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趕山:樺樹茸、鬆樹桑黃......
天災末世:農家孤女獨自逃荒 作者:三弦牽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隻可惜她沒有發現樺樹茸。
樺樹茸是一味不錯的藥材,若是有還能采摘一些,不管是自用亦或是拿去藥鋪賣都是可以的。
此時日頭正曬,她趕了一上午路也有些累,蘇夏擔心中暑便想休息一會兒再趕路。
趁著休息,正好可以撕些樺樹皮,今晚可以用樺樹皮點火。
蘇夏放下背簍,坐在地上抬手撕下樺樹皮存起來。
休息差不多兩刻鍾,她也緩過勁來,感覺沒那麽難受後,背著背簍繼續趕路。
小道上有流民看到林間有一道身影還覺得有些奇怪,而後也反應過來,林子裏有樹木遮擋,肯定要比直接走小道涼快些。
“爹,我們也走山路吧,肯定涼快很多!”
他們逃荒走得太急,沒有帶草帽,一路上又要背糧食又要帶孩子,根本沒有那麽多時間編織草帽。
隨著天氣越來越熱,尤其是晌午,簡直熱得人頭腦發暈。
“山路不好走,說不定還有毒蛇,更何況我們還有那麽多家當......”
林間趕路的人之所以走得那麽快,是因為‘他’帶的東西不多,但是他們東西太多,而且早已腿腳無力,若是走山路不慎崴了腳,以後趕路更難。
不過,還是有不少流民禁不住烈日暴曬,紛紛朝著山裏走。
蘇夏見狀趕緊加快腳步,與流民拉開距離。
山又不是她的,她自然不可能不讓流民進來,她能做的就是盡可能降低被搶的風險。
當然,若是真有人不怕她腰間的大刀,她也不介意以血祭刀。
蘇夏一邊走,一邊注意腳下,她綁了腿,但還是擔心會被蛇咬。
她一低頭,便看到自己那雙髒兮兮的草鞋,滿是泥土,說不定再穿幾日就要報廢,就連裏麵黑黑的布鞋也變成泥土色。
好在她在老朱家買了二十雙草鞋,能夠支持自己用很久。
而且她這兩日認真看過草鞋,似乎已經領略到編草鞋的技巧,迫不及待想要試試。
之前休息時割了不少幹的茅草,已經被她偷偷放進空間,她想著夜裏歇腳正好練手。
布鞋外麵套了一雙草鞋走路確實沒有單穿草鞋那麽累,但即便如此,她還是覺得自己的雙腿像是注鉛一般沉重。
她愁眉苦臉想,要是能泡腳就好了,那一定很舒服。
不過蘇夏隻能奢望。
昨夜遠方山上那場大火燒得那麽厲害,熱空氣蹭蹭蹭往上衝,灰塵漫天都沒有降雨,說明現在還達不到降雨的標準。
不得不承認,古人求雨隻是理論知識不豐,但經驗卻是不容小覷。
要降雨必須滿足三個條件:水汽、雜質、降溫。
燒火求雨與煮飯時鍋蓋上會有水蒸氣倒是差不多。
隻不過一個是靠冰冷的鍋蓋冷凝出蒸餾水;
另一個是讓水汽遇冷凝結,附著在凝結核(主要由空氣中的雜質和灰塵形成)上,當空氣承受不住雨滴的重量時便會落下形成雨。
她突然想到諸葛亮在上方穀火燒司馬懿,一場大雨卻讓他的計謀付諸東流。
要是這裏也能有場大雨該多好。
蘇夏走在林子裏,偶爾會看到鬆樹桑黃,學名叫鬆葉層孔菌,是一種寄生在紅鬆、落葉鬆、冷杉等樹木上的真菌。
鬆樹桑黃與桑樹桑黃類似,都是藥材,但是鬆樹桑黃沒有桑樹桑黃值錢,一般是作為桑樹桑黃的配伍使用。
她直接拿起木棍將樹上的桑黃頂下來,裝進背簍。
一邊走一邊采摘,耽擱不了多少時間。
她抬頭時,突然看到一塊樺樹茸。
樺樹茸表麵是黑黢黢的,這是樺樹茸的黑晶,裏麵呈黃褐色,長在白樺樹上吸收白樺樹的營養,直到樺樹被吸幹。
若是不認識樺樹茸的,恐怕隻會以為是樺樹被燒黑成木炭,錯過這樣的好寶貝。
用樺樹茸泡水或煮水喝對身體好,能降血壓血糖,還能預防風寒。
她眼前的樺樹茸很大一塊,至少也是五斤以上,需要十多年才能形成。
畢竟是長在樹上十多年的真菌,早已與樺樹緊密貼合,蘇夏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這棵樺樹茸給掰下來。
散落的樺樹茸也是極好的,她全部撿起來放進背簍,實則是放在空間裏。
因為這東西珍貴,所以蘇夏看到很高的地方掛著一團樺樹茸,也會爬上樹采摘。
隻是樺樹太高,而且表麵鬆軟實則堅硬,很不好爬,她用麻繩綁在兩隻腳上,雙手抱樹,鞋上綁著的麻繩可以增加摩擦力,有利於她穩住身體。
蘇夏一步一步往上挪,爬到樺樹茸生長的位置,直接徒手掰下來。
若是掰不下來,她就直接用砍柴刀砍下,下樹後再去撿。
她偶爾爬上樹之後還會順便采摘一些樺樹葉,樹葉曬幹泡水可以清熱,夏季馬上來臨,正好可以用上。
不過樺樹茸不單是長在樺樹上,甚至連樺樹洞或者根部也會長,摘下會簡單很多,至少不用費力爬上樹。
旁邊經過的流民怪異看了‘他’一眼,不明白‘他’為何要摘這個黑黢黢的像是被火燒過的東西,難道是沒有吃的了?
可她寧願爬幾丈高都要摘下,莫非是值錢的東西?
不禁有流民疑惑問,“小兄弟,你摘的這個是什麽?”
蘇夏自然不會解釋,她總不能大張旗鼓宣揚:這東西值錢還有大用,大家都快來摘。
這樣隻會顯得她很傻。
因為蘇夏沒有說話,流民還以為‘他’是個啞巴。
不少人嘀咕道:“爬這麽高就為了摘這些黑炭?”
有人得出結論,“看樣子很值錢!”
“可是他爬那麽高才摘到,我們可不行。而且爬樹多累啊,有這些力氣還不如多趕幾裏地。”
畢竟是逃荒路上,他們帶的吃食本就不夠,要是再為這些東西浪費體力,能不能活下去都是一個大難題。
“他摘了些其他的,那些東西長得矮,我們拿樹枝戳下來,也不影響趕路!”
那人說的是鬆樹桑黃,有些鬆樹桑黃長的位置不高,用木頭就能打下來。
還有赤靈芝、平蓋靈芝等,直接用手都能掰下。
樺樹茸是一味不錯的藥材,若是有還能采摘一些,不管是自用亦或是拿去藥鋪賣都是可以的。
此時日頭正曬,她趕了一上午路也有些累,蘇夏擔心中暑便想休息一會兒再趕路。
趁著休息,正好可以撕些樺樹皮,今晚可以用樺樹皮點火。
蘇夏放下背簍,坐在地上抬手撕下樺樹皮存起來。
休息差不多兩刻鍾,她也緩過勁來,感覺沒那麽難受後,背著背簍繼續趕路。
小道上有流民看到林間有一道身影還覺得有些奇怪,而後也反應過來,林子裏有樹木遮擋,肯定要比直接走小道涼快些。
“爹,我們也走山路吧,肯定涼快很多!”
他們逃荒走得太急,沒有帶草帽,一路上又要背糧食又要帶孩子,根本沒有那麽多時間編織草帽。
隨著天氣越來越熱,尤其是晌午,簡直熱得人頭腦發暈。
“山路不好走,說不定還有毒蛇,更何況我們還有那麽多家當......”
林間趕路的人之所以走得那麽快,是因為‘他’帶的東西不多,但是他們東西太多,而且早已腿腳無力,若是走山路不慎崴了腳,以後趕路更難。
不過,還是有不少流民禁不住烈日暴曬,紛紛朝著山裏走。
蘇夏見狀趕緊加快腳步,與流民拉開距離。
山又不是她的,她自然不可能不讓流民進來,她能做的就是盡可能降低被搶的風險。
當然,若是真有人不怕她腰間的大刀,她也不介意以血祭刀。
蘇夏一邊走,一邊注意腳下,她綁了腿,但還是擔心會被蛇咬。
她一低頭,便看到自己那雙髒兮兮的草鞋,滿是泥土,說不定再穿幾日就要報廢,就連裏麵黑黑的布鞋也變成泥土色。
好在她在老朱家買了二十雙草鞋,能夠支持自己用很久。
而且她這兩日認真看過草鞋,似乎已經領略到編草鞋的技巧,迫不及待想要試試。
之前休息時割了不少幹的茅草,已經被她偷偷放進空間,她想著夜裏歇腳正好練手。
布鞋外麵套了一雙草鞋走路確實沒有單穿草鞋那麽累,但即便如此,她還是覺得自己的雙腿像是注鉛一般沉重。
她愁眉苦臉想,要是能泡腳就好了,那一定很舒服。
不過蘇夏隻能奢望。
昨夜遠方山上那場大火燒得那麽厲害,熱空氣蹭蹭蹭往上衝,灰塵漫天都沒有降雨,說明現在還達不到降雨的標準。
不得不承認,古人求雨隻是理論知識不豐,但經驗卻是不容小覷。
要降雨必須滿足三個條件:水汽、雜質、降溫。
燒火求雨與煮飯時鍋蓋上會有水蒸氣倒是差不多。
隻不過一個是靠冰冷的鍋蓋冷凝出蒸餾水;
另一個是讓水汽遇冷凝結,附著在凝結核(主要由空氣中的雜質和灰塵形成)上,當空氣承受不住雨滴的重量時便會落下形成雨。
她突然想到諸葛亮在上方穀火燒司馬懿,一場大雨卻讓他的計謀付諸東流。
要是這裏也能有場大雨該多好。
蘇夏走在林子裏,偶爾會看到鬆樹桑黃,學名叫鬆葉層孔菌,是一種寄生在紅鬆、落葉鬆、冷杉等樹木上的真菌。
鬆樹桑黃與桑樹桑黃類似,都是藥材,但是鬆樹桑黃沒有桑樹桑黃值錢,一般是作為桑樹桑黃的配伍使用。
她直接拿起木棍將樹上的桑黃頂下來,裝進背簍。
一邊走一邊采摘,耽擱不了多少時間。
她抬頭時,突然看到一塊樺樹茸。
樺樹茸表麵是黑黢黢的,這是樺樹茸的黑晶,裏麵呈黃褐色,長在白樺樹上吸收白樺樹的營養,直到樺樹被吸幹。
若是不認識樺樹茸的,恐怕隻會以為是樺樹被燒黑成木炭,錯過這樣的好寶貝。
用樺樹茸泡水或煮水喝對身體好,能降血壓血糖,還能預防風寒。
她眼前的樺樹茸很大一塊,至少也是五斤以上,需要十多年才能形成。
畢竟是長在樹上十多年的真菌,早已與樺樹緊密貼合,蘇夏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這棵樺樹茸給掰下來。
散落的樺樹茸也是極好的,她全部撿起來放進背簍,實則是放在空間裏。
因為這東西珍貴,所以蘇夏看到很高的地方掛著一團樺樹茸,也會爬上樹采摘。
隻是樺樹太高,而且表麵鬆軟實則堅硬,很不好爬,她用麻繩綁在兩隻腳上,雙手抱樹,鞋上綁著的麻繩可以增加摩擦力,有利於她穩住身體。
蘇夏一步一步往上挪,爬到樺樹茸生長的位置,直接徒手掰下來。
若是掰不下來,她就直接用砍柴刀砍下,下樹後再去撿。
她偶爾爬上樹之後還會順便采摘一些樺樹葉,樹葉曬幹泡水可以清熱,夏季馬上來臨,正好可以用上。
不過樺樹茸不單是長在樺樹上,甚至連樺樹洞或者根部也會長,摘下會簡單很多,至少不用費力爬上樹。
旁邊經過的流民怪異看了‘他’一眼,不明白‘他’為何要摘這個黑黢黢的像是被火燒過的東西,難道是沒有吃的了?
可她寧願爬幾丈高都要摘下,莫非是值錢的東西?
不禁有流民疑惑問,“小兄弟,你摘的這個是什麽?”
蘇夏自然不會解釋,她總不能大張旗鼓宣揚:這東西值錢還有大用,大家都快來摘。
這樣隻會顯得她很傻。
因為蘇夏沒有說話,流民還以為‘他’是個啞巴。
不少人嘀咕道:“爬這麽高就為了摘這些黑炭?”
有人得出結論,“看樣子很值錢!”
“可是他爬那麽高才摘到,我們可不行。而且爬樹多累啊,有這些力氣還不如多趕幾裏地。”
畢竟是逃荒路上,他們帶的吃食本就不夠,要是再為這些東西浪費體力,能不能活下去都是一個大難題。
“他摘了些其他的,那些東西長得矮,我們拿樹枝戳下來,也不影響趕路!”
那人說的是鬆樹桑黃,有些鬆樹桑黃長的位置不高,用木頭就能打下來。
還有赤靈芝、平蓋靈芝等,直接用手都能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