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想要幹什麽
亂世村長,我能召喚曆史名將 作者:七月上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曹浪聽到斥候的迴報,手中的茶杯“啪”的一聲捏得粉碎。
滾燙的茶水濺在手上,卻渾然不覺,儼然被憤怒衝昏了頭腦。
“好一個李世民!”曹浪氣得大口喘氣:“老子的旨意都敢違抗,還說不是想要造反?”
張清和常遇春站在一旁,大氣都不敢出。
殿內的燭火忽明忽暗,映得曹浪的臉色更是昏暗。
“陛下!”蕭何小心翼翼地開口:“李將軍或許真是為了剿滅叛軍,現在局勢緊張...”
“放屁!”曹浪猛地一拍桌案:“後坑縣不過千餘叛軍,值得他三萬大軍親自前往?這分明是擁兵自重,不把我放在了眼中!”
此時曹浪感覺血壓都高了幾度,根本不管什麽皇帝要自稱朕了。
殿內一片死寂,隻有燭火發出輕微的劈啪聲,麵對如此憤怒的曹浪所有人都不敢在說話。
良久,曹浪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這才講道:“傳朕旨意,立即派人前往虔州求援。讓呂布親自帶兵迴來支援!”
“另外,明日在城中張貼告示,招募新兵補充兵力,招募工匠修繕城防!”
次日清晨,漢都城各處城門都貼上了募兵告示。
百姓們議論紛紛,不少青壯年男子踴躍報名,短短三日,就招募了五千新兵,全都交給了常遇春去練兵。
“陛下!”蕭何一早來請見曹浪:“新兵雖多,但缺乏訓練,恐怕難堪大用。”
“現在臣認為不管李世民到底怎麽想,都不能撕破臉皮才是,不然若是李世民沒有反意,被我們強行逼反的話,豈不是弄巧成拙?”
曹浪站在城牆上,望著正在操練的新兵,麵無表情。
蕭何所說雖然有些道理,但曹浪不敢去堵李世民的好心。
不過有一點蕭何說得對,那就是現在不能撕破臉皮才是:“無妨,朕不需要他們野戰,隻要能守住城牆就行。”
說完曹浪轉頭看向南方,那裏是李世民大軍所在的方向:“虔州援軍一來一迴最快也要一月才能到,這一個月就要看李世民到底想要幹什麽了!\"
與此同時,後坑縣外。
李世民的大帳內,燭火搖曳不定,將他的身影拉得忽長忽短。
李世民凝視著沙盤上漢都城的位置,指尖輕輕摩挲著代表自己軍隊的紅色小旗,眉頭微微皺起。
“將軍!明日攻城計劃已定!”副將的聲音將他拉迴現實:“後坑縣城牆低矮,守軍不過千餘,半日便可拿下。”
李世民微微頷首,目光卻仍停留在漢都的方向。
心中有些懊悔當初的決定,若是果斷馳援,此刻自己該是在漢都城內接受封賞,而非在這荒郊野嶺謀劃攻城。
當時得知三萬叛軍攻打漢都,知道漢都城中隻有三千守軍,以為必然失守。
隻要自己晚來一步,等到曹浪戰死,自己就能趁機奪迴漢都,然後控製整個海州,隻是沒有想到漢都居然守住了。
並且距離更遠的張清不知道怎麽迴事,跑這麽快居然先到了支援。
自己明明更近,卻還沒有抵達,本來曹浪就對自己提防,這樣一來自己就危險了,隻能繼續拖延時間。
“將軍!”一個絡腮胡將領突然拍案而起,粗獷的聲音震得燭火一陣晃動:“末將實在想不通!漢都近在咫尺,為何要舍近求遠?”
李世民的手指在案幾上輕輕一頓,這個問題像一把尖刀,直指李世民。
帳內跟著炸開了鍋,將領們你一言我一語,聲音越來越大。
“陛下處處提防將軍,北伐時將軍明明立下奇功,封賞時卻隻給個武安城太守!”
“就是!呂布那莽夫都能成為五星上將,嶽飛也是四星上將,明明將軍之才都在他們之上,卻根本得不到重用!”
“夠了!”聽到這些聲音,李世民突然厲喝,聲音中的寒意讓所有人噤若寒蟬。
片刻後李世民才緩緩起身,臉色陰沉。
這些將領說的每一個字,都像針一樣紮在他心上,他何嚐不怨?
當初虔州危急,可是他千裏馳援才挽救了虔州危局,不然現在哪裏有如此大好局麵?
李世民閉了閉眼,強行壓下心頭翻湧的情緒。
“你們以為我不想嗎?”李世民聲音低沉:“但你們想過沒有,若曹浪死在叛軍手中,我們拿下漢都名正言順,再借此機會控製海州,所有都能水到渠成!”
說到這裏,李世民情緒激動起來:“可是現在曹浪還活著,三萬叛軍都沒能攻下漢都,我們現在若是強攻,就是謀反!”
趙猛不甘心地嘟囔:“那也不能坐以待斃啊!必須傳信讓你去漢都,明顯是對將軍你的不信任,將軍若是去了肯定會被剝奪兵權,到時候生死難料啊!”
“誰說我們要坐以待斃?”李世民突然笑了一聲,然後走迴沙盤前,修長的手指輕輕點在後坑縣上:“收複失地,戴罪立功,這才是上策!”
他的指尖緩緩劃過沙盤,在漢都與福寧城之間留下一道淺淺的痕跡:“明日拿下後坑縣,再收複福寧郡,隻要帶著這些戰功迴去,陛下未必會定我死罪!”
帳內死一般寂靜。將領們麵麵相覷,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不甘。
現在隻要圍攻漢都,曹浪必死,可是李世民卻不願意背上謀反的罵名!
李世民的目光掃過每一個人,知道這些親信在想什麽,於是突然拔出佩劍。寒光閃過,案角應聲而斷。
“都給我記住!”李世民聲音輕柔,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從今往後,誰也不準再提謀反之事。否則...”
斷落的案角在地上滾了幾圈,停在眾將領跟前。
眾將領們見狀也隻能歎氣,不敢反駁。
隨後李世民又道:“陛下之才遠超我們所想,如今民心所向,手下猛將如雲,又發明了火器這種東西!”
“加上這一次陛下大難不死,這個天下最紅必然是陛下的!”
“這是天下大勢,我們的機會已經沒有了,若是繼續逆天而行,我們都隻有死路一條!”
“明日天亮,我們都是大漢的忠臣,誰都不能再有二心!”
“是!”眾將聽候齊聲答應。
滾燙的茶水濺在手上,卻渾然不覺,儼然被憤怒衝昏了頭腦。
“好一個李世民!”曹浪氣得大口喘氣:“老子的旨意都敢違抗,還說不是想要造反?”
張清和常遇春站在一旁,大氣都不敢出。
殿內的燭火忽明忽暗,映得曹浪的臉色更是昏暗。
“陛下!”蕭何小心翼翼地開口:“李將軍或許真是為了剿滅叛軍,現在局勢緊張...”
“放屁!”曹浪猛地一拍桌案:“後坑縣不過千餘叛軍,值得他三萬大軍親自前往?這分明是擁兵自重,不把我放在了眼中!”
此時曹浪感覺血壓都高了幾度,根本不管什麽皇帝要自稱朕了。
殿內一片死寂,隻有燭火發出輕微的劈啪聲,麵對如此憤怒的曹浪所有人都不敢在說話。
良久,曹浪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這才講道:“傳朕旨意,立即派人前往虔州求援。讓呂布親自帶兵迴來支援!”
“另外,明日在城中張貼告示,招募新兵補充兵力,招募工匠修繕城防!”
次日清晨,漢都城各處城門都貼上了募兵告示。
百姓們議論紛紛,不少青壯年男子踴躍報名,短短三日,就招募了五千新兵,全都交給了常遇春去練兵。
“陛下!”蕭何一早來請見曹浪:“新兵雖多,但缺乏訓練,恐怕難堪大用。”
“現在臣認為不管李世民到底怎麽想,都不能撕破臉皮才是,不然若是李世民沒有反意,被我們強行逼反的話,豈不是弄巧成拙?”
曹浪站在城牆上,望著正在操練的新兵,麵無表情。
蕭何所說雖然有些道理,但曹浪不敢去堵李世民的好心。
不過有一點蕭何說得對,那就是現在不能撕破臉皮才是:“無妨,朕不需要他們野戰,隻要能守住城牆就行。”
說完曹浪轉頭看向南方,那裏是李世民大軍所在的方向:“虔州援軍一來一迴最快也要一月才能到,這一個月就要看李世民到底想要幹什麽了!\"
與此同時,後坑縣外。
李世民的大帳內,燭火搖曳不定,將他的身影拉得忽長忽短。
李世民凝視著沙盤上漢都城的位置,指尖輕輕摩挲著代表自己軍隊的紅色小旗,眉頭微微皺起。
“將軍!明日攻城計劃已定!”副將的聲音將他拉迴現實:“後坑縣城牆低矮,守軍不過千餘,半日便可拿下。”
李世民微微頷首,目光卻仍停留在漢都的方向。
心中有些懊悔當初的決定,若是果斷馳援,此刻自己該是在漢都城內接受封賞,而非在這荒郊野嶺謀劃攻城。
當時得知三萬叛軍攻打漢都,知道漢都城中隻有三千守軍,以為必然失守。
隻要自己晚來一步,等到曹浪戰死,自己就能趁機奪迴漢都,然後控製整個海州,隻是沒有想到漢都居然守住了。
並且距離更遠的張清不知道怎麽迴事,跑這麽快居然先到了支援。
自己明明更近,卻還沒有抵達,本來曹浪就對自己提防,這樣一來自己就危險了,隻能繼續拖延時間。
“將軍!”一個絡腮胡將領突然拍案而起,粗獷的聲音震得燭火一陣晃動:“末將實在想不通!漢都近在咫尺,為何要舍近求遠?”
李世民的手指在案幾上輕輕一頓,這個問題像一把尖刀,直指李世民。
帳內跟著炸開了鍋,將領們你一言我一語,聲音越來越大。
“陛下處處提防將軍,北伐時將軍明明立下奇功,封賞時卻隻給個武安城太守!”
“就是!呂布那莽夫都能成為五星上將,嶽飛也是四星上將,明明將軍之才都在他們之上,卻根本得不到重用!”
“夠了!”聽到這些聲音,李世民突然厲喝,聲音中的寒意讓所有人噤若寒蟬。
片刻後李世民才緩緩起身,臉色陰沉。
這些將領說的每一個字,都像針一樣紮在他心上,他何嚐不怨?
當初虔州危急,可是他千裏馳援才挽救了虔州危局,不然現在哪裏有如此大好局麵?
李世民閉了閉眼,強行壓下心頭翻湧的情緒。
“你們以為我不想嗎?”李世民聲音低沉:“但你們想過沒有,若曹浪死在叛軍手中,我們拿下漢都名正言順,再借此機會控製海州,所有都能水到渠成!”
說到這裏,李世民情緒激動起來:“可是現在曹浪還活著,三萬叛軍都沒能攻下漢都,我們現在若是強攻,就是謀反!”
趙猛不甘心地嘟囔:“那也不能坐以待斃啊!必須傳信讓你去漢都,明顯是對將軍你的不信任,將軍若是去了肯定會被剝奪兵權,到時候生死難料啊!”
“誰說我們要坐以待斃?”李世民突然笑了一聲,然後走迴沙盤前,修長的手指輕輕點在後坑縣上:“收複失地,戴罪立功,這才是上策!”
他的指尖緩緩劃過沙盤,在漢都與福寧城之間留下一道淺淺的痕跡:“明日拿下後坑縣,再收複福寧郡,隻要帶著這些戰功迴去,陛下未必會定我死罪!”
帳內死一般寂靜。將領們麵麵相覷,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不甘。
現在隻要圍攻漢都,曹浪必死,可是李世民卻不願意背上謀反的罵名!
李世民的目光掃過每一個人,知道這些親信在想什麽,於是突然拔出佩劍。寒光閃過,案角應聲而斷。
“都給我記住!”李世民聲音輕柔,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從今往後,誰也不準再提謀反之事。否則...”
斷落的案角在地上滾了幾圈,停在眾將領跟前。
眾將領們見狀也隻能歎氣,不敢反駁。
隨後李世民又道:“陛下之才遠超我們所想,如今民心所向,手下猛將如雲,又發明了火器這種東西!”
“加上這一次陛下大難不死,這個天下最紅必然是陛下的!”
“這是天下大勢,我們的機會已經沒有了,若是繼續逆天而行,我們都隻有死路一條!”
“明日天亮,我們都是大漢的忠臣,誰都不能再有二心!”
“是!”眾將聽候齊聲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