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虹國.掃蕩4.龍顏大悅
你確定你寫的是日記? 作者:愛吃小攻的小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準了。”皇帝心情不錯。
趙啟清清嗓子,道:
“月至中天照玉卮,中秋盛宴意酣時。盤中月餅香初散,案上蟹螯紅正宜。燭火搖搖光影亂,桂香嫋嫋晚風遲。闔家笑語歡聲裏,盡享團圓無盡期。”
“好好好,非常好。”皇帝滿意地點頭,賞賜了他一些珠寶。
嬪妃們也對趙啟連連誇讚。
“不愧是我們虹國第一大才子,文采斐然啊。”
“是呀是呀,五皇子可是在虹國詩詞大會上奪冠之人。”
“虹國有此人才,是虹國之幸啊。”
皇帝喜歡的,她們就算不喜歡,也得喜歡,見風使舵是在宮裏行走的必備素養之一。
趙啟的母親臉上有光,“那都是陛下教的好,不如這樣,既是中秋家宴,讓孩子們都為虹國賦詩一首,實在不會的,說點祝福的話也好,圖個喜慶,陛下覺得如何?”
“愛妃所言極是,那就依你所言。”皇帝端起酒杯,靠在龍椅椅背上,悠閑地喝酒。
趙啟默默迴到座位,但他的目光一直看向趙磊和趙傾。
小小覺得此人有問題啊,難不成是在皇帝麵前爭寵?在原主的記憶裏,這位一直是膽小慎微的人 今日怎會主動賦詩呢?
而且,他不看我是什麽意思!我不是皇帝的孩子嗎!公主就不能說點祝福語了嘛!
小小感覺自己被輕視了,但那也是沒辦法的事。在這裏,女子是不用讀書識字的,公主不會作詩也很正常。
三皇子趙偉雖身有殘疾,卻也飽讀詩書,吟詩一首,並不比趙啟的差,也獲得了皇帝的讚賞。
六皇子引經據典,雖不如趙啟說得好,但是皇帝的濾鏡擺在那裏,重賞於他,不服不行。
最後,趙傾上去,他不會作詩,隻能說幾句祝福詞。
“今夕中秋,月華流照宮闈。父皇下聖體康泰,治世之光輝如明月之恆照,德被四海,恩及蒼生。”
“皇後娘娘鳳體安康,母儀天下之德馨,與陛下情比金堅,共守這盛世鴻基。 ”
“願我皇家,親眷和睦,福運昌隆,千秋萬代,共賞此中秋盛景,同沐聖恩嘉祥。”
“九妹也上來說兩句吧。”
也不知道這小子是在故意的還是無心的,竟然明知趙曉曉從不讀書學習,還叫她上去說賀詞。
這是想讓她跟諸位皇子作比較,讓她難堪嗎?誰不知道小公主被慣的大字不識一個,讓她上去講話,她能講出什麽來?
但是他一個大聰明應該沒有這麽邪惡的心思,隻是單純的沒情商,想到什麽就說什麽了。
眾人竊竊私語,雖然小公主可能說不出什麽辭藻華麗的詩詞來,但是最基本的祝福,類似於萬福金安,龍體安康,國家昌盛這樣的話還是會說的。
趙傾的母妃自然不能讓公主下不來台,剛想替趙傾找補,小小就站起來了。
“父皇,曉曉也想為家宴獻上賀詞。”小小說自己想,不是輪到自己了,是在為趙傾開脫 也是表明自己的心意。
“哦?那曉曉就說說吧。”皇帝哈哈一笑,滿眼寵溺,一看就是陪曉曉玩 並不覺得她能說出什麽。
“虹光煥彩映瓊樓,國盛家和福澤稠。中夜清輝照祥瑞,秋景團圓韻自悠。”
“父皇,曉曉說的好不好呀~”小小賣萌道。
“曉曉說的甚好,朕記得你從不讀書,為何能說出如此優美的詩?”
小小自信抬頭道:“那當然是曉曉懂事了呀,之前曉曉被可惡的彌國人抓走了,是父皇聽到消息後就立刻來救我。”
“曉曉在路上非常擔心父皇的安危,同時也對自己的無能感到自責。”
“如果我那天沒有貪玩,偷偷跑出宮,是不是就不會被抓,如果我再強大一點,讓彌國人望而卻步,那她們是不是就不會綁架我,拿我當人質?”
“在那一夜之間,曉曉長大了,曉曉以後都不會頑皮了,曉曉以後一定會乖乖的,讓父皇安心。”
“但是在宮裏實在無趣,所以曉曉就讓人找了一些有趣的畫本來看,這才不知不覺學會了一些詞句。”
皇帝對曉曉感到欣慰,“這件事不怪你,是彌國膽大妄為,你隻需要開開心心的就好了。”
小小道:“我知父皇疼愛曉曉,也隻四哥戰勝彌國,所以曉曉還有一首詩,想獻給父皇和即將凱旋的四哥。”
“好,說來聽聽。”
“玉殿瓊筵列八珍,中秋宮苑月華新。中秋家宴伴金樽,月照幽庭念遠魂。將士邊關傳捷報,征塵未洗戰猶存。遙聞鼓角聲威壯,不見歸帆影跡痕。且待功成歸故裏,闔家再聚話恩恩。國威遠振恩威布,四海升平頌聖仁。”
語畢。
寂靜。
非靜止狀態.jpg
“難道曉曉說的不好嗎?曉曉一定會繼續學習的!”
小公主那清脆悅耳、宛如黃鶯出穀般的話語如同一聲驚雷,瞬間在人群之中炸響,將所有人都從各自的思緒中猛地拽迴現實。
一時間,原本嘈雜喧鬧的場麵變得鴉雀無聲,眾人皆是瞠目結舌地望向那位站在人群中央、嬌小玲瓏卻又氣質非凡的小公主。
就連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也不禁為之動容,他那原本波瀾不驚的麵龐此刻滿是驚愕之色,一雙深邃如淵的眼眸死死地盯著小公主,仿佛要透過她那嬌柔的身軀看到其內心深處所蘊含的才情與智慧一般。
在場之人無一不感到難以置信,尤其是那些一直對趙曉曉抱有輕視之心的人們更是驚得下巴都快要掉到地上了。
誰能想到這個平日裏不學習,隻會調皮搗蛋的小公主,竟然能夠創作出如此精妙絕倫、美輪美奐的詩作來?
而且這詩作之優美、意境之深遠,甚至比起素有才子之名的趙啟所作之詩還要更勝一籌!
“好!甚好!”龍顏大悅,“好孩子,曉曉真是長大了,才華都快趕上你五哥了。”
趙啟臉色非常難看,他聽出來了皇帝在點他,讓他收斂一點,還暗諷他,連沒學習幾日的妹妹都比不過。
趙啟清清嗓子,道:
“月至中天照玉卮,中秋盛宴意酣時。盤中月餅香初散,案上蟹螯紅正宜。燭火搖搖光影亂,桂香嫋嫋晚風遲。闔家笑語歡聲裏,盡享團圓無盡期。”
“好好好,非常好。”皇帝滿意地點頭,賞賜了他一些珠寶。
嬪妃們也對趙啟連連誇讚。
“不愧是我們虹國第一大才子,文采斐然啊。”
“是呀是呀,五皇子可是在虹國詩詞大會上奪冠之人。”
“虹國有此人才,是虹國之幸啊。”
皇帝喜歡的,她們就算不喜歡,也得喜歡,見風使舵是在宮裏行走的必備素養之一。
趙啟的母親臉上有光,“那都是陛下教的好,不如這樣,既是中秋家宴,讓孩子們都為虹國賦詩一首,實在不會的,說點祝福的話也好,圖個喜慶,陛下覺得如何?”
“愛妃所言極是,那就依你所言。”皇帝端起酒杯,靠在龍椅椅背上,悠閑地喝酒。
趙啟默默迴到座位,但他的目光一直看向趙磊和趙傾。
小小覺得此人有問題啊,難不成是在皇帝麵前爭寵?在原主的記憶裏,這位一直是膽小慎微的人 今日怎會主動賦詩呢?
而且,他不看我是什麽意思!我不是皇帝的孩子嗎!公主就不能說點祝福語了嘛!
小小感覺自己被輕視了,但那也是沒辦法的事。在這裏,女子是不用讀書識字的,公主不會作詩也很正常。
三皇子趙偉雖身有殘疾,卻也飽讀詩書,吟詩一首,並不比趙啟的差,也獲得了皇帝的讚賞。
六皇子引經據典,雖不如趙啟說得好,但是皇帝的濾鏡擺在那裏,重賞於他,不服不行。
最後,趙傾上去,他不會作詩,隻能說幾句祝福詞。
“今夕中秋,月華流照宮闈。父皇下聖體康泰,治世之光輝如明月之恆照,德被四海,恩及蒼生。”
“皇後娘娘鳳體安康,母儀天下之德馨,與陛下情比金堅,共守這盛世鴻基。 ”
“願我皇家,親眷和睦,福運昌隆,千秋萬代,共賞此中秋盛景,同沐聖恩嘉祥。”
“九妹也上來說兩句吧。”
也不知道這小子是在故意的還是無心的,竟然明知趙曉曉從不讀書學習,還叫她上去說賀詞。
這是想讓她跟諸位皇子作比較,讓她難堪嗎?誰不知道小公主被慣的大字不識一個,讓她上去講話,她能講出什麽來?
但是他一個大聰明應該沒有這麽邪惡的心思,隻是單純的沒情商,想到什麽就說什麽了。
眾人竊竊私語,雖然小公主可能說不出什麽辭藻華麗的詩詞來,但是最基本的祝福,類似於萬福金安,龍體安康,國家昌盛這樣的話還是會說的。
趙傾的母妃自然不能讓公主下不來台,剛想替趙傾找補,小小就站起來了。
“父皇,曉曉也想為家宴獻上賀詞。”小小說自己想,不是輪到自己了,是在為趙傾開脫 也是表明自己的心意。
“哦?那曉曉就說說吧。”皇帝哈哈一笑,滿眼寵溺,一看就是陪曉曉玩 並不覺得她能說出什麽。
“虹光煥彩映瓊樓,國盛家和福澤稠。中夜清輝照祥瑞,秋景團圓韻自悠。”
“父皇,曉曉說的好不好呀~”小小賣萌道。
“曉曉說的甚好,朕記得你從不讀書,為何能說出如此優美的詩?”
小小自信抬頭道:“那當然是曉曉懂事了呀,之前曉曉被可惡的彌國人抓走了,是父皇聽到消息後就立刻來救我。”
“曉曉在路上非常擔心父皇的安危,同時也對自己的無能感到自責。”
“如果我那天沒有貪玩,偷偷跑出宮,是不是就不會被抓,如果我再強大一點,讓彌國人望而卻步,那她們是不是就不會綁架我,拿我當人質?”
“在那一夜之間,曉曉長大了,曉曉以後都不會頑皮了,曉曉以後一定會乖乖的,讓父皇安心。”
“但是在宮裏實在無趣,所以曉曉就讓人找了一些有趣的畫本來看,這才不知不覺學會了一些詞句。”
皇帝對曉曉感到欣慰,“這件事不怪你,是彌國膽大妄為,你隻需要開開心心的就好了。”
小小道:“我知父皇疼愛曉曉,也隻四哥戰勝彌國,所以曉曉還有一首詩,想獻給父皇和即將凱旋的四哥。”
“好,說來聽聽。”
“玉殿瓊筵列八珍,中秋宮苑月華新。中秋家宴伴金樽,月照幽庭念遠魂。將士邊關傳捷報,征塵未洗戰猶存。遙聞鼓角聲威壯,不見歸帆影跡痕。且待功成歸故裏,闔家再聚話恩恩。國威遠振恩威布,四海升平頌聖仁。”
語畢。
寂靜。
非靜止狀態.jpg
“難道曉曉說的不好嗎?曉曉一定會繼續學習的!”
小公主那清脆悅耳、宛如黃鶯出穀般的話語如同一聲驚雷,瞬間在人群之中炸響,將所有人都從各自的思緒中猛地拽迴現實。
一時間,原本嘈雜喧鬧的場麵變得鴉雀無聲,眾人皆是瞠目結舌地望向那位站在人群中央、嬌小玲瓏卻又氣質非凡的小公主。
就連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也不禁為之動容,他那原本波瀾不驚的麵龐此刻滿是驚愕之色,一雙深邃如淵的眼眸死死地盯著小公主,仿佛要透過她那嬌柔的身軀看到其內心深處所蘊含的才情與智慧一般。
在場之人無一不感到難以置信,尤其是那些一直對趙曉曉抱有輕視之心的人們更是驚得下巴都快要掉到地上了。
誰能想到這個平日裏不學習,隻會調皮搗蛋的小公主,竟然能夠創作出如此精妙絕倫、美輪美奐的詩作來?
而且這詩作之優美、意境之深遠,甚至比起素有才子之名的趙啟所作之詩還要更勝一籌!
“好!甚好!”龍顏大悅,“好孩子,曉曉真是長大了,才華都快趕上你五哥了。”
趙啟臉色非常難看,他聽出來了皇帝在點他,讓他收斂一點,還暗諷他,連沒學習幾日的妹妹都比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