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縣令是大好人!
天災末世:農家孤女獨自逃荒 作者:三弦牽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永澤縣倒是不一樣。
縣城城牆是修補過的,“永澤縣”三個大字是嶄新的,一看就是才刻上去沒多久,而且城牆上還站著許多守軍,他們正關注著每一個路過的流民。
蘇夏抬眸,與一個守軍四目相對時,終於知道那股‘被監視感’從何而來。
她和守軍幾乎同時挪開視線,看向別處。
蘇夏向守城的官兵打聽了一番,這才知道,因為城門即將關閉,官府施藥的攤子早已經撤下,官兵讓她明早再來。
可相比於睡外麵,蘇夏更希望進城。
進城後她還有可能買一匹馬。
她拿出路引,問:“官爺,我能進城嗎?”
官兵詫異看了她一眼,“城外也有不少空閑的帳篷。”
他頓了頓,“不過,你要進城也可以。”
守城官兵接過路引,仔仔細細查看一番,眉頭一皺再皺。
“你是遼州安陽縣人?想不到你竟然還能獲得路引。”
“你的戶籍可還在?”
蘇夏不明白他這話是什麽意思,聽見官兵問自己的戶籍,她遲疑了一瞬。
之前路過別的城池時,那些官兵檢查戶籍路引都格外敷衍,隻要收了銀子,即便沒有路引他們也會放行。
可方才蘇夏將路引和銀子一並遞給官兵時,官兵隻拿了路引,甚至看都沒有看她手裏的銀子。
因為李狗蛋不是遼州人,所以她戶籍也是偽造的,這個官兵看得如此仔細,該不會看出貓膩吧?
官兵見蘇夏遲疑,以為她的戶籍已經不見了,便將路引還給她,“永澤縣和別的縣可不一樣,我們縣令公正嚴明,戶籍和路引若是缺一樣,便不能進城。”
蘇夏恍然大悟點頭,裝作十分艱難從懷中拿出戶籍文書。
“原來如此!官爺,我這一路都將戶籍藏得好好的,沒有被其他人給搜刮了去。”
因為是偽造的戶籍,剛“出爐”時很新,她特意放在身上,讓汗水、泥沙等將其弄髒,就是想著遇見如今這樣的情況,也好蒙混過關。
如今看來,她也不算是做無用功。
戶籍被汗水反複浸泡,上麵的字體已經變得模糊,但至少還能看出關鍵信息。
官兵核對一番,將戶籍也還給蘇夏,“沒有問題。你交十文錢便可入城。”
“十文?”
蘇夏有些驚訝。
逃荒這麽久,這還是她第一次遇見這麽低廉的入城費。
就連她上一次入城,也要一百文呢。
難道永澤縣和灌臨縣一樣,全是靠著低廉入城費引人進入的殺豬盤?
官兵瞧見蘇夏又驚又喜的模樣,十分驕傲道:“嘁,我方才都說了,我們縣令公正嚴明,和別的縣令可不一樣!”
蘇夏聽見這話,不敢全然相信。
畢竟她之前進灌臨縣時,入城費隻要一百文,可入城後她才知道那縣令有多惡毒。
說起來,她被逼進深山也和灌臨縣縣令脫不了幹係,可惜讓他死得太直接。
她現在對黎國的官員都抱著懷疑的態度,不把他們想太壞,但也絕不會因為這點兒小事就判定他們是好人。
官兵見她麵露不信,也沒有多言,反正等蘇夏進去後便會知道裏麵的情況。
蘇夏成功入城,隻花了十文錢。
現在已經日落西山,她進城後,發現城門依舊沒有關閉。
她覺得詫異,便走到附近的一家包子鋪問了一嘴,順便買兩個包子吃。
她不敢買肉包,隻敢吃素包子。
包子鋪的老板娘並沒有嫌棄她衣著打扮,更沒有因為她隻賣兩個素包子就惡語相向,反而一臉笑意看著蘇夏。
“素包子兩文一個。大俠,你隻要兩個素包子能不能吃飽?”
蘇夏沒有在意她的稱唿,畢竟他現在的這身裝扮真的很像俠客。
她聽見這價錢,眼神亮了亮。
這包子可比她之前買的便宜多了,而且也大了許多。
她點點頭,“那便來五個!”
區區五個包子,於她而言就是幾口的事兒。
“好嘞,大俠稍等。”
鄧三娘臉上一直掛著笑意,甚至在端來素包子後,還給她打了半碗水。
“大俠是剛抵達永澤縣吧?”
蘇夏驚訝看著那半碗水,點頭。
蘇夏倒不怕包子鋪老板給自己下藥。
畢竟她買包子時特意看過,這家包子鋪很受歡迎,很多人都買她家的包子。
而且包子鋪就開在城門口,人來人往的地方,此人開門做生意,總不至於這麽膽大吧。
鄧三娘也給自己舀了一碗坐在蘇夏旁邊。
她一邊喝水,一邊擦汗,和藹朝著蘇夏笑道:“永澤縣的城門是不會關的。”
蘇夏有些詫異,“為何?不會有流民進來搶劫嗎?”
“他們不敢。”
鄧三娘指著蘇夏後方的城牆,“你進來時可看到城牆上的官兵了?”
“那些都是縣令大人親自安排的,每日要換好幾次崗,十二個時辰都有人在上麵盯著,但凡城內發生搶劫殺人之事,官兵都能第一時間知曉。”
永澤縣並不大,所以守城的官兵也不是很多,但即便如此,也得要幾百上千人才能完成。
蘇夏覺得很震驚,不敢相信一個小小的縣城竟然能有這麽多官兵。
養這麽多人,要費不少的糧食。
蘇夏覺得疑惑,也便問出口,“嬸子,縣城的糧食很多嗎?為何你們賣的吃食這麽便宜?”
鄧三娘開懷一笑,一臉驕傲與感激,“說起這個,那就不得不提我們縣令大人的本事之大!”
“起初,永澤縣的糧食都很貴的,至少是往常的十倍不止。”
“但是我們縣令不一般啊,愣是活生生讓糧價給降下來了!”
蘇夏聽鄧三娘將永澤縣縣令做的事繪聲繪色描述出來,暗道這位縣令還真是個有勇有謀的好官。
原來,永澤縣起初和其他縣城一樣,受災嚴重,缺水缺糧。
糧價和水價都居高不下,百姓兜裏沒錢,自然也買不起糧食。
縣令最初施過兩次粥,但最終卻因為縣城百姓太多,而且還有許多富戶為了占便宜冒充普通百姓領粥,施粥之事被迫停止。
他便下令提高糧價。
一時間,永澤縣的糧價蹭蹭蹭翻了好幾倍。
光漲價還不夠,還得讓這些糧商先賺些大錢,同時在周圍的縣城大肆宣傳,才能引來更多的商人趨之若鶩。
縣城城牆是修補過的,“永澤縣”三個大字是嶄新的,一看就是才刻上去沒多久,而且城牆上還站著許多守軍,他們正關注著每一個路過的流民。
蘇夏抬眸,與一個守軍四目相對時,終於知道那股‘被監視感’從何而來。
她和守軍幾乎同時挪開視線,看向別處。
蘇夏向守城的官兵打聽了一番,這才知道,因為城門即將關閉,官府施藥的攤子早已經撤下,官兵讓她明早再來。
可相比於睡外麵,蘇夏更希望進城。
進城後她還有可能買一匹馬。
她拿出路引,問:“官爺,我能進城嗎?”
官兵詫異看了她一眼,“城外也有不少空閑的帳篷。”
他頓了頓,“不過,你要進城也可以。”
守城官兵接過路引,仔仔細細查看一番,眉頭一皺再皺。
“你是遼州安陽縣人?想不到你竟然還能獲得路引。”
“你的戶籍可還在?”
蘇夏不明白他這話是什麽意思,聽見官兵問自己的戶籍,她遲疑了一瞬。
之前路過別的城池時,那些官兵檢查戶籍路引都格外敷衍,隻要收了銀子,即便沒有路引他們也會放行。
可方才蘇夏將路引和銀子一並遞給官兵時,官兵隻拿了路引,甚至看都沒有看她手裏的銀子。
因為李狗蛋不是遼州人,所以她戶籍也是偽造的,這個官兵看得如此仔細,該不會看出貓膩吧?
官兵見蘇夏遲疑,以為她的戶籍已經不見了,便將路引還給她,“永澤縣和別的縣可不一樣,我們縣令公正嚴明,戶籍和路引若是缺一樣,便不能進城。”
蘇夏恍然大悟點頭,裝作十分艱難從懷中拿出戶籍文書。
“原來如此!官爺,我這一路都將戶籍藏得好好的,沒有被其他人給搜刮了去。”
因為是偽造的戶籍,剛“出爐”時很新,她特意放在身上,讓汗水、泥沙等將其弄髒,就是想著遇見如今這樣的情況,也好蒙混過關。
如今看來,她也不算是做無用功。
戶籍被汗水反複浸泡,上麵的字體已經變得模糊,但至少還能看出關鍵信息。
官兵核對一番,將戶籍也還給蘇夏,“沒有問題。你交十文錢便可入城。”
“十文?”
蘇夏有些驚訝。
逃荒這麽久,這還是她第一次遇見這麽低廉的入城費。
就連她上一次入城,也要一百文呢。
難道永澤縣和灌臨縣一樣,全是靠著低廉入城費引人進入的殺豬盤?
官兵瞧見蘇夏又驚又喜的模樣,十分驕傲道:“嘁,我方才都說了,我們縣令公正嚴明,和別的縣令可不一樣!”
蘇夏聽見這話,不敢全然相信。
畢竟她之前進灌臨縣時,入城費隻要一百文,可入城後她才知道那縣令有多惡毒。
說起來,她被逼進深山也和灌臨縣縣令脫不了幹係,可惜讓他死得太直接。
她現在對黎國的官員都抱著懷疑的態度,不把他們想太壞,但也絕不會因為這點兒小事就判定他們是好人。
官兵見她麵露不信,也沒有多言,反正等蘇夏進去後便會知道裏麵的情況。
蘇夏成功入城,隻花了十文錢。
現在已經日落西山,她進城後,發現城門依舊沒有關閉。
她覺得詫異,便走到附近的一家包子鋪問了一嘴,順便買兩個包子吃。
她不敢買肉包,隻敢吃素包子。
包子鋪的老板娘並沒有嫌棄她衣著打扮,更沒有因為她隻賣兩個素包子就惡語相向,反而一臉笑意看著蘇夏。
“素包子兩文一個。大俠,你隻要兩個素包子能不能吃飽?”
蘇夏沒有在意她的稱唿,畢竟他現在的這身裝扮真的很像俠客。
她聽見這價錢,眼神亮了亮。
這包子可比她之前買的便宜多了,而且也大了許多。
她點點頭,“那便來五個!”
區區五個包子,於她而言就是幾口的事兒。
“好嘞,大俠稍等。”
鄧三娘臉上一直掛著笑意,甚至在端來素包子後,還給她打了半碗水。
“大俠是剛抵達永澤縣吧?”
蘇夏驚訝看著那半碗水,點頭。
蘇夏倒不怕包子鋪老板給自己下藥。
畢竟她買包子時特意看過,這家包子鋪很受歡迎,很多人都買她家的包子。
而且包子鋪就開在城門口,人來人往的地方,此人開門做生意,總不至於這麽膽大吧。
鄧三娘也給自己舀了一碗坐在蘇夏旁邊。
她一邊喝水,一邊擦汗,和藹朝著蘇夏笑道:“永澤縣的城門是不會關的。”
蘇夏有些詫異,“為何?不會有流民進來搶劫嗎?”
“他們不敢。”
鄧三娘指著蘇夏後方的城牆,“你進來時可看到城牆上的官兵了?”
“那些都是縣令大人親自安排的,每日要換好幾次崗,十二個時辰都有人在上麵盯著,但凡城內發生搶劫殺人之事,官兵都能第一時間知曉。”
永澤縣並不大,所以守城的官兵也不是很多,但即便如此,也得要幾百上千人才能完成。
蘇夏覺得很震驚,不敢相信一個小小的縣城竟然能有這麽多官兵。
養這麽多人,要費不少的糧食。
蘇夏覺得疑惑,也便問出口,“嬸子,縣城的糧食很多嗎?為何你們賣的吃食這麽便宜?”
鄧三娘開懷一笑,一臉驕傲與感激,“說起這個,那就不得不提我們縣令大人的本事之大!”
“起初,永澤縣的糧食都很貴的,至少是往常的十倍不止。”
“但是我們縣令不一般啊,愣是活生生讓糧價給降下來了!”
蘇夏聽鄧三娘將永澤縣縣令做的事繪聲繪色描述出來,暗道這位縣令還真是個有勇有謀的好官。
原來,永澤縣起初和其他縣城一樣,受災嚴重,缺水缺糧。
糧價和水價都居高不下,百姓兜裏沒錢,自然也買不起糧食。
縣令最初施過兩次粥,但最終卻因為縣城百姓太多,而且還有許多富戶為了占便宜冒充普通百姓領粥,施粥之事被迫停止。
他便下令提高糧價。
一時間,永澤縣的糧價蹭蹭蹭翻了好幾倍。
光漲價還不夠,還得讓這些糧商先賺些大錢,同時在周圍的縣城大肆宣傳,才能引來更多的商人趨之若鶩。