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方臘親征
當司馬懿穿越北宋,誤上梁山之後 作者:阿東正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感覺到方臘心中有一絲悔意之後,老僧緩緩開口說道:“老衲有上中下三策,可供聖王選擇。”
方臘俯下身子,準備聆聽教誨。
“上策是,立刻整軍撤出杭州,一直向廣南路退去,最大程度的保存現有力量,以待天時。”
方臘聽著不禁皺了皺眉頭,好不容易拿下這麽多地盤,難道就要這麽離開嗎,他不甘心。
特別是這座他費了大功夫,才新修建起來的聖宮,怎能放棄。
繼而問道:“那中策呢?”
“中策是,遣使與曹懿再次談和,老衲早就說過,曹懿此人對宋廷未必有多少忠心,隻要我們退出兩浙路,曹懿必然會同意。”
方臘聞言,眉頭皺得更深了。
還談和呢,談個屁,老子寧願戰死也不會再跟他談和了。
再則說了,這一策到頭來,不還是要往後撤嗎。
方臘最後又問道:“那下策呢?”
唉.......
老僧聞言,不禁暗歎一口氣。
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呐。
原本以為方臘臨終了能有得醒悟,現在看來,其實一切都沒有變過。
老僧緩緩閉上雙眼,平聲說道:“在最短的時間內,召集所有兵馬,趁著局麵還沒有糜爛之際,一舉打敗這支梁山軍。”
“若勝,則一切都還有機會。”
“此三策,望聖王好生決斷。”
“阿彌陀佛.......”
說完,老僧便繼續自顧自的念起經來,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不能在打擾到她。
“多謝軍師之策。”
在沉默片刻之後,方臘拱手道謝,並輕手輕腳的退出了佛堂,轉身朝著後殿走去。
一路上,他的腦海中都在思考著,軍師口中的上中下三策。
實際上在他心中,隻有一策,哪怕僅僅隻是下策。
退是不可能退的,永遠都不可能退的。
既然麾下大臣和軍師,都提出要在短時間內來一場決戰,那便戰。
在退一萬步說,二十萬打六萬,難道還能輸不成。
如此想著,他的信心越來越足。
差點就因為那些牆頭草的叛變,而搞得找不著前進的方向了。
待他再次迴到後殿,看到那四名文武之後,當即令道:
兵部尚書王寅立刻召集所有兵馬,準備出兵事宜。
左丞相婁敏中備足糧草等一應所需物資。
國師鄧元覺隨朕親征,鎮國大將軍?厲天閏留守揚州。
“聖王英明!”
待方臘一聲令下後,整個杭州都開始行動了起來。
街道上,衙門中,城內城外皆是來往的士卒衙役。
雖然其他地方已經不太受控製,但至少他們精心經營的杭州老巢,控製力還是足夠的。
不過幾日時間之後,在方臘的率領下,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從杭州城出發,向鎮江府殺去。
不過在此之前,還需要與前方的統兵大帥石寶合兵一處。
就是他們出兵之時,老僧正站立在城牆之上,看著大軍一點一點消失在眼前。
“師父,東西都已經收拾好了.......”
待大軍全部離開揚州後,一旁的一名小僧上前輕聲說道。
老僧點了點頭,並未多言,隻是又轉過身來,看了看杭州城內的光景。
小僧見狀,不禁疑惑的問道:“師父,這好端端的,我們為什麽要離開?難道聖王就一定會敗嗎?”
老僧微微一笑,繼而又歎聲述說道:“可惜.......可惜啊!”
“明明有個不錯的開始,最終卻是遺憾的結局。”
但很快又想到,人生在世,本就是這樣。
有好的開始,未必會有好的結果。
而擁有不好的開始,大致也是不好的結果。
人生道路總是艱難,果然還是趁早遁入空門為好。
就看了許久之後,老僧才緩緩說道:“走吧,也該離開了。”
“師父,咱們去哪兒?”
“先往西走,然後在往北走.......”
.......
.......
方臘在路上再次了收到石寶的消息,他們已經從鎮江府退兵至蘇州。
待行軍數日之後,方臘率領大軍抵達蘇州,並在城外見到了石寶。
“末將應戰不利,還望聖王責罰!”
石寶一見到方臘,當即便跪了下來。
“石元帥快快請起.......”
方臘連忙上前將石寶扶起,輕聲安慰道:“鎮江之敗,也不能完全怪罪與石元帥一人。”
“再則說了,能在那樣的情況下保留主力也是不易,又何罪之有呐?”
方臘說著又環視著身旁眾人,笑說道:“你們說是不是這道理啊?”
“哈哈哈.......”
方臘這帶頭一笑,立刻就讓原本肅然的氣氛,一下子變得輕鬆起來。
此時方臘的梟雄氣概,展現無疑。
出征在外的方臘,與在聖宮中待著的方臘又不一樣。
待進城之後,連飯都沒來得及吃,就開始升帳議事。
在座眾人都知道,留給他們的時間並不多。
必須要在後方沒有起火之前,解決這一場戰鬥,然後才有時間來慢慢收拾那幫叛變的家夥兒。
廳堂內,方臘坐在正上方。
元帥石寶與國師鄧元覺各自坐在左右上位,在下方依次是王寅等人。
方臘先是看向石寶問道:“石元帥,你與那梁山軍已經交手數次,你先給眾人們介紹介紹梁山軍的情況。”
“是,聖王。”
石寶早已經心中打好腹稿,當即正聲應道:“梁山軍的統製名為曹懿,副統製盧俊義,參將吳用,雖然梁山軍中校尉很多,但主要帶兵的校尉有林衝、花榮.......”
“那曹懿與吳用二人,用兵十分詭異,陣法的使用也極為熟練,不要對付。”
“另外梁山軍所使用的甲胄與武器,也要比我軍好上太多,最重要的是梁山軍還有三千精銳騎兵,每一次都能在關鍵時候打破僵局.......”
石寶在很短的時間內,將梁山軍的情況,以及近期戰況匯報完畢。
最後又低頭告罪道:“末將慚愧,在之前在戰事中,末將雖然一直都有兵力上的優勢,但是並未打敗地方,反而接連戰敗.......”
“無妨,石元帥的本事大家都清楚,無需解釋。”
之後方臘便開始環視眾人,隨口問道:“現在梁山軍的情況也都知道了,不知諸位可有計策破敵呐?”
方臘俯下身子,準備聆聽教誨。
“上策是,立刻整軍撤出杭州,一直向廣南路退去,最大程度的保存現有力量,以待天時。”
方臘聽著不禁皺了皺眉頭,好不容易拿下這麽多地盤,難道就要這麽離開嗎,他不甘心。
特別是這座他費了大功夫,才新修建起來的聖宮,怎能放棄。
繼而問道:“那中策呢?”
“中策是,遣使與曹懿再次談和,老衲早就說過,曹懿此人對宋廷未必有多少忠心,隻要我們退出兩浙路,曹懿必然會同意。”
方臘聞言,眉頭皺得更深了。
還談和呢,談個屁,老子寧願戰死也不會再跟他談和了。
再則說了,這一策到頭來,不還是要往後撤嗎。
方臘最後又問道:“那下策呢?”
唉.......
老僧聞言,不禁暗歎一口氣。
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呐。
原本以為方臘臨終了能有得醒悟,現在看來,其實一切都沒有變過。
老僧緩緩閉上雙眼,平聲說道:“在最短的時間內,召集所有兵馬,趁著局麵還沒有糜爛之際,一舉打敗這支梁山軍。”
“若勝,則一切都還有機會。”
“此三策,望聖王好生決斷。”
“阿彌陀佛.......”
說完,老僧便繼續自顧自的念起經來,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不能在打擾到她。
“多謝軍師之策。”
在沉默片刻之後,方臘拱手道謝,並輕手輕腳的退出了佛堂,轉身朝著後殿走去。
一路上,他的腦海中都在思考著,軍師口中的上中下三策。
實際上在他心中,隻有一策,哪怕僅僅隻是下策。
退是不可能退的,永遠都不可能退的。
既然麾下大臣和軍師,都提出要在短時間內來一場決戰,那便戰。
在退一萬步說,二十萬打六萬,難道還能輸不成。
如此想著,他的信心越來越足。
差點就因為那些牆頭草的叛變,而搞得找不著前進的方向了。
待他再次迴到後殿,看到那四名文武之後,當即令道:
兵部尚書王寅立刻召集所有兵馬,準備出兵事宜。
左丞相婁敏中備足糧草等一應所需物資。
國師鄧元覺隨朕親征,鎮國大將軍?厲天閏留守揚州。
“聖王英明!”
待方臘一聲令下後,整個杭州都開始行動了起來。
街道上,衙門中,城內城外皆是來往的士卒衙役。
雖然其他地方已經不太受控製,但至少他們精心經營的杭州老巢,控製力還是足夠的。
不過幾日時間之後,在方臘的率領下,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從杭州城出發,向鎮江府殺去。
不過在此之前,還需要與前方的統兵大帥石寶合兵一處。
就是他們出兵之時,老僧正站立在城牆之上,看著大軍一點一點消失在眼前。
“師父,東西都已經收拾好了.......”
待大軍全部離開揚州後,一旁的一名小僧上前輕聲說道。
老僧點了點頭,並未多言,隻是又轉過身來,看了看杭州城內的光景。
小僧見狀,不禁疑惑的問道:“師父,這好端端的,我們為什麽要離開?難道聖王就一定會敗嗎?”
老僧微微一笑,繼而又歎聲述說道:“可惜.......可惜啊!”
“明明有個不錯的開始,最終卻是遺憾的結局。”
但很快又想到,人生在世,本就是這樣。
有好的開始,未必會有好的結果。
而擁有不好的開始,大致也是不好的結果。
人生道路總是艱難,果然還是趁早遁入空門為好。
就看了許久之後,老僧才緩緩說道:“走吧,也該離開了。”
“師父,咱們去哪兒?”
“先往西走,然後在往北走.......”
.......
.......
方臘在路上再次了收到石寶的消息,他們已經從鎮江府退兵至蘇州。
待行軍數日之後,方臘率領大軍抵達蘇州,並在城外見到了石寶。
“末將應戰不利,還望聖王責罰!”
石寶一見到方臘,當即便跪了下來。
“石元帥快快請起.......”
方臘連忙上前將石寶扶起,輕聲安慰道:“鎮江之敗,也不能完全怪罪與石元帥一人。”
“再則說了,能在那樣的情況下保留主力也是不易,又何罪之有呐?”
方臘說著又環視著身旁眾人,笑說道:“你們說是不是這道理啊?”
“哈哈哈.......”
方臘這帶頭一笑,立刻就讓原本肅然的氣氛,一下子變得輕鬆起來。
此時方臘的梟雄氣概,展現無疑。
出征在外的方臘,與在聖宮中待著的方臘又不一樣。
待進城之後,連飯都沒來得及吃,就開始升帳議事。
在座眾人都知道,留給他們的時間並不多。
必須要在後方沒有起火之前,解決這一場戰鬥,然後才有時間來慢慢收拾那幫叛變的家夥兒。
廳堂內,方臘坐在正上方。
元帥石寶與國師鄧元覺各自坐在左右上位,在下方依次是王寅等人。
方臘先是看向石寶問道:“石元帥,你與那梁山軍已經交手數次,你先給眾人們介紹介紹梁山軍的情況。”
“是,聖王。”
石寶早已經心中打好腹稿,當即正聲應道:“梁山軍的統製名為曹懿,副統製盧俊義,參將吳用,雖然梁山軍中校尉很多,但主要帶兵的校尉有林衝、花榮.......”
“那曹懿與吳用二人,用兵十分詭異,陣法的使用也極為熟練,不要對付。”
“另外梁山軍所使用的甲胄與武器,也要比我軍好上太多,最重要的是梁山軍還有三千精銳騎兵,每一次都能在關鍵時候打破僵局.......”
石寶在很短的時間內,將梁山軍的情況,以及近期戰況匯報完畢。
最後又低頭告罪道:“末將慚愧,在之前在戰事中,末將雖然一直都有兵力上的優勢,但是並未打敗地方,反而接連戰敗.......”
“無妨,石元帥的本事大家都清楚,無需解釋。”
之後方臘便開始環視眾人,隨口問道:“現在梁山軍的情況也都知道了,不知諸位可有計策破敵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