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戴宗之言
當司馬懿穿越北宋,誤上梁山之後 作者:阿東正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待此言落下,就隻見吳用率先邁步,上前坐在了左側客位。
林衝與李俊緊隨其後,依次坐在吳用後方。
花榮站在那裏原地不動,隻是直盯著曹懿看。
但其身後的戴宗在思索片刻後,便推了推花榮的肩膀。
如此二人才一前一後的緩緩朝著右側客位坐下,繼而半眯著眼睛,繼續朝著上方曹懿看去
楊再興給眾人上了茶水後,便順勢坐在了戴宗的後方,剛好與李俊同列。
司馬懿在見到眾人入座之後,臉上溫和的表情,也瞬時變得嚴肅起來。
待停頓三兩息之後,才望向眾人沉聲說道:“諸位兄弟,接下來梁山軍的路,將會是一條無比艱辛且退無可退的荊棘之道路。”
“若是你們想要在這個時候退出........也已經沒有任何機會了。”
待停頓片刻後,司馬懿繼續說道:“或許此時你們的心中有很多疑問,現在就由曹某為你們一一述說。”
“我梁山軍當初本是一夥落草為寇的草芥,後來得朝廷招安,才成為了如今的梁山軍。”
“不過朝廷對我們的想法卻沒有那麽簡單,他們隻是想利用我們平定方臘叛賊,待平定方臘之後,我們這些人的下場便可想而知。”
“介於此由,我曹懿不得不為梁山軍的將來提前謀劃........”
“胡說八道!”
就在這時,花榮忽的放聲打斷道:“食君之祿,則必當分君之憂。”
“如今方賊叛亂,為禍江南,我等身為大宋軍士,自當護得一方平安,上應天理下應民心,又何需你來提前謀劃?”
還沒待司馬懿開口,坐在花榮對麵的吳用便應聲說道:“花榮兄弟,平定方臘這是我梁山軍的責任,自當義不容辭。”
“可是在此之前,我們需要保證我們自己的安全,如此才能夠為大宋做更多的事情,也正是因為如此,曹軍師才有了以下謀劃。”
吳用說著,便一臉鄭重其事的看向,臉色表有不服的花榮。
肅聲說道:“花榮兄弟,你可以不顧自己的性命,可你又忍心看著你麾下那些一同出生入死的兄弟們,也要與你一同陪葬嗎?”
“我.......”
“花榮你不要忘了,梁山軍不是你一個人的梁山軍,昔日兄弟們上山隻為求得一條活路,現如今好不容易招了安,難道你又要將兄弟們往火坑裏推嗎?”
花榮剛想要說些什麽,卻又被吳用嚴厲的聲音給打斷了。
這還是花榮第一次看到,如此神情凝重的吳用,明明往日的吳用都很顯從容。
他不禁冷哼一聲,低著個腦袋不再言語。
在來到這裏的途中,他便有與關係較近且能夠信任的戴宗深入交談過。
如今的他當然也有意識到,朝中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員們,是如何看待他們這些從草寇招安來的梁山軍。
也正因為是這樣,公明哥哥才暫時離開了揚州,離開了梁山軍。
隻是.......隻是.......他一時之間實在難以接受如今這般情況。
好好的大宋,怎麽就變成今日這般模樣了。
走時還好好的梁山軍,怎麽一迴來公明哥哥就離開了。
這到底是怎麽一迴事..........
“難道曹軍師是想養寇自重?”
恰時,坐在花榮身後未曾發言的戴宗,突然出聲說道。
待此言落下後,廳堂中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他,他出人意料的言語引起了他們的注意。
隻見此時戴宗神情淡然,平聲說道:“隻要方臘不滅,我們梁山軍便可在這南方養精蓄銳,甚至是不斷的壯大我軍力量。”
“可是這又談何容易,朝廷與張經略又豈會容忍這樣的情況出現?”
戴宗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更何況,就算我們運氣好能在這裏耗個幾年,可是這又有何意義,朝廷最終依舊會對我們下手。”
“到時的梁山軍才真的是再也退無可退,所以曹軍師你就準備帶我們去走這樣一條必死的道路嗎?”
戴宗本想說你曹懿是不是想要像方臘那樣,直接舉兵造反。
可他終究還是沒有將造反這兩個大逆不道的字說出來,而是選擇了一種委婉些的方式。
但意思還是不變,那就是以後又該怎麽辦。
要知道,大宋可是有精銳大軍的,絕不是他們這些從草寇轉變而來的雜軍所能對付的。
至於其他的問題,比如如今的曹懿想要實際掌控梁山軍等,戴宗隻想說。
既然公明哥哥的離開已經成為事實,那麽他們的選擇就真的已經不多了,最起碼不可能真的讓張叔夜來當他們的統製吧。
若真是這樣的話,還後麵的事情甚至都不用多想。
張叔夜那廝定然會用他們兄弟的性命,來為他自己的仕途鋪平道路。
待方臘被平定之後,那他們梁山軍也就被消耗得差不多了,如此實乃有負哥哥之重托。
而此時的花榮,也是不可思議的轉頭看向戴宗。
這家夥兒到底是在說什麽?
怎麽好端端的,又扯上養寇自重了呢。
忽的腦子靈光一閃,這曹懿該不會真有這樣的打算吧。
於是他又連忙迴過頭來,緊盯著坐在前方的曹懿,看他會如何答話。
此時司馬懿輕輕看了戴宗一眼,他發現。
這個戴宗,似乎要比想象中的更加聰明且有意識。
好事,這是好事,聰明的人其實往往更加容易說服。
不過這花榮嘛,卻是要比想象中的愚蠢了許多。
司馬懿不禁搖頭暗歎,果然呐,想要真正看清一個人的模樣,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聰明的人會犯糊塗,糊塗的人偶爾也會聰明一次。
當然了,人生有趣之處,也就在於此。
即便智多如妖,凡事最多也就能算到九成九,卻沒有可能算盡所有。
特別是在關鍵時候,總會有想象不到的意外。
待司馬懿淺酌一杯茶水後,望向眾人緩緩述說道:“不愧是戴院長,一句話便點出了其中要害,不過........”
林衝與李俊緊隨其後,依次坐在吳用後方。
花榮站在那裏原地不動,隻是直盯著曹懿看。
但其身後的戴宗在思索片刻後,便推了推花榮的肩膀。
如此二人才一前一後的緩緩朝著右側客位坐下,繼而半眯著眼睛,繼續朝著上方曹懿看去
楊再興給眾人上了茶水後,便順勢坐在了戴宗的後方,剛好與李俊同列。
司馬懿在見到眾人入座之後,臉上溫和的表情,也瞬時變得嚴肅起來。
待停頓三兩息之後,才望向眾人沉聲說道:“諸位兄弟,接下來梁山軍的路,將會是一條無比艱辛且退無可退的荊棘之道路。”
“若是你們想要在這個時候退出........也已經沒有任何機會了。”
待停頓片刻後,司馬懿繼續說道:“或許此時你們的心中有很多疑問,現在就由曹某為你們一一述說。”
“我梁山軍當初本是一夥落草為寇的草芥,後來得朝廷招安,才成為了如今的梁山軍。”
“不過朝廷對我們的想法卻沒有那麽簡單,他們隻是想利用我們平定方臘叛賊,待平定方臘之後,我們這些人的下場便可想而知。”
“介於此由,我曹懿不得不為梁山軍的將來提前謀劃........”
“胡說八道!”
就在這時,花榮忽的放聲打斷道:“食君之祿,則必當分君之憂。”
“如今方賊叛亂,為禍江南,我等身為大宋軍士,自當護得一方平安,上應天理下應民心,又何需你來提前謀劃?”
還沒待司馬懿開口,坐在花榮對麵的吳用便應聲說道:“花榮兄弟,平定方臘這是我梁山軍的責任,自當義不容辭。”
“可是在此之前,我們需要保證我們自己的安全,如此才能夠為大宋做更多的事情,也正是因為如此,曹軍師才有了以下謀劃。”
吳用說著,便一臉鄭重其事的看向,臉色表有不服的花榮。
肅聲說道:“花榮兄弟,你可以不顧自己的性命,可你又忍心看著你麾下那些一同出生入死的兄弟們,也要與你一同陪葬嗎?”
“我.......”
“花榮你不要忘了,梁山軍不是你一個人的梁山軍,昔日兄弟們上山隻為求得一條活路,現如今好不容易招了安,難道你又要將兄弟們往火坑裏推嗎?”
花榮剛想要說些什麽,卻又被吳用嚴厲的聲音給打斷了。
這還是花榮第一次看到,如此神情凝重的吳用,明明往日的吳用都很顯從容。
他不禁冷哼一聲,低著個腦袋不再言語。
在來到這裏的途中,他便有與關係較近且能夠信任的戴宗深入交談過。
如今的他當然也有意識到,朝中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員們,是如何看待他們這些從草寇招安來的梁山軍。
也正因為是這樣,公明哥哥才暫時離開了揚州,離開了梁山軍。
隻是.......隻是.......他一時之間實在難以接受如今這般情況。
好好的大宋,怎麽就變成今日這般模樣了。
走時還好好的梁山軍,怎麽一迴來公明哥哥就離開了。
這到底是怎麽一迴事..........
“難道曹軍師是想養寇自重?”
恰時,坐在花榮身後未曾發言的戴宗,突然出聲說道。
待此言落下後,廳堂中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他,他出人意料的言語引起了他們的注意。
隻見此時戴宗神情淡然,平聲說道:“隻要方臘不滅,我們梁山軍便可在這南方養精蓄銳,甚至是不斷的壯大我軍力量。”
“可是這又談何容易,朝廷與張經略又豈會容忍這樣的情況出現?”
戴宗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更何況,就算我們運氣好能在這裏耗個幾年,可是這又有何意義,朝廷最終依舊會對我們下手。”
“到時的梁山軍才真的是再也退無可退,所以曹軍師你就準備帶我們去走這樣一條必死的道路嗎?”
戴宗本想說你曹懿是不是想要像方臘那樣,直接舉兵造反。
可他終究還是沒有將造反這兩個大逆不道的字說出來,而是選擇了一種委婉些的方式。
但意思還是不變,那就是以後又該怎麽辦。
要知道,大宋可是有精銳大軍的,絕不是他們這些從草寇轉變而來的雜軍所能對付的。
至於其他的問題,比如如今的曹懿想要實際掌控梁山軍等,戴宗隻想說。
既然公明哥哥的離開已經成為事實,那麽他們的選擇就真的已經不多了,最起碼不可能真的讓張叔夜來當他們的統製吧。
若真是這樣的話,還後麵的事情甚至都不用多想。
張叔夜那廝定然會用他們兄弟的性命,來為他自己的仕途鋪平道路。
待方臘被平定之後,那他們梁山軍也就被消耗得差不多了,如此實乃有負哥哥之重托。
而此時的花榮,也是不可思議的轉頭看向戴宗。
這家夥兒到底是在說什麽?
怎麽好端端的,又扯上養寇自重了呢。
忽的腦子靈光一閃,這曹懿該不會真有這樣的打算吧。
於是他又連忙迴過頭來,緊盯著坐在前方的曹懿,看他會如何答話。
此時司馬懿輕輕看了戴宗一眼,他發現。
這個戴宗,似乎要比想象中的更加聰明且有意識。
好事,這是好事,聰明的人其實往往更加容易說服。
不過這花榮嘛,卻是要比想象中的愚蠢了許多。
司馬懿不禁搖頭暗歎,果然呐,想要真正看清一個人的模樣,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聰明的人會犯糊塗,糊塗的人偶爾也會聰明一次。
當然了,人生有趣之處,也就在於此。
即便智多如妖,凡事最多也就能算到九成九,卻沒有可能算盡所有。
特別是在關鍵時候,總會有想象不到的意外。
待司馬懿淺酌一杯茶水後,望向眾人緩緩述說道:“不愧是戴院長,一句話便點出了其中要害,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