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曆史新高
從直播賣貨開始做全屋智能生態 作者:我想養隻大熊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374章 曆史新高
鴻康k3手機的熱銷,也讓其他的手機廠商們紛紛停止了各種營銷活動,打算等鴻康這一次的熱度過去後再說。
但也刺激到了國內的其他手機廠商,這些手機廠商自然也是開始尋著方法跟鴻康進行對抗,其中包括拓展新的產品線,拓展海外市場等。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時間慢慢的來到了8月11日,這一天正是鴻康的雲股東大會時間。
網絡上,眾多網友還有鴻康的友商也是非常好奇7月份鴻康的營收情況,畢竟鴻康7月份的k3手機可是賣瘋了,再加上還有f2手機保底,眾人都猜測鴻康這一次的營收應該不止這麽低。
網友1,“你們猜鴻康7月份的營收會有多少,手機營收應該突破200億營收了吧,畢竟k3銷量那麽好。”
網友2,“也不一定,畢竟現在f2手機的銷量火爆期已經火了,銷量下滑了很多,還真不一定突破200億。”
網友3,“也是,但我還是覺得鴻康這個月的營收肯定是創新高的,就是這麽自信。”
網友4,“我猜也是創新高了,自從超級小康推送後,我認識的人好多都買上了鴻康的產品了。”
就在眾多網友的好奇中,時間慢慢的來到了晚上8點。
直播間的觀眾也是早早就來到了直播間等待著這一次的雲股東大會,都在好奇的聊著自己的猜測。
“開,開,開,怎麽還不開播。”
“真好奇到底會有多少的營收,趕緊開播吧。”
“我也挺好奇的,我認識的人好多都買了k3,估計這肯定是一代神機。”
很快的,就在眾人的期待中,鴻康直播間終於出現了畫麵。
直播裏麵,已經是蕭易穿著一身正裝慢慢的走上台跟直播間的用戶打招唿。
“大家晚上好,感謝大家抽出時間參加我們這一次的雲股東大會。”
蕭易打完招唿後,就直接開始介紹起7月份的鴻康發生的事情,介紹完後才開始進入到營收介紹環節。
“我相信不少雲股東都很好奇我們鴻康7月的營收情況,那我也不再墨跡,直接開始吧。”
“首先是我們鴻康的智能家電業務,7月總營收 93億,毛利 23.25億,我們的智能家電業務算是全部業務裏麵保持得最穩定的,雖然每個月的增長速度都不高,但一直很穩定。”
“其中……”
“接下來就是我們的移動設備業務,7月總營收 221億,毛利 50.83億,這是我們移動設備業務首次營收突破200億大關,主要還是因為我們k3產品持續大賣。”
“其中……”
“鴻康國內收入情況,7月總營收 314億,毛利 74.08億。”
“這也是我們鴻康國內收入第一次突破300億大關,對於這個數據我也挺驚訝的,我還以為應該要再過幾個月才有機會突破,沒想到的是這一次k3大賣,直接讓我們的收入迎來大大幅提升。”
“支出方麵,人力支出 14.04億,生產支出 2.3億,研發支出 35億,其餘常規支出 8.5億,算力和服務器支出 9億,總支出 68.84億。”
“7月我們的支出也是提高的,第一個就是隨著我們超級小康的全部推送,我們需要更多的服務器和算力才能滿足用戶的需要。”
“第二個是我們的人員也在持續增長,人力支出也是不停的提高。”
“第三個是繼續增大研發的投入,用來應付未來可能發生的危機。”
“去除這些支出後,鴻康國內7月純利潤 5.24億。”
“鴻康國外 7月營收 161億夏國幣,純利潤 38.64億夏國幣,銷量依舊保持了穩定增長。”
“鴻康全球營收 475億,純利潤 43.88億。”
蕭易把營收情況都介紹完後,直播間的數據瞬間炸了起來。
“臥槽,牛逼啊,鴻康的收入越來越高了。”
“全球一個月營收475億,真猛啊,好多公司一年都沒這個營收。”
“何止一年,10年都不一定有這個營收。”
“再這樣下去蕭總是不是要成長到全球首富了。”
蕭易沒有理會直播間的消息,繼續介紹著鴻康的情況,等全部內容都介紹完後,才結束了這一次的雲股東大會。
而就在雲股東結束的前,鴻康7月營收的話題就已經登上了熱榜,引起了大量網友的關注。
網友a,“牛逼,鴻康的手機一個月銷售200億,那不是要成為國內手機銷量的龍頭了。”
網友b,“哥們,你看清楚,那個是移動設備業務,裏麵有平板,筆記本電腦,耳機手環這些。”
網友c,“就算算上這些,鴻康的移動設備業務現在除了比不算上華榮以外,國內的也是第二了。”
網友d,“最誇張的時候,鴻康的手機隻出了2個係列,一個f係列旗艦,一個k係列的中端,就做到了這麽大規模的營收。”
隨著用戶的討論,鴻康這一次雲股東的大會的很多內容也被人發了出來,特別是服務器算力還有研發支出這一塊被大量的用戶討論。
網友1,“服務器和算力支出那麽大嗎,看來全麵推送超級小康的壓力還是很大啊。”
網友2,“鴻康真是重視用戶,要是其他公司要這麽大的支出,我估計他們要麽直接收費,要麽隻給旗艦手機用,全部都推送,自己承擔成本,簡直就是做慈善啊。”
網友3,“鴻康這一波太圈粉了,自己不斷的拿錢砸研發和基礎配置,就是為了讓我們用上好的產品。”
網友4,“對啊,我要是超級小康,一個月賣你們30元一個月不過分吧,這麽好用的產品,真沒想到鴻康居然免費,買個幾十元的智能音響都能用超級小康,真離譜。”
隨著這些用戶的討論,眾多網友很快就發現鴻康數據中的不對勁,特別是這研發支出和國內利潤非常的不對勁,不得不讓一些用戶疑惑起來。
“鴻康這研發投入怎麽越來越大了,一年都要300多億研發費用了,國內的利潤都砸到研發上了,鴻康到底在研發什麽。”
“對啊,我也好奇,之前還是20億,我就覺得很誇了,現在已經幹35億了,這究竟在研究啥。”
“不得不說,鴻康是我見過研發投入最誇張的公司了,研發提升的幅度比營收還快。”
鴻康k3手機的熱銷,也讓其他的手機廠商們紛紛停止了各種營銷活動,打算等鴻康這一次的熱度過去後再說。
但也刺激到了國內的其他手機廠商,這些手機廠商自然也是開始尋著方法跟鴻康進行對抗,其中包括拓展新的產品線,拓展海外市場等。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時間慢慢的來到了8月11日,這一天正是鴻康的雲股東大會時間。
網絡上,眾多網友還有鴻康的友商也是非常好奇7月份鴻康的營收情況,畢竟鴻康7月份的k3手機可是賣瘋了,再加上還有f2手機保底,眾人都猜測鴻康這一次的營收應該不止這麽低。
網友1,“你們猜鴻康7月份的營收會有多少,手機營收應該突破200億營收了吧,畢竟k3銷量那麽好。”
網友2,“也不一定,畢竟現在f2手機的銷量火爆期已經火了,銷量下滑了很多,還真不一定突破200億。”
網友3,“也是,但我還是覺得鴻康這個月的營收肯定是創新高的,就是這麽自信。”
網友4,“我猜也是創新高了,自從超級小康推送後,我認識的人好多都買上了鴻康的產品了。”
就在眾多網友的好奇中,時間慢慢的來到了晚上8點。
直播間的觀眾也是早早就來到了直播間等待著這一次的雲股東大會,都在好奇的聊著自己的猜測。
“開,開,開,怎麽還不開播。”
“真好奇到底會有多少的營收,趕緊開播吧。”
“我也挺好奇的,我認識的人好多都買了k3,估計這肯定是一代神機。”
很快的,就在眾人的期待中,鴻康直播間終於出現了畫麵。
直播裏麵,已經是蕭易穿著一身正裝慢慢的走上台跟直播間的用戶打招唿。
“大家晚上好,感謝大家抽出時間參加我們這一次的雲股東大會。”
蕭易打完招唿後,就直接開始介紹起7月份的鴻康發生的事情,介紹完後才開始進入到營收介紹環節。
“我相信不少雲股東都很好奇我們鴻康7月的營收情況,那我也不再墨跡,直接開始吧。”
“首先是我們鴻康的智能家電業務,7月總營收 93億,毛利 23.25億,我們的智能家電業務算是全部業務裏麵保持得最穩定的,雖然每個月的增長速度都不高,但一直很穩定。”
“其中……”
“接下來就是我們的移動設備業務,7月總營收 221億,毛利 50.83億,這是我們移動設備業務首次營收突破200億大關,主要還是因為我們k3產品持續大賣。”
“其中……”
“鴻康國內收入情況,7月總營收 314億,毛利 74.08億。”
“這也是我們鴻康國內收入第一次突破300億大關,對於這個數據我也挺驚訝的,我還以為應該要再過幾個月才有機會突破,沒想到的是這一次k3大賣,直接讓我們的收入迎來大大幅提升。”
“支出方麵,人力支出 14.04億,生產支出 2.3億,研發支出 35億,其餘常規支出 8.5億,算力和服務器支出 9億,總支出 68.84億。”
“7月我們的支出也是提高的,第一個就是隨著我們超級小康的全部推送,我們需要更多的服務器和算力才能滿足用戶的需要。”
“第二個是我們的人員也在持續增長,人力支出也是不停的提高。”
“第三個是繼續增大研發的投入,用來應付未來可能發生的危機。”
“去除這些支出後,鴻康國內7月純利潤 5.24億。”
“鴻康國外 7月營收 161億夏國幣,純利潤 38.64億夏國幣,銷量依舊保持了穩定增長。”
“鴻康全球營收 475億,純利潤 43.88億。”
蕭易把營收情況都介紹完後,直播間的數據瞬間炸了起來。
“臥槽,牛逼啊,鴻康的收入越來越高了。”
“全球一個月營收475億,真猛啊,好多公司一年都沒這個營收。”
“何止一年,10年都不一定有這個營收。”
“再這樣下去蕭總是不是要成長到全球首富了。”
蕭易沒有理會直播間的消息,繼續介紹著鴻康的情況,等全部內容都介紹完後,才結束了這一次的雲股東大會。
而就在雲股東結束的前,鴻康7月營收的話題就已經登上了熱榜,引起了大量網友的關注。
網友a,“牛逼,鴻康的手機一個月銷售200億,那不是要成為國內手機銷量的龍頭了。”
網友b,“哥們,你看清楚,那個是移動設備業務,裏麵有平板,筆記本電腦,耳機手環這些。”
網友c,“就算算上這些,鴻康的移動設備業務現在除了比不算上華榮以外,國內的也是第二了。”
網友d,“最誇張的時候,鴻康的手機隻出了2個係列,一個f係列旗艦,一個k係列的中端,就做到了這麽大規模的營收。”
隨著用戶的討論,鴻康這一次雲股東的大會的很多內容也被人發了出來,特別是服務器算力還有研發支出這一塊被大量的用戶討論。
網友1,“服務器和算力支出那麽大嗎,看來全麵推送超級小康的壓力還是很大啊。”
網友2,“鴻康真是重視用戶,要是其他公司要這麽大的支出,我估計他們要麽直接收費,要麽隻給旗艦手機用,全部都推送,自己承擔成本,簡直就是做慈善啊。”
網友3,“鴻康這一波太圈粉了,自己不斷的拿錢砸研發和基礎配置,就是為了讓我們用上好的產品。”
網友4,“對啊,我要是超級小康,一個月賣你們30元一個月不過分吧,這麽好用的產品,真沒想到鴻康居然免費,買個幾十元的智能音響都能用超級小康,真離譜。”
隨著這些用戶的討論,眾多網友很快就發現鴻康數據中的不對勁,特別是這研發支出和國內利潤非常的不對勁,不得不讓一些用戶疑惑起來。
“鴻康這研發投入怎麽越來越大了,一年都要300多億研發費用了,國內的利潤都砸到研發上了,鴻康到底在研發什麽。”
“對啊,我也好奇,之前還是20億,我就覺得很誇了,現在已經幹35億了,這究竟在研究啥。”
“不得不說,鴻康是我見過研發投入最誇張的公司了,研發提升的幅度比營收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