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十五萬斤糧食
天災末世:農家孤女獨自逃荒 作者:三弦牽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夏想了想,兩百兩銀子也挺多了,反正她這是無本的買賣,便賣給他兩匹。
她賣掉兩匹馬,還剩下兩匹卻是怎麽也賣不出去。
那些富戶都擔心剛買的馬兒會被官兵收繳,所以此時不願意買馬。
蘇夏沒法,隻能又去找萬家人。
“萬大叔,官兵若是見我一人帶兩匹馬定會將馬強征了去,我能否與你們同行?若是官兵沒有征馬,我便還你五十兩。”
換而言之,她之前賣給他的兩匹馬隻要一百五十兩。
若是官兵非要征馬,塞銀子也解決不了的話,那她隻能自認倒黴。
不管怎麽算,都是萬家人占便宜。
萬琮猶豫一瞬,爽快答應。
“小兄弟放心,你盡管跟著我們,萬叔一定會護好你的馬!”
區區五十兩,他根本不在乎,他不過是見這位小兄弟一人趕路艱難,所以想幫一把。
江湖中人,不可輕易得罪,必要時施以援手,說不定關鍵時刻能救全家的性命。
萬家人多,而且萬家在京城有人,隻要萬老夫人還在,別說縣令,就是知府也得給他們三分薄麵。
他們沿途這一路都十分順利,根本沒有守軍敢扣留他們的馬匹,所以要想保住兩匹馬根本不是難事。
蘇夏聞言,感激不已。
得了萬家人的準話,她便將自己的兩匹馬交給萬家。
其實蘇夏也不是隨意挑選的目標。
她見萬家有本事用兩匹馬拉車,料定他們地位定是不俗,此時聽聞萬琮的話,更加確定她的猜測。
但是她還不知道自己一抓抓了一條大腿。
她隻知道,這兩匹馬跟著富戶人家,絕對比跟著她要安全很多。
蘇夏也不擔心萬家人會黑吃黑,若當真遇到了,她也有辦法拿迴馬。
官兵強征馬匹的話,誰征的,她就劫走誰家,總歸不會讓那些人好過。
當然,馬兒不被強征自然是最好的,她也省事些。
馬兒在萬家便幹起了拉車廂的活計,而蘇夏則充當起萬家的馬夫。
蘇夏籌備妥當,便和萬家人待在一起,等待守城的官兵開城門。
.
縣衙內
呂縣令頂著一個碩大的黑眼圈,一臉煩躁在屋內來迴踱步。
“糧食可都清點完畢了?”
為了籌集十五萬斤糧食,他可是好幾宿都沒有睡好,每日醒來第一件事都要打聽打聽如今存了多少糧食。
宋師爺正撥打著算盤,他接連算了好幾遍,過了好半晌,不得不認命抬起頭,“大人,還差六萬一千七百斤糧食。”
呂縣令大驚,不由驚唿出聲:“什麽?還差六萬多斤?”
他唿吸急促,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恐懼,隻覺天都塌了。
“完了完了,再過兩日,約定的交糧時間便到了。本官便是將進城的流民全部劫了,也無法在兩日時間內籌集六萬多斤糧食啊!”
“這可如何是好?”
宋師爺也急得不行,這可關係到縣城的存亡。
如今四處幹旱,城中的存糧本就不多,而且城內還有那麽多人要吃喝......要想兩日內籌集六萬多斤糧食,簡直難於登天。
宋師爺靈光一閃,“大人,朝廷派發的軍糧不是還有幾日就到了嗎?能否先交十萬斤,讓他們緩一緩?”
軍糧可不是小數目,定能解決他們此時的難題。
呂縣令聞言,眼裏閃過一絲光亮,但很快便黯淡下去。
“說得輕巧!連蕭家軍都攔不住他們,我們哪裏還有資格談判!”
“明日若是不交出十五萬斤糧食,不出十日,那些人的鐵蹄便會踏破城門,別說朝廷派發的軍糧,就是你我也得變成他們的口糧!”
都怪邊軍那群廢物,竟然連蠻子都擋不住,以至於蠻子的氣焰越來越旺,如今甚至已經突破遼州,往武州進攻。
他倒是也想像其他幾個縣令一樣棄城而逃,但若是被抓住,必定會被斬首示眾。
他還年輕,可不想死。
蠻子說了,隻要他能交出十五萬斤糧食,蠻子大軍便不會攻城。
而且蠻子曾許諾於他,在大敗黎國後,他還能繼續做縣令,甚至有可能升官。
呂鵬程是‘寧可我負天下人,也不叫天下人負我’,在他看來,黎國的根早就爛到骨子裏,遲早會被蠻子攻破,他若是早些歸降,還能撈個一等功。
十五萬斤糧食,反正也不是從他府上出,於他而言根本沒什麽影響。
呂鵬程幽幽看著宋師爺,“你再想想其他辦法,不論如何,後日必須將十五萬斤糧食湊齊!”
他養師爺可不是讓他吃素的,此時若是用不上,以後還能指望他幫自己嗎?
若是不想出個好的辦法,他還不如換個師爺。
宋師爺強壓心頭的不滿,試探性問道:“大人,能否先用縣衙的存糧交上去,等軍糧到了,再將糧倉——”
他話音未落便被呂縣令打斷。
“不可!”那些是他最後的倚仗,豈能全部送給蠻子。
軍糧能不能送到他這裏,或者送來的有多少都尚未確定,他怎能冒這樣的風險。
宋師爺深吸一口氣,“下官明白了!”
呂鵬程的意思,就是讓他繼續‘打劫’流民。
罷了,他也不是第一次做這種事,隻希望這兩日能多劫幾家富戶,湊足十五萬斤糧食。
宋師爺在縣令耳邊低語幾句,隻見縣令的眼神是一亮又一亮。
“此法不錯!”
宋師爺得到允許,立刻喚來衙役,讓他們去通知守城的官兵,務必要讓那些富戶進入縣城,尤其是糧食多的富戶!
城門口,蘇夏和萬家人站在一起,他們等啊等,等了大半個時辰也不見城門開啟。
萬琮看著毫無動靜的城門,納悶道:“今日是怎麽迴事,往常城門早開了......”
“難不成縣令又逃了?”
這一路,官員棄城而逃屢見不鮮,若不是為了省些趕路的時間,同時也降低被搶劫的風險,他們也不願意入城。
蘇夏也覺得怪異。
若是不開城門,守城的官兵定會出聲讓他們離開,但是官兵既沒有趕走他們,也不開城門,不知道這是何意。
她賣掉兩匹馬,還剩下兩匹卻是怎麽也賣不出去。
那些富戶都擔心剛買的馬兒會被官兵收繳,所以此時不願意買馬。
蘇夏沒法,隻能又去找萬家人。
“萬大叔,官兵若是見我一人帶兩匹馬定會將馬強征了去,我能否與你們同行?若是官兵沒有征馬,我便還你五十兩。”
換而言之,她之前賣給他的兩匹馬隻要一百五十兩。
若是官兵非要征馬,塞銀子也解決不了的話,那她隻能自認倒黴。
不管怎麽算,都是萬家人占便宜。
萬琮猶豫一瞬,爽快答應。
“小兄弟放心,你盡管跟著我們,萬叔一定會護好你的馬!”
區區五十兩,他根本不在乎,他不過是見這位小兄弟一人趕路艱難,所以想幫一把。
江湖中人,不可輕易得罪,必要時施以援手,說不定關鍵時刻能救全家的性命。
萬家人多,而且萬家在京城有人,隻要萬老夫人還在,別說縣令,就是知府也得給他們三分薄麵。
他們沿途這一路都十分順利,根本沒有守軍敢扣留他們的馬匹,所以要想保住兩匹馬根本不是難事。
蘇夏聞言,感激不已。
得了萬家人的準話,她便將自己的兩匹馬交給萬家。
其實蘇夏也不是隨意挑選的目標。
她見萬家有本事用兩匹馬拉車,料定他們地位定是不俗,此時聽聞萬琮的話,更加確定她的猜測。
但是她還不知道自己一抓抓了一條大腿。
她隻知道,這兩匹馬跟著富戶人家,絕對比跟著她要安全很多。
蘇夏也不擔心萬家人會黑吃黑,若當真遇到了,她也有辦法拿迴馬。
官兵強征馬匹的話,誰征的,她就劫走誰家,總歸不會讓那些人好過。
當然,馬兒不被強征自然是最好的,她也省事些。
馬兒在萬家便幹起了拉車廂的活計,而蘇夏則充當起萬家的馬夫。
蘇夏籌備妥當,便和萬家人待在一起,等待守城的官兵開城門。
.
縣衙內
呂縣令頂著一個碩大的黑眼圈,一臉煩躁在屋內來迴踱步。
“糧食可都清點完畢了?”
為了籌集十五萬斤糧食,他可是好幾宿都沒有睡好,每日醒來第一件事都要打聽打聽如今存了多少糧食。
宋師爺正撥打著算盤,他接連算了好幾遍,過了好半晌,不得不認命抬起頭,“大人,還差六萬一千七百斤糧食。”
呂縣令大驚,不由驚唿出聲:“什麽?還差六萬多斤?”
他唿吸急促,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恐懼,隻覺天都塌了。
“完了完了,再過兩日,約定的交糧時間便到了。本官便是將進城的流民全部劫了,也無法在兩日時間內籌集六萬多斤糧食啊!”
“這可如何是好?”
宋師爺也急得不行,這可關係到縣城的存亡。
如今四處幹旱,城中的存糧本就不多,而且城內還有那麽多人要吃喝......要想兩日內籌集六萬多斤糧食,簡直難於登天。
宋師爺靈光一閃,“大人,朝廷派發的軍糧不是還有幾日就到了嗎?能否先交十萬斤,讓他們緩一緩?”
軍糧可不是小數目,定能解決他們此時的難題。
呂縣令聞言,眼裏閃過一絲光亮,但很快便黯淡下去。
“說得輕巧!連蕭家軍都攔不住他們,我們哪裏還有資格談判!”
“明日若是不交出十五萬斤糧食,不出十日,那些人的鐵蹄便會踏破城門,別說朝廷派發的軍糧,就是你我也得變成他們的口糧!”
都怪邊軍那群廢物,竟然連蠻子都擋不住,以至於蠻子的氣焰越來越旺,如今甚至已經突破遼州,往武州進攻。
他倒是也想像其他幾個縣令一樣棄城而逃,但若是被抓住,必定會被斬首示眾。
他還年輕,可不想死。
蠻子說了,隻要他能交出十五萬斤糧食,蠻子大軍便不會攻城。
而且蠻子曾許諾於他,在大敗黎國後,他還能繼續做縣令,甚至有可能升官。
呂鵬程是‘寧可我負天下人,也不叫天下人負我’,在他看來,黎國的根早就爛到骨子裏,遲早會被蠻子攻破,他若是早些歸降,還能撈個一等功。
十五萬斤糧食,反正也不是從他府上出,於他而言根本沒什麽影響。
呂鵬程幽幽看著宋師爺,“你再想想其他辦法,不論如何,後日必須將十五萬斤糧食湊齊!”
他養師爺可不是讓他吃素的,此時若是用不上,以後還能指望他幫自己嗎?
若是不想出個好的辦法,他還不如換個師爺。
宋師爺強壓心頭的不滿,試探性問道:“大人,能否先用縣衙的存糧交上去,等軍糧到了,再將糧倉——”
他話音未落便被呂縣令打斷。
“不可!”那些是他最後的倚仗,豈能全部送給蠻子。
軍糧能不能送到他這裏,或者送來的有多少都尚未確定,他怎能冒這樣的風險。
宋師爺深吸一口氣,“下官明白了!”
呂鵬程的意思,就是讓他繼續‘打劫’流民。
罷了,他也不是第一次做這種事,隻希望這兩日能多劫幾家富戶,湊足十五萬斤糧食。
宋師爺在縣令耳邊低語幾句,隻見縣令的眼神是一亮又一亮。
“此法不錯!”
宋師爺得到允許,立刻喚來衙役,讓他們去通知守城的官兵,務必要讓那些富戶進入縣城,尤其是糧食多的富戶!
城門口,蘇夏和萬家人站在一起,他們等啊等,等了大半個時辰也不見城門開啟。
萬琮看著毫無動靜的城門,納悶道:“今日是怎麽迴事,往常城門早開了......”
“難不成縣令又逃了?”
這一路,官員棄城而逃屢見不鮮,若不是為了省些趕路的時間,同時也降低被搶劫的風險,他們也不願意入城。
蘇夏也覺得怪異。
若是不開城門,守城的官兵定會出聲讓他們離開,但是官兵既沒有趕走他們,也不開城門,不知道這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