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一計可滅方臘
當司馬懿穿越北宋,誤上梁山之後 作者:阿東正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年底。
距離招兵的事情,已經過去了整整三月。
所招收的新兵,也完成了軍中最基本的操練。
此時的揚州府衙內,身為鄆王的趙楷坐在最上位。
以司馬懿為首的梁山軍眾將,分為數列站在廳堂中。
啪!
隻見趙楷手持符節,大拍桌案。
正聲令道:“諸位,本王受父皇之令,主持剿賊之事。”
“眼下軍隊已成,糧食已到,正是南下剿賊之時。”
“本王希望,能在開春不久之後,看到方臘的項上人頭,到時本王便可帶著諸位風風光光的迴京受封。”
趙楷隨即又笑問道:“不知本王這個小小的心願,能否做到?”
“請殿下放心!”
司馬懿絲毫不猶豫的上前一步,正聲應道:“必不負殿下重望!”
“必不負殿下重望!!!”
見曹統製說完,其餘諸將也跟著齊聲表示道。
“好好好!”
趙楷十分滿意的點了點頭道:“那就拜托諸位了,準備好了便即刻出兵吧,本王等著你們的好消息。”
說完便起身離開了廳堂,帶著一眾隨從直奔楚館而去。
身為皇子,就是要在建立功績的同時,還能將自己的快活小日子過好,不然皇子的身份不就白費了嗎。
“曹統製,接下來.......”
待鄆王的身影消失之後,廳堂中的眾人便將目光都投向了曹統製。
畢竟這鄆王的話不過是耳旁風,關鍵還是看曹統製如何安排。
而司馬懿此時卻是將目光,投向了站在他身旁的劉高飛。
對於鄆王的到來以及目的,可謂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司馬懿對此自然是喜聞樂見的,但是劉高飛嘛,可就沒那麽高興了。
沒法子,他是內侍省的人,而內侍省則是太子的鐵杆派係。
鄆王此舉很明顯的是想著要爭位,雖然希望不大,但也不可不防。
在這段時間內,劉高飛與內侍省通信頻繁。
而內侍省給他的任務也很簡單,監視梁山軍的事情先放一放,現在要著重監視鄆王的一舉一動。
這梁山軍與鄆王孰輕孰重,自是一目了然。
鄆王每日在楚館流連忘返之事,早已經傳入了內侍省中。
劉高飛相信,待這種事情傳出去之後,鄆王若還想要去爭太子之位,那就是癡心妄想了。
然而這些事情,司馬懿全都看在眼裏。
他當然不會去阻止,更不會去提醒鄆王趙楷,畢竟趙楷的聲望若是太高的話,對他而言也並非好事。
“曹統製,可是有事吩咐?”
劉高飛察覺到曹統製在看他,便先一步出聲問道。
“不是什麽大事。”
司馬懿輕聲應道:“不過確實是有一事,需要劉虞侯的禁衛軍配合。”
劉高飛聞言,當即開始沉思起來。
曹懿自然是無權命令他的,但是這官場上的事情,也不是一兩句說得清楚的。
又考慮到如今王黼對曹懿的態度,他如今似乎還真不好拒絕。
他看向曹懿反問道:“不知曹統製需要禁衛軍如何配合?”
司馬懿平聲說道:“曹某素聞禁衛軍中人才濟濟,曹某這裏有一計,可使方臘所建立的勢力,在一夜之間土崩瓦解,但此計隻有禁衛軍的人才能做到。”
“哦?此話怎講?”
劉高飛聞言一驚,什麽計策這麽厲害。
還一夜之間就土崩瓦解呢,既然都能夠做到這一步了,那還千方百計的招兵幹嘛,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司馬懿微微笑說道:“此計很簡單,那便是以陛下的名義,降下旨意。”
“而旨意的內容也很簡單,便是告訴方臘麾下的那些大族豪紳們,隻要願意重歸於大宋,便對此前的叛亂行為既往不咎。”
見劉高飛沒有反應,司馬懿繼續解釋道:“眾所周知,方臘原本不過是一地方小士紳。”
“他之所以能在極短時間內,發動起了如此大規模的叛亂,就是因為靠著各個地方勢力的支持。”
“此乃釜底抽薪之計,一旦這些地方豪紳不再支持方臘,那麽方臘如今所掌握的一切,都不過是空中樓閣罷了,可謂是一觸即潰。”
劉高飛聽著這話,腦海裏還不停的在打旋,不由的冒出了好多問題。
他不太確定的問道:“就這樣簡單?你確定那些人會選擇背叛方臘,從而迴歸我大宋?”
“那是自然。”
司馬懿重重點頭應道:“那些人的智慧,劉虞侯你難道還不清楚嗎?”
“他們不過是利用方臘,從而為自己謀利而已,真要他們一直像這樣叛亂下去,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他早就想明白了此次方臘叛亂的本質,就是因為朝廷對待江南豪紳們壓迫太過,稅收也太重。
正巧這時候又冒出了方臘這麽個出頭鳥,這不利用一下豈不可惜了。
按照宋廷對待叛亂的一貫政策,那就是以安撫為主。
隻要不動兵、不動刀子、不添亂,那什麽都好說。
他們就是抓住了這一點,從而義無反顧的支持起了方臘。
一旦朝廷向他們許諾了既往不咎的旨意之後,那麽他們便會毫不猶豫的拋棄方臘。
對於這一點,司馬懿無比確信,他可是太明白他們那些人的心中在想些什麽了。
“原來如此........”
劉高飛雖然沒太聽明白,但還是故作明白的點了點頭,畢竟他可是有智慧的人。
等等.......
他忽的想起了什麽,猛地抬頭看向麵前的曹懿。
促聲問道:“曹統製,你剛才說以陛下的名義,降下旨意?”
“這豈不是假造聖旨?曹懿!你好大的膽子!”
“劉虞侯且聽曹某把話說完在決定也不遲.......”
司馬懿說著,便朝著身旁眾人擺了擺手。
待廳堂中再無旁人後,才悄聲說道:“劉虞侯,鄆王來揚州的目的,相信你心中很清楚。”
“待將方臘剿滅之後,我們完全可以將此事嫁禍給鄆王,到時候鄆王他再想做些什麽,都再無可能了。”
說著還輕輕拍了拍劉高飛的肩膀,正聲說道:“劉虞侯你是知道我曹某為人的,曹某本是由王相提攜起來的。”
“提攜之恩不得不報,曹某所做的這一切,自然是要為王相分憂,同時也是為內侍省與太子分憂。”
“不知劉虞侯以為這一石二鳥之計如何?”
距離招兵的事情,已經過去了整整三月。
所招收的新兵,也完成了軍中最基本的操練。
此時的揚州府衙內,身為鄆王的趙楷坐在最上位。
以司馬懿為首的梁山軍眾將,分為數列站在廳堂中。
啪!
隻見趙楷手持符節,大拍桌案。
正聲令道:“諸位,本王受父皇之令,主持剿賊之事。”
“眼下軍隊已成,糧食已到,正是南下剿賊之時。”
“本王希望,能在開春不久之後,看到方臘的項上人頭,到時本王便可帶著諸位風風光光的迴京受封。”
趙楷隨即又笑問道:“不知本王這個小小的心願,能否做到?”
“請殿下放心!”
司馬懿絲毫不猶豫的上前一步,正聲應道:“必不負殿下重望!”
“必不負殿下重望!!!”
見曹統製說完,其餘諸將也跟著齊聲表示道。
“好好好!”
趙楷十分滿意的點了點頭道:“那就拜托諸位了,準備好了便即刻出兵吧,本王等著你們的好消息。”
說完便起身離開了廳堂,帶著一眾隨從直奔楚館而去。
身為皇子,就是要在建立功績的同時,還能將自己的快活小日子過好,不然皇子的身份不就白費了嗎。
“曹統製,接下來.......”
待鄆王的身影消失之後,廳堂中的眾人便將目光都投向了曹統製。
畢竟這鄆王的話不過是耳旁風,關鍵還是看曹統製如何安排。
而司馬懿此時卻是將目光,投向了站在他身旁的劉高飛。
對於鄆王的到來以及目的,可謂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司馬懿對此自然是喜聞樂見的,但是劉高飛嘛,可就沒那麽高興了。
沒法子,他是內侍省的人,而內侍省則是太子的鐵杆派係。
鄆王此舉很明顯的是想著要爭位,雖然希望不大,但也不可不防。
在這段時間內,劉高飛與內侍省通信頻繁。
而內侍省給他的任務也很簡單,監視梁山軍的事情先放一放,現在要著重監視鄆王的一舉一動。
這梁山軍與鄆王孰輕孰重,自是一目了然。
鄆王每日在楚館流連忘返之事,早已經傳入了內侍省中。
劉高飛相信,待這種事情傳出去之後,鄆王若還想要去爭太子之位,那就是癡心妄想了。
然而這些事情,司馬懿全都看在眼裏。
他當然不會去阻止,更不會去提醒鄆王趙楷,畢竟趙楷的聲望若是太高的話,對他而言也並非好事。
“曹統製,可是有事吩咐?”
劉高飛察覺到曹統製在看他,便先一步出聲問道。
“不是什麽大事。”
司馬懿輕聲應道:“不過確實是有一事,需要劉虞侯的禁衛軍配合。”
劉高飛聞言,當即開始沉思起來。
曹懿自然是無權命令他的,但是這官場上的事情,也不是一兩句說得清楚的。
又考慮到如今王黼對曹懿的態度,他如今似乎還真不好拒絕。
他看向曹懿反問道:“不知曹統製需要禁衛軍如何配合?”
司馬懿平聲說道:“曹某素聞禁衛軍中人才濟濟,曹某這裏有一計,可使方臘所建立的勢力,在一夜之間土崩瓦解,但此計隻有禁衛軍的人才能做到。”
“哦?此話怎講?”
劉高飛聞言一驚,什麽計策這麽厲害。
還一夜之間就土崩瓦解呢,既然都能夠做到這一步了,那還千方百計的招兵幹嘛,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司馬懿微微笑說道:“此計很簡單,那便是以陛下的名義,降下旨意。”
“而旨意的內容也很簡單,便是告訴方臘麾下的那些大族豪紳們,隻要願意重歸於大宋,便對此前的叛亂行為既往不咎。”
見劉高飛沒有反應,司馬懿繼續解釋道:“眾所周知,方臘原本不過是一地方小士紳。”
“他之所以能在極短時間內,發動起了如此大規模的叛亂,就是因為靠著各個地方勢力的支持。”
“此乃釜底抽薪之計,一旦這些地方豪紳不再支持方臘,那麽方臘如今所掌握的一切,都不過是空中樓閣罷了,可謂是一觸即潰。”
劉高飛聽著這話,腦海裏還不停的在打旋,不由的冒出了好多問題。
他不太確定的問道:“就這樣簡單?你確定那些人會選擇背叛方臘,從而迴歸我大宋?”
“那是自然。”
司馬懿重重點頭應道:“那些人的智慧,劉虞侯你難道還不清楚嗎?”
“他們不過是利用方臘,從而為自己謀利而已,真要他們一直像這樣叛亂下去,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他早就想明白了此次方臘叛亂的本質,就是因為朝廷對待江南豪紳們壓迫太過,稅收也太重。
正巧這時候又冒出了方臘這麽個出頭鳥,這不利用一下豈不可惜了。
按照宋廷對待叛亂的一貫政策,那就是以安撫為主。
隻要不動兵、不動刀子、不添亂,那什麽都好說。
他們就是抓住了這一點,從而義無反顧的支持起了方臘。
一旦朝廷向他們許諾了既往不咎的旨意之後,那麽他們便會毫不猶豫的拋棄方臘。
對於這一點,司馬懿無比確信,他可是太明白他們那些人的心中在想些什麽了。
“原來如此........”
劉高飛雖然沒太聽明白,但還是故作明白的點了點頭,畢竟他可是有智慧的人。
等等.......
他忽的想起了什麽,猛地抬頭看向麵前的曹懿。
促聲問道:“曹統製,你剛才說以陛下的名義,降下旨意?”
“這豈不是假造聖旨?曹懿!你好大的膽子!”
“劉虞侯且聽曹某把話說完在決定也不遲.......”
司馬懿說著,便朝著身旁眾人擺了擺手。
待廳堂中再無旁人後,才悄聲說道:“劉虞侯,鄆王來揚州的目的,相信你心中很清楚。”
“待將方臘剿滅之後,我們完全可以將此事嫁禍給鄆王,到時候鄆王他再想做些什麽,都再無可能了。”
說著還輕輕拍了拍劉高飛的肩膀,正聲說道:“劉虞侯你是知道我曹某為人的,曹某本是由王相提攜起來的。”
“提攜之恩不得不報,曹某所做的這一切,自然是要為王相分憂,同時也是為內侍省與太子分憂。”
“不知劉虞侯以為這一石二鳥之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