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詩會
亂世村長,我能召喚曆史名將 作者:七月上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個唐伯虎你認為如何?”曹浪忍不住對李白詢問。
李白笑道:“此人不僅才華出眾,更是會畫得一手好畫,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與你比起來呢?”曹浪好奇地詢問了一句。
李白一個唐朝詩人,唐伯虎一個明朝詩人,曆史上那是八竿子都打不著的兩個人,現在居然還湊到了一起。
李白頓了頓,然後才迴答道:“我勝伯虎三分才,他贏太白九分畫!”
“武藝我超他八分,商賈我弱他六成!”
麵對這個迴答,曹浪微微點頭。
唐伯虎確實是個詩人,但作詩這方麵確實是比不是李白的,不過畫畫確實是他比較精通,李白並不擅長。
然後武藝的話聽李白的意思是唐伯虎並不擅長,應該隻是一個普通人的水平,並不能像電影裏的唐伯虎那樣還會一招唐家霸王槍,殺得了奪命書生劍。
最後一句則是說明,唐伯虎此人經商有一定的水平,比較他的老爹就是商人。
“我想去見識一下此人!”曹浪捏了捏下巴突然對李白道。
麵對這個要求,李白點點頭:“這當然可以,那我就去直接叫他來!”
“不不不!”曹浪卻搖頭:“我想悄悄去看看,不想暴露我的身份。”
“這樣啊!”李白思索了一下:“剛好過兩日,他在家中舉辦詩會,便可以去...”
兩日後,曹浪換上了一身普通讀書人的青衫,頭戴方巾,手持折扇,儼然一副文雅書生的模樣。
李白則依舊是一襲白衣,飄逸灑脫。兩人一同前往唐府,參加唐伯虎舉辦的詩會。
本來唐家之前在廣海郡城定居,不過因為唐伯虎的老爹唐廣德被曹浪安排組建國營商會,所以前些日子才舉家搬遷了過來。
海州城的唐府位於繁華地段,府邸雖不算奢華,卻處處透著雅致。
門前兩株古槐樹鬱鬱蔥蔥,門匾上“唐府”二字筆力遒勁,不知道是出自哪位名家之手。
曹浪站在門前,低聲對李白說道:“李兄,待會兒可別露了馬腳。”
李白笑道:“主公放心,我自有分寸。”
兩人踏入唐府,隻見院內早已聚集了不少文人墨客,三五成群低聲交談,也有人獨自一人靜坐品茶。
院中擺放著幾張長桌,桌上鋪著宣紙,筆墨紙硯一應俱全,顯然是為詩會準備的。
自從曹浪推行全民教育後,讀書已經在海州碣州成為了一種風氣。
曹浪環顧四周,心中暗自讚歎:“這唐伯虎果然是個風雅之人,府中布置得如此雅致,難怪能吸引這麽多文人前來。”
就在曹浪跟著李白左右亂看的時候,一名身穿淡藍色長袍的年輕人走了過來,麵容清秀,眉宇間透著一股書卷氣。
這人朝李白拱手笑道:“李局長,今日能來,真是讓我府中蓬蓽生輝啊!”
曹浪站在一邊聽到這個稱唿忍住了沒笑,也怪自己設立的這個戰忽局名字有點奇怪。
李白迴禮道:“伯虎兄客氣了,今日詩會,我可是帶了一位好友前來。”
說著,李白指了指身旁的曹浪。
唐伯虎看向曹浪,微微一笑:“這位兄台麵生得很,不知如何稱唿?”
曹浪拱手道:“在下姓杜,名甫,字子美,久聞唐兄大名,特來叨擾。”
唐伯虎笑道:“杜兄客氣了,既然來了,便是朋友。今日詩會,還望多多指教。”
曹浪點頭笑道:“唐兄才華橫溢,我不過是來學習的。”
聊天間,曹浪對著唐伯虎使用了識人之眼探看他的五維。
【統率:c】
【勇武:c】
【計謀:b】
【政務:a】
【交涉:a】
看上去唐伯虎確實能力平平,隻是才華不錯。
寒暄幾句後,唐伯虎便去招唿其他客人。李白低聲對曹浪說道:“主公,看過本人後,認為如何?”
“再看看吧!”曹浪笑道:“比之太白你還差了不少!”
被曹浪這邊一說,李白頓時欣喜:“主公謬讚了!”
隨後詩會開始,唐伯虎將所有參加宴會的人邀請在了一起,然後道:“感謝諸位來捧場,邀請大家來此就是為了和大家作詩交流,唐某初來乍到,就是想要借此機會結交好友。”
說完此話後,唐伯虎跟著在眼前的白紙上寫下了一個字。
眾人一看,是個酒字。
“今日詩會,飲酒作詩!”唐伯虎道:“而我出的題目便是酒,大家以酒為詩盡情發揮即可,寫得最好的,有彩頭百兩!”
眾人一聽頓時興奮了起來,一百兩銀子對於他們當中許多寒門子弟已經算是一筆巨款。
就連李白聽後都是難掩激動,畢竟曹浪給李白這個局長開的俸祿不過一年八十兩銀子而已。
雖然不算多,但是比較普通百姓來講已經不是小數目。
畢竟普通百姓一年到頭一般也就隻能賺取個二三十兩的樣子,李白這以及算是高收入群體了。
而一百兩銀子已經比自己一年的俸祿還高,李白自然心動。
對於作詩來說,李白還沒怕過誰,更何況是寫酒這種東西,自己還不是手到擒來?
想到這裏李白嘴角微勾,但是並未馬上行動,而是準備等其他人先表演再說,自己這種水平若是第一個出來,就完全堵死了其他人的作品出來,正在的高手那可是最後登場的。
所以李白端著酒杯,坐在一邊想要安靜看一會兒戲。
很快就有人先寫好了一首,並當做誦讀了起來:
酒香飄百裏,
聞之心神怡。
閑來別無事,
獨酌亦成詩。
一首念罷,倒是還算不錯。
曹浪看向邊上的李白,這家夥臉上卻是一片不屑,似乎對這一首詩並不欣賞。
隨後又有人上台,連續幾首過後,李白仍然一臉得意,似乎這一百兩銀子已經是自己的囊中之物。
等十幾首詩句過後,唐伯虎看向李白:“李兄,此情此景,你不來寫一首嗎?”
李白見被邀請,這才走上前去,然後道:“諸位,那我李太白就不客氣了,方才已經在腦子裏寫了一首,就直接念給你們聽!
李白笑道:“此人不僅才華出眾,更是會畫得一手好畫,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與你比起來呢?”曹浪好奇地詢問了一句。
李白一個唐朝詩人,唐伯虎一個明朝詩人,曆史上那是八竿子都打不著的兩個人,現在居然還湊到了一起。
李白頓了頓,然後才迴答道:“我勝伯虎三分才,他贏太白九分畫!”
“武藝我超他八分,商賈我弱他六成!”
麵對這個迴答,曹浪微微點頭。
唐伯虎確實是個詩人,但作詩這方麵確實是比不是李白的,不過畫畫確實是他比較精通,李白並不擅長。
然後武藝的話聽李白的意思是唐伯虎並不擅長,應該隻是一個普通人的水平,並不能像電影裏的唐伯虎那樣還會一招唐家霸王槍,殺得了奪命書生劍。
最後一句則是說明,唐伯虎此人經商有一定的水平,比較他的老爹就是商人。
“我想去見識一下此人!”曹浪捏了捏下巴突然對李白道。
麵對這個要求,李白點點頭:“這當然可以,那我就去直接叫他來!”
“不不不!”曹浪卻搖頭:“我想悄悄去看看,不想暴露我的身份。”
“這樣啊!”李白思索了一下:“剛好過兩日,他在家中舉辦詩會,便可以去...”
兩日後,曹浪換上了一身普通讀書人的青衫,頭戴方巾,手持折扇,儼然一副文雅書生的模樣。
李白則依舊是一襲白衣,飄逸灑脫。兩人一同前往唐府,參加唐伯虎舉辦的詩會。
本來唐家之前在廣海郡城定居,不過因為唐伯虎的老爹唐廣德被曹浪安排組建國營商會,所以前些日子才舉家搬遷了過來。
海州城的唐府位於繁華地段,府邸雖不算奢華,卻處處透著雅致。
門前兩株古槐樹鬱鬱蔥蔥,門匾上“唐府”二字筆力遒勁,不知道是出自哪位名家之手。
曹浪站在門前,低聲對李白說道:“李兄,待會兒可別露了馬腳。”
李白笑道:“主公放心,我自有分寸。”
兩人踏入唐府,隻見院內早已聚集了不少文人墨客,三五成群低聲交談,也有人獨自一人靜坐品茶。
院中擺放著幾張長桌,桌上鋪著宣紙,筆墨紙硯一應俱全,顯然是為詩會準備的。
自從曹浪推行全民教育後,讀書已經在海州碣州成為了一種風氣。
曹浪環顧四周,心中暗自讚歎:“這唐伯虎果然是個風雅之人,府中布置得如此雅致,難怪能吸引這麽多文人前來。”
就在曹浪跟著李白左右亂看的時候,一名身穿淡藍色長袍的年輕人走了過來,麵容清秀,眉宇間透著一股書卷氣。
這人朝李白拱手笑道:“李局長,今日能來,真是讓我府中蓬蓽生輝啊!”
曹浪站在一邊聽到這個稱唿忍住了沒笑,也怪自己設立的這個戰忽局名字有點奇怪。
李白迴禮道:“伯虎兄客氣了,今日詩會,我可是帶了一位好友前來。”
說著,李白指了指身旁的曹浪。
唐伯虎看向曹浪,微微一笑:“這位兄台麵生得很,不知如何稱唿?”
曹浪拱手道:“在下姓杜,名甫,字子美,久聞唐兄大名,特來叨擾。”
唐伯虎笑道:“杜兄客氣了,既然來了,便是朋友。今日詩會,還望多多指教。”
曹浪點頭笑道:“唐兄才華橫溢,我不過是來學習的。”
聊天間,曹浪對著唐伯虎使用了識人之眼探看他的五維。
【統率:c】
【勇武:c】
【計謀:b】
【政務:a】
【交涉:a】
看上去唐伯虎確實能力平平,隻是才華不錯。
寒暄幾句後,唐伯虎便去招唿其他客人。李白低聲對曹浪說道:“主公,看過本人後,認為如何?”
“再看看吧!”曹浪笑道:“比之太白你還差了不少!”
被曹浪這邊一說,李白頓時欣喜:“主公謬讚了!”
隨後詩會開始,唐伯虎將所有參加宴會的人邀請在了一起,然後道:“感謝諸位來捧場,邀請大家來此就是為了和大家作詩交流,唐某初來乍到,就是想要借此機會結交好友。”
說完此話後,唐伯虎跟著在眼前的白紙上寫下了一個字。
眾人一看,是個酒字。
“今日詩會,飲酒作詩!”唐伯虎道:“而我出的題目便是酒,大家以酒為詩盡情發揮即可,寫得最好的,有彩頭百兩!”
眾人一聽頓時興奮了起來,一百兩銀子對於他們當中許多寒門子弟已經算是一筆巨款。
就連李白聽後都是難掩激動,畢竟曹浪給李白這個局長開的俸祿不過一年八十兩銀子而已。
雖然不算多,但是比較普通百姓來講已經不是小數目。
畢竟普通百姓一年到頭一般也就隻能賺取個二三十兩的樣子,李白這以及算是高收入群體了。
而一百兩銀子已經比自己一年的俸祿還高,李白自然心動。
對於作詩來說,李白還沒怕過誰,更何況是寫酒這種東西,自己還不是手到擒來?
想到這裏李白嘴角微勾,但是並未馬上行動,而是準備等其他人先表演再說,自己這種水平若是第一個出來,就完全堵死了其他人的作品出來,正在的高手那可是最後登場的。
所以李白端著酒杯,坐在一邊想要安靜看一會兒戲。
很快就有人先寫好了一首,並當做誦讀了起來:
酒香飄百裏,
聞之心神怡。
閑來別無事,
獨酌亦成詩。
一首念罷,倒是還算不錯。
曹浪看向邊上的李白,這家夥臉上卻是一片不屑,似乎對這一首詩並不欣賞。
隨後又有人上台,連續幾首過後,李白仍然一臉得意,似乎這一百兩銀子已經是自己的囊中之物。
等十幾首詩句過後,唐伯虎看向李白:“李兄,此情此景,你不來寫一首嗎?”
李白見被邀請,這才走上前去,然後道:“諸位,那我李太白就不客氣了,方才已經在腦子裏寫了一首,就直接念給你們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