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男子看向李蓮花的目光變得更加警惕,他眉頭緊鎖,語氣帶著幾分試探道:“你究竟是誰?”
“我是誰不重要,隻是他們設局用趙公公的死牽連了我的一位朋友。他被抓到了皇城司內獄之中。”
李蓮花神色坦然的迴視那男子道:“相信我,我與你的目的是一樣的,都是為了找出害死趙公公的幕後之人。”
那男子猶豫了一下,皺眉道:“我憑什麽信你?”
“憑你現在沒有選擇。”笛飛聲不耐煩的冷冷的出聲道:“廢話那麽多做什麽,你身上要是有能指證趙公公與丞相往來的證據,我現在一刀殺了你,直接拿走便是。你要是再囉嗦,本座可就直接動手了。”
那男子看著笛飛聲那張冷峻的臉忍不住瑟縮了一下,他沉默了好一會,又緩緩抬眸瞧了李蓮花一眼。
李蓮花朝他露出個溫和的笑來
那男子驀然歎了口氣輕聲道來:“我叫chen俞安,與文郎是同鄉。六年前,我家鄉遭遇旱災,田地顆粒無收,百姓流離失所。我與母親不得已變賣家產,一同入京謀生。誰知我們人生地不熟,剛入京就被騙去了所有家財。母親本就體弱,經此打擊,沒幾日就……鬱鬱而終。”
他說到這裏,聲音微微顫抖,眼中閃過一絲痛苦之色:“就在我幾乎走投無路的時候,我遇到了文郎。那是我並不知道文郎的身份。在京城這種地方,無權無勢的話,根本沒辦法生存。”
陳俞安說到此處頓了一頓,露出一絲苦笑來:“但若有權有勢的話,那京城就是最好的地方。”
“所以你跟了趙公公?”李蓮花道
陳俞安點了點頭,神情複雜:“不錯,文郎隻不過因為我未改掉的鄉音多看了我兩眼,就自然有人將我買了迴去,送給了文郎。”
他低下頭,聲音漸漸低沉:“起初,我自然是不願意的,可文郎並沒有強迫我也沒有看輕我。他隻同我說,他在宮中當差,不常迴來,若我願意,可以待在他府上,隻是住著,等他迴來的時候和他用家鄉話說說話就行了。”
“文郎對我真的是極好的,他知道我鍾情於字畫,就給我買珍貴的字畫古玩,知道我愛撫琴就費勁心思給我尋來上好的古琴。那時我隻知道他在宮裏當差,卻不知道他是在皇上身邊當差。”
陳俞安說到此處聲音忽然一頓,臉上的神情也變得凝重起來:“直到一個多月前,文郎有一日突然從宮中迴來。那一日他本該在宮中當差,卻神色慌張地匆匆迴來。他交予我幾封信件,交代我一定要將此信妥善保管。那日他非常慌張,我詢問他何事,他卻不說,隻是反複叮囑我,這些信件關乎他的性命,絕不能落入他人之手。”
“當時我非常害怕,我根本不清楚發生了什麽。”陳俞安的聲音微微顫抖,眼中閃過一絲慌亂,“我隻是聽文郎的話,將信件仔細地收好。自那之後,我忐忑了好些天,總覺得有什麽大事要發生。可又過了好些日子,似乎並沒有任何事情發生,文郎也照常去宮中當差,我便漸漸放下了心。”
“直到三日前,我獨自在屋子裏寫字賞畫,突然聽見主院那邊傳來打砸聲,還有人的喊叫聲。我心中一緊,立刻意識到事情不對,我根本沒有猶豫的時間,立刻就躲進了密室。”
李蓮花看了陳俞安一眼,他當時應當確實躲藏的很是匆忙,連水和食物都未曾準備。這才導致他躲進去三日,水米未進。虛弱到昏倒在密室之中。
“我當時想著,等躲過這一時,等文郎迴來了,便會來密室尋我。”陳俞安的聲音漸漸低了下來,眼中閃過一絲苦澀:“但我錯了。我等了兩日,文郎也沒迴來。我心中隱隱已經猜到,文郎或許已經出了事。”
李蓮花微微傾身,語氣溫和道:“所以你打開了趙公公交給你的信?”
陳俞安聞言,抬眸瞧了李蓮花一眼,心裏詫異這人為何總能猜中他的心思。
“不錯,我打開了文郎交托給我的信。”
李蓮花有些好奇道:“你在裏麵發現了什麽?”
陳俞安眉頭微蹙,神色有些茫然:“我並未發現什麽,這些信件看起來並無特別之處,甚至讓我懷疑自己是否多心了。”
他說完,看了李蓮花一眼,神色猶豫了一下,最終從懷裏摸出了幾封信件,遞了過去:“這幾封就是文郎那日交托給我的信件。裏麵大多是文郎所記錄的一些雜亂無章的事情,我在密室時曾仔細翻看過,卻始終看不出其中有何不尋常來。”
李蓮花拿過信件,隨手抽出其中幾封目光在信紙上迅速掃過,隨即微微皺眉:“這信裏的內容著實古怪,行文敘事毫無條理,雜亂不堪。而且看信中筆跡,有些錯筆位置甚是刻意,像是有意而為之。”
“這可就有意思了。”笛飛聲雙手抱胸,斜睨了一眼李蓮花手中的信,嘴角微微上揚,帶著幾分玩味道:“你說這會不會跟采蓮莊獅魂的字畫一樣,是要與別的信件一起疊加起來看才能看出其中端倪?”
李蓮花聞言,走到一旁的木桌前,動手將幾封信一一疊放上去,再放到燭火處看了看信上的內容,他反複調整信件順序與角度,如此這般試了幾次,卻始終不對。
“陳公子,”李蓮花放下手中的信件,轉頭看向陳俞安:“不知趙公公將此信交予你時,可有說過什麽讓你覺得特別的話?”
“特別的話?”陳俞安皺眉:“文郎那日坐立不安,他隻與我反複交代,要將此信妥善保管,其他的倒是沒再說什麽。”
陳俞安說到此處頓了頓,忽然像是想起了什麽,眼中閃過一絲遲疑:“不過……那日他甚是反常,平日裏他不喜音律,那日他突然取出我的無聊時譜的一首小曲,坐在房內研究了許久。”
“曲譜?”李蓮花與笛飛聲相互對視了一眼:“陳公子,你所說的那首小曲可還在?”
“我是誰不重要,隻是他們設局用趙公公的死牽連了我的一位朋友。他被抓到了皇城司內獄之中。”
李蓮花神色坦然的迴視那男子道:“相信我,我與你的目的是一樣的,都是為了找出害死趙公公的幕後之人。”
那男子猶豫了一下,皺眉道:“我憑什麽信你?”
“憑你現在沒有選擇。”笛飛聲不耐煩的冷冷的出聲道:“廢話那麽多做什麽,你身上要是有能指證趙公公與丞相往來的證據,我現在一刀殺了你,直接拿走便是。你要是再囉嗦,本座可就直接動手了。”
那男子看著笛飛聲那張冷峻的臉忍不住瑟縮了一下,他沉默了好一會,又緩緩抬眸瞧了李蓮花一眼。
李蓮花朝他露出個溫和的笑來
那男子驀然歎了口氣輕聲道來:“我叫chen俞安,與文郎是同鄉。六年前,我家鄉遭遇旱災,田地顆粒無收,百姓流離失所。我與母親不得已變賣家產,一同入京謀生。誰知我們人生地不熟,剛入京就被騙去了所有家財。母親本就體弱,經此打擊,沒幾日就……鬱鬱而終。”
他說到這裏,聲音微微顫抖,眼中閃過一絲痛苦之色:“就在我幾乎走投無路的時候,我遇到了文郎。那是我並不知道文郎的身份。在京城這種地方,無權無勢的話,根本沒辦法生存。”
陳俞安說到此處頓了一頓,露出一絲苦笑來:“但若有權有勢的話,那京城就是最好的地方。”
“所以你跟了趙公公?”李蓮花道
陳俞安點了點頭,神情複雜:“不錯,文郎隻不過因為我未改掉的鄉音多看了我兩眼,就自然有人將我買了迴去,送給了文郎。”
他低下頭,聲音漸漸低沉:“起初,我自然是不願意的,可文郎並沒有強迫我也沒有看輕我。他隻同我說,他在宮中當差,不常迴來,若我願意,可以待在他府上,隻是住著,等他迴來的時候和他用家鄉話說說話就行了。”
“文郎對我真的是極好的,他知道我鍾情於字畫,就給我買珍貴的字畫古玩,知道我愛撫琴就費勁心思給我尋來上好的古琴。那時我隻知道他在宮裏當差,卻不知道他是在皇上身邊當差。”
陳俞安說到此處聲音忽然一頓,臉上的神情也變得凝重起來:“直到一個多月前,文郎有一日突然從宮中迴來。那一日他本該在宮中當差,卻神色慌張地匆匆迴來。他交予我幾封信件,交代我一定要將此信妥善保管。那日他非常慌張,我詢問他何事,他卻不說,隻是反複叮囑我,這些信件關乎他的性命,絕不能落入他人之手。”
“當時我非常害怕,我根本不清楚發生了什麽。”陳俞安的聲音微微顫抖,眼中閃過一絲慌亂,“我隻是聽文郎的話,將信件仔細地收好。自那之後,我忐忑了好些天,總覺得有什麽大事要發生。可又過了好些日子,似乎並沒有任何事情發生,文郎也照常去宮中當差,我便漸漸放下了心。”
“直到三日前,我獨自在屋子裏寫字賞畫,突然聽見主院那邊傳來打砸聲,還有人的喊叫聲。我心中一緊,立刻意識到事情不對,我根本沒有猶豫的時間,立刻就躲進了密室。”
李蓮花看了陳俞安一眼,他當時應當確實躲藏的很是匆忙,連水和食物都未曾準備。這才導致他躲進去三日,水米未進。虛弱到昏倒在密室之中。
“我當時想著,等躲過這一時,等文郎迴來了,便會來密室尋我。”陳俞安的聲音漸漸低了下來,眼中閃過一絲苦澀:“但我錯了。我等了兩日,文郎也沒迴來。我心中隱隱已經猜到,文郎或許已經出了事。”
李蓮花微微傾身,語氣溫和道:“所以你打開了趙公公交給你的信?”
陳俞安聞言,抬眸瞧了李蓮花一眼,心裏詫異這人為何總能猜中他的心思。
“不錯,我打開了文郎交托給我的信。”
李蓮花有些好奇道:“你在裏麵發現了什麽?”
陳俞安眉頭微蹙,神色有些茫然:“我並未發現什麽,這些信件看起來並無特別之處,甚至讓我懷疑自己是否多心了。”
他說完,看了李蓮花一眼,神色猶豫了一下,最終從懷裏摸出了幾封信件,遞了過去:“這幾封就是文郎那日交托給我的信件。裏麵大多是文郎所記錄的一些雜亂無章的事情,我在密室時曾仔細翻看過,卻始終看不出其中有何不尋常來。”
李蓮花拿過信件,隨手抽出其中幾封目光在信紙上迅速掃過,隨即微微皺眉:“這信裏的內容著實古怪,行文敘事毫無條理,雜亂不堪。而且看信中筆跡,有些錯筆位置甚是刻意,像是有意而為之。”
“這可就有意思了。”笛飛聲雙手抱胸,斜睨了一眼李蓮花手中的信,嘴角微微上揚,帶著幾分玩味道:“你說這會不會跟采蓮莊獅魂的字畫一樣,是要與別的信件一起疊加起來看才能看出其中端倪?”
李蓮花聞言,走到一旁的木桌前,動手將幾封信一一疊放上去,再放到燭火處看了看信上的內容,他反複調整信件順序與角度,如此這般試了幾次,卻始終不對。
“陳公子,”李蓮花放下手中的信件,轉頭看向陳俞安:“不知趙公公將此信交予你時,可有說過什麽讓你覺得特別的話?”
“特別的話?”陳俞安皺眉:“文郎那日坐立不安,他隻與我反複交代,要將此信妥善保管,其他的倒是沒再說什麽。”
陳俞安說到此處頓了頓,忽然像是想起了什麽,眼中閃過一絲遲疑:“不過……那日他甚是反常,平日裏他不喜音律,那日他突然取出我的無聊時譜的一首小曲,坐在房內研究了許久。”
“曲譜?”李蓮花與笛飛聲相互對視了一眼:“陳公子,你所說的那首小曲可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