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成剛想往前走,秦正忽然拉住了他,然後對著他搖了搖頭,示意不要說話。
前麵不遠處,一眼可以看到兩個人,他們的穿著看起來應該是京都驛的人,遠遠看去,兩人跪在地上,似乎在低頭說著什麽?
“他們?”阿成仔細看了一下這才發現,原來那兩個人竟然已經死了,隻不過因為屍體是跪著的姿勢,所以看上去仿佛是在彼此交談一樣。
秦正四處看了看,確定周邊沒有異常後,帶著阿成走了過去。
兩個死者麵部已經發灰,眼睛微閉著,眼角有血淚滲出來,最奇怪的是,他們的姿勢是一個懺悔的跪姿,並且他們的前胸口的衣服少了一大塊,上麵寫了一個血字,囚。
“這個,這個好像,好像!”阿成看著他們的樣子,皺緊了眉頭,他覺得有點熟悉,但是又想不起來在哪裏見過。
“這是傳說中冥國的謝罪。”秦正說話了。
“對,是,是那個傳說中的冥國的謝罪之法,我想起來了,當年李九畫死的時候,也是這樣的情景。當時曹少卿正是發現他的死亡方式是冥國的謝罪之法,才想到他可能和傳說中的冥國有關係,於是後來查到京都驛裏的主簿是冥國的沉迷者,最後找出了真相。”阿成頓時恍然大悟。
“傳說冥國是當年周邊十大古國的供奉國,當年冥國鼎盛的時候,大安的前國洛國和周邊的國家都對它俯首稱臣,每年都會派人朝拜獻禮。可惜冥國國王崇拜仙道,手段殘忍,最後把臣服之國逼得對其反叛,冥國落敗,從此消失。現在,冥國的詭異謝罪之法,怎麽會出現在這裏呢?”秦正補充了一下。
“我似乎明白了。”阿成突然眉毛揚了一下,看著秦正說道。
“什麽?”
“還記得我之前說的當時鄧明通他們來到京都驛的時候曾經和之前的老驛丞因為修建後院產生過糾紛,因為這後院本是一個將軍祠,老驛丞說如果打擾了將軍祠下麵的將軍鬼魂,會有詛咒出現。現在想起來,那個老驛丞說的將軍祠就是冥國當年修建紀念祠。後來大安建國,因為對冥國的排斥,所以便拆了將軍祠。”阿成說道。
“我之前聽家父說過,當年冥國曾經派過一名督查將常駐供奉國,這名督查將雖然是冥國人,但是對供奉國的百姓非常熱情,後來離開後,人們對他依然念念不忘,甚至在大安建國後,民間依然有他的傳說。莫非這個將軍祠也是指的這位督查將?”秦正想起了一件事情。
“這個我也是第一次聽說,不過這京都驛裏的老人會知道一些。對了,看到他們這兩個人的情況,讓我想起了之前的李九畫,他當時的情況也和他們差不多,眼睛流著血淚,隻不過李九畫的死亡姿勢是趴在畫桌上。”阿成說道。
“當時曹少卿查案的真相是什麽?你還記得嗎?”秦正沉思了一下問道。
“記得,說起來我對曹少卿的佩服就是那一次,當時鐵潘英已經鑒定了李九畫的死是意外,之所以眼角有淚是因為畫筆的顏料所致。但是曹少卿卻全然否決了這一點,但是他公布真相的時候,京兆伊也來人了,就在前麵的進門通關處,因為這個案子驚動了很多人,甚至有些老百姓還專門跑過來圍觀,所以當時的京都驛圍滿了人,曹少卿站在中間,將案件的真相一一還原給了現場的所有人……。”阿成說起了當日曹風的事情,看得出來,即使到現在,他依然激動不已。
鐵潘英的定案依據是李九畫死前的物證,也就是他麵前的畫作,那是一幅名為《哭笑圖》的畫作,上麵的內容很簡單,就是一個目光憂傷的男人站在一條河麵前,對麵是一座華麗的樓閣漂浮在空中。
根據鐵潘英對現場的鑒定,李九畫用的染料裏摻上了一種名為風靈散的藥粉,這種藥粉是一種禁藥,早先是一些道人為了修煉丹藥用的東西,後來發現裏麵的成分有毒,可以令人致幻。
李九畫的《苦笑圖》隻畫了一多半,便出事了,根據仵作對他的屍檢,加上現場的物證,最後鐵潘英確定李九畫是因為在作畫的時候,因為沒有把握住風靈散的量,所以中了風靈散的毒,最後意外而死。
曹風在入住李九畫的房間後遇到了李九畫的鬼魂求助,於是重新翻案,他對李九畫之前的畫作進行了鑒別,最後發現李九畫並不是第一次用風靈散,在他之前的一些畫作裏也有風靈散的染料,並且對於風靈散的購買表上,李九畫的風靈散也沒有超標,所以李九畫死於風靈散的直接證據並不能算直接證據。
推翻了風靈散是李九畫致死的原因後,曹風發現李九畫的死亡姿勢也有問題,按照現場的情況看,如果李九畫的死看上去似乎是是因為中毒後體力不支,整個人栽到眼前的的,所以巨大的衝擊力讓他手裏的畫筆直接刺入到了心口,但是因為他倒地的緣故,畫筆前段也刺入了他的胸口,導致最後身亡。
於是,在眾目睽睽下,仵作按照曹風的要求,將已經安葬的李九畫開棺驗屍,最後發現了卡在李九畫胸口位置上畫筆尖端。根據傷口對比,最後曹風查到了給李九畫下毒的人就是他們京都驛的主簿。
“當時曹大人氣勢如虹,最後說出真相後,所有人都被震驚了,當兇手交待了一切後,人們對曹少卿的佩服不禁全場叫好拍手。不過當時有幾個人看上去不太高興。”阿成說道。
“鄧明通?”秦正脫口說道。
“你怎麽會知道?”阿成意外地看了下秦正。
“很簡單,之前鐵潘英來這邊的斷案想來沒那麽簡單,確切的說,鐵潘英的到來就是為了讓這京都驛平靜如水,但是曹風的出現卻讓它掀起了風浪,一個主管京都要脈的地方,主簿殺人,動機是什麽?想來肯定不會是一起簡單的命案。”秦正歎然說道。
前麵不遠處,一眼可以看到兩個人,他們的穿著看起來應該是京都驛的人,遠遠看去,兩人跪在地上,似乎在低頭說著什麽?
“他們?”阿成仔細看了一下這才發現,原來那兩個人竟然已經死了,隻不過因為屍體是跪著的姿勢,所以看上去仿佛是在彼此交談一樣。
秦正四處看了看,確定周邊沒有異常後,帶著阿成走了過去。
兩個死者麵部已經發灰,眼睛微閉著,眼角有血淚滲出來,最奇怪的是,他們的姿勢是一個懺悔的跪姿,並且他們的前胸口的衣服少了一大塊,上麵寫了一個血字,囚。
“這個,這個好像,好像!”阿成看著他們的樣子,皺緊了眉頭,他覺得有點熟悉,但是又想不起來在哪裏見過。
“這是傳說中冥國的謝罪。”秦正說話了。
“對,是,是那個傳說中的冥國的謝罪之法,我想起來了,當年李九畫死的時候,也是這樣的情景。當時曹少卿正是發現他的死亡方式是冥國的謝罪之法,才想到他可能和傳說中的冥國有關係,於是後來查到京都驛裏的主簿是冥國的沉迷者,最後找出了真相。”阿成頓時恍然大悟。
“傳說冥國是當年周邊十大古國的供奉國,當年冥國鼎盛的時候,大安的前國洛國和周邊的國家都對它俯首稱臣,每年都會派人朝拜獻禮。可惜冥國國王崇拜仙道,手段殘忍,最後把臣服之國逼得對其反叛,冥國落敗,從此消失。現在,冥國的詭異謝罪之法,怎麽會出現在這裏呢?”秦正補充了一下。
“我似乎明白了。”阿成突然眉毛揚了一下,看著秦正說道。
“什麽?”
“還記得我之前說的當時鄧明通他們來到京都驛的時候曾經和之前的老驛丞因為修建後院產生過糾紛,因為這後院本是一個將軍祠,老驛丞說如果打擾了將軍祠下麵的將軍鬼魂,會有詛咒出現。現在想起來,那個老驛丞說的將軍祠就是冥國當年修建紀念祠。後來大安建國,因為對冥國的排斥,所以便拆了將軍祠。”阿成說道。
“我之前聽家父說過,當年冥國曾經派過一名督查將常駐供奉國,這名督查將雖然是冥國人,但是對供奉國的百姓非常熱情,後來離開後,人們對他依然念念不忘,甚至在大安建國後,民間依然有他的傳說。莫非這個將軍祠也是指的這位督查將?”秦正想起了一件事情。
“這個我也是第一次聽說,不過這京都驛裏的老人會知道一些。對了,看到他們這兩個人的情況,讓我想起了之前的李九畫,他當時的情況也和他們差不多,眼睛流著血淚,隻不過李九畫的死亡姿勢是趴在畫桌上。”阿成說道。
“當時曹少卿查案的真相是什麽?你還記得嗎?”秦正沉思了一下問道。
“記得,說起來我對曹少卿的佩服就是那一次,當時鐵潘英已經鑒定了李九畫的死是意外,之所以眼角有淚是因為畫筆的顏料所致。但是曹少卿卻全然否決了這一點,但是他公布真相的時候,京兆伊也來人了,就在前麵的進門通關處,因為這個案子驚動了很多人,甚至有些老百姓還專門跑過來圍觀,所以當時的京都驛圍滿了人,曹少卿站在中間,將案件的真相一一還原給了現場的所有人……。”阿成說起了當日曹風的事情,看得出來,即使到現在,他依然激動不已。
鐵潘英的定案依據是李九畫死前的物證,也就是他麵前的畫作,那是一幅名為《哭笑圖》的畫作,上麵的內容很簡單,就是一個目光憂傷的男人站在一條河麵前,對麵是一座華麗的樓閣漂浮在空中。
根據鐵潘英對現場的鑒定,李九畫用的染料裏摻上了一種名為風靈散的藥粉,這種藥粉是一種禁藥,早先是一些道人為了修煉丹藥用的東西,後來發現裏麵的成分有毒,可以令人致幻。
李九畫的《苦笑圖》隻畫了一多半,便出事了,根據仵作對他的屍檢,加上現場的物證,最後鐵潘英確定李九畫是因為在作畫的時候,因為沒有把握住風靈散的量,所以中了風靈散的毒,最後意外而死。
曹風在入住李九畫的房間後遇到了李九畫的鬼魂求助,於是重新翻案,他對李九畫之前的畫作進行了鑒別,最後發現李九畫並不是第一次用風靈散,在他之前的一些畫作裏也有風靈散的染料,並且對於風靈散的購買表上,李九畫的風靈散也沒有超標,所以李九畫死於風靈散的直接證據並不能算直接證據。
推翻了風靈散是李九畫致死的原因後,曹風發現李九畫的死亡姿勢也有問題,按照現場的情況看,如果李九畫的死看上去似乎是是因為中毒後體力不支,整個人栽到眼前的的,所以巨大的衝擊力讓他手裏的畫筆直接刺入到了心口,但是因為他倒地的緣故,畫筆前段也刺入了他的胸口,導致最後身亡。
於是,在眾目睽睽下,仵作按照曹風的要求,將已經安葬的李九畫開棺驗屍,最後發現了卡在李九畫胸口位置上畫筆尖端。根據傷口對比,最後曹風查到了給李九畫下毒的人就是他們京都驛的主簿。
“當時曹大人氣勢如虹,最後說出真相後,所有人都被震驚了,當兇手交待了一切後,人們對曹少卿的佩服不禁全場叫好拍手。不過當時有幾個人看上去不太高興。”阿成說道。
“鄧明通?”秦正脫口說道。
“你怎麽會知道?”阿成意外地看了下秦正。
“很簡單,之前鐵潘英來這邊的斷案想來沒那麽簡單,確切的說,鐵潘英的到來就是為了讓這京都驛平靜如水,但是曹風的出現卻讓它掀起了風浪,一個主管京都要脈的地方,主簿殺人,動機是什麽?想來肯定不會是一起簡單的命案。”秦正歎然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