧的淚水,直到費八強行將三人分開,寧長鬆才覺得唿吸順暢起來,兩位兄弟的雙臂仍然有力,他們跟費八一樣,穿著綢衫,但都留著滿臉的大胡子,這簡直成了他們的一個標誌。
一個時辰內,又有四個人來到這裏,寧長鬆不得不再次經曆剛才的場麵,但他沒有那麽多的眼淚了,更多的是朗聲大笑。
“大哥,當初一同逃出來的十六位兄弟,隻剩下我們七個了。有四個兄弟死在了逃亡的路上,當時他們已經身負重傷,沒能救治過來。還有兩個是這些年病死的,如果不是身上都有舊傷,他們都可以跟咱們一樣,到現在也好好地活著呢!”
“還有三個呢?”寧長鬆望著費八,他隱約猜到了。
“他們……都死在京城了,全都是……戰死的,沒有一個是熊包,沒有給大哥你,也沒有給咱們這幫兄弟丟臉!”
“戰死的……”
綽號叫“疤臉”的剛要插嘴,費八使了個眼色,“大哥,這些事情以後再給你細說,咱們先坐下喝酒,也聽大哥給我們兄弟幾個講講這些年的經曆。”
寧長鬆歎了口氣,伸手讓幾個人都坐下,臉色變得沉鬱起來,他開始講述這十多年的經曆,唯獨沒有提到最近的事情,也就是他加入竹林會的事。
“寧大哥,你要先摸摸那幫兄弟的底,畢竟你們已經十多年沒在一起了,這個組織我大略地知道一些情況,還是不要急於求成的好。”這是小竹子給他的建議。
“大哥,你把老子娘一個人放在老家,隻身來到這裏,是有什麽事情要做麽?”費八聽完了寧長鬆的經曆,並沒有繼續追問細節,而是節外生枝地問了這麽一句,寧長鬆環視了一圈,見六個人都在看著他,目光中少了些剛才的熱情,多了幾絲探詢。
“唉!你們都知道我的。自從黃河發了那次大水,家裏的田地半畝也沒剩下,加上老父親病故,我這才離開禁軍。”他喝了杯酒,接著道:“我也是在一次血戰後偷偷離開的。你們知道我的老家其實是南京的,母親心念故土,幾次央求我帶她迴南方。這次迴去倒真的見到了幾十年的親人呢,南方不像咱們這邊,定鼎以來人丁倒比咱們北方興旺得多,生活也比這邊強許多。”
“大哥怎麽又到北邊來了?”疤臉問道。
“我除了有些氣力,身無長物,也不能總是白吃人家的,隻好替人出氣力。這次來汴梁到是做了個保鏢的活計,幫著一家親戚送些貨物到這裏來,哪知就在街上見到了他!”說完指了一下費八。
“費大哥的背影幾十年也不變的,走起路來那麽一晃一晃地,倒是好認得很。”疤臉附和著。
“開始的時候我還不大相信,這都十多年了,沒想到這愣子兄弟竟然……”
“哈哈哈,大哥,我還活著呢,比咱們從前活得更加自在!”
盡管他已經在這裏坐了兩個時辰,小二也已經幫他把第三壺新茶送上來,但他還不打算離開。
他現在呆著的這家酒肆並不如何出眾,簡直算得上有些寒酸,不論是裝飾還是飲食連二流也還差得遠。梁家酒肆在汴梁城西門大梁門外的梁門大街上,梁門大街東西走向,梁家酒肆就在大街的北側,距離大梁門不過幾百丈遠近,凡是進出汴梁城的人,都要從它的前麵經過。汴梁城中最繁華的要屬東廂,本地人稱之為左廂,一切你能想得到的享樂都要往東麵去尋,當然,除非你手中有大把的銀子,否則那裏是去不得的。
西廂門,也就是大梁門平日裏進出的都是些平民百姓。他們或者擔著擔子,或者趕著驢車牛車,也或者推著一個吱呀作響的獨輪車子來往於這裏,把自己辛勤勞作的果實送進城裏去,不過是些鮮果、糧食或者飼養的家畜家禽。它們被換成微薄的銅錢或者交換來一些布料、食鹽,當然還有些藥物。當這些人離開大梁門的時候,後背是濕透了的,他們需要咬著牙才能離開,腳步沉重,雙目無光。
受些委屈都是最輕的,被人欺騙也是常見的。沒有哪種悲傷是一杯烈酒不能治愈的,而梁家酒肆的飯食雖然一般,但他們家的燒刀子真是好東西,因為所有來過他們家的人都知道,這燒刀子都是西北苦寒之地生長出來的燕麥所釀,燕麥在幹旱的熏蒸下,在鹽堿的浸泡中得到了生命的力量,用它釀製的白酒,可以給飽經苦難的人以精神的慰藉,給肉體帶來麵對艱難的勇氣。
費八決定離開了。他是這裏的常客,也是最尊貴的客人,自從他脫離了禁軍,輾轉來到汴梁之後,這裏就成了他常來的地方,這樣說其實也不準確,這裏是他的家。
費八自小就沒有家,七年前這裏就成了他唯一的家,而他一直住的“久住曹三”不過是他睡覺的地方,隻要他醒了,梁家酒肆就是他的方向。
“費爺,您老走啦!”小二一邊收拾他剛才的桌子,一邊跟他打招唿。費八隻擺一下手,這張桌子是為他永久預留的,不管客人有多少,這張桌子即便空著也沒有人敢來坐下。
費八在這裏名氣很大,即使在汴梁城裏,沒聽到過費八名字的人也不多,包括四公子也都曉得他的厲害。
費八懶洋洋地向給他問候的人迴禮,臉上沒有一絲表情。今天看來是沒有什麽生意了,他決定去一趟大相國寺,找自己的和尚棋友去下兩盤棋來打發時間。
大相國寺在禦街上,從西門外走到那裏要大半個時辰。費八仍然顯得懶洋洋在,他一邊走一邊把著扇子,前胸黑乎乎的胸毛有寸來長,但他毫不在意,喝進去的兩斤燒刀子正在後背上發散出來,他渾身都散發出一陣陣酒氣,但沒有哪個人敢在他麵前為此皺一下眉頭,不是因為怕他,而是尊敬他的名聲。
進了大梁門,守門的二十多個廂兵都爭先恐後地給他問候。費八知道這些人的辛苦,他想從懷裏掏出些東西來給他們去喝酒,但摸了半天才想起來今天並沒有帶錢。
“下了職去梁家喝杯燒刀子,跟小二說我請的,隻管喝足才得迴去。”聽了他的話,二十多個廂兵齊聲笑了起來。
進了城,人就多起來,因為自小就生長在廣袤的西北,費八現在仍不習慣在人多的地方呆著,熙熙攘攘的人群讓他頭疼。沒走出多遠,費八就發覺有人在跟著他。
肯定不是生意,因為找他談生意的人都知道他在哪裏談,沒有人敢把他堵在街麵上說這個事情的。他轉過一個街角,等了半晌那人卻沒有跟上來。費八不著急,扇子搖得唿啦唿啦地響,這個聲音一丈外也聽得見,但跟著他的人並未現身。
“費爺!”
費八的耳力很好,在西北做禁軍的時候,晚上二三十丈遠的野兔他都聽得見。聲音很熟悉,但記憶裏的東西太多了,他一時判斷不出來。
“費爺?”聲音裏多了些調侃。
“費八愣子!”
這不是個名字,這是他的外號,不過如今在汴梁城中沒有幾個人知道,就算有人知道,也沒有人敢當著他的麵這樣喊他。
費八不等了,他轉過街角,對麵一個漢子雙手抱胸站在那裏,臉上全是笑容,很真誠的笑容。
“你那一臉的大胡子哪裏去了?”費八問道,“你現在看上去白白淨淨,像個娘子。”
“費八愣子,你敢這樣跟老子講話!”那人邊說邊衝了上來,他雙臂直上直下砸向費八的頭。
費八猶豫了一下,隻好硬起頭皮來接招。這是一條很僻靜巷子,因此巷子很窄,那人手腳迅捷異常,招式大開大合,並不時唿喝有聲,費八覺得自己越來越難以支撐,隻好也大喝一聲,使全力與對手相搏。再鬥了盞茶時分,那人雙掌快如閃電,一上一下擊向費八胸腹兩處,費八再也無法招架,身子向後縱出。
“教頭,十多年了,功夫比之前更加精純,小人佩服!”
寧長鬆笑了兩聲,眼中放出滿意的光來,“費八愣子,你功夫長進不少啊,剛才你讓著我,當我不知道!”
兩個人對視半晌,突然抱在一起,“寧大哥,我以為……以為你死在那邊啦!”
費八是寧長鬆西北當兵時的手下,當時寧長鬆乃是一個屯軍的教頭,手下三百人,幾年時間跟西夏打過幾場惡仗,死傷十之七八。最後一次更是幾乎全軍覆沒,隻剩下十幾個漢子,均帶著傷。
那天傍晚,輕雪漫天,死去的兄弟個個倒伏在起伏的西北草原上。寧長鬆手中拄著半截槍杆,目光中全是悲愴,他身邊的戰馬發出垂死的哀鳴。費八將一柄帶血的彎刀遞給寧長鬆,寧長鬆仰天長嘯,一刀割斷了戰馬的咽喉,十幾個人圍著他,個個淚如雨下。
寧長鬆用槍頭指向東方,告訴十幾個存活下來的兄弟:“每人收拾兩個包裹,帶足了水,向東隻管走,不要再迴來了!”
“大哥,你怎麽辦?”
“總要有人迴去交差。記住!你們都死了,改名換姓,好好活下去,再也不許見家人,無論你們多相信他們,也不要見他們!”按宋製,禁軍兵士如果擅自離隊,全家當斬,最輕的也要充為軍奴。
費八沒有迴家,一路上,十幾個人活下來的隻剩下了九個人。費八留在了汴梁城,他隻住在西門邊上,十多年來,每次見到偷偷跑迴來的兵士,他都會告訴他們要怎麽做才保得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於是,費八建立了一支相當秘密的軍隊,人數一直保持在三百人左右,這就是寧長鬆當年能夠領導的最大軍隊,一屯人。費八在帝國的中心埋藏下了一支隊伍,這是名副其實的軍隊,因為這些人都經曆了九死一生,死亡是他們最不懼怕的,他們活著的唯一原因是兄弟義氣。在費八的周密部署下,這些人都積攢下了大筆的財富,他們通過相當隱秘的渠道將錢分送到那些戰死疆場的將士家人手中。
費八最多時間想起來的人不是父母,他們早已經故去,在他從死人堆裏爬出來之前他們就離開了這個世界。他最多想起來的是讓他獲得新生的寧長鬆,他永遠也忘記不了那個下著輕雪的傍晚,還有遍地的屍體。
“大哥,我找好多人打聽你的消息,但他們都說你已經戰死啦!”
“你們離開之後,我迴去報告消息。但……”
他堅持自己迴去,是為了讓那些活著的兄弟有更大的安全。但他卻因為沒能完成交給任務受到了嚴厲的處罰。他被降為最下等的士兵,並且終身不能夠再離開那裏,那裏將成為他的生命歸宿之地。於是在一次同樣慘烈的戰役後,這個曾經的教頭偷偷的離開了。
他原以為可以見到父母和他們的笑臉,甚至有可能見到祖父呢。哪知在家鄉找到了唯一活著的親人,滿身重病的母親,母親告訴他一場大水幾乎帶走了一切。兒子帶著她隱姓埋名地活下去。當他帶著老人南下的時候,遇到了三個小夥子,其中一人是江南竹林會的公子,他叫小竹子。
寧長鬆半生過得都是征戰生活,他過不了平靜的生活。但是戰鬥總要有意義,要能夠換來價值,當他苦戰於疆場時,他的父親、姐姐、姑姑卻病餓而死,沒有人為他的付出感到難過。
他毅然地放棄了送母親迴故鄉的想法,而是直接去了竹林村。他在那裏呆了一個月,恰好遇到了迴來送消息的蕭慶海,在蕭慶海的引見下,他見到了小竹子的父親黃彥升。
於是他決定加入竹林會,他可以放心地離開母親了,因為新建的竹林村是一個大家庭,母親在那裏過得安全、快樂並且心滿意足。甚至當他決定跟蕭慶海返迴汴梁時,母親都沒有出村來送他。
他這次北上迴汴梁,有一個任務在身。
黃長老告訴他,京城裏有一個勢力龐大的潛伏組織,是個準軍事組織,他們個個能征善戰又義氣相投,這個組織的頭領叫費八,人人都稱他為費八爺。
寧長鬆猜測,這位八爺一定就是費八愣子。他猜對了。
按照黃彥升精心擬定的計劃,小竹子將長時間留在京城中,作為竹林會的一個棋子潛伏下來,而且為了幫助他站穩腳跟,黃彥升給小竹子派來了許多的人手,除了近期一直跟隨小竹子的沐南天、蕭慶海兩人被他派迴京城外,原來與小竹子相熟的錢掌櫃也一同北上。
寧長鬆聽說了此事,主動申請也想與小竹子出力,黃彥升甚為高興,當時就應允了。
錢掌櫃給小竹子帶來了義父的密信,小竹子讀過之後不禁為義父的想法暗暗叫絕,以前竹林會在麵對雲機社時總是處於守勢,被動等著對手出招,往往錯失了許多的好機會不說,還容易被人家趁虛而入,終於功敗垂成。
黃彥升並沒有讓小竹子具體怎麽做,而是為他指出了幾個大的方向,讓小竹子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和麵臨的現實情況隨機而定。竹林會向來以清貧自守,這次也沒有給小竹子任何的銀錢幫助,“一切自己想辦法,隻要不違了咱們竹林會的宗旨便好。”這是義父給他的最後囑咐。
其實錢不是問題,小竹子現在手裏的錢不多,但就目前要做的幾件事情來說足夠用了。櫃坊即將開業,已經成了把頭的徐賭頭幾乎不吃飯也不睡覺,全力以赴地要把這個事業做到最好,小竹子每天都詢問進度,最近卻不再過問了,他覺得義父在信裏說的一句話很對,那就是“用人不疑”。蕭慶海一直在暗中觀察這個新上任的把頭,他可不大放心這個人,小竹子笑話他有些多疑,“還是小心些才好!”蕭慶海總是這樣迴答他。
銀錢現在夠用,但小竹子明顯感覺缺乏人手。寧長鬆現在要幫他解決這個困難,因為他知道京城中埋伏著一支相當隱秘的隊伍,他決定替小竹子把這三百人拉到竹林會的門下。
跟蹤幾日了,現在能夠確定費爺就是那個之前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的費八,但居移氣、養移體,如今的費八早就不再是之前的那個愣頭愣腦的費八愣子了,他有三百個兇悍又專業的手下,這是一股相當大的力量,憑他寧長鬆十多年前的一點威望,在如今的費八麵前究竟還能有多大的影響,寧長鬆心裏一點底氣也沒有。
“大哥,當年要不是你拚了自己性命違抗軍令把十幾個兄弟放了迴來,咱們現在骨頭也爛得尋不到了!”
寧長鬆聽費八這樣表白,心裏也是一陣轟熱。兩個人正坐在梁家酒肆裏,整個二樓一位客人也沒有,費八隻說了一句“都下去”,眨眼之間所有在二樓喝酒的客人都乖巧地走掉了。
費八從懷裏取出一塊巴掌大小的骨牌給小二,讓他去尋幾個人來。寧長鬆剛開始喝第二壺酒的時候,兩個人沉重的腳步聲但從樓梯上傳來,聽聲音,便知道這兩個人的心情相當急切。
沒錯!這兩個人全是跟費八一同逃迴來的軍漢。他們凝神寧長鬆良久,大喝一聲撲上來抱住寧長鬆,霎時三個人的臉上全是奔湧的淚水,直到費八強行將三人分開,寧長鬆才覺得唿吸順暢起來,兩位兄弟的雙臂仍然有力,他們跟費八一樣,穿著綢衫,但都留著滿臉的大胡子,這簡直成了他們的一個標誌。
一個時辰內,又有四個人來到這裏,寧長鬆不得不再次經曆剛才的場麵,但他沒有那麽多的眼淚了,更多的是朗聲大笑。
“大哥,當初一同逃出來的十六位兄弟,隻剩下我們七個了。有四個兄弟死在了逃亡的路上,當時他們已經身負重傷,沒能救治過來。還有兩個是這些年病死的,如果不是身上都有舊傷,他們都可以跟咱們一樣,到現在也好好地活著呢!”
“還有三個呢?”寧長鬆望著費八,他隱約猜到了。
“他們……都死在京城了,全都是……戰死的,沒有一個是熊包,沒有給大哥你,也沒有給咱們這幫兄弟丟臉!”
“戰死的……”
綽號叫“疤臉”的剛要插嘴,費八使了個眼色,“大哥,這些事情以後再給你細說,咱們先坐下喝酒,也聽大哥給我們兄弟幾個講講這些年的經曆。”
寧長鬆歎了口氣,伸手讓幾個人都坐下,臉色變得沉鬱起來,他開始講述這十多年的經曆,唯獨沒有提到最近的事情,也就是他加入竹林會的事。
“寧大哥,你要先摸摸那幫兄弟的底,畢竟你們已經十多年沒在一起了,這個組織我大略地知道一些情況,還是不要急於求成的好。”這是小竹子給他的建議。
“大哥,你把老子娘一個人放在老家,隻身來到這裏,是有什麽事情要做麽?”費八聽完了寧長鬆的經曆,並沒有繼續追問細節,而是節外生枝地問了這麽一句,寧長鬆環視了一圈,見六個人都在看著他,目光中少了些剛才的熱情,多了幾絲探詢。
“唉!你們都知道我的。自從黃河發了那次大水,家裏的田地半畝也沒剩下,加上老父親病故,我這才離開禁軍。”他喝了杯酒,接著道:“我也是在一次血戰後偷偷離開的。你們知道我的老家其實是南京的,母親心念故土,幾次央求我帶她迴南方。這次迴去倒真的見到了幾十年的親人呢,南方不像咱們這邊,定鼎以來人丁倒比咱們北方興旺得多,生活也比這邊強許多。”
“大哥怎麽又到北邊來了?”疤臉問道。
“我除了有些氣力,身無長物,也不能總是白吃人家的,隻好替人出氣力。這次來汴梁到是做了個保鏢的活計,幫著一家親戚送些貨物到這裏來,哪知就在街上見到了他!”說完指了一下費八。
“費大哥的背影幾十年也不變的,走起路來那麽一晃一晃地,倒是好認得很。”疤臉附和著。
“開始的時候我還不大相信,這都十多年了,沒想到這愣子兄弟竟然……”
“哈哈哈,大哥,我還活著呢,比咱們從前活得更加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